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莺莺不求他日能够复国,但求能够手刃亲仇。”
醉香楼,莺莺泪眼婆娑,我见犹怜。
这莺莺本姓南宫,乃是西楚国的公主!
西楚国被大宋皇朝所灭已有二十载,不到五岁的莺莺便开始颠沛流离,然后一步步来到临安城。
没有实力,没有兵力,莺莺想要报仇就只能委身于胭脂巷,这里不仅是临安城最大的风月之地,同时也是获取消息最容易的地方。
来到这里寻欢作乐的公子哥们酒过三巡之后便有一些该说和不该说的话,这些就是莺莺为报仇所做的准备。
陈强伸手擦了擦莺莺脸上的泪痕,感叹道:“复国肯定是不可能了,且不说你西楚的残兵败将根本奈何不了大宋皇朝,便是大宋皇朝都岌岌可危。至于手刃亲仇么,你好像又没有那个实力。”
八百年后的时间节点,战争早已成为了全人类的公敌。因为经历过太多太多的战斗,使得八百年后的人们格外珍惜和平。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像莺莺这样的苦命人不知道还有多少。
也难怪楚玄卿想要看到一个太平盛世,想要看到一个千载不衰的王朝,楚玄卿的本意应该也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而已。
莺莺听闻此言,眼中落寞之色更深一层,“是啊,莺莺手无缚鸡之力,便是看到那仇人来此作乐也没有能力杀他,每每想到这里,莺莺就恨自己无能。”
“不,你已经做的很好了。”陈强连忙安慰道:“像你这般忍辱负重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只是有些东西确实不是你的能力所能做到的,这样吧,我可以帮你对付你的仇人,但是你得把你掌握的消息全部告诉我。”
苏鼎盛无法让陈强满意,与其去培养一个苏鼎盛,倒不如转移目标。如果这大宋皇朝当真不可救药,那陈强不介意重新扶植一个莺莺。
只要这天下太平,只要楚玄卿能够满意,只要能够让他找到隐藏在国运中
的玄机,那么陈强做什么都可以!
相比起就知道拍马屁的苏鼎盛,莺莺掌握的情报明显多了许多。
从边关战事到朝堂内斗,莺莺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整条胭脂巷就是最好的消息收集点,而别有用心的莺莺更是利用自己得到的优势将这些信息收集得无比具体。
“如今的朝堂之上,真正刚正不阿之人也就只有史将军和范丞相,不过圣上好像不太钟意二人,反而是更加喜欢听信谄臣。此番大金被灭,圣上肯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必定又是那些谄臣当道。”
莺莺对局势的看法也和苏鼎盛完全不同,苏鼎盛这个大国柱说白了就是毫无主见,在苏鼎盛眼里,当今圣上就是无所不能,是比神仙还厉害的角色。
殊不知,这天下兴亡大多都是败在帝王之手,百年前的靖康之耻还历历在目,这天下哪有真正的圣人!
“那我问你,这次宋蒙灭金,你觉得对大宋皇朝的局势影响如何?”
陈强愈发觉得莺莺是个人物,一个仅仅是在醉香楼收集情报的戏女就比一个大国柱来得更加有眼光,对此陈强自然是更加不屑那苏鼎盛。
什么狗屁大国柱,有这样的大国柱,大宋想不灭都难!
“莺莺说了,公子可不要笑话莺莺。”
“但说就是,绝对不会笑你。”
陈强才不至于去取笑莺莺,在他看来,莺莺怎么都比苏鼎盛来得有能力,在他眼里,苏鼎盛就是个只会拍马屁的饭桶。
莺莺定了定神,正色道:“宋蒙联手灭金固然可以让大宋尝一时之快,但唇亡齿寒的道理,圣上好像没有看明白。没有了大金国限制蒙国,游牧铁骑踏平贺兰山不过是早晚之事。”
“不过大宋也没有其他办法,若是不联手灭金,金国便是大患。若是联金灭蒙,且不说打得过打不过,就算打过了,大宋也必定会衰极一时,到时候金国肯定会翻脸不认人。”
“说到底,还是这大宋朝太
过无能,就像公子说的那样,靖康耻犹未雪,如今这临安城依旧风花雪月。所以莺莺不曾想过复国,更不曾想过要找天子报仇,只因莺莺知道,这大宋不久矣。”
莺莺一口气把话说完,末了小心翼翼的看着陈强,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在陈强眼中会不会是一个笑话。
陈强接连赞叹三声,道:“妙哉,妙哉,妙哉!不愧是西楚国的公主,这大宋的局势简直被莺莺你完全说中了!”
陈强是从八百年后穿越而来,对于大宋的风雨飘摇自然是有着绝对清晰的认知,他甚至知道大宋皇朝覆灭的年份。
可是莺莺和他不一样,这个女人从五岁的时候就开始颠沛流离,甚至是为了报仇不得不委身于醉香楼。
就这样一个身世凄楚的女人却是能够把大宋皇朝的局势看得如此透彻,陈强怎能不惊讶!
“公子也认为莺莺说的是对的?莺莺就知道,莺莺就知道能看着大宋覆灭,就知道有朝一日能够亲眼目睹这天下易主!”莺莺激动不已,一是陈强认可了她的说法,二是她身上背负着的亡国仇恨总算可以得到雪恨。
她便是不与大宋计较,大宋自己都能覆灭,虽然谈不上亲自报仇,可是对莺莺来说,大宋覆灭不就是最好的雪恨方式么?
而且能够亲眼看着大宋覆灭,这何尝不是手刃亲仇?
“真是可惜了,若是你西楚旧部还在,凭你的眼力和能力,光复西楚也不是不可行。”
陈强一脸欣赏的看着莺莺,虽然知道莺莺肚子里有点东西,但是陈强绝对想不到莺莺的眼光会如此独到。
若是西楚旧部还在,再加上莺莺敏锐的洞察力和执行力,趁乱光复西楚并不是不可能。至于日后能不能顶得住游牧铁骑,这就是陈强所不能预知的。
但是陈强很清楚,这个莺莺绝对比朝堂上那人更有长远目光!
“公子谬赞了,莺莺不求复国,只求亲眼看着这大宋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