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字可以分解成“口”字和“王”字,而把“尹”字和“口”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君”字。
林海伸手抹了抹脸,一时竟然有反应不过来,好家伙,那子竟然是皇帝?
那么他身边那个姓翁的管家老头……翁同龢!一定是翁同龢!
林海的脑子迅运转起来。
和尹呈还算不上朋友,但是也算关系不过。如果他是皇帝,相信自己弄个大臣来当当并非难事,不定能做到和李鸿章张之洞一样的封疆大吏。有自己帮忙,光绪那子铁定扳倒慈禧。如果变法成功,中国也会强大起来,中国的灰色历史同样会被改写,这样想来似乎也不错啊。
不过这样的念头只在一瞬间就消失了,因为君主立宪制虽然比封建制度先进了许多,但仍然留下了封建社会的尾巴,皇族虽然失去了大部分的权力,却仍然比普通人高贵,这是很不公平的。既然要令中国改头换面,就要变革得彻底,要变就直接变为共和制。
尹呈伙计,对不起了,你的天下就由我夺下来,交还给四万万中国人民吧。
不过推翻满清其实还早得很,现在的林海实力还是很弱的,还是要好好展他的海盗团,经营自己的地盘,慢慢强大以后,才能相机行事。
林海静静看着纸上的两个字,嘴角不知不觉露出一丝寻味的笑意,他突然觉得很有意思,上次在湖广喝酒的三个人竟然全都用的化名。
将手中的毛笔扔在了纸面上,笔尖落在两个字的中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污。
……
招募会持续了三天。
三天以后,林海在天津有名的金玉酒楼宴请了所有的报社员工,并且和盛宣怀一起为报社剪彩,《中华日报》正式进入了历史的舞台。
报社的地址暂时选在盛宣怀府的附近,这是由盛宣怀提供的一座院子,这座院子以前是某一个水师管带的府邸,但在郎威理接手北洋水师的训练以后,管带在原则是要住船的,所以很多管带的府院被朝廷收回了。
此刻,报社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康有为、谭嗣同等几大巨头正忙着指挥编辑和记者们将一台巨大的油印机抬进制报房,这些所谓的文化人一个个累得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心中对康总编骂了一千遍,他们无法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这样的文人干这种粗活,请几个苦工不好吗?自己还要赶着写稿呢,再过两天就是第一期《中华日报》的布日了,时间紧迫啊。其实康有为也郁闷,因为这根本不是他的主意,而是董事长徐志摩要求的,董事长这些人体力活做得太少了,身体孱弱,必须锻炼锻炼,否则会落下一身的毛病。
林海正坐编辑部,翘着二郎腿。几个编辑正拿着扫帚、抹布打扫卫生,二十张办工桌已经整整齐齐的摆放成4x5的矩形,桌面上摆放着办公用具,既有古老的毛笔,墨砚,也有时髦的墨水笔。按林海的本意,所有记者和编辑都应该使用墨水笔,这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但事实却有一出乎他的预想,不少编辑表示,虽然墨水笔写字快了很多,但只要握着墨水笔就什么灵感都没有了,而一旦拿起毛笔,才思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无奈,只好准备了两种办公用具,令其自行选择。
编辑部的一面墙临着一方花园,林海请工匠将这面墙打出了两个拱门,工作累了可以到门外走一走,屋内还摆放了几盆花草,编辑部的工作环境可是非常宽松的。
一个穿着浅蓝色旗袍,留着齐肩短的年轻女子走到林海身边。她一只手拿着一个的笔记本,另一只手拿着一支墨水笔,看起来很干练。这个人竟是与林海有过一面之缘的大盛魁经理的女儿张晓曼。原来她和秋瑾是手帕之交,得知秋瑾成功应聘,她立刻就坐不住了,当天下午也参加了编辑的招募。她的才学不输于男人,梁启对她的感觉很好,但考虑到用女工毕竟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便向谭嗣同汇报了这个情况,谭嗣同拍板收了她,不过却没有为她安排记者的工作,而是调整了另一个工作岗位——董事长秘书。
林海是强烈反对的,但谭嗣同的态度也很坚决,后来林海想了想,由他折腾吧。
“董事长,您的办公室已经布置好了,请去看一看,好吗?”张晓曼笑嘻嘻的对“鬼佬”。
“好吧,去看看。”林海站起来,又:“哎,都了不要弄董事长办公司,我过几天就离开天津,只怕一两年都未必回来。”
张晓曼又笑了一下:“董事长,请吧。”完,率先向编辑部的大门走去。
林海跟在她的身后。
张晓曼穿的旗袍属于传统旗袍。这种旗袍是短袖的,下端开衩很低,远没有现代旗袍性感妩媚,不过由于张晓曼身材很好,旗袍又是紧身的设计,布料紧紧兜着张晓曼的屁股,显得又圆又翘,令林海想入非非。
很快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这间办公室非常宽大,约有一百平方面。房屋正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办工桌,桌后放着一张大椅,据是按照盛宣怀的书房坐椅打造的。在清朝,官员们的坐椅是有规格的,皇帝的龙椅最大,然后按照官爵大依次缩。林海的这张椅子只比李鸿章的了一,绝对算得上级坐骑了。
林海这个外来客不知道这些规矩,看到这张椅子,立刻就和后世的集团公司老板的大班椅作比较,这一比较就觉得还是啊,不符合自己爱国大商人的身份啊,于是笑着:“张秘书,这张椅子还是有啊。”
张晓曼一听脸色就变了,心想:你还想坐多大的椅子?龙椅?
林海在椅子上坐下,背靠在椅背上,将双腿搁在桌面上,笑道:“很舒服,不错。”
“真没素质……”张晓曼暗骂了一句,脸上却保持着职业的笑容,“董事长,有一件事要向您禀告。”
“什么事,吧。”
“是康总编吩咐的,再过两天我们《中华日报》的第一期就要行了,康总编希望您能为报纸写一篇卷语,最好今天就能写出来,因为排版需要不少的时间。”
林海眉毛微微一动,要自己写文章?自己不通训诂,作狗屁文章?
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者,对写诗作文,附庸风雅这类事通常都有一幻想,所以林海并没有马上拒绝,而是迅思考了一下有没有自己可以剽窃的文章。
想了不到十秒,林海的眼睛已经亮了起来。他立刻将双脚放下,摸出签字笔,从桌面上抽出一张纸,端端正正在纸面上写下了五个字:少年中国。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徐志摩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林海脸色泛红,下笔如飞,兴奋地在纸面上书写着。张晓曼惊讶的瞪着他,听徐老板有才,想不到竟然如此有才,写文章不带想的,这度只怕不用几分钟就能拿到稿了。正惊讶时,林海手中的笔突然挺了下来,笔杆在指节间旋转,皱着眉头,好像在思考。
原来林海虽然背过《少年中国》,但毕竟过了很长时间,其中有几句忘记了。
想了五分钟,一个字没写,张晓曼感到一阵狂汗,心想,这家伙还真是经不起表扬。
“董事长,我先到外面忙,你写好以后我再来取,好吗?”
林海迟疑了一下,道:“不用,你就在这里等着,很快就好。”完又开始写起来。他虽然忘记了几处的原话,但意思还是记得的,就用自己的语言写了出来。
很快,随着林海的签字笔收下最后一划,一篇短短的散文大功告成。
张晓曼走了过来,伸出纤纤素手,林海将手稿交到了她的手上,想了一下,道:“这篇稿写得有一仓促,有些细节处理得不是很好,你拿去给梁启副总编,请他为文章润润色。”
张晓曼头好,鞠了一躬,转身离去。林海冲着她的背影又了一句:“记住一定要给先给梁启看,别给张启马启看。”张晓曼转身,不高兴的:“知道了。”
张晓曼没有听从林海的话,她并没有先给梁启看,而是先给自己看。
这篇流芳千古,振奋了几代中国人的文章立刻使她深陷于那文中句里,不可自拔。紧凑的文字充满了炽热的情感,如汪洋恣肆,奔腾直泻,一难收。张晓曼看得脸色红晕,心跳加,恍如在梦幻之中,一不心,呯的一声撞在了墙上。
第二个看到文章的是原作者梁启,看完以后,他深深的呼了一口气,道:“自古以来,天下第一文。”完以后拿起墨水笔开始进行修改……
“绝世好文。”第三个看到文章的是康有为。
两天以后,也就是189第一期的行,《少年中国》提前六年面世。
“不拘格式,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酣畅淋漓。真是一篇好文章啊。”放下手中的报纸,光绪皇帝的眼睛变得更加深邃,过了一会儿,毅然对身边的翁同龢:“翁师傅,这个人朕一定要让他为国出力。”
又是数日以后。
英国剑桥镇的一座洋房里,一个美得令人心醉的女人捧着一份报纸轻轻的阅读,她白皙如玉的俏脸上渗着淡淡的酒晕,那一颗静如古水的心再一次起了涟漪。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徐志摩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美丽的女人读完以后,轻轻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她那长长的睫毛下,星辰般的眼睛流露出悠远绵长,耐人回味的光彩。
“姐姐,徐大哥这篇文章写得真的很好呢。”在她的身边,一个不到二十岁的美丽少女。
“是呀,徐先生的这篇文章和他的《再别康桥》一样出色,不,或许更加出色。徐先生,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绝美女郎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