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隐借着平定离石郡的稽胡叛乱的机会,暗中施展手段增加自己在太原道的实力之时,中原的大战仍在进行得如火如荼。
李密与王世充作战之地,为今河南之地的各郡县,要地为偃师城、偃月城、金镛城、北邙山、洛水以及东都洛阳的西苑等地。李密的作战目标为洛阳,而王世充的作战目标则为回洛仓与洛口仓,其中,洛口仓为李密军的根本所在。
自从王世充自江都救援东都之后,与李密大战有三场,小站数十场,都是败多赢少,特别是大战的那三场,双方兵马投入各有十多万,但最终都是以王世充的惨败而告终。
不过王世充意志却十分的坚定,屡败屡战,至今仍未让洛阳陷于李密之手。
三月十日,王世充在获得东都兵马,补充了兵力,又休整了数月后,便又打算与李密进行第四次大规模的会战了。
十三日,王世充突然出击,在洛北打败了李密了一支八千余人的部队,小胜一场,然后便驻扎在巩县北面,临洛水布置兵力,并偷入偃月城,与李密军隔水相望。
李密见王世充此次主动出击,士气甚高,便筑长城、掘地堑周围七十余里,打算先固守一段时间,待王世充军的士气稍有回落再行出战,李密兵锋虽强,但与敌作战,从不缺乏必要的耐心。
李密耗得起,王世充可耗不起,他所率军队的士气,是他花费了许多金钱、女人,再加上种种承诺,才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如不能取得胜利,时间久了士气必然会回落。
十五日,王世充命令各军分别搭设浮桥,渡洛水向李密进攻,并下令先搭好桥的军队先攻击,而王世充自己,也与虎贲郎将王辩等人,于洛口仓北面,偷偷渡过洛水,到达南岸。
十六日,王辩率先攻李密位于石窟寺东栅,王辩乃河北名将,所部将士都是精锐之兵,又偷渡洛水而来,李密军一时抵挡不住,开始败退。王世充军亦攻破李密军外栅,遂进逼洛口仓仓城之下。
但此时,王世充各军因渡洛水者前后不一致,因着王辩与王世充的胜利,诸军虽都渡过了洛水,但情形有些混乱不堪。
李密见此,从中看到了扭转战局的战机,于是精选锐卒数百人,分为三队出城,冲击阵型混乱的那些王世充军队,而李密则亲率大军紧随在后。
王世充军队遭受到李密数百精选锐卒的袭击后,本就有些混乱的前军立即败却,后军亦随之大乱,遂致全军大败,因争桥渡河而溺死的大半。
王世充诸军大败之时,虎贲郎将王辩已率军突破到了李密军的外层营墙,李密军营之中一片惊恐混乱,眼看就要溃败,连李密也慌了神。可王世充并不了解这一情况,于是吹响号角收兵。
李密乘机带领敢死者反攻,王辩军在进退失措之际大败,王辩本人也阵亡在其中,洛北各军于是全线崩溃。
这一战,隋军可谓是伤亡惨重,虎贲郎将王辩、霍世举、刘长恭、梁德重、董志通等将帅,皆死于非命,王世充仅与数百骑败奔大通城(大通城具体在何地已失考,疑似在孟津县西)。
之后,王世充收拢溃兵,得万余人。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天晚上,风狂雨冷,士兵趟水浑身上下都打湿了,而这天夜晚又极其寒冷,所以冻死的又数以万计,所以第二天后,王世充身边的人仅剩几千余人,狼狈之极。
王世充绑缚自己到附近府衙投狱请求治罪。越王杨侗派人赦免了王世充,召他回东都,赐给他金钱锦缎美女安慰他。王世充再次召集逃散的旧部,得一万多人,驻扎于含嘉城(含嘉城在洛阳城北),不敢再出战。
李密乘胜进据金墉城,修复城门堞、房屋,住在城内。金墉城在洛阳的东边,邙山南麓,距洛阳仅八十里,李密大军战鼓的声音能由此传到东都,使得官吏百姓常常惊醒。
不久,李密拥兵三十万,在北邙列战阵,南边逼近东都上春门。
十九日,隋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领兵抵御李密,段达一见李密军势强盛,心中害怕,于是竟撇下大部队率先往东都逃去了,李密纵兵追击,一脸懵逼的隋军随即溃败,民部尚书韦津死。
于是隋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各自率领部下投降了李密。
连续两次大败隋军之后,李密的声威,更为显赫了。
鉴于李密此时浩大的声势,尊李密为主的各方势力,如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都派人奉表劝李密称帝,李密属下裴仁基等也上表请正位号。
但李密却一口拒绝了,他回答道:“东都一日未攻克,称帝之事勿要再提。”
李密有着属于他的骄傲,他不愿像那些阿猫阿狗那样,随便找个地就登基称帝,他李密若是称帝,必要在隋朝的都城之中,这才算是真正的取隋而代之。
这时,东都缺粮,隋太府卿元文都等人召募守城人,不吃公粮的进散官二品,这一来,手持象牙笏板上朝的商人,不计其数。
李密既知东都缺粮困境,便不愿强攻,继续围困洛阳,企图通过粮食拖垮洛阳的军队。
随后,李密派房彦藻、郑颋等人东行出黎阳,分别招慰各州县,以增强己方实力。又以梁郡太守杨汪为上柱国、宋州总管,给杨汪的亲笔信写道:“过去我在雍丘曾遭您追捕,古人射钩斩袂的不计前嫌,我愿仿效之!”
杨汪于是也派人与李密联系,李密对其极尽笼络,羁縻待之。
房彦藻致书窦建德,请他来见李密,窦建德复信虽然言辞很谦卑、礼数很周全,但推托罗艺南下,请求守北边,不见李密。
然而,房彦藻回程走到卫州时,却被贼帅王德仁截杀了。王德仁有数万人,占据林虑山,四处抢劫,是几个州县的祸患,李密虽对其大恨,但一时间却无法兼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