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一节 接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十四年六月初六,海河蒙童书院总山长刘文才仙去,举国大哀,帝亲往天津吊唁。

海河蒙童书院经二十余年发展,书院近三千所,开蒙之数量以百万计,刘先生堪称古往今来教育界第一人。

然此事却引起不少人忧思,成立不久的东林书院展开辩论。有人总结:海河书院以免费教育为主,却导致其余私塾处境艰难;教化天下功德无量,然其院产规模之大,骇人听闻,其免税政策导致税收减少,垄断经营与民争利;有教无类,全体开设算学、格物等科,有益自立,却浪费教育资源,有违圣人之道;规模过大,易形成独立之派别。。。。

东林书院里的辩论很快即达上听,朝中自有一番争论。其实仅党派、税收这两项足以打动皇上了。

到秋天大比之后,不知偶然还是必然,书院出身的举子超过半数,天下莫不震动。

陕西的梁维汉思摸着此事,总觉大事不妙,回房与妻子及赵姨娘计议。

赵姨娘未语泪先流,“先生与山长数十年心血要完了!”

“未必,书院不会撤销的。”梁维汉连忙劝解。

孙秀儿冷笑:“是不会撤销,只有有钱之人才上的起,贫困子弟却要求人资助。”

“我大明百姓如此富庶,怎可能交不起润笔费用?不要过虑。”

赵姨娘摇摇头,不再言语。

孙秀儿转而问道:“夫君,银行之事如何?”

梁维汉摇头,微微叹了口气。

孙秀儿撇了撇嘴:“尽力而为吧,不用太费心。这不是你能把握的事。”

“还好有金币,否则多少都不够,那帮家伙这些年不知印了宝钞。朝廷的追究竟然就到此为止!”梁维汉在自己的智囊面前稍微发泄了一下,他也知道新皇不可能再深入追究。

赵姨娘擦干了泪水,语气平静:“夫君,姐姐,我要走了。”

“不行!”梁维汉高声喝道。

“我也不想,你们知道,我和书院产业有关系。没想到这件事会牵连家里,你们也要及早准备。”多年的夫妻,说走就走,哪个不伤心。

梁维汉动了动嘴,却没说话,思索起来。如果书院产业被收回,自然会涉及相关管理人员,别人倒无所谓,可她是自己夫人,且协助掌管西北大部分书院校产,有关政治风向,没事儿也能搞出大事儿来。

“徐海这个笨蛋!回来干嘛!不回来还好点。”孙秀儿愤愤地开骂,把梁维汉吓了一跳,苦笑道:“他在朝中根基太浅,如今也是在火上烤着。”

赵姨娘叹息:“朝廷对书院下手,也是对小院的人下手。其实京官中,书院出身的极少,地方官中下层却多,其中以毛大人为首,夫君总是隔着一层。”

梁维汉眼睛忍不住红了,自己和徐海一样,凭借着皇上的恩宠,多年来一直外放,与朝中私下往来甚少,此次搞不好自身难保,四夫人离去是不得已之策。

“没有党争,怕也要有了。”梁维汉儒雅的脸上笼上一层阴霾。

北京深秋,天坛附近的一座四合院里,窈窕的妇人正在清扫落叶,一位满面红光的老太太在房前晒太阳。嘴里念叨着:“三顺儿该回来了呀?”

巧不巧听得拍门声,“我,开门。”

“哎。”妇人打开院门,迎进了自己的男人。这汉子三十多岁,全身干净利索,透着股精明劲儿。仅余两指的左手捏着钱袋,交给夫人,低声问:“表叔呢?”

“后院呢,时候差不多,该吃饭了。”

“呆会儿送过来,我先去。对了,今天生意不错,收好了。”男人问候过母亲,匆匆的向后院走去。心想,冯将军在此也呆了一段时间了,不知今天的消息对他是否有用。

后院的冯君武正在屋中读书,眼角眉梢的几处修饰,让人很难把这幅形象与本人联系起来。三顺子的脚步声传来,他抬起头。三顺子杨村人,当年王永刚的部下,受伤后被王永刚安置在京城,媳妇也是西域海河书院的学生。

杨村蚌肥,金元时期民众就以采珠为生,三顺子玩珍珠也算得上家传。这些年在珠市口,生意虽不大,却也算得上号人物。偶尔出手的上等货,更让他与宫中珠宝采办多有交情。今日不知他有何消息。

转念间,冯君武将桌上的茶杯斟满。“进来吧。”

冯君武脸上泛着微笑,秋日的阳光下,看上去那么温暖,“来,先喝口水。”

三顺子心头忽然开朗起来。

静静地听着三顺子的消息,这是毫无个人观点的陈述,无非是宫中琐事、采买要求,乍听上去也是无甚价值。听着听着,冯君武眼睛眯了起来。好歹他也在朱瞻基身边做过那么长时间,宫中猫腻至少乐州没人比他更熟悉,三顺子能汇报此事,这永刚选人法眼无差。

三顺子讲完,发现冯将军沉默不语,便低头喝茶,不再言语。思索间,听到脚步声响,知道是媳妇送饭来了。正起身打算阻拦,却听冯君武说:“先吃饭吧。”

“好了您哪。”

快速吃罢午饭,三顺子媳妇忙着拾碗筷,“表叔”的一句话让她愣了。“你们三天之内回老家,之后会有人安排。”

“可以了?”女人的声音有些迟疑。

冯君武注视着三顺子。

“好,圈里人都知道,我今天这笔生意不算小,可以说回老家风光一下。”

两日之后,房门紧闭,院门紧锁。这户人家回乡下了,也许开春才会回来。

秋夜霜露重,风吹起了院子里的枯叶,忽悠悠的打着小旋儿。冯君武走到院子一角,把菜窖的盖子轻轻的掀起来,顺着梯子下去,随手合上顶盖。

这菜窖与北方人家的并无太大不同,只是稍微宽大一些。大白菜已经下窖了,显得有点满。里面放着两缸水,是用来防冻的。用力推开其中一口,虽然很重,却与存水量不符,再将其复位,用脚将地面草草处理了一下。

弯腰进入存萝卜的凹子里,鼓捣两下,开了一个洞,随后进入一个蜿蜒的通道,最后来到一个土质密室。这里是三顺子留下的退身之路,西边角落里有道暗门,通向另一个据点。

冯君武打量一番后,开始清点这里所有的补给装备。和武器打交道,他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忙完了,看看表,子时一刻。再次清理随身装备后,熄灯,凝神静立。

“嗒嗒嗒。”很准时,节奏没错。冯君武搬动了一个开关,东面的一面墙向后缩去,冯君武处于某种放松状态。

如此高级别的接头要求,不知今夜何许人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玄尘道途终末忍界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重生之我的宦官生活宦官之上我开创了一个神系盛唐纨绔进击的大唐驸马爷聊斋之长生皇道金丹最佳姑爷我不想当姑爷造化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