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118章 方城古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到此真奇绝,山奇石更奇。

径悬猿狖恐,险凿鬼神疑。

水作千盘去,天将一线窥。

金牛如不入,万古只荒陲。

这首《五丁峡》是清朝诗人陶澍写的,描写的是五丁峡,这里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法海带领30名士兵在五丁峡修筑阵地,将范杰派出的300部曲阻断在峡谷,寸步难进。

消息传回汉中,范杰心急如焚,大事不好!别说范炫率领的一万大军,就是汉中这里存粮也不多了,再熬个二十来天,汉中的士兵也要挨饿了,这里有很多伤病员,没有军粮是要炸营的。成都的军粮暂时指望不上了,现在到哪里筹粮?李雄打下汉中之后,把汉中的人全部迁入益州,后来陆续从关中迁来一些人,开了几亩地,而且现在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其他都是过往商旅,都是运送布匹、盐巴、茶叶等贵重物品的,没有谁老大远的运粮食。

范杰的目光从金牛道转向米仓道,只有从这里想办法了?这里的山路比金牛道更加险峻难走,如果襄阳军把这一段也给堵死了,那咱们只有缴械投降了。走褒斜道逃往关中?别开玩笑了,那里正闹饥荒呢,他们自己都没饭吃。范杰满脸沮丧,范家组织的这场征伐本身就是不适时宜,自讨苦吃。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通米仓道,把巴州的粮食运进来,同时通知范炫,让他尽快撤军。

定军山的特战队员法慧接到安康的战报,心情很激动,终于轮到自己出手了。法慧特战队的任务是把汉中的船只全部摧毁,同时监视汉中守军的动向。因为汉中的船只大都数都被派往安康,汉中只剩下五艘战舰和三十艘运输船,加上汉中的守军毫无防备,摧毁它们难度不大。

这些战舰都是新的,全部毁掉就有点可惜了。

“咱们这样,”法慧对队员布置任务,“用水雷把30艘运兵船炸毁烧掉,每艘战舰上晚上只有五个人值班,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俘获了,然后顺江而下。现在有三艘成汉的舰船逆水而上,我们可以在半途把船舱装满石头,然后将这三艘舰船全部撞翻!也许沿途还有报信的小船,我们可以一起把它们干掉。现在分配任务,一小队留下监视汉中守军,其余人跟我一起把敌舰拿下!”

……

安康的胜利消息传到襄阳,刘丹松了一口气,汉中大局已定,现在考虑如何接收的问题了。范炫的道兵都是一些死硬分子,留在汉中、安康肯定不行,要把他们全部迁出外面来,再运进一些流民填实汉中。汉中这里是一个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成汉国将汉中的民众迁入益州,可见李雄只是一个守成的土财主,不足为虑。刘丹想在这里好好经营,励兵秣马,以伺关中之变。

刘家军和范炫军在安康打生打死,其他地方也没有消停,六月,前赵刘曜将兵增援中山王刘岳,但其军无故惊溃,石虎乘势进攻,俘获前赵刘岳及将佐八十余人,氐羌三千多人,均送往襄国,坑杀九千余人。又杀并州刺史王腾,杀其部下七千人。刘曜败退长安,因恚成疾。

石勒乘建康在鄱阳和王敦军队鏖战之际大举南下,于是司(今河南洛阳西、山西西南、陕西东南)、豫(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

徐(今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安徽东北部)、兖等州之地均落入后赵之后,后赵与东晋以淮水为界。

七月,广州刺史陶侃率广州军二万人进攻晋安,被第二旅的战士击退,陶侃见晋安守军有火枪火炮,知道事不可为,主动退兵。

七月,刘勇率第一旅乘船逆水至汉中,汉中守将措手不及,加上城中粮草短缺,范杰放下武器投降,至此刘家军占领汉中全境。汉中的丢失和一万多道兵全军覆没在成都造成极大震动,逃回成都的汉中守将李云痛斥范炫排斥异己,打压汉中守军,致使汉中失守,汉中守军全军覆没。为平众怒,范贲引咎辞去丞相职位,由司徒王达接任,至此青城山范家开始远离成汉政治中心。

晋·宁州(今云南曲靖)境内蛮酋梁水太守爨量、益州(今四川、陕西、云南及贵州之一部)太守李逷等皆叛晋附成,宁州刺史王坚讨之不克,广州刺史陶侃于是表奏零陵太守尹奉为宁州刺史以代王坚。太宁三年(325),尹奉至宁州后,重募徼外夷刺杀爨量,谕降李逷,宁州境内遂安。

本来今年晋明帝在这时暴病而亡的,大概是因为刘丹这个搅屎棍的出现,王敦没有病死,连带着晋明帝也没有爆亡,只是大病一场。后世对于明帝之死有很多猜测,因为此时明帝只有27岁,年轻有为,肯定是被人害死的。怀疑的矛头指向琅琊王氏、司马宗室和他老婆,但是史书上一直没有定论,也许是嗑药死的。

因为王敦之乱,明帝渐渐对司徒王导疏远,命庾亮(明帝的大舅哥)为给事中,中书令,护军将军,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青兖二州军事,暂镇广陵。授领军将军卞壶为尚书令,寻复进尚书仆射,荀崧为光禄大夫,录尚书事,用尚书邓攸为尚书左仆射。

只是王敦让出武昌、移师浔阳之后,身体渐渐衰落下来,他这才想起郭璞之言:“若住武昌,寿不可测。”这次离开武昌也是为形势所迫,看来万物自有定数,遇事不可强求而行。

时京城清谈余风,尚未尽改,广州刺史陶侃上奏曰:“《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时以为能臣。

石虎占领河洛,河洛和南阳之间有方城古道相连,对南阳的威胁极大。提起方城古道,我们不得不说说楚国的起源。

楚国的是在江汉地区发展和强大起来的,但它的主源却不在江汉流域,楚人的原住民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后来,他们的一支和上古民族冲突,在敌对势力的压迫和打击下,逐渐南迁,在西周初年迁移到豫、鄂、陕边陲的丹淅流域,最终得以发展强大。

《史记?楚世家》载:“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据《汉书?地理志》载:“周成王时,封文武先师鬻熊之曾孙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熊绎为楚始封君,丹阳为楚之始都。也就是说楚国从中原之地迁

徙,首先来到南阳盆地。周王号令诸侯灭商之后,大肆分封,熊绎因为身份不高,被周王分在南阳盆地,爵位是子爵。

丹阳在汉江最长支流、流经陕豫鄂三省交界地带的丹江北岸与淅水交会处。以其在丹、淅二水合流之处,故称“丹淅之会”。其具体位置在今河南淅川。

南阳盆地群山拱卫,安居中国腹心地带,北为伏牛山,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随州走廊与江汉盆地相连。

虽然南阳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但它东面通往中原的道路还是较多的。这主要是由于伏牛山脉与桐伯山脉在这里并没有严密的对接起来,双方之间仅仅依靠一些断续的丘陵相连。而这些丘陵之间就形成了多条道路,使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的地缘关系日趋紧密。连接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这些断续的丘陵,就是方城古道。

为了占据南阳盆地,并将之作为拱卫中原的屏障,周王在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一线的南部,封建了一批姬姓的诸候国,另外还有一些非周人系统,但同样来自黄土高坡的小国,比如申国、随国、邓、鄾等,当然也包括楚国。

相对于关中和洛阳这些开化之地,南阳盆地和汉江平原这些地方属于未开化地区,所以叫荆蛮之地,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子爵是非常低了。

只是在这些小国当中,楚国是最有出息的,也许是因为楚人占据的丹淅之会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楚国国君人才辈出,心高气傲,楚国先王熊渠曾说过:“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接着熊渠给三个儿子尊王号,显然对于子爵非常不满。后来在诸侯国的逼迫下去掉王尊号。

屈原的《离骚》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高阳指的是黑帝颛顼,高阳是他的字号,颛顼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楚国自称是高阳的子孙,出身高贵,当然就不鸟周王。

楚国国力增长,渐渐不满足于丹阳这块祖地,南阳盆地的其他诸侯国他又不敢动,所以他们把眼光转移到盆地的南边,武当山和荆山之南的江汉平原。经过历代帝王的经营,再加上西周王朝的消亡,东周王室衰落,春秋时期开始,占据江汉平原的楚国开始吞并南阳盆地的诸侯之国。

楚成王的祖父楚武王伐随时,随国自称“无罪。”楚武王的回答是:“我蛮夷也。”蛮夷是不守规矩的,结果楚国又一次称王。楚成王在位时先后灭亡贰、谷、绞、弦、黄、英、蒋、道、柏、房、轸、夔等国。在中原诸侯眼里极为危险。而楚国还有继续向中原扩张的动作和野心,并且宣扬“不服周”的言论。

此时齐桓公在位,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联军驻扎在召陵,与楚王对峙。楚成王自知不敌,只能暂避锋芒,与齐桓公和谈。接下来的时间楚国又遭到春秋新霸主晋文公的诸侯联军的遏制,城濮之战楚国大败,失去了争夺中原霸主的机会。

为了抵抗中原诸国的进攻,楚国在连接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这些断续的丘陵修筑长城,用于防守。楚人所修筑的长城被称之为“方城”,连接河洛和南阳的这些古道称为方城古道,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经过现在的方城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绝对一番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奸夫是皇帝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这就是套路巨星我的老千生涯(全)天唐小仙女她总想靠学习致富天才学习系统超级公务员漫威之无限人格混世农民之无双奶爸和豪门大佬网恋后我红了重生东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