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连续几声枪响,这名管家的上半身同时中了三枪,血雾弥漫中整个上半身被打成了筛子,一声不吭的就倒在了地,仰天倒在地上的他临死时还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哒哒哒…!”
枪声没有停止,血雾激射,那些来助威的家丁们有如风吹麦穗般片片倒下。
“杀人啦!”剩余的家丁们再也坚持不住了,他们纷纷扔下了刀枪木棒,惊呼着纷纷朝后面奔逃。
在一片鬼哭狼嚎中,周正林在几个下人搀扶走出来,看到眼前的情形,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即须发皆张地咆哮道:“你们,你们还有没有王法了……!”
“啪……!”
一个枪托砸到了他的脸上,将周正林的两颗门牙给砸飞了,周正林五十多岁的人了哪受得起这般打击,立即一声不吭的晕了过去……!
看着如同一个破麻袋般倒在地上的周正林,陈再明把手一挥道:“把这个老家伙铐起来,所有人都带走,周府立刻查封!”
苏州知府衙门,外面陆续传来的消息,让陈洪谧如坐针毡,他正在和通判周本深商量对策。
天策军第五团第三营却很快将这里包围,大队天策军士兵破门而入。
“经查,苏州知府陈洪谧,苏州通判周本深窜通士绅周正林资敌,应天巡抚王大人有令立刻予以捉拿归案。”
陈洪谧先是惊骇,随后大声道:“我乃四品知府,不经有司传讯,王大人无权拿我。”
通判周本深也义正言辞地道:“知府大人所言有理,你们无权拿人。”
确实如此,从二品巡抚无权捉拿四品知府和五品通判,甚至县令也一样,巡抚只能对他们做停职听参处理,就如现代的“双规”。最后由朝廷做出最终裁定,但上级长官的面子朝廷一般肯定会给的。
即使是钦差大臣,没有“便宜行事”的圣旨,也是不能随便罢免官员的,必须先上报中央。巡抚也类似于钦差,王越这个巡抚当然是没有“便宜行事”的权利的,这样的是权利崇祯也不会给。
五团三营长余如虎向前挥一挥手,“啪,啪,啪!”枪声连续响起,闻讯而来的知府亲兵立刻被打倒一大片,惨烈的场景把陈洪谧吓的腿一软坐到了地上,周本深双腿直打颤。
余如虎一挥手道:“拿下!”
王越不动则已,一动惊人,当日不但苏州城内的反对势力被一扫而空,天策军随后赶至昆山县抓捕知县常登峰及其家人,常熟县守备黄善义负隅顽抗,其部短短一刻钟之内被击溃,黄善义当场被密集的子弹打成蜂窝。
长洲县知县突然翻脸,命人将县丞盛贸冲扭送至苏州。
天策军的雷霆出击,震得人目瞪口呆,震得苏州府鸦雀无声。没想到王越如此肆无忌惮,血淋淋的屠刀同时挥向商人、士人、武人,甚至抓捕各地官员如风卷残云,所有的阴谋,所有反对势力皆烟消云散。
这几天中,不知多少人心惊肉跳,特别那些罢市的商贾,罢课的学生。
对罢课的士人学生而言,他们是惶恐万状,王越镇压他们的名义是通虏,通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戴上这样的帽子,他们的名誉就毁了,读书人最重的是名誉。
或许以后他们自问是清白的,但世人猜疑的目光中,他们有可能戴着奸细的帽子过一辈子,这比杀了他们令之痛不欲生。
己经无所谓反抗商税的“义举”了,他们担忧自己的前途与性命,当日,不知道多少人害怕得无法入眠。
在抓获了这些人之后,按照王越的要求,李传新的江南分局立刻行动起来,连夜审讯相关人员,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罪证。
大明朝这些官员一个个道貌岸然,其实底子都不干净,只要认真查,很容易就能得到需要的罪证。
“陈知府,周通判,你二人可知罪了吗?”
经过几天的审讯,知府陈洪谧和通判周本深被押到王越面前。
陈洪谧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骨气,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道:“中丞大人大量,请饶过卑职,卑职以后定在家中为中丞大人立个长生牌位,日夜供奉!”
王越冷笑道:“你不是说本宪无权捉拿你吗?据说这次苏州罢市罢课,你就是总后台。”
陈洪谧左右开弓,跪在地上,“啪”“啪”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在自己的脸上,说道:“卑职是个蠢才!中丞大人为天下人计,免除田赋,收取商税,正本清源利国利民,卑职螳臂当车,实在昏聩!”
他看了看王越的脸色还是很不好,暗自琢磨是不是自己的老底子都让人抖搂干净了。
陈洪谧向前爬了两步,大声道:“中丞大人,我要揭发,我要揭发苏州通判周本深,此次事端全是周本深和其叔叔周正林一手策划,他们才是罪魁祸首呀!”
周本深见陈洪谧将责任全推给自己叔侄身上,立刻就急了,脸红耳赤地喊道:“知府大人血口喷人,让无赖闹事,让士子罢课,让商贾罢市,没有你的默许,他们敢闹的这么大吗?”
陈洪谧把脖子一梗,眼睛一横,大声道:“天日昭昭!我若不是被你们蒙蔽,岂能有今日!”
“你……!”周本深他指着陈洪谧“你”了半天,愣是没说出一句话出来。
陈洪谧噗通一声磕头在地道:“中丞大人明鉴,周家叔侄罪大恶极,切不可放过。卑职自从任苏州知府以来,周家叔侄多有掣肘,也是身不由己呀。”
王越看了看陈洪谧,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堂堂大明文官,一府的知府如此没有节操,也怪不得满清取了北京之后,原先那些自诩忠义无双的大明文官纷纷投降,甚至出城相迎。
大明朝的财政已经接近破产,而这些文官却丝毫不担心国家灭亡,还在为各自的利益攻讦内斗不休。
这些无耻文官,实在是大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