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十四节 冠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男子冠礼,是大礼。年代不同、地区不同,行礼岁数也不同,十二、十五、二十都有。鼓励生育的地区和年代,十二岁为多。实际上虚岁十二岁确实也是男孩子的一个坎儿,医疗条件不好时,男孩儿易夭折,过了十二就好多了。当然,十五岁意味着性成熟了。二十弱冠,多少有点儿“阅历足以当官了”的意思。

十二岁而冠,行成人仪式,高乐想来可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个年龄往往是叛逆期的开始,成人意味着担负责任。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智慧呢。

四个孩子一起加冠,仪式简单。当然大院也有不同之处,祭祖祭的是“炎、黄、蚩尤”。加“冠中”、“帽子”、“幞头”之后,理发为髻。长者祝福,礼毕。

刘天祥神采飞扬,高海十分羡慕。“小海,过几年你也会有今天。到时候咱哥俩一起干大事业。”

“好。”

另外三个孩子也凑上去,不仅在大院,整个海河边上,天祥都是孩子王。

孩子们走了,留下一群大人。马明最近忙着实验,很多事情不太留心。今天的祭拜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祭祀蚩尤?”

四虎看了高乐一眼,“皇上身边不光是一群腐儒,有高人。王道还需霸道辅。”

“我看没那么简单。”赵萱接口,“好多边民都是蚩尤遗裔。”

“蚩尤不是邪恶象征吗?”

“蚩尤是秦汉祭祀第三神,主兵。蒙人当然不能容忍汉人祭起蚩尤旗。”高乐回答了马明的问题。

“可蚩尤的下场不好。”大姐也插嘴了,透出一丝担心。

“大姐,你知道青鸟的上任部落首领叫什么吗?”老九在大姐面前十分规矩,“也叫青鸟,部落名字也叫青鸟。现在他部落里加入了好多战败的部落头领或者接替者,名字也和部落名称一样。”

“你的意思是蚩尤是一个部落的名字,战败后加入到黄帝部落?”

“我看上古时代和乐州相似。”四虎点头。

“可那个战败的部落首领还是死了。”

四虎又看了高乐一眼,马明也在看,“始皇帝和汉武帝都祭蚩尤。”

高乐暗点了一下头,“蚩尤是炎帝一支里最强大的部落,战败后部落融入黄帝部落。拥有共同祖先有利和睦相处。”

老九想起了什么,“对了,记得大厨说在乐州见过有部落祭祀无头之人。我没见到,回头问他一下。”

“你说是蚩尤遗裔?”马明也感兴趣了。

回到屋里,赵萱给高乐打了个眼色,哄孩子去了。

“天祥继承其父的伯位,你担心?”

巧儿的目光复杂难名,“乐乐,夫君,我。。。”

高乐轻声说:“你要相信孩子们,况且儿孙自有儿孙福。身后的事我管不了,身前不会出问题。”

他轻轻抹去了女人脸上的泪水。

十一月某日,徐大人派人请高乐和张四虎过府商议,两人做了充分准备。

老将军须发花白,凝视二人片刻。“此去乐州,何止万里,一路风险莫测,非要带家眷吗?”

张四虎笑言:“我常年在外,家中早已习惯,景宇探索洋州,大姐三姐就受不了那相思之苦,何况八年之约。”

老将军望向高乐,高乐坚决道:“生死相依。”

沉吟半晌,老人说:“既然如此,好自为之。老夫不知能否等到那一天。”

“世伯长命百岁,只要小侄活着,一定回来,如果不在了,孩子们也会代我前来拜见。”

“天祥也走吗?”

“天祥立志为大明开疆拓土,不负其父英名。”高乐缓缓说道。

老将军眼中精光一闪,“那小子只有这么一条根,你们给我护好了。”

“是。”两人连忙答应。

“哎,兵战凶危,死伤难免。你们尽力吧。”抬头看了两人一眼。“你们怎么计划的?”

高乐取出一个圆球---地球仪。

“这是什么?”老将军诧异。高乐赶紧做了简明而要的解释。

“这可能吗?”

“这是司天监提出的,这个说法古已有之。我们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验证它。”

老将军勃然大怒,“验证它?!拿几万人的生命去验证它?!”

高乐赶紧解释:“世伯息怒,对皇上和司天监来说,这是天大的事儿。”看着老人神色变换,情绪渐渐稳定,指着汪洋中的一片狭长模糊地带,接着说:“您看这是我们估计的乐州。”

“细长的岛,这么长?”

张四虎接口:“东面部分还没有实际去过,根据一些土著的说法,冲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走二十天,翻过两座大山,就可以到达海边。”

“那最多不过一千里,不值。”老将军反应很快。

“北边是森林,这里算是草原,我们驻扎之地适合农耕,目前探索过的地区养活二十万人没问题。再向南非常热,毒瘴密布,再向南是山,周奇的船还没探到头。”张四虎简单介绍了一下乐州地形。

老将军看着这个球沉思,缓缓的转动它。目光从北京转到漠北,转到安南,又转到西域,接着向西,转到乐州,又转回北京。“世界真大!”抚摸着这个球沉思,高乐和四虎不敢打搅。

向下转,摸索着汪洋中的一个巨大的岛屿,“高乐,这就是你发现的洋州?”

高乐赶紧回答,“是,船队沿着它转了一周,绘制了地图,我们发现沿岸不少地区适合农耕和放牧,深处有待探索,探索队即将出发。”

“土地呀!”老将军感叹。

“主要是人口,五十年后大明的人口。”

“人口?五十年后。”老将军再次陷入沉思。高乐和四虎对视一眼,张四虎暗自舒了口气。

“未雨绸缪。那乐州呢?”徐大人抬眼看着两位。

高乐沉吟一下,“如果适合大规模移民,就在合适的时候迁人过去。如果不适合,二十年内,在对岸建立一支大明水军。”

“皇上?”看到高乐点头,老将军有些后悔,“我老了,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格物致知,教书育人是我的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化蛮夷吧?”老人忍不住笑了。

商量一些迁居事宜,两人告辞而去。

老人端坐沉思半晌,“出来吧。”,暗门里闪出一个身影。

兄弟二人漫步在城中街道,他们刚到此处时,还是一座土城,到永乐十五年时,已经成了石城。城中人来人往,沿途不停有人打招呼,二人经常停下来回应。这座城市繁华却又安逸。

当初城中置办的几十座宅院至少翻了十倍,城里四所蒙学书院的地价更是无人敢问。路过的几间店铺,掌柜的也出来打招呼,高先生和张大财神在他们眼里一样可爱。听着他们互相说着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儿,高乐微笑点头致意。

出了城,两人并肩站在海河边,海河已经结冰,并没有船只往来,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繁华。这里货栈仓库林立,来自大明北方各地(姑且称之为三北地区)的商人们云集,货物交易仍就繁忙。对三北地区的很多商人来说,这可能是今年的最后一趟买卖。完了之后回家过个好年。

大院众人曾是这里最大的地产商,如今部分已转手他人,换成了粮食物资。今日剩余产业也交给了天津卫和大院剩下的孤儿,毕竟书院计划还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他们剩下的仅有大院和城中的几所宅子,当然海河书院本身是独立的运作体系,不能盈利却也自给自足。

多年的经营转手,两人心中的滋味谁能体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玄尘道途终末忍界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
相邻小说
重生之我的宦官生活宦官之上我开创了一个神系盛唐纨绔进击的大唐驸马爷聊斋之长生皇道金丹最佳姑爷我不想当姑爷造化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