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22章 平定薛举(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5

夏日的长安,雏鹰在和风中长大,牡丹在温雨中怒放,果然是“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就在这云蒸霞蔚,不同凡响,到处都是魏紫姚黄的秦王苑里,在一株稀世绝品的紫白牡丹旁,李世民与他美丽贤惠的长孙氏告别,与他的正嗷嗷待哺的儿子李承乾告别。这还是武德元年,李渊登基的第一年。

“李承乾,父王又要出征了,你可要好好听你母亲的话,不然,我可饶不了你。”李世民对儿子呲牙咧嘴。小承乾只知道哈哈地笑。

李世民双手将又白又胖的儿子高高举起,他抬头望着儿子,看见了天上的雏鹰。他把儿子翻过身来,面朝蓝天,大声地说:

“承乾,你看见了吧,蓝天上的鹰。今后,你一定要比他飞得更高!”

李承乾受不了照光刺激,哇哇地哭了起来。李世民将儿子放下,交给长孙氏的贴身丫鬟婵媛带走,回头对一直看着他与儿子戏耍的长孙氏舒心地笑着。

柔情似水,佳期如珍。小俩口结婚三年来,聚少离多。攻占了长安,晋封了秦王,原想该有几天相聚的日子。可仅仅0天,薛举就派他的儿子薛仁杲领兵前来进犯,将扶风郡城团团围住。那一次,唐高祖李渊亲自点将,命李世民为帅征讨薛仁杲。李世民不负父望,在扶风斩敌万余,击溃薛仁杲,将唐的势力扩充到了陇右一带,使关中的局势得到稳定。

可是,事情过去还不到半年,武德元年都还没过去,薛举又亲自领军前来进犯泾州。如今,父亲刚做了皇帝,百废待新,当然有许多政务需要处理,不能亲自前去征讨了;大哥李建成生为太子,理所当然该留在京城协助父皇处理政务;三弟玄霸早已被杀;四弟元吉在战事上能力相对较差,对付薛仁杲虎狼之师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李世民的头上。昨日,李渊又封李世民为西讨元帅,继续讨伐薛举。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恩爱夫妻少年时!

“记得我们新婚那天,我母亲说的话吗?”李世民盯着长孙氏娇美的脸问道。

“我们都是公侯之家的女人,命运就是这般,注定是不能够像普通百姓那样能与夫君长相斯守的。”

长孙氏一字不露地复述了母亲三年前说过的话,李世民感动地抱紧了她,说:

“这个薛举,上次他的儿子来犯,我仅一月就将他击退,这次他亲自来,也不会花去我更多的时间。你等着我,我很快回来,就可以长相斯守了。”

“你会很快回来的,可是,我们却不能长相斯守。”长孙氏平静地说:“如今我们虽然建立了唐皇朝,但全国并没有统一。西面有占据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北面有以马邑为中心的刘武周也在称帝,东方还有独霸洛阳的王世充,这些,一个个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欲与我唐皇朝争夺天下,都等着你去,一一将他们扫平。”

“你……真难为你了。我们,可能还有很长的时间要分分离离。”李世民再一次抱紧了他至爱的王妃。

“不难为,我为你自豪,以你为荣,为你高兴。你记得母亲那天说的另一句没有说完的话么?”长孙氏抬起头来,深情而满怀希望地望着李世民。

“二十多年前,世民的父亲是为了我大隋统一而战,可如今……”李世民迎着长孙氏的目光,也一字不落地复述了当年母亲说过的话。

“我的好夫君,你勇敢地去罢,你是为了我们大唐的统一而战,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而战。天下早一天统一,百姓就早一天结束让人痛苦的战乱。”

“长孙氏、长孙氏,我的好王妃,这辈子娶了你,是我李世民前三世修来的福气……”李世民紧紧地抱着长孙氏,还要往下说,被长孙氏推了推。他扭头一看,只见大哥李建成、四弟李元吉,就站在三步之外瞧着他笑。李世民放开手来,迎着他的兄弟走去。

5

“酒宴已备好了,父皇在等着要为你饯行。”李建成望着走近的二弟,笑哈哈地说。

“谢谢父皇,谢谢太子,谢谢齐王。”李世民恭敬地对大哥一鞠身,又冲李元吉点点头。此时的李世民,还不到二十岁,只是个青年,可他已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又是一个位极人臣的宰相、秦王,一个几十万大军的统帅。作为皇亲国戚,作为贵族的后裔,他似乎天生就懂得这一套文绉绉的礼仪,在相应的场合中,表现的既大方又得体。

“兄弟之间,有什么谢的。只是,有句话大哥要对你说:你如今已做了秦王,此次前去征讨薛举,可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不要动不动就冲锋在前。万一伤了自己,大哥我可不答应。”李建成真诚地说。

“二弟谨记了。”李世民感激地回答。

“在这里罗嗦什么,快去喝酒,有什么话,一边喝酒一边谈。”元吉催促说。

李建成听了,瞪一眼元吉,拉住李世民的手。李世民立即伸出另一只手,拉住元吉。兄弟仨人,欢天喜地,一同往东宫走去。长孙氏在后面看着,一时忘觉了即将别离的痛苦,心里快乐极了。作为女人,最大的高兴,没有比看见自己的丈夫与他的兄弟,特别是儿子友好相处,更高兴的事情了!

关于此次战争,以高祖李渊的观点来看,是在所难免的。薛举即使不来侵犯,他也要派兵前去征剿。他已经做了皇帝,其雄心壮志丝毫也不亚于他的姨表兄隋炀帝。他李渊决不是要安居国中的一偶,与王世充、薛举、刘武周等分享做皇帝的快乐。他是要一统这东方的泱泱大国,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作为从小生活在充满政治氛围中长大的李渊,对于怎样治理自己的国家,他已经有着相当成熟的知识与经验,他很想将他做臣子时的一些想法都赶紧来付诸于实践。作为军事世家,他对于征战也有着很好的经验和知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先西后东的战略部署。当他谈出自己的这一见解时,得到了二儿子李世民非常的理解与支持,这使他非常地高兴,更加放心地将最精锐的部队都交到儿子手里。

“东方虽有王世充、李密两大势力,但他们正在洛阳鏖战不休,一时都无暇顾及关中。更何况,距东方来犯之敌,我有崤、函之固,凭险而守,非常容易。而西面薛举所占的陇右地区,是关中的大后方,与关中关系密切,且在地势上有高屋建瓴之势,随时都可能向关中发起攻击。所以,陇右不定,关中难安。正因为这样,我们应首先征讨薛举,彻底灭了他,我们关中的大后方,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

这一番话,是李渊征询李世民对战局的看法时,李世民说出来的。这番话,也说出了李渊的见解和认识。听完世民的这番话后,他高兴不已,再也没有犹豫,毅然而然地下定决心,将征讨薛举的千斤重担,交给他这个还未满0岁的儿子李世民。这一切,难道是天意?李渊在心里问自己。久在朝中为官,又有军事世家的底蕴。他深知,在夺取一个国家之后,要巩固她,发展她,非常非常不易。他曾经顾虑重重,忧虑夺取天下后各军事力量对他的攻击。没想到,没想到上天给了他一个儿子——李世民!有了他,朕可以全身心地来治理这一片刚夺到手的天下了!李渊在心里快乐地喊道。

李渊心里也清楚:还不满0岁的儿子,能说出这样的真知灼见,还有懒于他身旁的那一帮能人。早晋阳起事时,是李渊亲自托嘱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一个在河东密招豪友,一个在晋阳潜结英俊。如今的太子府与秦王府,都是人才济济,颇有实力。这使从来怀着妨人之心不可无信念的李渊万分自豪和高兴。因为他想到要妨所有的人,却一丝儿也没有想到要妨自己的儿子。他高坐在帝王的宝座上,捋着日益变白的胡须,非常惬意地想着:

太子,可以用他的人才来协助朕的治理国家;秦王,可以用他的人才来替朕平定天下。养儿的好处,朕可谓天下第一,朕可以高枕无忧了!

看着李建成兄弟仨手拉手,亲密无间,有说有笑地走进来,李渊感到无比的欣慰,心里由不得暗自喊了一声:“窦氏,感谢你给我留下这么几个好儿女!”

在李渊看着儿子,想着爱妻时,兄弟仨已跪在他的面前,伏地行大礼。李渊唤他们起身,声音竟有些颤抖。李世民听出来了,抬头去看父亲,只见他眼圈红红的,不由大吃一惊。

“父皇!”李世民担心地望着李渊,呼唤着。

“没什么,朕看到你们兄弟仨人,一个个这么有出息,这么亲密,朕想到了你们的母后。”李渊说完,忍不住流下眼泪。

三个儿子,一时都静静地望着父亲。李世民突然举起酒杯,说:“父皇,大哥,四弟,我们都来为母后,干杯!”

父子四人,默默地喝下这杯酒,相互看了看,都长长地松了口气。好似他们都见到了那位逝去的女人,同她共饮了一杯。酒过三巡之后,李渊对世民说:

“对于这次战事的部署,我很满意。就按你们秦王府高参们议定的办:深沟高垒,疲敌后击。你就放心地按照这个思路去征剿,父皇等你的好消息。”

“孩儿谨遵父命!”李世民朗然地回答。

李渊笑了,他的哥、弟都笑了,父子四人,这么亲密地聚在一起,这么些年,还是头一回。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聊自己,问亲人,直到天亮,他们还没有停止。李世民望着窗上有了白日的光亮,望着亲密交谈的父兄弟,忍不住又提起母亲,说:“如果母亲在,该多好。”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听了,顿时都收住了笑意,露出一脸的悲气。李世民见了,眼圈微发红。

“好了,天已亮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李渊说着站了起来。

5

率军出长安城这一天,正是一个炎炎的好夏日。炙热的骄阳,凌空高悬,照着这古都长安,照着成千上万的军人,身穿凯甲,手握长枪,威风凛凛地一排排走过刚刚新建的长安城门。满长安城的百姓,更有那些官员绅士都拥挤在道路的两旁,热情地欢送出城西征的唐军。

长长的欢送队伍,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前进的部队也仿佛是江水般,怎么也流不尽。西讨元帅李世民高高地坐在一匹雪白的千里驹上,饱尝了受百姓们夹道欢迎的滋味。在他看来,这一次热烈的程度,远远地超过将近一年前,他们李氏家族进驻长安。那时,他只能跟在父亲与大哥的身后。而现在,李世民的身边,已经有了左翊卫大将军柴绍、车骑将军侯君集,行军典签长孙无忌、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右光禄大夫刘弘基、谋士房玄龄、参军杜如晦,陈郡公殷开山、乐游府骠骑将军段志玄、纳言刘文静、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三卫李靖,等一般文臣武将。

李世民虽然还年轻,而且太过年轻。或许是生在那样的军事世家,或者是已经历了太多的磨励,他却没有一点小青年那种得意。英俊的脸上,虽然露出笑意,但这笑意中却明显有一种沉静。

“我感到我身上的担子很重。”他微微地向左扭头对妹夫柴绍说。

“大家一起挑,会轻一些。”他右旁的房玄龄立刻鼓励地看着他,低声说。

李世民点点头,策马走出城外。广阔的关中平原,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他的面前。李世民昂起头来,望着莽莽的原野,心中无限感慨。他想到了即将奔赴的战场——泾州。对于这场战争的具体打法,在他的秦王府中,就早已经讨论得清清楚楚。现在,只要去将想法付诸于实现就行了。记得在讨论此次战略时,开始是众说纷纭,最后是参军杜如晦的分析,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更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

“我大唐如今据有关中,巴蜀和山西等地,物产丰富,储粮丰足,民户稠密,兵源多多;薛举的陇右一带属于游牧之地,民户稀少,兵源全无。如此看来,只要我们深沟高垒,避而不战,稍待时日,敌军不战自退,到时乘势追杀,定可一战而功成。”

想到杜如晦的分析,李世民脸上露出微微地笑意,不由得回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杜如晦。然后一扬马鞭,飞驰而去。身旁的一群文臣武将见了,相互一笑,紧跟向前。

兵至高墌,只见这儿果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是避敌不战,深沟高垒以疲敌人的好地方。李世民心中高兴,下令安营扎寨。打了这么多次仗以后,如今的李世民,心里已有了一个成熟的经验:如果要做一个好的士兵,就应该认真地考虑如何杀死敌人;如果要做一个好的军事统帅,就应该认真地考虑如何更好地保存自己的部队。从这个经验来看,如今的战事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入夜,明月如钩,李世民带了几个随从,踏着夜色,前去先锋刘弘基的营房。快到时,听得几个夜巡人员在议论这场战事。

“听说,薛举父子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士卒人人善骑射,一个个都是不好对付的。”

“再怎么不好对付,也是我们元帅手下败将。”

“不见得,真要是的话,元帅就不会下令坚守不出。”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别人来侵犯我们,我们坚守不出,就是害怕,在士气上就输了一回。长此这么下去,敌人的士气会越来越旺盛,而我们的士兵,会一个个都吓破了胆……”

李世民听到这里,呼吸急促起来。他皱了皱眉头,迈开大步回到自己的元帅大帐。想了想,令人传来刘文静、殷开山、刘弘基等人。在讨论战事时,这几个人,都是主张积极应战的。

“我看,我们还是应该出击一下。”李世民征询地问大家。

半夜三更,正是睡梦正酣时,大家被传到元帅大帐来,听到的却李世民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愣了好一阵子,大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在秦王府讨论战术时,元帅不是主张深沟高垒的吗?他们有些不明白地望着李世民。

“你们是怎么啦,我在问你们,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出击一下?”

刘文静便第一个开口附合说:

“是应该出击一下,我们不可能打不赢他薛举,狠狠地出击,只会缩短战争的时间。”刘文静第一个开口说。在秦王府讨论时,他就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如今一点也没有变。

“我也是这么认为,就象上次打扶风郡一样,斩下他上万的人头来。”

“就是,让他们知难而退……”

原几个主战的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世民为之精神大振,立即出命令:

着刘文静与殷开山明日率军西南出城,布阵迎战秦军。

薛举本为金城郡富豪,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他本也想报效国家,却因炀帝不恤百姓,天下大乱,便散尽巨万家产,交结豪猾,雄于边朔。大业十三年,薛举与子仁果起兵,先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迅速占有陇西、西平、天水诸郡后,已拥兵十三万之众,于是自称“秦帝”。因其所居的陇右地区,一直是隋与突厥和吐谷浑长期冲突之地,固属下都久经沙场,能征善战之士。最近这么些年来,薛举出战,从来还没有输过。他的部下,士气一直非常高昂,听说要打仗,一个个摩拳擦掌、兴高采烈的,就仿佛要去娶新娘。薛举这次来犯唐境,见唐军坚守不出,心中非常焦虑。正烦躁不安时,忽闻唐军已在坡前摆开战场,于是大喜,命令全军,倾巢出动,冲杀唐阵。

这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沟渠。秦军虽然死伤惨重,唐军更是损失十之五六,最后终抵不住秦军的冲杀,全线溃退,一直退回长安,方才稳住阵脚。负责断后的刘弘基、慕容罗侯、李远安等大将军生生被擒,成千上万的唐军躺在血泊里。

主帅李世民,自长安起兵以来,征战无数,所向披靡,还从来没有遇上这么凶猛狠毒的军队。在众将军的簇拥下,他一边逃跑,一边不服气地往后看。

终于,看到了敌人如虹的气势,不由得长长地叹了口气。他对自己说:这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失败,也应该是最后的一次失败。

5(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你老婆掉了绝对一番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人皇系统帝御乾坤真武仙尊钻石王牌之三振出局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山野旅馆[种田]我在魔法世界开创互联网时代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美女总裁的专属特工美女总裁的修真高手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