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9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就要到年底了,钱海上任财政局长也快一年了,时光过得飞快,每天好似打仗,他这局长感到当得太难太累。钱海清楚,这难而累,仅仅是个开始,后面更大的难和累,在等着他呢。而他钱海不管有多难多累,而在石书记那里,要的只是一件事的结果,那就是新区建设资金的足额筹集到位。

石书记给钱海下达的筹措六亿元资金死任务,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石书记那如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话,穿透了他耳膜:就是你累得趴下,建设新区的钱也得给我足额到位,搞不到钱,你这个财政局长真的就别干了!

石书记数着日子等待新区建设开工,可资金还没有着落,钱海为筹钱在苦愁。而这愁,在别人看来是钱海自找的,要不犯愁,可以上银行借呀,可钱海又死扛着不借。不借,这么多钱从哪里来?钱海死认准的是从政府大小钱袋子里找。从政府大小钱袋子是可以找到钱,那要堵住年底突击花钱和利用“小金库”发福利的事,再把沉淀在各部门的大量资金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盘活才行。钱海要让这几“脚”不能踏空,踏空就会一无所获。

离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石书记把钱海叫到办公室劈头便问:知道叫你来为什么事吗?

钱海说:肯定是新区建设钱的事。

石书记问:新区建设资金筹备到多少了?

钱海回答:还差不小的数额。

石书记说:看来使完了你吃奶的劲,也不一定筹到。如果实在凑不够,就向银行借,你必须得保证新区建设上马资金不给我掉“链子”。

想到要花这么多钱,钱海身上就冒汗。花去这么多钱,必然是山川县的大包袱。

钱海说:缺口至少有一半多,我正在筹,如果筹不到,那只能从银行借了。

石书记说:筹不筹来,借不借到,那是你的事,到时开工没钱拿你是问!

……

要筹到六亿元,对山川县财政来说,是笔很大的钱。虽然难度太大,而钱海却有些胜算的信心。他算了一下,清理“小金库”和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挖掘沉淀资金,就算可以解决一半资金,但还得借一半多。要借这么大一笔钱,又给县里历年银行几十亿的债上增加债务与一大笔利息负担,钱海仍感无法接受。

县里历年来累计举债的数字和利息支出,让钱海吃惊得不敢相信,甚至山川县乡镇级政府性举债一年也比一年多,大有债多人不愁和借债天不怕的架势。钱海清楚,这债台高筑的县乡,不仅仅是山川县,全国的大多县乡都是债台高筑。财政部有专家在《中国财经报》上发表调研文章说,全国举债有多少?那是没人知道的天文数字。这些年来,全国举债规模像*爆炸的蘑菇云一样,不断扩大,势不可当,让人害怕。财政部连年下发文件,要求地方政府举债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并给划定了举债规模,却没有多少地方政府把这文件当回事。也不是不当回事,而是没法当回事。不举债,地方政府哪来的钱搞建设发展,不搞建设不出成绩,这个官就当不下去。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都在借钱,且哪个县也不比山川县少。正因为借债成了基层政府无奈而大胆的选择,是由债多不愁的大环境而影响的,所以石书记同历任书记一样,只怕不敢借钱做事,不怕县里债台高筑。

山川县的举债规模,实际上已是天文数字,早已失去了偿还能力。有道是债多了不愁,山川县领导没有一任为巨大债务愁得睡不着觉的。非常奇怪的是,山川县的书记、县长,无论是就地提升的,还是外来的,大凡一任书记一任构想,几年一规划,几年一变化。这都是处于不搞建设出不了政绩,出不了政绩就“原地不动”的现实逼的。石书记也不例外,有政治抱负,在任职期间不想平庸,要干出几件大事,要干出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大事,因而他看准了新区建设的开发。

他为啥看准要搞新区建设改造?他要在任职期间,让山川县城有一个大亮点,那就是要让新区成为吸引高新企业的高地。这构想压根儿也没错,而错的是时机不对,它得需要好几亿资金,财政口袋里没钱。财政急需拿钱做的是“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即使用于这“三保”的钱是救急的钱,财政也拿不出来。这样的财力情况下大兴建设,实质上是急功近利式的政绩工程,会让极度紧张的县财政雪上加霜。

当然,这“雪上加霜”,是上面考核逼的,也是为了升官逼出来的。近十多年来,山川县换了几任书记、县长,每任书记、县长都做事心切,都想把山川县贫困县帽子尽快扔掉,但想得更急切的事,是快快提拔走了离开这穷县。而山川县没有太大的支柱产业,经济上不去,凡是上面批评下面时,大都少不了山川县。山川县的领导挨批评最多。批评急了,书记、县长就想办法搞点花样遮羞。山川县为面子,为遮羞,做过几件劳民伤财的事。很丢人的事是建过“遮羞墙”。那时候农民住的房子破旧不堪,村庄紧挨国道,省城和北京的领导进村过村,无不叹气房子太破旧、太丑陋,而县里却没钱帮助村民改善居住条件。书记、县长被上面领导批急了,为了整顿村容村貌,也为了能让过路的领导觉得好看,县领导从财政批钱一千多万元,沿着公路边修建了墙面。修了墙,是从路边遮住了羞见人的村庄,而破旧的村庄仍在墙里头,一道“遮羞墙”,并没有遮住羞,反而被领导大会小会臭批了好久。山川县的“遮羞墙”,反而成了反面典型。

还有,山川县没钱,却建了气派办公大楼,挺显眼的,也成了挺丢人的事。也是几年前,有一任书记、县长胆子大,看到其他市县大盖办公楼,便占用近百亩耕地,仿照北京一座大楼模型,花了八千多万,兴建了超气派的办公大楼。而那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三亿多元,当年财政净结余让所有的财政人吃惊,仅有千万元!这事被记者报道后,书记、县长受了处分,新建办公楼被拍卖,结果使山川县名臭全国。

而这次的新区规划要政府投入近十亿元,修建占地九十亩的广场,广场上有休闲步道、音乐喷泉、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中心、健身场地、临水广场、市民广场、亲水平台、娱乐中心、鱼趣台、露天咖啡座、露天舞台和一座山寨版的“悉尼歌剧院”。要说这些设施,可以引资搞,但老板们不看好山川县,前期没人投。没人投,那就得政府投。一个贫困的山区县,投巨资支持建造这些场所,这在钱海看来是超前消费,是地道的形象工程。

钱海对石书记好几次诉苦说,这样的工程,伤财力、背负担,后患不小。石书记也承认这是超前消费,但他说,要改变山川县形象,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山川县,更为了提高山川县的地价,这个超前消费是应当的。

今天石书记找钱海,是催钱,没有商量的余地,钱海再不敢多说什么。趁石书记没有对他发火,他只能表态说,请书记放心,他会尽心尽力按时筹措好资金。石书记脸上才有了一丝笑意。

作为财政局长,一个新上任不久的财政局长,钱海明白自己面临的处境,无法生钱,就得借债,别无选择。钱海给自己尽职确立了最低目标:一定要当一个借债最少的财政局长,还债最多的财政局长。要少借债、不借债,只有生钱和省钱这条路。山川县财政走出困境的出路,最捷径的办法除了从上面要钱外,那就是深度清理“小金库”,并以最快速度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此方法找钱和省钱。书记在催要钱,时间很紧,钱海的清理和改革,以夜以继日的速度在推开。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先从清理账户入手。账户,大单位多,小单位也多,到了账户多如牛毛的程度。这些账户,是分解财政资金的口袋,这存一处、那存一处,预算分配给部门和单位的资金本来是“大钱”,却被分解成了“小钱”。钱被分散,都变成了“小钱”,无法集中财力办大事。这样的分散存款,只能办小事,实属浪费。还有,预算分配的财政资金,由各单位管、各单位花,漏洞百出。这两大问题,从而催生出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是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的程序,除了特定存款需要的账户,把各单位的账户全部取消,在财政设一个单一账户体系,把财政资金全都纳入这个账户体系,取消中间转手环节,将工资、购买、零星和转移支出的钱,直接拨付。还有,花钱不是谁想花就花,按网上审批程序来,有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开支,财政局审核合规后开给银行支付单,以支票方式花钱,花了钱,*在财政局审核报销,这样使得各单位自行报销权取消了。这个改革,限制了领导和各单位的花钱权,也就是改变了各单位长期以来管钱和花钱的方式。当然,这个改革,也不是财政包揽了一切财权,前提是分配给各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不变,会计核算权不变,财务管理权不变。尽管这花钱的核心权不变,但改革使各级领导花钱受到了约束,花钱没有了方便之门,没有一个单位领导情愿这样改。

有人说,此改革是钱海的改革;没有人喜欢这个改革,只有钱海喜欢。这话也对,谁不当财政局长,谁不干财政工作,谁也不喜欢这个改革;谁当财政局长,谁在财政局工作,谁也会迫切这么改。不改,钱的浪费太大;不改,钱花得不合理,更重要的是钱不够花。这不是财政局长要搞政绩,也不是财政局的人要挣奖金。对财政局长来说,这样的改革得罪人太多,搞这样的政绩得不偿失;改革改出更多的钱,财政局的人也不会增加一分钱奖金。还有,干财政的人,大凡会得一种“职业病”,那就是很容易把国家的钱看成是自家的钱,花它就心疼。所以,财政人是为省国家的钱,往往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国库集中支付,虽是财政的一项改革,但它连着政府各个部门的神经。政府的钱连着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神经。钱里有政治,政治离不开钱,财即是政,政即是财。所以,才有了“财政”这称谓。

财政改革,不是财政内部的改革,它实际上是牵扯到政府每个神经细胞的事情,也是牵扯到每个纳税人钱如何花好的事情。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过去分散支出的不同点在于:财政部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各单位自行开设的账户统统取消,单位不能擅自在代理银行开设新的账户;财政支付方式改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财政部门掌握了财政资金支付的最终环节,对不符合预算管理规定的单位支出申请可以拒绝支付,减少单位支出的随意性。做到“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

这种做法太方便了,改变了资金层层下拨的支付方式,基层预算单位无论何时用款,均可在一天之内拨给收款人,减少了资金流转环节,方便了单位用款。还有更大的方便是,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等部门通过不同的网络系统进行连接,预算执行信息实时反馈,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乃至社会公众提供预算执行情况,增加预算执行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财政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单位所有资金统统进入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部门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手段,通过代理银行每天反馈的支付信息,实现对每笔财政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全过程监控,将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对预算单位支出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

这种管钱方式虽是先进了,可把花钱单位的“手脚”捆住了。钱是管到了财政局,可财政局却成了挨骂的角色。

谁愿意做挨骂的角色,钱海也不愿意这么做,可又必须这么做。所有想干事的财政局长,都会这么做。

钱海以书记要他筹措新区建设资金为借口,咬住了清理“小金库”找钱最快的途径,也咬住了这个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时机,再一次深挖细摸“小金库”,又清出一批私存的钱,且是一笔大钱,让近亿元资金入了国库;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也把各单位在银行的账户全部取消,资金也全部归入财政国库。这一“清”,把有些单位发福利、请客送礼的钱“清”没了;这一“改”,单位开支一律在财政局集中支付中心审核后报销,堵住了乱花钱、不合理花钱和报销虚假*的漏洞。

这“清”和“改”,搞急了一些人。有几个人在会场上向钱海拍桌子:全国各地都有“小金库”,全市其他县市都没有搞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山川县为何当“出头鸟”?这分明是钱海想出风头!财政局缺了德了,把钱都管到你财政局,管到你钱海的手心了,你钱海究竟想干什么!如果要这样搞下去,跟上级部门争取的项目砸锅,与上级关系切断了,全县招商引资的泡汤,经济上不去,你小子负责!

一些单位领导闹到了书记、县长层面,说这样一来,跑了半截的一些项目和建立的关系,就全断了,明年的任务,肯定完不成!

大家摆了一大堆不能取消小金库的社会现实和促进经济建设的理由,书记、县长越听眉头皱得越紧。这是他们无奈的表情,他们不能反对为争取项目资金和为县里办事送钱送礼的合理需求。

山川县往年的“攻关费”至少得一千多万元,特殊年度也花过一千五百多万的。送出去的现金一个“礼包”少则三五千块,多则几万和几十万元。虽然这些“攻关费”一部分落入承办人的腰包,但也给山川县带来了项目、政策、资金和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基层单位多年形成的“规矩”,习惯了。

改革虽然取消了“小金库”和实行了全县资金财政集中支付,各单位没了灵活花费,但也完全没有取消“攻关费”。县里让各单位根据各自必须要攻关的需要,申请所需的“攻关费”,结果报来的费用数,比上年还要高出一千多万元,且都是急办必办的费用,且“攻关费”支出的每一笔,都有争取项目资金和具体所办事情的硬道理,好像非花不行。

书记、县长让财政局一笔笔审核,财政局提出了削减方案,压缩掉了一半多的“攻关费”,也就是各单位报的两千多万“攻关费”,削减到了八百多万元,并且提出了压缩的充分理由。书记、县长同意了财政局的压缩意见。这个结果,好似油锅里倒进了水,就地炸崩了,有火冒三丈骂娘的,有扬言要财政局对某某工作造成严重后果负责的,难听的话如倾盆脏水,“哗啦啦”地泼向钱海。

书记、县长明白,压缩“攻关费”激起的剧烈矛盾和意见,大家一股脑儿算到了财政局的账上,算到了钱海头上,是极为不合适的。而“火”已烧到钱海头上,谁也拦不住。找书记、县长告状的部门领导,接二连三,无不说出了一堆理由:要求增加“攻关费”,要不增加“攻关费”,就取消“小金库”清理,也好通过“小金库”让他们自己筹钱搞“攻关”,也好不耽误跑事情。

一些单位找书记、县长增加“攻关费”的理由,是实在找不出理由的无中生有。发改和水利局要跑县发电厂上马项目,这是两年前县里就决定的,已经跑得有希望了。这个项目对山川县今后发展是天大的事。县里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两年来每年安排了两百万元“攻关费”,实际上花掉的比这个数还多。他们提出今年也不得少于两百万,说不然就“跑”不下来;县交通局在争取建一条蘑菇镇通往县城国道的路。蘑菇镇是食用菌乡,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可是生产容易运出难,建条路就能让食用菌成为生钱菌。建条路,是多年来谋划的事,县里没钱,只能争取上面资金。交通局在抓紧跑这条路的资金,而提出的条件是,需要三百万元“攻关费”。还有农业、交通、环保、招商等部门,也在争取项目,提出的“攻关费”数目不小。而最为让书记、县长没法削减“攻关费”的还有招商局,招商局要钱的理由十足:新区建设开工后,招商引资是最急迫的事,引不来资、招不来商,后果不堪设想。而招商引资,得需要人去“招”和“引”,按照往年惯例,对招商引资的人都要进行奖励。招商局提出要五百万元“活动费”。新区建设是石书记牵肠挂肚的事,招商局的要求,在石书记看来并不过分。也有很多部门要的“攻关费”,也很合理。在钱海看来,都有理由,都说合理,其实都不合理。这样下来,全县“攻关费”累计比往年还要多,财政拿不出这么多钱。怎么办?钱海问书记、县长,书记、县长也不知道怎么办好。

书记问县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继续清理“小金库”要不要暂时停下来,等条件成熟再搞?县长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随着清理“小金库”已经铺开,停是不能停的,停下来不但前功尽弃,还会出现更大的漏洞,浪费会比清理和改革前更大。再说,“小金库”不取消和财政改革完不成,有些钱就进不了财政国库,浪费就管不住,就不可能有钱办建设发展的大事……县长说,钱海的“打法”是对的。书记看县长态度坚决,不再说什么了。

可反对的声音,仍很高。有人极力提出建议,前段时间的清理“小金库”,已经够狠的了,基本上做到了“挖地三尺”,钱也收了,账户也取消了,单位和人也处理了,也给上面报了经验做法,上面也提出了表扬。这件事也不能揪住没完没了,差不多就行了,要清理到一个没有,也不现实;真正清理到一个没有,那山川县就成了全国清理“小金库”先进典型了,可山川县也就成了傻子了,该办的事也就办不成了。还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国家财政部要求做的,但全市其他县都在尝试,全省也没有几个县搞起来,山川县倒好,先不尝试搞了效果好不好,就要把各单位的银行账户全取消了,把钱全部归到财政局账上,这样一来,你财政局是按上面要求做了,钱也由你管上了,花钱得上你那里报销,没有了花钱的自主权,那县里各部门都交给财政局管算了,工作也都交给财政局做算了,要其他部门有啥用?!

清理“小金库”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接着搞不搞?书记、县长和常务副县长,又一起议起了这事。孙县长坚决支持,李来坚决反对。书记想法矛盾,不表态。

钱海说:已清到结尾了,再清就会取得更大的成效;不再清理,取消了“小金库”的单位不仅有意见,而仍有“小金库”的单位会肆无忌惮花钱,会导致取消了“小金库”的单位再设“小金库”,前面清理的成果泡汤,那钱就有了漏出去的“无底洞”……

钱海的话刚落,李来扯高嗓门说:你钱海搞的是部门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是为了出风头;话说白了,就是你搞成功了,成了全国劳模,你也当不上副县长……

孙县长打住了李来的高嗓门训话,说了六个字:接着搞,不能退!

石书记不表态,说:散会,这事不再讨论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玄尘道途盖世双谐
相邻小说
女局长的贴身司机我的美女局长局长大人的透视神瞳博弈局中局:漂亮女局长我的局长老婆今武女神的布衣兵王无限大抽取我的女儿有个系统我在美国修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