虽然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的态度已经基本宣告了丘吉尔的巴尔干方案在同盟层面的“彻底破产”。但是一向执着的不列颠斗牛犬却并没有就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一边继续游说包括罗斯福在内的美**政要员,向他们灌输自己对斯大林的戒惧和对东欧政治前景“不祥的忧郁感”。毕竟美国政府不象苏联那般组织严密。
即便罗斯福对于登陆巴尔干半岛并不感冒,丘吉尔还是可以通过美**队的战场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丘吉尔当然不会忘记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之上,美国人也曾反对过自己利用盟军在北非的优势兵力向地中海中部展开进攻的计划。但是最终丘吉尔还是用一个小小的花招把美国人拖下了水。
丘吉尔以扫除地中海交通线上的主要障碍为由,将地中海中部的攻势只局限于西西里岛之上,而罗斯福在得到了对方不进攻意大利本土的保证之后也欣然同意了。但是在成功登陆之后,美国陆军的将领们便逐渐失去了控制,以巴顿为的激进派开始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希望能把星条旗插在罗马那座永恒之城的塔尖之上。虽然美国政府很快便以“两次耳光事件”用稳健的克拉克替换了这个脾气火暴的进攻型将领。但是盟军进攻意大利本土最终却已经形成了箭在弦上的态势。
这一次丘吉尔打算故技重施,虽然他和蒙哥马利向美国建议以巴尔干行动代替“铁砧”计划(指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配合霸王计划的行动)、直率指出英国同苏联政府之间在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尤其是在希腊形成的尖锐的争端,并以巴尔干的“共产化”和“**的渗透和侵略”威吓美国盟友。但是艾森豪威尔还是一语道破丘吉尔的想法:“温斯顿,我完全明白你是在为政治目的打仗”。
但是此时全权指挥意大利战场之上的英、美联军的第15集团军群的英国陆军“名将”—哈罗德.亚历山大却给予了丘吉尔足够的支持。虽然这位仁兄自战争爆以来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层面,表现的都乏善可陈。除了在敦刻尔克滩头的“冷静”之外,亚历山大无论是缅甸的丛林还是北非的沙漠,亚历山大除了每每挥他善于指挥撤退的特长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出彩之处。
直到他的老下级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重创沙漠之狐后,这位与“世界征服者”同名的将军才开始顺风顺水起来。不过他还不忘处处揶揄自己的部下。说蒙哥马利“他从来不打败仗—因为他从来都不冒打败仗的风险”。更说蒙哥马利个人家庭生活不幸,妻子早死。因此表现的与人难以相处。
不过随着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亚历山大的行情自然也随之看涨。在北非的大反攻之中,他本人出任盟军第18集团军群司令。而美国人此时表现的还算谦虚,艾森豪威尔常常恭维亚历山大拥有丰富的战场经验,是真正合适的战区最高司令,他自己愿意在亚历山大手下任职。米汤灌饱的亚历山大更自以为自己真的是名将转世。不过此时曾经纵横大漠的德国非洲军团气数已尽,凭借上兵力和补给上的绝对优势,亚历山大还是在突尼斯一举歼灭了轴心国的两个集团军。
而在意大利战场之上,这位英国陆军新一代的名将却表现的异常糟糕。先是在西西里登陆作战中,占据海空优势的英、美盟军竟然没有歼灭德国人的两个师。而一向自诩为英国版艾森豪威尔的亚历山大更表现的御将无数,蒙哥马利和巴顿在进攻中龌龊不断。最终令整个战局朝不受控制的方面滑去。
在随巴顿被调离战场,在意大利南部的登陆战中,亚历山大和克拉克表现的更是一塌糊涂。战前不展开火力准备,一心直想着突袭对手的克拉克被德国人的反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一度想要放弃滩头阵地,不过好在亚历山大有着处理敦刻尔克和缅甸危机的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亚历山大与盟国海空军指挥官天天见面,协调海空火力支援问题,又出面要求从英国本土抽调战略空军的3个轰炸机大队,直接支援滩头,把当时路过地中海,向缅甸战场运送坦克的一支护航运输队截下来,直接送到萨莱诺,甚至把没有去罗马空降空出来的美国第82空降师的2ooo名伞兵,直接空投到美军滩头阵地来加强防守,最终才熬到蒙哥马利南下解围。
但就是这样一个擅长撤退却几乎没有能力组织进攻的将军,此刻却在计划着在德**队古斯塔夫防线背后的展开两栖登陆作战,一举攻占罗马。而对于丘吉尔的巴尔干登陆计划,这位仁兄举双手赞成,并表示在安齐奥登陆,一定可以前后夹攻突破古斯塔夫防线,直捣罗马,甚至一举吃掉德国人的重兵集团。随后意大利方向的英、美盟军将迅右转,与巴尔干方向的登陆部队会师与南斯拉夫、甚至罗马尼亚、匈牙利境内。
为了彰现拥护领导英明决策的诚意,亚历山大还利用手中那本来就不充足的登陆舰艇支持丘吉尔的爱琴海登陆作战。全然不顾自己用于安齐奥方向展开登陆作战的兵力只有区区两个师,而且还是英国和美国两家出兵—彭尼的英国陆军第第3步兵师。
事实上丘吉尔的巴尔干方案早在1943年夏天便已经着手开始实施了。当时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的成功登陆已经令意大利政府风声鹤唳,在罢黜和囚禁了墨索里尼的同时向英、美秘密输诚。而意大利军队虽然在北非和东线都被证明是不堪一击的废柴,但是毕竟还承担着轴心国在东南欧维持地方的使命。于是一向喜欢走“间接路线”的丘吉尔便打算趁此机会先抢占爱琴海沿岸岛屿,再进一步在希腊半岛建立起可以席卷整个巴尔干的桥头堡。
为此丘吉尔先要求盟军中东战区司令梅特兰.威尔逊详细制定了夺取爱琴海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多德卡尼斯群岛的计划。多德卡尼斯群岛事实上是由罗德岛、萨摩斯岛、莱罗斯岛、科斯岛等几个大岛为主组成的岛链,而其中莱罗斯岛有设施完备的深水港,罗得岛和科斯岛有装备优良的机场。英国人如果真的想在巴尔干登陆,那么夺取多德卡尼斯群岛不仅可以从海、空封锁爱琴海,更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前进基地。
墨索里尼政府倒台后,这些岛屿之上的意大利驻军便陷入混乱状态,他们没有接到来自国内的任何指示,指挥官只好自行其事,而岛上的德**队此时数量极少,无论是盟军还是德军,谁能够抢先把增援部队运送到那里,无疑就能占得先机。
不过虽然丘吉尔迅向自己的盟友提出“意大利的投降,使我们有机会以极小的代价和努力在爱琴海获得重要的战利品”。更保证“岛上的意大利军队会服从巴多格里奥政府的命令,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们受到岛上的德军威吓并解除武装前到达那里,他们是会投诚过来的。”
并为自己的行动提出了一系列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罗得岛有很好的飞机场。从那里我们可以用空军保卫我们可能占领的其他任何岛屿,并可使海军完全控制这片海域。而且,如果在埃及和昔兰尼加的英国空军能够把部分力量转到罗得岛,那么它们同样能够很好地、甚至更好地保护好埃及,不捡起这些宝贝真是坐失良机。”仿佛控制爱琴海并不是为了登陆巴尔干而是为了保护早已远离德国威胁的埃及。
而对于苏联可能的阻挠,丘吉尔则表示“爱琴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已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它可能会对土耳其产生决定性影响。这时的土耳其由于意大利的崩溃已受到很大震动。如果我们能利用爱琴海和达达尼尔海峡,就能开辟通往俄罗斯的海上捷径,也就不再需要风险很大、代价高昂的北极护航队,也不需要通过波斯湾的漫长而令人疲乏的供应线了。”
但是美国人却宁愿按墨索里尼垮台前制定的计划执行,对于突然出现的契机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情绪。毕竟华盛顿没有必要对恢复大英帝国在南欧的旧有势力投入过多的热情,既然意大利都不能被称为欧洲的“第二战场”,那么包括罗斯福在内的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坚持从法国登陆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希特勒政权,因此强大的英、美盟军海上力量正逐步从地中海调出,参于到“霸王”计划的准备工作中去了。
不过以英、美这两个稳坐世界海军俱乐部头两把交椅的国家所保有的舰船吨位而言,挤出一点来组织一次军级规模的登陆作战还是并不困难的。除了亚历山大提供的帮助之外,丘吉尔还在开罗会议上争取到了原本计划用于缅甸战场上的登陆舰艇分额。英国却无意于近期收复缅甸,毕竟随着英国在东南亚战场的节节溃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正在兴起,英对印度的殖民统治面临着现实的危机。即便收复缅甸也不可能重建当年的殖民地体系。
因此英国人否决了美国人提出的夺取孟加拉湾制海权,从海上进攻安达曼群岛和仰光的计划。代之以从陆路进攻收复缅甸的计划。不过英国驻远东的韦维尔上将仍不忘使个小手腕。将较平坦的英帕尔至达武一线留为英军自用,而让中**队从山路崎岖的胡康河至孟拱线入缅,其目的很明显,他们希望中国远征军作战最多只到密支那一线,对于中国人收复仰光则持反对态度。
丘吉尔把这部分的登陆舰艇掌握在手中,似乎对于登陆多德卡尼斯群岛底气十足。同时德国人似乎也无心坚守这些岛屿。9月24日,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一次会议上,陆军和海军极力主张在目前还有时间的情况下,从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的其他岛屿撤出守军。他们指出,当初占领这些基地是为了在东地中海动攻势,但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必须避免军队和物资的不必要损失。
1943年9月1o日,德军开始按计划在地中海上收缩兵力,将近3oooo名德国士兵、23oo辆军车和5ooo吨物资从撒丁岛撤出,通过博尼法乔海峡撤往科西嘉岛,然后再从那里取道巴斯提亚到达里窝那和厄尔巴岛。总的来说,德军的撤退组织得十分成功。对盟军而言,希特勒退避三舍当然是好消息,并据此认为以东南欧地区德军的现有实力,不愿也不能固守地中海的那些小岛,丘吉尔也觉得即便是美国人掣肘,依靠英军现有的力量也足以占领多德卡尼斯群岛,然而事实很快证明,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