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梨大婚,黄豆三姐妹送给她的是襄阳府相连的三间铺子。
这样的大手笔,别说南山镇,就是襄阳府也没有。何况,她们还不是亲姐妹,只是堂姐妹而已。
众人越发相信,黄家的几个姑奶奶确实是有钱的姑奶奶。众人虎视眈眈,恨不得黄家多出几个姑奶奶才好。
再仔细一打听,黄家下一辈的小辈中,竟然都是小子,一个姑娘都没有。唯一的姑娘就是黄家三姑奶奶家生的妍姐儿,她还不是黄家的姑娘,她是赵家的。
众人不由叹息道,想要娶到黄家的姑娘看样子是太难了。还是想办法生闺女做黄家的儿媳妇吧!
黄梨婚后只有半个月,黄奶奶去世。一个月后,赵大山备了两艘大船,赵大山一家,带着张小虎一家,赵大川一家,赵大娘一起前往东央郡。
赵大川一家和赵大娘是临时决定去东央郡的,主要还是赵大娘和黄小雨实在舍不得敬哥儿。
黄豆直接说,那就一起去东央郡啊,刚好一家人在一起,不用分开。
赵大娘想了一夜,她舍不得敬哥儿也舍不得妍姐儿,干脆跟着大儿子走吧,还拖上小儿子一家一起。
孙武夫妇决定留在山庄,他们的孩子跟着赵大山去东央郡,夫妻俩留下看守庄园,照顾年迈的父母。
马文夫妇是一直东央郡和南山镇来回跑的,这次肯定是要跟去东央郡的。
大船离开黄港码头,黄豆站在甲板上看着视线中远去的黄港和南山镇。
它们已经融为一体,中间道路宽阔通畅,商铺云集。黄港再也不是一个逃荒者聚集的小村落,再也没有人敢去轻看它。
“一梦千年。”黄豆低声呢喃。
赵大山微微侧头看过来:“有憾吗?”
“没有,我觉得我已经做到我能做到的了!”黄豆抚了抚被风吹乱的发丝:“赵大山,我们再买条船好不好?”
“买船做什么?”赵大山奇怪地看向突发奇想的黄豆。
“买船远航,带妍姐儿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黄豆笑嘻嘻道。
她的目光从南山镇移开,望向远处。河水生波,雪白的浪花飞溅,几只飞鸟从水面飞快地略过。
“如果只是玩可以,做生意就不想了。太累了,不过也不是很好,因为一条大船总要人操控。如果是我一个人就能操控就好了,不用带别人上船,想去哪就去哪!”
赵大山说完看向身后的船舱,妍姐儿睡着了,航哥儿在看守着她。
黄豆想了想,蹙眉道:“这个其实也不难,不过现在应该挺难的。不过到了东央郡我们可以试试,造一艘不靠人力就能航行的船。”
如果是别人听见黄豆这么说,会觉得她异想天开。赵大山不会,黄豆说的他都信,他觉得她能说肯定是可能实现的。
即使实现不了,那也只能说,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不对。
“那到了东央郡我们就试试。”
“嗯。”黄豆笑着点头。
她为什么喜欢赵大山,选择赵大山,是因为他无条件地相信她纵容她。
钱多多不好吗?
也好吧,只是不适合她而已!
两艘大船顺风顺水到了东央郡,这次他们不在住桂花巷,而是住进了黄豆当初建的别墅区“墨香宛”。
独立的楼房,前院后院,后院还建了一排屋子给仆人们居住。
这是黄豆当初结合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建造的。既要考虑古人的认同,也要尽量融合进现代的便捷之处。比如厨房,净房,洗浴的地方。
“墨香宛”的房子,在这几年的使用中,渐渐显露出它的独特便捷之处,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可惜建造“墨香宛”的人太懒了,东央郡再没有出现过第二除这种别致的建筑风格。各行各业纷纷模仿,却做不到“墨香宛”的尽善尽美。
遗憾的人很多,“墨香宛”的房子成了东央郡最让人期待入住的宅子。
它不是很大,却风景优美,道路宽阔,马车进出便捷。
非常适合那种几口人家,带十几个仆从入住。
比如外地来经商的,进京为官的官员,至于几代同堂的大户是不适合的。
黄宝贵也在墨香宛买了一套房子,并不和黄豆兄妹在一起,隐约他有一种被黄豆排斥的感觉,却又说不出。
黄豆还是那个黄豆,对他尊重有礼。是的,太尊重有礼了,也就显得不够亲热!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因果,这是他种下的因,就应该接受这样的果。
黄豆很大方,黄豆不爱计较,黄豆对黄家尽心尽力,她觉得那是她身为黄家应该做的。
至于黄家对她,她接受,心里委屈吗?没有,是她愿意的,大不了以后不再付出而已。
当初付出,她也没想过去让人感恩戴德。
这就是黄豆,说她情谊看的很重也行,说她薄情也好,都不重要,她只活她自己。
生活是这样,婚姻也是这样。
“为什么当今圣上对四皇子这么好,按道理他应该立皇后所出的皇子才对。”
黄豆指着赵大山在后院靠墙的地方留了一块菜地,这样以后就可以直接自己种菜了。
“皇后娘娘是先皇赐婚。”赵大山只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在说了,虽然家里安全,有些话还是不要随便议论的好。
“哦。”黄豆不在追问。
不过是真爱和原配的故事,这些对她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也希望四皇子能顺利登上大宝。
航哥儿和敬哥儿加上黄桃家的小虎仔,都进了厚德书院。
他们并没有和那些官宦子弟放在一起,也让黄豆少了许多担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最初的一两个月航哥儿小兄弟三个也常常带伤回来。
慢慢地越来越好,他们还结交了新朋友。许多同窗知道他们住在墨香宛,都十分羡慕。
第一批应邀来参观的同窗回去一说,更多的孩子跟航哥儿小兄弟三个提出开他们家做客。
黄豆和赵大山他们都是好客之人,对于一群孩子,自然是竭尽所能地做到宾至如归。
慢慢,小兄弟三人,也有了一批能称兄道弟的朋友。
他们一起上书院,学功夫,练骑射。他们学习,打架,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