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事,不是靠人数或者资本能堆砌出来的,人们常说,离了谁地球都照转,但在珅自,离了王树杰,整个工程如何转,真的没人能说得清了。
本来几个有经验的老人儿凑一块儿,也能勉强对付过来,然而有过全套经验的老骨干只剩下一名,其余人都只是有些分类经验,完全不具备统一管控的能力。
至于卢伟,虽是体育老师出身,但在几年的磨砺中也有了不错的技术底子,之前的工程他也是亲自盯的,不过关键性问题或者研发上的技术决策,依然需要王树杰拿大主意。
可以说,离了这位技术大拿,短时间内珅自真的有些转不动了。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在这个急速变革,技术为王的时代中,如何管理、把控好关键人才,如何储备、培养后备人才,如何使每个人都变得“不那么必要”,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功课。
说是恒电来支援项目,但“如何支援”,依然是一个问题。
珅自搞项目,也有经验模板可以支撑,缺的是一个有资历、有技术、有自信、有功底能总体把控的人。卢伟唯有亲自出马,与恒电交涉后,恒电派出了研发副组长带队的7个人,其中包括维护测试组个人,奔赴珅圳协助项目。
临行前,张逸夫也说的很清楚,去支援的人,绝非在恒电的边缘人物,而是骨干大将,支援兄弟企业,我们要拿出真诚,不要有消极的情绪,这段时间大家的工资待遇依然不变,已经与珅自商量好,他们的项目奖金同样会真诚地分发给恒电的支援队伍。
至于技术环节上,不必有那么多尔虞我诈,跟着他们的路子走,不要企图得到他们的东西,也不要随意倾吐自己的核心技术,如果拿不准,随时跟公司沟通。
由于是已运行电厂的自动化改造工程,这个项目的开工,竟是比北漠自动化工程更早一些。计划中,这个项目竣工之时,北漠项目也最多完成一半,这批有过完整经验的人回归队伍,同样也可以把经验带回来,在现场安装、调试、改造方面,恒电的经验远不比珅自。
萧咏的强行入场,在短时间内并没有泛出什么波澜。从张逸夫得知的情况来看,那边也是好大喜功的主儿,对小设备不屑一顾,最终还是盯着自动化系统工程。本来王树杰提出“由简至繁”的方针很不错,先从零件配件、PLC设备起步,由小到大再到全,稳步发展,方便入行,也方便积累,“张卢联盟”也说不出什么来。但尚晋技不如人,口才终究好一些,或者说跟萧咏的思路更贴,这导致南森不断地喊口号进军自动化,具体事宜则推进缓慢,基本靠萧咏跑关系。
萧咏莫名的发现,自己原来的套路很难起作用。
通常来说,找机会结识一个领导,喝几顿酒,划拉个工程,钱到手再包出去,这就是标准套路。可这次,结识领导没问题,喝酒却最多只喝一顿,听说自动化后,领导们都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是近期没计划,要么是“来来,干杯!”
多数领导头脑还是清醒的,拉皮.条的就是拉皮.条的,做不了明星经纪人。
萧咏的压力,也被他下意识地转移到王树杰等人头上,一次会议比一比会议要严肃,他甚至埋怨大家总在公司憋着,不出去走动,要走出去,勤跑,才有业务。
这根本就是销售的事情,病急乱投医,以如此标准要求技术工程师,只让人敢怒不敢言。
王树杰无疑更为气恼,但又没有脾气,只能听着。
拿人家的手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总不能扇自己的脸,是一定要做出点什么成果的。与恒电出走人员又回归的情况不同,如今两方公司的老总已经谈崩了,自己没有回头路可走。在沟通与人际处理上的短板,让他有苦难言,与尚晋相比,他无论是说服力还是殷勤程度都显得那么稚嫩,反正恶心事和责任最后都落到他头上,尚晋则是一天到晚捧着萧咏四处跑,一副鞠躬尽瘁的样子,自己反倒成了大闲人。
……
7月,恒电集团大厦奠基仪式举行。
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博哥以火箭速度走完了建设流程,另外这也归功于建筑设计院,在拿到土地之初恒电就已经委托设计,能在短时间内出图也算难得了。
工地前,张逸夫与海甸区高官共同剪彩,集团大厦正式开工。
未来两年内,这座高9米,地上17层,底下层的的大厦将拔地而起,近四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将满足恒电绝大多数的工作需求,甚至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外租,这点要看届时恒电的规模。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恒电在这个时候投资数千万到这上面,风险太大,不如扩建一下二修厂那边的办公楼满足工作需求,这么搞资金太紧张了,还不是时候,中间如果资金链断了,可就全完了。
他们却不知道,恒电总共申请、获得了多少政策方面的利益,有多方面政策的扶持,将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与此同时,在冀北的环保设备生产基地也在落实之中。
张逸夫对冀北总有种感情在,落地在此,又有与冀北电厂关系在前面,很多事办起来都很顺畅,一座工厂的土建建设比一座大楼简单许多,难点在于为水电、网络、自动化留出多少空间与底子。在新工厂建成之前,设备研发也没有落下,新引进的一系列机床等设备先行进入了二修厂空旷已久的车间。选择留在恒电的人也重新上班,去考取各类证件、文凭的人们也投入工作。常思平带队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性研发,重点是脱硫设备,逐项攻克,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张逸夫的“建设性”意见。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脱硫设备并非在理论基础上原样照搬,在很多细节上,要留出很多接口,方便与恒电自动化系统对接,为将来的烟气监控系统留下空间,这又是领先了10年的事情了。
多管齐下,随着北漠土建工程的逐项完成,自动化工程也正式展开。
这段时间,恒电自动化团队在试验室中逐项攻关,按照最初的设计思路,在与ABB频繁的交流中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分散控制功能的研发,但这距离整体自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实践中,对于电厂安装调试阶段的难关恒电几乎毫无经验。
线缆通道、布线、留接口,硬软接线等等,这些很实际的问题,必须是需要丰富经验的。
按照合同,作为成套承包商的ABB,在与设计院共同的联合设计阶段,就会与处理好这些问题,然而这是按照ABB路子走的,与恒电E1会有差异,毕竟这次用到了正儿八经的工业现场总线。
这种时候,西门子的专业团队发挥了作用,他们几乎是全世界最希望E1成功投产的人了,再者,建设阶段的线路设计也属于总线咨询的一部分,他们不遗余力地参与其中,ABB与西门子双方合作,这件事自然推进极快。恒电的技术人员也没有闲着,他们几乎不眨眼地紧随老外忙活,必须尽快把技术、经验学到手,这是近期公司的重点要求。张逸夫清楚,这样的合作是暂时的,也许第二次、第三次西门子还会出力,但总有PRO推广成功的那一天,届时西门子就不再需要恒电的帮助了,一切都要自己来。
各项目齐头并进,张逸夫三头六臂也难以照顾周全,这种时候向晓菲警告过无数次的问题终于出现了。
资金,资金,资金。
同一时间,每个项目都像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在疯狂吞钱,按照向晓菲的估测,环保设备厂一旦动工,老本儿和政策福利将岌岌可危,因为现在很多环保方面的福利都投入到了其它方面之中,这已经违规了,只是没人追。
近期来看,集团大厦万本无利,宿舍楼纯粹福利,环保研发离盈利还有长远的距离,自动化项目完工收款就更远了,唯一能期待的中期款项也在一年后。目前能够盈利的项目唯有微机保护。
向晓菲一直就诟病于张逸夫太过疯狂的扩张,与正常的扩张不同,不管是开餐馆还是搞零售,那些扩张都是能很快见利的,而张逸夫的扩张却是清一色的长线,没个两三年根本没得聊。
计划中,这样的财政难关,应该是靠巨大的微机保护利润来摊平。
然而微机保护销售却只是细水慢流,新研发出的变压器保护虽然通过电科院评测,却还无人问津。
研发太拼命,项目太投入,太忽视销售这一块了。
此外,另一点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也浮现出来,恒电大多数的业务都在蓟京附近,而微机保护只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小产品而已,要放眼全国的市场需要,才能创造足够的销路,单与华北局保持良好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