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到广宗城外的官军大营,郭斌亦未能够从关风龙所说的“昆仑”的含义中挣脱出来。不过他也知晓了梅花拳的由来和历史,知道梅花拳一派可谓穿越中国历史的,极为源远流长的一派武学。
她非但是增强体质、学习技击技巧的一门拳法,更是融合在中国道教文化中之思想理念,是我们的祖先“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之遗轨,也是融化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思维方式。后世无数种拳术,无不是以梅花拳为根基演化而来。
然而,郭斌带着这种朝圣般的崇敬之情回到大营后,方记起来,他竟忘了问关于拿下广宗城的事情。只是关风龙邀请他三日后酉时,再到后马庄一聚。
皇甫嵩北上接管官军的指挥大权,因为长社城外的一场大胜,被封为都乡侯,此时正是志得意满,声望极隆之时。携此大胜之功,前来接管北路军的皇甫嵩,没有费多少手脚便成功接管了大权。然而此时却只能再将广宗城围困起来,要想决战,却是万万不能的。
他初来北路,虽带了不少能征惯战的手下,却是立足未稳,只是掌控这四万五千人的官军便要费不少手脚。况且当初董卓屡战屡败,黄巾军既乘势突围了许多出来,官军人数又折损不少,军中士气大沮。因此皇甫嵩若是想要与城内黄巾决战,不仅要完成对这四万五千官军的绝对掌控,提振官军的士气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番折腾,恐怕得一两个月之后了。
跟随皇甫嵩北上的,只有近千人的亲卫部队和一干幕府成员。这个亲卫的数量虽然已经算是超出编制极多,可毕竟皇甫嵩身为三军主帅,又是在卢植被问罪的关键时刻,可谓天下之安危系于一身,其人身安全之重要毋庸置疑。
再加上皇甫嵩前来接任,总不能孤身赴任。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然是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极具讽刺意味。可是这种现象在古代是极为普遍的,也是极为必要的。
就拿皇甫嵩的例子来说,他此次升任北路军主帅,总不可能事必躬亲吧?便是现在的乡长、县长还必须要配备秘书班子,更不要说直接指挥几万大军作战,后勤部队甚至可能涉及到几十万人的官军主将了。
就说粮草问题吧。运粮的路线需要安排吧?粮草交接需要自己人看着吧?运送粮草的队伍需要派兵保护吧?运粮队人挑马驮,需要计算其口粮吧?运粮队沿途的所过州县,需要提前打好招呼吧?粮草到了大营,需要点算入库吧?每日大军两餐饭,需要安排民夫取粮、做饭吧?几万大军,大营连绵十几里长,大家吃饭不可能聚集在一起吧?由各部队军官领取军粮,需要计算粮券数量吧?再加上几万大军的粮草,需要源源不断地运送而来,如此海量的粮食怎么可能一次性运送完毕放在粮仓中等着领取?因此上述这些工作是需要经常进行的。
这还只是粮草问题,而大军器械的分发,各营的联络、巡逻,口令的变更,营寨的加固和维修,哪一项不需要自己人看着?
别看这只是一件件看似不重要而琐碎的小事,可只要哪一环出了问题,便有可能引发几万大军的集体崩盘。
还是说粮草,如果点算粮草的不是主将的自己人,那么运送粮草的军官与点算之人克扣一点军粮分了,多报一点路上的损耗,主将势必要增加自后方运送粮草的频率。而一旦事发,克扣军粮之人固然难逃罪责,身为主将也负有极重要之责任。日后立身朝堂,这些很可能便会成为对手攻击自己的借口。
若这个是长远的损伤,并非燃眉之急,那么分发军粮的吏员若是以次充好,将掺了沙子乃至腐坏的粮食分发给各营,则必会引起军士的不满。将责任都归在主将身上是必然的,这必将损害主将的威信,造成军令执行不力。这样的隐患,便极易在激烈的战斗中爆发出来,到了那个时候,损失便不可预估了。再严重一点儿,士兵吃不饱,引发军乱乃至炸营,这责任便是贵为左中郎将的皇甫嵩亦承担不了。死罪或可免去,活罪却是难逃。
因此,大军主帅这个位子,并非是谁都可以坐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在军中一点资历都没有的人可以胜任的。这个职位不仅需要作为三军主帅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许多看不见的软实力更是极为重要。
所谓的软实力,指的是什么呢?在此时而言,是人脉。
作为三军主帅,你手下必须要有一批极能干的人供你驱使。在这个时代的话,你要有门生故吏。因为这些人基本是与你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他们起码不会起坏心害你,所以你基本是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军中的工作,许多极为重要的职位,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比如算数和记账。
而你的这些手下若全是些只懂得羽扇纶巾、扮帅耍酷的“文士”,是难以胜任这许多工作的,盖因许多繁琐而繁重的工作恰恰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这些人必须熟悉军中事务,在军中若敢以外行领导内行,那便预示着死期不远了。
所以说,历朝历代,但凡是临危受命的三军主帅,总要有说得过去的军中履历。不仅是懂得兵法,不会中了敌方的诡计,更重要的是你自己能了解军中情弊,在作战时便会少犯许多低级错误;能有人为你分担军中繁重的工作,便不会被下面的人蒙蔽;能有人帮助你掌控军队,便不会出现将令不行的尴尬。
也因此,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但凡是到了一定的级别和职务,朝廷都会允许你自己任命属官。而这些属官,就是你的“故吏”,他们会成为你们在任上最值得信任之人。而这些“故吏”的来源,自然不会是在大街上随便抓个人就是的。这时,同乡、门生、亲戚、朋友等便会成为最主要的属官来援。
这些人有的毛遂自荐,有的受亲友举荐,若事情并非极为紧急,于不紧要的位置安排几个人,当做人情,也是世所常有。而这些属官虽来源各异,却肯定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职位不高,有的是白身,有的直接便是二世祖。而一旦得任高官的属吏,可谓是飞上枝头做了凤凰,这看在许多人眼中,便成了典型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而像皇甫嵩此时的情况,新近接手北路大军,新的吏员虽已到任,却还需要人员的磨合,需要完全了解自己所负责的事务,需要思考自己工作的运行和人员的熟悉,这些都需要时间。而正是这段时间,许多人新到任,人头不熟悉,往往在史书上便会被描述为“军心不稳”。
其实所谓的“军心不稳”,许多时候指的便是这种人事问题。大军更换主帅,会造成军心不稳;大军遭遇败仗,军中伤亡惨重,也会造成军心不稳。造成军心不稳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可其恶果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大军将“难堪一战”。
因此自古以来,临阵换将便是军中大忌。若是新任的主将不靠谱的话,像董卓这样,急于求成,便会导致大军惨败;而若是新任的主将靠谱的话,像皇甫嵩这样,稳扎稳打,也会花费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稳定军心。
此次北路军两易主将,原本再拖上一个月便能将黄巾军主力聚歼在广宗的大好形势,知道如今到了十月份还没有一点眉目,而且“将黄巾军主力聚歼”这个战略目标,在现有的条件下,恐怕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此次郭斌受天子诏书,被调遣到左中郎将皇甫嵩的帐下,是皇甫嵩向刘宏要求的。一支军队中,总要有真正的能打硬仗的部队,要有完全听命于主帅,能不折不扣地完成主帅所交代的任务的部队,这支军队才会有战斗力。
而郭斌所部,在长社城外的优异表现,显然得到了皇甫嵩的认可。再加上与郭斌的私人关系极为亲密,皇甫嵩新官上任,向天子要求郭斌这位极能干的骑都尉归于麾下,也是合情合理的。郭斌也没有拒绝,先不说身为吃皇粮的官军,他没有拒绝的理由,而因为地位尚低,他连拒绝的资格也没有。当然,在郭斌的计划中,本是要到广宗城的,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因为,他要复仇,他要为卫仲道复仇。
据卫家人所说,卫仲道之所以会身亡,全是因为在带着蔡琰这位新婚妻子回河东完婚时,遭遇了盗匪。一众护卫誓死拼杀,虽保得大多数人和财物的安全,卫仲道却为了给蔡琰抵挡流矢而身上中箭。
因一路上黄巾军祸乱州县,很是不太平,便是经过了几个州县,亦是缺医少药。而到了河东之后,虽然卫家人遍访名医,倾力治疗,却是迁延时日过长,箭疮复发而亡。
爱子身亡的卫仲道父母,对于蔡琰自然不会有好脸色,因此卫家的仆婢下人也不将这位刚过们不久的少主母看在眼中。什么“命硬”、“克夫”之类的话,自然是源源不断地传到蔡琰耳中。
蔡琰自幼跟随父亲读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本来便是个傲娇的不行的才女。而长大后,所遇之人在她这样人才身世俱是上等的女子面前便难免产生了自惭形秽之心,在与其交往之时便会愈加谨小慎微,生怕唐突了佳人。这样就养成了蔡琰外表高雅温和,内心极度自尊的性格。这样的蔡琰哪里受得了仆婢下人的欺辱?于是刚强的她,便回到了京中的娘家。
卫仲道父母心疼儿子,便派人来到京中,为卫仲道立了牌位,在京中也为他举行了哀礼。而郭斌恰巧回京,方赶上了这么一出。
后来经卫家人查实,卫仲道所遇到的盗匪,便是外出搜寻军粮补给的黄巾军。所以说郭斌此时满心要为卫仲道复仇,所针对的便是广宗城内的黄巾大军,乃至太平道的主帅张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