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共同致富
一招鲜,吃遍天,这种现象在八十年代初简直是无敌于天下的代名词。(顶点手打)
在别人还在嘲笑个体户的时候,一些返乡知青由于生计所迫被迫在外面率先摆起地摊,成为人们不齿的对象。可这些摆地摊的人发现他们的无奈之举竟然会让他们的收入比周边那些每月拿着几十元钱的人多几倍,于是干劲越来越大。
街坊邻居的耻笑和周边人的白眼并不能打消他们的干劲,相反,藏到甜头的他们和那些不愿意一辈子受穷的人们想尽办法为自己谋求财富的人同时把自己的事业悄悄地壮大,加入到万元户户的行列。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幸运地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像八大王事件中的当事人,除了一人逃脱之外,剩下七人全部当啷入狱。但在资讯极不发达的八十年代,发生在小范围的这次事件并不为绝大多数人所知。也不能阻拦改革的步伐,更不能阻止人们对财富的渴求。
万元户一词的出现让人们在羞答答的遮掩之下开始撕下越穷越光荣的的遮羞布,而老人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讲话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看着身边的人摆个小地摊都能成为万元户,个别人也开始转变观念,由原来的不齿变成现在的地摊主。
而还有很多返程知青抱着陈旧的观念,宁可呆在家里等组织分配工作,也不愿意去当被人耻笑的个体户。
肃州市的万元户表彰大会正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它向那些四肢健全却等着政府救济的人发出强烈的信号,政府鼓励人们自谋职业。
这次大会的会址设在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肃州市及其所辖的县的居委会组织了上千人参加。其中,在家里无所事事的青壮年无一例外地被押解到这里。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来到现场,宋小刚书记现场发表讲话,号召人们向万元户们学习。
在市宣传部长的主持下,近二十多位万元户披着大红花上台发言,有农民,摆地摊的返城知青、还有个别的承包户。
他们致富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勤劳致富。
代表们朴实的发言尽管有时文不达意,甚至出现磕磕巴巴的现象,但他们的致富经历让台下人听的心里热乎乎,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每位上台发言的人都获得市长亲手颁发的“致富能手”荣誉证书,并获得和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合影留念。
在主席台就坐的陈景遇代表的则是村办企业,他的发言被一次次的掌声打断,尤其是他自豪地宣布陈家村人这两年不但盖起小二楼,每人每年能分得一至两万元钱,更通过养殖业,让很多跟他们签协议养殖的周边村人也成为万元户时,人群中爆发出惊叹的声音。
刚才上台发言的人都是极个别的现象,符合先让一部分富起来的精神。但陈家村全村人不仅个个都是万元户,还带动其他村子的人致富,这个范围可是相当大,完全符合中央提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口号。
市委书记亲自为陈景玉颁发证书的举动则是把整场会推到**,在全场人热烈的掌声中,宋小刚书记带领一帮官员和陈景玉合影留念。
会后,宋小刚书记开玩笑地对陈景玉说道:“早知道陈家村乡办企业办得好,却不知道陈家村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其他地方一起致富。他很羡慕这些人,比他这位县委书记都富有的多。”
陈景玉幽默地回答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要不是宋书记亲自到现场为我撑腰,我还真不敢漏这个底。”
一番话说的周围的人跟着哄堂大笑,陈景玉的话的确有些灰色幽默,富了却不敢说,生怕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这种心酸没经历过的人有怎么能体会的到。但好在现在不再是提心吊胆地担心,万元户从隐藏的后台正式在人们眼前亮相,这种转变也让他们欣慰。
第二天,省报在头板头条刊登了一篇文章《富裕的陈家村》,这篇文章一经报道,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文章指出,陈家村乡办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扬起风帆,不但带领全村人共同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路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万元户村,更带领周边的村民一起致富,这种行为正符合中央提出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文章的结尾还指出,陈家村人之所以富裕,与肃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分不开。肃县不但在全国有个最大的村办企业,更是在全省开创了合资企业的先河,相信不久的将来,肃县将成为西北地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肃县,这座在以往历史长河里不见经传的西北县城经此报道,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文章的报道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光到肃县取经的各地官员络绎不绝。县招待所人满为患,县政府更是专门成立了招待组,负责接待前来取经的人。
与此同时,三新电子公司也在紧张地筹划中,金鑫集团已拨来三分之一的款项,前两天来的工程师在驻扎在县里,工厂设计图纸也已设计好,只等择日开工。
肃县不少人盯上三新电子的董事长位置,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协议签订的第二天,县委就已公布了三新公司的中方管理人员名单,李辉出人意料的成为三新电子公司的首任董事长,这让某些人心里极不平衡。
可李辉是县长李长胜的儿子,更是市委副书记兼县委书记陈景天亲自点的将,而陈景天背后又杵着省委书记的背影。有这样的背景,其他人再是不服李辉也无可奈何。
陈家村自陈景玉在万元户大会上露出家底后,这两天也是好事不断。大禹集团借着省报的宣传之风,生产出的产品供不应求。省委省政府也为研发所拨来一笔款项,支持集团的研发工作。陈建设实验的绿色蔬菜更被中南海指定为专供产品,据说成为中央招待客人的专属品。蔬菜能做到这种份上,已不单单是卖多少钱的问题,荣誉在富裕起来的陈家村人眼里,有时比挣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