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三十二、 英雄末路 泪别汉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1894年6月9日,日人以护送大岛圭介返朝复任为名,由驻朝公使大鸟率400名日军在仁川登陆,翌日抵达汉城。

在此同一天,由聂士诚、叶志超所率领的戡乱清兵,也相继到达了距汉城150余里的牙山县。

而袁世凯也在前天接到了李鸿章奉旨出兵的电报,立时派人通知了朝鲜政府。

再说此时东学党起义军。全琫准拿下全州后,便积极联合全罗道以外的其它各道的农民起义队伍,筹划挥师北上,直取汉城。正在这时,传来了一个很不妙的消息,清国000戡乱精兵已在牙山登陆。

这支起义军本来就不是什么训练有索的正规作战部队,几乎清一色的种地农民,听到这一消息,顿时人心涣散,惊恐万状。再加农忙季节来临,整天喊打喊杀的也不是什么正当职业,忽拉一下,便散去了许多人。6月7至8日,全琫准的起义军又连着吃了两次败仗,在情势所迫下,小全不得不暂时放弃北上。朝鲜政府便趁机派人与全琫准讲和。

6月10日,全琫准同朝鲜政府缔结了“全州和议”。6月1日,东学党起义军全部撤出全州。

而由内田良平为首的日人“天佑侠团”,见“放火”的目的已经达到,也在几天之前悄悄地离开东学党起义军,隐匿于汉城。

当6月9日大鸟率400名日军刚刚进驻汉城日人领使馆时,袁世凯就立刻找上门,当面质问大鸟:

阁下只是复任公使而已,用得着带这么多兵来朝鲜吗?

大鸟并不生气,而是笑笑说:眼下东学党来势正凶,保护领使馆人员和日人在朝侨民,也是在下职责,何况只区区400人而已嘛。

袁世凯很不客气地说:400人?400人后面恐怕是大部队吧?大鸟顿时无语,谈话不欢而散。

袁世凯立即将这一情况迅速电告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接到袁世凯的电报,即刻电饬驻日公使汪凤藻照会日人政府,质询日人私下单方面派兵一事。

此时日人经过十年“退婴”后,已不再是个乖巧可爱的“婴儿”,而是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一个凶狠残暴的禽兽,开口便说:日本政府从不承认朝鲜为中国之属邦。同时,日人外相陆奥宗光还急电驻清公使小村寿太郎,命其照会清国总理衙门:朝鲜现在发生重大暴乱,我国认为有派兵必要,帝国政府拟派兵若干,前往朝鲜。

6月10日,日人一支约7000余人的混成旅团开始在仁川登陆。而聂士诚、叶志超所率领的000名清军仍依然停留牙山原地待命。

袁世凯得到消息,急电报告李鸿章,并立即会晤大岛圭介,会商双方撤兵之事。根据袁世凯发给李鸿章的电报,两人会谈情况如下:

袁世凯说:韩国乱事渐平,我国拟定早日撤兵。日人如果继续增兵,我国自然也要增兵,双方防备,必生嫌隙。如西方人藉机播弄,韩国危急,清日亦必有损。清日和睦,亚洲大局可保。倘互生嫌隙,徒然自害。我辈奉使,应统筹全局以利国家,宣可效武夫应来多事?我深知必无利,故尚未调一兵来汉城。

大岛圭介说:我之见解与您一致。我国因把韩乱看待太重,才派来军队。我年过六十,岂愿生事?我们二人就此约定:我国留八百士兵,除外尽力阻止增兵,你也发电阻止贵国增兵,我们推诚相办。

大鸟虽然自称年愈六旬之人,但却老而弥辣。表面上说的十分动听,实际上是在虚与委蛇,因为日人自感眼下在朝鲜的兵力尚嫌不足。大鸟之所与袁世凯口头相约,为的是麻痹清国,延缓清国的增兵速度,为本国争取增兵时间,占据军事上的先机。

6月16日,日人混成旅7600名士兵全部完成登陆,其中先期登陆的5000名士兵已集中汉城一带,抓紧构筑工事,准备作战。

袁世凯见日人非但丝毫无有撤兵之意,反而仍在继续增兵汉城,心中大为惊恐!根据已往的经验和判断,日人并非来者不善这么简单,怕是要有大的军事行动了!袁世凯不敢怠慢,即请朝鲜政府向日人政府提出抗议。朝鲜外署也多次照会日人驻朝公使大岛圭介,要求撤兵,但大鸟却一味搪塞,仍不打算撤兵。无耐之下,袁世凯只好又向各国驻朝公使发出请求,向日人施压。然而,此时各国的态度表现得十分微妙,他们本着各自的利益,只是向大鸟发发抗议而已,似乎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朝鲜的局势已充满了危机,随时可能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情。于是,袁世凯不容自己再多想下去。立即急电李鸿章:

前与大鸟约订,华不加兵,日续到兵,稍息即回。今卸完船兵将久驻。且韩余匪以数百兵可除,何须五千久驻?韩人迭以公法各约驳诘,各国官员亦迭诘,均不理,惟称护馆,自属狡辩。各洋人亦谓华应预备,未可信日。乞筹备。但日知今年慈圣庆典,华必忍让。倘见我将大举,或易结束。否则非有所得不能却也。然前言俱食,后言何可信。况日廷意在协韩,鸟自不能主,且日本图韩蓄谋已久,恐非口舌能了。似应先调南北水师迅来严备,事机已迫,乞宪度迅赐施行。

李鸿章接到袁世凯来电,深知朝鲜情势急迫,很多情事已不是袁世凯一个人所能交涉得了的了。正在这时,日人政府自信日军已在朝鲜立稳了脚跟,按照早已拟定好的计划,由日人外相陆奥宗光于6月18日,向清政府发来了共管朝鲜的三条建议:一、日、清共同会剿东学党;二、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和税务;三,日、清共同训练朝鲜军队。除此还在附件里声称:无论清国同意与否,日人都不会撤兵;清国不同意共同改革朝鲜内政,就由日人独立进行。

李鸿章立刻向驻日公使汪凤藻电令,命其马上照会日人外务省:

韩贼已平,我军不必进剿,日军更无会剿之理。已酉伊藤与我订约,事定撤回。又日、韩条约承认朝国自主,尤其没有干预内政之权,均难于条约之外另商办法。

对于日人之违约,李鸿章仅让照会日人依约办理,断然拒了日人的建议。

日人外相陆奥宗光接到照会,并不以为然,因为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在这个阴险狡狯的外交骗子认为;让中国处于两难的被动地位,日人为所欲为,继续增兵,抓紧备战,到一切准备就绪,则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这就是说,日人的三条建议,完全是个幌子,其真实目的是让李鸿章于左右“两难”之犹豫徘徊中,而赢得“继续征兵,抓紧备战”的时间。这里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陆奥宗光在其后来所著《蹇蹇录》里的一段描述:余自始对于朝鲜内政之改革,并不特别注意,余假此好题目,非欲调和破裂之中日两国关系,乃欲因此以促其破裂之机,一变阴天,使降暴雨,或得快晴耳。

仅只数语,此人叵测居心暴露无遗。

这时,日人派到朝鲜兵力业己超过万名,而游弋在仁川、釜山等港口附近海面的日人军舰也多达8艘,远远超过了清军在朝鲜的现有兵力。

此时的袁世凯十分清醒地意思到,清日开战,在所难免。可都到了这个份上了,李鸿章知道靠清、日交涉撤军已无可能,仍不积极调兵遣将,预作战争准备,而是把希望寄予英、俄两国的出面调停上。这种调停也不是没有一点作用,但作用不大,只是起到时间上的缓冲,遗憾的是,李鸿章没能很好地抓着这仅有的一点宝贵时间和机会,整军备战,而是坐等调停,坐以待毙。

而在汉城第一线的袁世凯几乎每日都要与大岛圭介会晤一次,协商双方撤兵,大鸟对袁世凯的软磨硬泡,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他知道军队已准备得差不多了,只待一声开打。袁世凯为了给自己的外交交涉壮底气,还特别电告驻扎在牙山的叶志超,叫他作出向汉城进军的姿态,依此作为向大岛圭介交涉的所恃,但被叶志超以没有北洋大臣的命令为由婉拒。

随着形势不断恶化,朝鲜王廷的政治气氛也开始变得诡异。朝鲜王室和政府里那些往日与袁世凯交往较好的官员,也开始渐渐疏远他,更别说向他提供情报了。袁世凯越来越感到孤立无援。还有那些散落在汉城的日本浪人,东学党人余患,以及被袁世凯处置的朝鲜亲日分子,都想趁乱搞掉袁世凯。甚至日人还将大炮的炮口瞄准着他的汉城公署,吓得袁世凯不敢轻易再迈出公署大门。

6月8日,随着日军在汉城快速增兵,大岛圭介更显得有恃无恐,他直闯朝鲜外署,质问外署督办赵秉稷:你们朝鲜国王到底还承不承认你们是大清的藩属国啊!

只此一句话,便将赵秉稷一下子给擂懵了。吓得连忙跑去王宫向国王禀告。

6月0日,朝鲜政府也实在扛不住了,国王李熙和闵妃听说眼下的汉城,满大街到处都遛哒着日人,吓得晚上连觉都不敢睡了。最终迫于大鸟的压力,当天宣布不再是清国的属邦。派金弘集替代赵秉稷为外署督办,与大鸟商议改革。这对袁世凯来说,实在是个老大不小的打击。还有比这更为严重的是,听说大鸟这个老兔崽子,扬言要将自己抓起来,押送回国。这也太恐怖了啊!

就在这天,袁世凯一日三电,将朝鲜近几天里所发生的一切,如实地报告北洋大臣李鸿章:

电一:朝忽派金弘集为总理外交大臣,两日未遣人与商议,如坐鼓中,事情难知。韩意以为华不可恃,将派金弘集与日本商议改政,凯难干预。日本在韩专忤华意,凯为使臣,系一国国体,坐视胁凌,具何面目?如大举,应调回去询问情形,妥为筹办。暂不举,亦应调,派末员仅备坐探,徐议后举,庶全国体。乞速示遵。再,日人载兵十船,昨由日开,又遣电工数百分抵釜山,似无息和之意。

电二:日本昨又催韩派员议革政,限今午复,似非派不止。韩何能终持。且恐激生变。今又添兵一千五百至仁川,决无和意。我欲和,应以韩现情与日本商谈,冀可挽;欲战,应妥密筹。凯在此无办法,徒困辱,拟赴津面禀详情,佐筹和战。倘蒙允,即行,以唐守暂代。唐有胆识,无名望,倭不忌,探消息,密助韩较易。乞速示。

电三:前以朝鲜未认不是属邦,故仍在差。唯日本胁迫朝鲜欺华,朝鲜情形日渐变,消息常阻,凯坐视无益。朝鲜、日本情形,唯凯稔知,拟请调赴津、京,禀商和战各情,冀可速了,迟则枝节愈多,更难著手。奉调回派唐守绍仪暂代,无损事体,堪备坐探。是否,乞示遵。

以上三电,一个意思,请调回国。

是啊,一个人成天被人屁股后头盯梢着,随时都有被做掉的可能;一个人其办公室成天被个大炮眼子瞄着,说不定哪会儿大炮一响,人就飞灰烟灭了!这哪还是人呆的地方啊!

李鸿章接到电报,颇不以为然,心说;哪像你说得这么邪乎。我这儿正忙着请英俄居中调停哪,都快谈差不多了。只简单地回了个电,鼓励袁世凯要坚决顶住,“勿怯退”。

看来这位李爵爷在朝鲜玩了袁世凯十年,似乎还没玩个够。大有将袁世凯彻底玩完之势。其实要这么讲就有些冤枉咱这位李爵爷了。

李鸿章自接到袁世凯第一个电报,他便立即上奏了清廷,请调袁世凯回国。在他认为,眼下日人正在势头上,朝鲜国王又是个软弱无能之辈,加上日人的千军万马进逼汉城,这会儿怕是没被吓死也差不多了。让一个手中不握一兵一卒的人呆在那儿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可清廷哪里知道汉城的紧张局势呢?清廷不但不知道此时的袁世凯在朝鲜已无法正常行使职责,更不知道袁世凯每天都接受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清廷认为:回来干吗,在那儿常跟国内通个风报个信的也不赖嘛。

7月7日:清廷发出谕旨:现在韩日情势未定,袁世凯在彼可以常通消息,且与各国驻韩使臣商议事件,亦较熟悉。着勿庸回国。

完啦,慰庭,别说老夫没帮你。李鸿章苦笑了笑。可李鸿章又不敢将圣谕电转袁世凯,怕“贼娘”的小子受不了刺激。所以只好以“要坚贞,勿怯退”六字以资鼓励了。

既是如此,当袁世凯看罢李鸿章来电内容,竟也一急之下,轰然病倒。

有后人说袁世凯是在装病撂挑子,以此迫使清廷批准其回国。那么事实又是一个什么样情呢?

此时的朝鲜,以李熙和闵妃为代表的李氏王朝,已在日人武力恫吓下,完全屈服,甚至随时都有弃袁反水的可能。而袁世凯的汉城公署由于遭到日人的封锁,早已断粮断水,造成人心恐慌,很多公署职员都借故开溜了,署里所剩者无几。在这种内外情势十分恶化的情况下,请调不准,徒留无益,且杀机四伏。言此者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病你来装下试试!

下面是汉城公署英文翻译唐绍仪连着发给李鸿章的两份电报,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袁世凯的处境多么的恶劣。

电一、在汉城两署(作者注:时唐绍仪兼龙山分署专员)办公只剩二人,今闻南北进兵,均马上逃走,没办法挽留。仪一人译电办公难处理,袁道有病又须照顾,势急情迫,乞速示。

电二、袁道病日重,发高烧,心跳厉害,左肢痛不可耐。韩国事态危险正极,医药并乏,留汉城难望治愈,仪目睹心忧如焚。韩国事务以袁道最为熟悉,调回尚可就近商办一切,无论战和,当可图报效。若弃置不顾,可惜。

远在天津的李鸿章连接两电,心里甚是着急。因为这位“但凡用人办事,应取起大者”的李爵爷,实不忍看着这个自己精心培植了十年的“贼娘”的袁世凯,病死在异国他乡。

李鸿章当即协商总理衙门:既然袁世凯徒留朝鲜无益,莫如调回可资询问。遂如实具奏清廷,调袁回国。

7月18日,既然战争难免,已下决心对日开战的光绪皇帝严旨李鸿章:速调北洋水师,各路淮军,备守战事宜,同时准袁自韩回国。

袁世凯接到李鸿章来电,这也是袁世凯在朝鲜十二年来,接到的最后一道北洋大臣的来电:

本日奉旨,袁世凯着准其调回。钦此。希将经手各事交唐绍仪代办,即回津。

看了电报,袁世凯如获大赦般悲喜交并,泣不成声。

然而,就在袁世凯速将一切打理完毕,并于当日启程时,唐绍仪突然接到一个神秘的密报,日人要密谋暗杀袁世凯,时间就在今天。唐绍仪不敢怠慢,遂通过税务司柏卓安向英国驻朝领事朱尔典紧急求援。在朱尔典策划帮助下,袁世凯当夜乔装改扮,出了分署后门,在唐绍仪双手双枪护卫下,袁世凯登上了朱尔典早已备好的英国兵船,直抵仁川。此时距离日人密谋动手的时间,仅仅相差十几分钟。

7月19日,朝鲜仁川。

此时已经安全登上北洋水师“平远”号兵舰的袁世凯,双手重重握着唐绍仪的手:

少川,生死之谊,此世难忘!

唐绍仪十分感动,眼泪盈动着说:大人能平安归国,卑职也就安心了。

“平远”号兵舰一声鸣笛,开始启航了。

随着兵舰渐渐远离码头,站在兵舰上的袁世凯,远眺着汉城的方向,心中充满无尽的滋味,想到自己苦心孤诣地经营和维护了1年大清的荣誉和地位,在明天将要来临的“霹雳雷电”中灰飞烟灭,而自己,却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无力施以挽救,不觉悲怆万分。

思之及此,袁世凯一阵急促心痛,未路英雄,不禁潸然泪下!

1894年7月5日,在朝鲜丰岛海面上,日人悍然发动袭击,炮击“高升”号商船,对清国不宣而战。

1894年8月1日,清、日两国公开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全本完)(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终末忍界绝对一番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反叛的大魔王盖世双谐
相邻小说
铠甲勇士刑天前传铠甲勇士之帝皇铠甲她和陆医生隐婚了朕,是一个演技派上北大还是上清华变身之女侠时代空降热搜对你不止是喜欢重生九零:完美女神养成系统重生:回到九零当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