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大捷
八月底,张家口失陷,南口会战彻底告败,汤恩伯已经带着五万多中央军退入了后方。
日军第5师团乘机挥兵西进,攻占灵丘之后,25旅团已经迫近了平型关,将直接叩击进入山西的东大门。
匆忙组织的平型关会战,在大同失陷后,失去了其侧翼的保护,好在李服膺将大同沿线的铁路桥梁都炸毁,让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无法依靠迅捷的铁路线迅速南下,攻占雁门关,切断繁峙、代县附近晋绥军的后路。
给在这一区域指挥的晋绥军名将——孙楚争取了时间。
但李服膺放弃大同后,就让阎锡山一厢情愿的大同会战计划成立泡影,整个山西的局势已经慢慢的向山西内地蔓延,恼羞成怒的阎锡山下令将李服膺枪毙,用来震慑抗战不利的将领,让他们心有忌惮。
不过得到的却是反面的效果,李服膺的忠诚度在阎锡山心里是打折扣的,导致了阎锡山在大同会战的关键时期,并没有及时派遣主力集结大同周围,让一个军直接面对数万关东军,确实无法阻挡东条英机的进攻步伐。
李服膺的死,给晋绥军内部埋下了分裂的因子,只不过在大敌面前没有暴露而已。
繁峙周围,晋绥军的预备11军在鹞子沟和团城口与日军血战,军长陈长捷面对日军机械化旅团,第5师团的21旅团,依托地形节节抗击,武器上的落后,并没有降低抗日军民的抵抗决心。
死死的将日军21旅团拖住在平型关周围,导致日军最精锐的机械化兵团,在狭小的山谷坡地上无法展开。
40军的胜利,是一场真正的大兵团作战的结果,其中牵涉的政治问题很多。
所有的功劳,并不能加到40军身上,事实上,国民政府的宣传机构,根本是将所有的功劳都给了东北军。相对于西北来说,蒋介石虽然忌惮张学良的东北军,但他心里更忌惮gcd。
在毫无战果面前,中央自然将目光放到了山西。
首战必胜,自然是中央给在前线的115师下达的命令。这是政治需要,而不是单纯的军事目的。
衡量得失之后,115师下达了伏击命令。
蒋介石却是很希望zg将所有实力去和日军硬拼,但是一旦负担正面战场,那么蒋介石就要将一些地盘,甚至一些省份都要交给zg。这在战局还不太明朗的时候,显然是对他信心的一种考验。
事实上,老蒋的信心是很靠不住的。
和大多数的苏联军事专家一样,财大气粗的苏联将军崔可夫对115师用上万人的部队去伏击日军的补给部队,是不太赞成的。
但崔可夫还是带着好奇,赖在115师的前线指挥部就是不走。他也想知道,日军的精锐师团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作为日军中的王牌部队,第5师团也是被崔可夫熟知的一支部队。
在前一天,115师还接到晋绥军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协同作战,晋绥军方面投入八个团的兵力,深入日军两翼身后,准备对进犯的日军第21旅团的4000日军实行包围。
但是晋绥军的84师早在两天前就和日军交战,并一度成胶着状,根本不可能让出侧翼阵地,绕道第21旅团的背后。
师长高桂滋不但向指挥部电告,日军攻势太猛,他的士兵伤亡惨重。
却是如此,日军在单兵武器上虽然吃亏,但步兵使用步枪的机会不多。要说起来,用刺刀的机会到是很多,因为日军对武士道的推崇,一旦有刺刀拼杀的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配有一个坦克中队,两个炮兵大队,步兵一个旅团的第9旅团攻击部队,这么可能会跟84师步兵对战。
炮击后,坦克开道,步兵前进……
84师只有大口径的迫击炮,连山炮都没有,能够抗住日军的进攻,两天只有丢失小片阵地,却是已经是奇迹。
中午不到,一列汽车稳稳当当的从日军前线东跑池由西向东而来,守候在老爷庙附近115师三个团随即对日军发起了攻击。
枪声大作之后,并没有发起应有的冲锋号,这让在指挥部的林总大为惊讶。
以往的伏击战,都是一阵排枪之后,战士们就听着冲锋号往山下冲,迅速占领路边,然后将惊慌失措的敌人分割包围。
最后在一片喊杀声中将敌人全部消灭。
但是,林总只听到枪炮声,就是不听见冲锋号的吹起,心中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
伏击的地点离开日军主力部队很近,他深知在日军精锐的第21旅团下,即便115师全部扑上去,都不见得会什么战果。
匆忙之下,他联系了前线的作战部队。得到的消息证实,日军已经从包围圈内突围成功。
恼羞成怒的林总立刻就前往前线,他那里知道,日军第5师团的后勤部队也是装甲车开道。虽然汽车改装的装甲车面对野炮山炮,也是一块稍微大一点的豆腐,一捅就破。
但是面对只有迫击炮的115师,还是顺利的带着从伏击中活下来的日军,开始往东方面突围。
战场上留下了七八十具的日军尸体,和十几辆汽车。
反而日军经常使用的胶**车却一辆都没有发现,连一匹战马都没有。115师的前线指挥部顿时犯难了起来,日军突围的方向有一个团的部队在正面。
但对于全歼这股日军,所有人都面露难色。
日军根本不会面对上万八路军战士,做正面应战。尚武的鬼子也知道,人多压死人,正要是装甲车上的弹药消耗完了,那么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突然周建屏想起来,在红军大学中,有一些对付日军装甲车的作战办法,试着说道:“如果用野炮,在300米距离内直射,炸毁装甲车并不是难事。”
“这个……”林总不由的一愣,野炮是115师的宝贝疙瘩,一共才两门,加上四门山炮,组成了一个炮兵营,一般都是用来攻城用的,并没有投入到伏击战中。
看了一下日军的攻击方向,政委聂荣臻拍板道:“野战炮营的距离正好卡在日军突围的方向,本来不想动用的,就命令炮营的两门野炮出击,这股日军一定要全部消灭在蔡家峪一带,不然我们115师将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好——
命令下达后,115师主力立刻就跟着日军突围的方向追了下去,但是一个不好消息又在老爷庙附近传来,大概六百人的一个日军运输队从东往西而来。正在准备接引突围的鬼子。
这是跟时间赛跑,要是让两股日军和在一起,那么这些鬼子突围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奇怪的是,日军在两支部队汇合之后,并没有立刻有所反应,这给八路军的战士们有了彻底消灭这些日军的机会。
前线,八路军阻击阵地,二十多个八路军战士正推着野炮艰难的往前移动着,不时有战士倒在了流弹之下。
快——
一定要快——
“连长,距离差不多了。”炮兵战士用目测了一下和日军装甲车的距离,然后报告道。
填弹——
准备完毕——
发射——
随着一阵火焰,从75野炮的炮口**出去后,刹那间,日军的装甲车被打翻在地。剧烈的爆炸将装甲车一下子推到,压住了躲在装甲车边上,正在射击得鬼子。
好样的。
刚刚赶来的聂政委大声叫好。
没有了装甲战车的保护,日军突围的步兵就变得好对付起来。
马克沁机枪压制九二式重机枪取得了决定性的效果,相对于日军步兵的三八式步枪来说,日军的单兵武器并不占有优势,反而处在下方。
随着冲锋号的想起,战士如山下猛虎,跳出了掩体,前方是一排的捷克式机关枪,仅仅几十米的距离,根本就没给躲在汽车残骸边上的日军有丝毫的反应。
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地面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些战士身上插着日军的刺刀,双手抓对方的喉咙就是不松手……
都是好战士啊
看到如此大的伤亡,聂政委简直不敢相信,面对第5师团的后勤部队,115师付出的伤亡要比日军的还要大。
这让他想起了从敌台上获悉的一些消息,在南口战役中,中央军两个军,7万人阻击日军第5师团,就付出了二万多人的伤亡。
而日军的伤亡仅仅两千多人。
当晚周建屏带着负责统计的后勤人员,回到了师部所在地,东长城村,想师部回报作战成果。
消灭日军691人,其中300多人并不是作战人员,虽然穿着日军军装,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有军衔的。这让统计的人员很纳闷,特种部队?看着不像,一脸的褶子,跟地里刨食的苦哈哈也没有什么区别。
更奇怪的是,这些人还和鬼子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日军第21旅团的辎重兵的鬼子,每一个都像是发开了蹄筋,圆滚滚的,大部分连脖子都分不出来。而那300人,却是皮包骨头,各个瘦的跟棒子似的。
事实上,这些人确实是棒子,不过之前应该加上两个字,高丽。
没错,日军发动侵略战争以来,东北的民夫很难召集,无奈之下,只能从他们的殖民地朝鲜召集民夫。
这些人正是从朝鲜刚刚到华北,被分到第5师团,成为辎重部队的补充人员,还没有来得及配枪而已。
相比人,其他方面的缴获要好统计的多。
完好的步枪350支,重机枪两挺,轻机枪8挺,弹药不多,大部分都是机枪弹。
最大的收获是缴获了日军的一批秋装,4000件,估计就是配备给前线作战的第9旅团的攻击部队的。
炸毁汽车38辆,装甲车2辆。
没有一个俘虏。
正像曾一阳所说的,日军的俘虏是很难抓来的,因为一旦成了俘虏,这些人在日本的家人就会成为奴隶一样的存在。本来就在温饱线挣扎的日本农夫,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
所以,很多即便在生死一线之间,只要有一口气,失去希望的鬼子还是会自杀,来让家人拿一份数额并不算很大的抚恤金,而不愿用自己的生,换来全家人的死。
写战报的时候,115师所有人都为难了。
胜利是胜利了,也按照了中央的指示,达到了首战必胜,壮大八路军声威的目的。
但伏击的伤亡也不小,几乎达到了和日军2:1的比例。这样一来,就会在气势上大大削弱八路军的战果。
林总看了迟迟不肯写战报的参谋长,笑了笑说道:“战报我来写,到时候请政委签字就行了,你们先回部队,安抚好部队的情绪,告诉战士们要胜不骄败不馁,不能滞涨骄傲自满的情绪。”
“师长说的很对,要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必要的时候,要做一些先进思想报告,点燃战士们的战斗漏*点。晋绥军在前线的战局很不利,平型关在日军主力抵达之后,很难在坚守,我们要做好在这里长期打游击的准备。”聂政委补充道。
之后,林总就在房间内拟好了两份战报,当然一份是真实的,上报八路军总部和中央。另外一份是夸大的,为了宣传之用。
崔可夫从正面观察了整个战场的变化,最后的冲锋和短兵交战都没有错过。
他深深的被日军的顽强给震撼了,即便他手下的士兵,也不见的会比第5师团的日军强多少,至少在刺刀战大部分排不上用之后,军队的战斗意志才是最后的比拼。
一个普通的第5师团的辎重兵部队,就能够战斗至最后一人,而绝不投降。他甚至看到最后,日军已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但是看着已经身负重伤的日军,还能咬牙从地上爬起来,拉响怀中的手雷,和八路军战士同归于尽,这样的部队,他从来没有看到过。
看到了这些,崔可夫的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
当天晚上,他就离开了115师的驻地,往太原而去。
第二天,总部在西安的《解放》发布了一条重要消息,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消灭日军第21师团的辎重兵全部,另外和日军21旅团的一个大队交战,在我军的英勇作战下,消灭其大部,取得了歼灭日寇2000人的辉煌战果。
同时,南京方面也证实了消息。
几乎在一夜之间,八路军英勇之师的美名传遍了大江南北。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