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受到J-2oa禁止出口的限制,华夏在战斗机市场上暂时无法跟花旗比肩,但是在常规潜艇市场上,花旗连跟华夏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别忘了,花旗已经几十年没有生产常规潜艇了。
在冲突之后的两年内,华夏总共出售了二十六艘常规潜艇,而且全是在o39B的基础上展而来的s26与s2o型。也正是依靠这两种潜艇,华夏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常规潜艇出口国,二十六艘的订单总价高达四百二十亿绿币。只不过,这二十六艘潜艇的交付工作一直持续到十多年之后。
华夏潜艇能够热销,也是冲突的结果。
虽然华夏没有承认扶桑第三护卫群是被自己的潜艇歼灭,扶桑当局也没有承认,双方甚至没有公布任何与第三护卫群遭到伏击有关的消息,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法管住参战官兵的嘴巴。关于华夏潜艇伏击第三护卫群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被人添油加醋。
当然,这些传闻并非全都不可信。
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扶桑当局宣布停火后几个小时,一艘华夏海军的常规潜艇出现在东海,而且在上浮之后得到了航空兵的全程掩护。在返回基地之后,这艘潜艇就被送进维修船坞,该艇的官兵也被隔离了起来,直到数日之后才返回驻地。再说了,没有被击沉的那艘扶桑驱逐舰确实挨了一条鱼雷,还是只有潜艇使用的重型鱼雷。所有迹象都表明,伏击第三护卫群的就是华夏海军的潜艇,而且很有可能是常规潜艇。至于是一艘潜艇,还是几艘,根本不重要。别忘了,扶桑海上自卫队的护卫群以反潜为主,却遭到华夏潜艇伏击,足以证明华夏潜艇的战斗力。
几个月后,华夏就与波斯签署了军售合同,以一百二十亿绿币的总价,向波斯出口了八艘s26型潜艇,其中四艘在华夏建造,另外四艘由华夏提供技术援助在波斯的海军造船厂建造。此外,合同还包含了人员培训与技术转让。在完成了这份合同后,因为对s26的性能十分满意,波斯还花费八十亿绿币从华夏直接采购了四艘s26T型潜艇,其中包含对原有八艘进行现代化改进。也就是说,只是波斯就用了两百亿绿币从华夏采购了十二艘潜艇,这也是当时金额最大的军售之一。
华夏潜艇能热销全球,不止是性能出色,也不止是价格合理,还与华夏愿意接受多种付款方式有关。拿波斯订购的十二艘潜艇来说,虽然合同总金额高达二百亿绿币,但是波斯实际支付的只是第一批四艘的六十亿绿币,另外一百四十亿全以油田开采权转移支付。对于很多资金不是很宽裕,特别是缺少外汇的国家来说,易货交易显然更受欢迎。再说了,华夏也欢迎其他国家用华元购买军火,因此对很多与华夏在经贸领域往来密切的国家来说,购买华夏的军火更加划算。
当然,不止是潜艇,还包括战斗机、防空系统、反舰导弹。
简单的说,通过出售军火,并且在军火贸易中鼓励购买国用华元支付,对推广华元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夏与花旗不只是在军火贸易上展开竞争,更是通过军火贸易争夺国际金融的话语权,或者说华夏通过推销军火提高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花旗。
对华夏与花旗这样的大国来说,多卖点军火与少卖点军火,影响微乎其微。从具体的数据来看,在冲突之后的五年内,华夏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收获了大概六百亿绿币,而华夏本国的军费开支为一万四千亿,其中的采购费用为三千五百亿。也就是说,出口军火的收入只相当于本国采购费用的六分之一。哪怕卖得少一点,比如出口减少了一百亿,对华夏军火企业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毕竟华夏本国的军事建设所提供的巨额订单就能让军火企业赚到足够的利润。在花旗也是如此,即花旗出口的军火相当于本**备采购的七分之一,对花旗军火企业的影响很小。
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倾销军火,除了政治与外交方面的因素,就是在为金融服务。
要从花旗购买军火,自然得用花旗的绿币支付。虽然华夏不反对购买国用绿币支付购买军火的费用,但是更欢迎买家用华元支付。如果买家需要华夏提供贷款担保,或者要采用易货贸易,就更得用华元结算。很明显,在推销军火的同时,华元也被众多需要从华夏购买军火的国家当成储备货币。
只是,围绕金融话语权的对抗,仅仅是华夏与花旗经济对抗的冰山一角。
在这个大舞台上,华夏与花旗扮演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
随着特鲁尼赢得了第二届任期,花旗在反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只不过,特鲁尼并没放弃贸易,也没否认贸易的巨大价值。在第二届任期中,特鲁尼除了继续推进再工业化之外,最主要的经济政策就是建立以花旗为中心的区域经贸组织,以此确保花旗在经济上的绝对霸权。
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早在数年前,华夏的工业产值就过了花期,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而且是唯一的全工业国。虽然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花旗依然有着绝对霸权,特别是在引领全球经济展的尖端产业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动摇花旗的地位,但是在华夏开始推进产业革命,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上力之后,花旗的霸权地位史无前例的受到了直接挑战。可惜的是,在花旗当局认清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无法阻止华夏的前进步伐了。关键就是,花旗无法在保持全球霸权的同时跟华夏在经济领域展开全面竞争,因此要想什么都不丢掉,花旗就必须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
别忘了,再过几年,华夏的经济总量就将越花旗,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凭借庞大的体量,华夏必然会在高端制造业向花旗起挑战。事实上,华夏已经在很多领域起了挑战。比如c919支线客机已经获得了几乎所有华夏航空公司的订单,只是国内销量就过了两千架,基本取代了B737与a32o。几年之后,华夏的第一种三百座级别的宽机体客机,即c929就会下线。不出所料的话,很快就会取代B767与a33o。等到规划中的远程客机,即c939问世,至少华夏民航市场就与花旗、欧洲的客机没有什么关系了,而华夏民航市场正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类似的事情在各个行业都在生,即便是花旗引以为傲的芯片行业,也即将遭受来自华夏的冲击。按照华夏在数年前提出的芯片产业规划,最快在西元2o25年,华夏的芯片企业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占据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从根本上解决高度依赖进口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当拥有十四亿人的华夏全面实现了工业化,并且走上科技兴国、以及科技创新的道路,只是巨大的惯性就能碾碎遇到的所有障碍,包括竞争对手。要知道,华夏是全球第一个十亿人口级的工业国。
站在花旗的角度看,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人口,即能够组织起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力规模。
在花旗积极推动下,包括枫叶国、澳国、大不列颠在内的十多个国家响应建立区域经贸组织的号召。照此趋势展下去,最终将出现一个囊括了十多个达国家,拥有九亿人口的庞大经济体。虽然在人口规模上,依然比华夏少,但是凭借更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的优势,这个以花旗为的经济体必然会继续掌控世界经济命脉,花旗也将继续主宰全球经济的制高点。
与花旗截然相反,华夏依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
因为做为后来者,所以华夏很难在达国家俱乐部里找到盟友,毕竟没有一个达国家愿意跟一个拥有十四亿人,能够在任何一个行业内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从而轻易碾压所有竞争对手的国家分享已经拥有的市场。即便只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这些既得利益者也会义无返顾的追随花旗的脚步,成为华夏的竞争对手。
显然,华夏能够争取的只有非达国家,也就是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其实,这也是冲突之后,华夏在外交政策上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名义,在众多国家进行广泛投资,通过投资扩大华夏的影响力,最终以经济上的密切关系为华夏的众多企业开辟海外市场,而这些海外市场所带来的利润,必然会提高华夏企业在各个行业的竞争力。
毫无疑问,华夏与花旗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只是,没有任何人怀疑经济战争的重要性。
花旗以经济立国,华夏同样以经济立国。当两个经济规模最庞大的国家开始在各个领域展开直接竞争的时候,没有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不会受到影响。虽然这不是两个大国对抗的最终形式,但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之后,必然只有其中一个能够屹立世界之巅。
由此可见,华夏与花旗的对抗根本无法回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