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拿出看家本事,阵前摆出连环马阵来。
话间,这个钢铁巨兽已经悄悄起动,由慢而快,马踏地面,隆隆有声,大地被震得尘土飞扬。
青州将士不用多,潮水般地往后直退。
钢铁巨兽终于发动了凶猛的、锐不可挡的攻势。
可是,在青州将士的退避过程中,阵中排列的拒马却暴露在草地之上。前端突起,后端置地,二百多人手执盾牌,半蹲在拒马的后端,他们的后面是同等数量的投雷手,此时,投雷手们人人忙着吹手中的火折子。
时迟,那时快,连环马阵象机车一般滚滚向前、加速般地冲将过来。等他们发现拒马时,已经迟了。
连环马的前排相间的十几匹马,便一头撞在木头或粗竹尖上。一时,前进受阻,被撑住的马匹顿时发出痛苦的哀嚎。
早就守侯在青州大军后方的青州百姓们,也十分地勇敢,协助士兵们,将便多的拒马,分层摆好。
当前排的拒马被破坏时,盾牌兵和投雷手们就机敏地退到第二层拒马的后端。
“轰!”“轰!轰!……”
大量的手雷终于在连环马阵中炸开了,人肉马肉横飞。
连环马阵,十匹马一排且被甲胄给死死地锁在一起,这就注定它们只能朝一个方向作直线冲击。
未受伤的马匹在爆炸的气浪中,视听受惊,拖着身旁死伤的同伴,艰难地往前狂奔,可不久又被拒马给撑住,转眼便排排扭曲着、轰然倒下。
后面的成排马阵便践踏着前面倒下的人马身体,疯狂地、挣扎着狂奔。
因为巨大的冲力,不少战马都被拒马的树木或粗竹子给撑了起来,在半空中乱踢乱踹,发出痛苦的嗷叫,然后又排轰然倒下,拍起了阵阵尘土。
而马上的骑士们的命运就可而知了。
青州大军还一直往后退去。
炸弹声不绝于耳,连环阵乱作一团,互相践踏,人或马都被踩成肉泥,惨不忍睹。
三千多人马组成的钢铁巨阵,转眼间,有如土鸡瓦狗般崩溃了。
连环马阵,变成了互相捆绑的死亡泥潭。前后不到一个时。
呼延灼带着手下,呆立远处,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导演的这一幕作茧自缚的惨剧,人人都面无人色、痛心疾首。
当最后一匹奔马痛苦地扭曲着身体倒下时,青州大军在李逵、鲁智深等魔头的带领下,紧抓战机,迫不及待地冲将上去。
青州大军急起直追,高原手持土铳,也踩着人马堆,随人流踉跄前进。
临行前,晁盖特别嘱托武松、石秀二人,无论如何都要保护住高原的生命安全。
此时,石秀在前,武松在后,护着高原追击敌人。
前方的英雄们,用刀斧在人马堆中辟出几条通道,紧随其后的高原他们就安全或顺利多了。
呼延灼带领近万兵马,竟是无心恋战,乱哄哄地踏上了逃亡之路。
呼延灼他们万般沮丧,五内俱焚,一边逃亡,一边悔恨交加。
这样一支斗志丧尽的军队,就如同羚羊群一般脆弱,哪里还能做半反抗。
追逃之间,敌军后面的将士被追兵们无情地收割,队伍越来越。官军退潮一般,越往尾部,越无力收缩,越气短乏力。
突然,在抱头鼠窜的官军前方一处山岗上,一支二千多人的兵马斜里杀出,截住了官兵的退路。
异军突起,如神兵天降。
这支拦截敌军的兵马,正是从登州方向赶来的李应、朱仝、雷横、孙立等青州将士。
他们适时适地地出现,给这场战争划上了句号。
前堵后追的两支青州军队,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一阵阵劝降声。
“放下武器,缴枪不杀!”
此时,残余的五千多官军将士,听到这排山倒海般地怒吼,便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
呼延灼将手中钢鞭在空中一阵乱抽,还作垂死挣扎,企图侥幸逃生。李应举着一杆长枪,迎面而上。
呼延灼心力憔悴,双鞭失去灵魂,张牙舞爪有如困兽。林教头及时赶上,花枪如蛇吐信,一招就把呼延灼给挑下马来。
李逵飞奔上前,准备一斧毙其性命,幸亏身后宋江喝令及时,方才为青州大军保住一虎将。
而那位号称百胜将军的韩滔,更是丢人现眼,在逃亡途中,早被花和尚给一禅杖击昏过去,至今还在昏迷之中。
青州大军忙着收拾俘虏,高原随后匆匆赶到,一看田间地头,投降的敌军竟达三、四千之众,心里禁不住阵阵欢喜,口中却极其虚伪地颂道:“阿弥陀佛!”
清敌方头领,众人发现少了轰天雷凌振,高原叫苦不迭。
眼看自已与大炮制造技术失之交臂,高原正心有不甘时,一斥侯飞奔来报:“大王,敌军将领凌振选择水路而逃,已经被我方水军捕获,阮头领他们令的报与大王知道。”
高原忍不住大声叫道:“好!”
一旁武松道:“大王,一个官军头领值得高兄弟如此赞赏,岂不让弟兄们反觉得脸上无光?”
“武二大哥,你有所不知。得到这个轰天雷,今后我们打仗将用一种全新的战法。届时你就知道兄弟我所言不虚。”
宋江闻言,也欢喜道:“宋某亦将拭目以待。”
青州大军大破官军,凯旋归来。晁盖、吴用、柴进、慕容彦达早就敲锣打鼓,在城门外迎接。
高原他们过得吊桥,就听得晁盖朗声道:“大王及各位将士们辛苦,营中已经备有酒肉,弟兄们快快进城,放开肚皮吃将起来!”
劳累了一天,众将士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此消息便象风一样,从前至后传入喽罗们耳中,顿时青州南门外一二里,呼叫声响彻云霄。
远处山谷也不断地回应道:“……吃将起来!吃将起来!……”
将士们保持队形,如流水一般涌入青州城,然后径直穿过北门,赶往北门外的兵营。前方队伍已经达到兵营,后方的队伍才刚刚步入南门,绵延二、三里,人头攒动、旗幡招展,好不壮观。
望着眼前的景象,高原心中充满着穿越以来未曾有过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