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3章 置酒南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栎阳终归只是一座小城,每日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的渺小而无力。尽管城楼上的汉兵站的笔直,尽管他们手中的环刀与长戈闪闪发亮,尽管城墙上的大汉军旗是那样的崭新与威风。可这一切每每在汉高祖刘邦眼中却像这栎阳城一样黯淡。

不知不觉大败项羽,扫清宇内已经过去将近一年了,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刘邦就会带着萧何卢绾等人登楼眺望,面对着这座矮小的栎阳城,刘邦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思索:“小小的栎阳城,能作为大汉的国都么?”回答当然是不能。刘邦读书少,可是旁边的萧何却不止一次的给刘邦讲过:“陛下,这栎阳城,曾经是秦国的古都,当年秦孝公为了震慑诸侯,他在商鞅的提议下迁都到了咸阳,从此秦国如日东升,最后成就了一番霸业。”

“秦国?”刘邦似乎听到秦国就会显现出一种轻蔑的眼神:“老秦都让朕给推翻了!咸阳又怎么着,照样没有保老秦朝千秋万代!”说着,他看向萧何:“萧大人,我想..把国都定为洛阳,洛阳地处中原,以前又是周朝的都城,深具王者之气啊!”

萧何忙道:“洛阳虽好,可地势却不如关中险要啊!如果把都城定在关中,一道函谷天险,即使千军万马也难以越过..”

每当萧何想要继续说下去时,刘邦就会摆摆手示意自己不想再听了。刘邦心中一直希望可以把都城定在洛阳,于是在第二年春天,便率文武百官前往洛阳,名为体察民情,实为为日后的迁都做好准备。

公元前01年,春,洛阳,旧周皇城。

“陛下,您慢点!容臣先去禀告!”

刘邦在前面跑着,几名内侍在后紧紧跟着不断喊着:“陛下,您慢点!”刘邦停下来一转身:“怎么了?朕去给自己的爹问安!还需要禀告么?退下去!”内侍慌忙吓得弯下腰慢慢退到后面。刘邦忙一转身向前跑去,刚到父亲寝宫门口,刘邦便大声喊道:“爹!季儿给你问安来啦!”

刘邦正要推门进去,门前两名内侍慌忙上前拦住,只听到屋子里一通忙活,大门打开,刘太公怀抱一杆扫把跑了出来,毕恭毕敬地站着。刘邦先是一惊,转而忍不住大笑起来,忙上前扶住父亲:“爹,儿子向老子问安,您如何这般摸样啊,今天这是怎么了?”

刘太公忙笑道:“萧大人前些日子来了,他跟我说你现在当了皇帝了,虽说我是你爹,但是国无二主,你是皇帝,哪能每天向我行礼啊。以后啊,万不可再每日向为父问安了!”刘邦仰头大笑起来,他忙扶着苍老的父亲向屋内走,自己是家里的老三,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家人从小就挤在中阳里一间矮小的茅草房里过日子,日子的清贫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谁能想到自己五十多岁了最终竟取得了天下,当上了皇帝,可眼前年已七十的父亲却越发的苍老了,想到这,刘邦不由动情道:“爹你今年也有七十左右了吧?我以前当亭长的时候,动不动的就惹您生气。如今当了皇帝了,还不尽尽孝道啊?”

刘太公大笑起来:“你啊!从小淘,长大了还时不时给我惹事,我现在看出来了,你可比你二哥有出息!”

刘邦正要开口说话,只听身后传来吵闹之声,他忙回头问道:“谁在喧闹?”

内侍忙上前说道:“陛下,太尉卢绾和将军樊哙连同一干大臣在外面吵着闹着非要觐见陛下。”

“这两个老小子.......”刘邦沉下头思索片刻,转身对刘太公道:“爹,您先回吧,孩儿去去就来。”说罢,刘邦迈步向宫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听到外面传来樊哙卢绾等人的吵闹声:

“你说,他雍齿凭什么又是封侯,又是赐食邑的?咱们这些跟着皇上出生入死的老弟兄反而至今未获那么大的封赏!这凭什么?”

“就是,想当年咱们刚刚起兵的时候,那多难啊!当初千辛万苦打下了丰邑,他雍齿竟然和魏军里应外合,把丰邑拱手送给了魏国!”

“后来他雍齿又投赵国,最后不还是再次降了咱们圣上?像他这样两面三刀的小人,竟能得到那么大的封赏。真是寒了我等老弟兄们的心!”

刘邦迈步走出来道:“谁说寒了大伙的心啊?”

众臣慌忙跪下,樊哙拱手说道:“陛下,你一向是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可我们就是不明白,他雍齿凭什么能获得那么大的封赏!”

刘邦笑了笑反问道:“他获得的封赏......很大么?”

樊哙抬起头继续说道:“陛下前些日子封他为什邡侯,封邑两千多户啊。我们这些跟随陛下一起出生入死的人还没有获得如此大的封赏,凭什么先给雍齿?”

刘邦笑道:“你们都恨雍齿?”

众臣都低沉着头不说话,卢绾抬头说道:“难道陛下忘记当年他勾结魏国的事了?”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刘邦开口说道:“朕当年也恨雍齿,这个人忠心不足,但确是一员有才干的将军啊。他是背叛过朕,但是他也为咱们立过战功啊。卢绾,樊哙。”

卢绾樊哙二人忙抬头看向刘邦,刘邦走上前将他二人扶起说道:“如今我贵为天子,你二人也都位列公卿,怎么总揪着一个雍齿过不去啊。还有,你二人刚刚说他的封赏多,那朕告诉你们,你们的封赏只会比他更多!”

匈奴草原,单于庭外。

这些天匈奴草原的天空已经阴沉了许多,有经验的牧人都知道,这种天气就意味着暴风雪即将来临。

阴冷的单于庭外,冒顿骑在马上,低垂着头,带着他部下的千名骑射手缓缓离开单于庭。一路上,冒顿一直低着头,双眼呆望着地上马蹄踏过的一个又一个印记。他冒顿是老单于头曼的大儿子,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提丹,尽管冒顿从小就胆气十足但父亲头曼对他却始终不喜爱。当年匈奴与月氏国开战,匈奴被击败,父亲头曼竟然将冒顿送去月氏国做人质,幸好冒顿趁月氏国不注意逃了回来。尽管如此,父亲却一直冷落着冒顿,只拨给他千名骑军让他管辖。这一次呢,就因为冒顿顶撞了东胡使者,竟然直接被父亲赶出了单于庭,冒顿的心从这一刻开始只剩下了冰冷。

“殿下!”冒顿的骑军千户醍醐羊策马跟上来道:“殿下,老单于这样对你,他也未免有些太不讲情面了,他可是你的父亲啊,殿下不就是顶撞了一个东胡使臣么。”

“哼哼......父亲?”冒顿冷冷的一笑,他抬起头道:“你以为我冒顿就这么被赶出单于庭,从此之后一蹶不振了么?”

“当然不是!”醍醐羊忙道:“殿下才是草原最英明神武的领主!”

冒顿勒住马头,冷冷地道:“早晚有一天我要当上单于,统一整个草原。”说着,冒顿侧脸问道:“东胡在什么方向?”

醍醐羊忙伸手指向东方。一只落单的白羊正好出现在醍醐羊手指的方向。冒顿张弓搭箭一箭射去,鸣镝发出一声鹰啼一箭射穿了白羊的喉咙。鸣镝射出以后,骑射手们忙纷纷张弓搭箭跟着射去。瞬间白羊身上扎满了箭镞,它一声惨叫一头倒在血泊中。

冒顿长呼一口气,他将弓箭背回背上对醍醐羊道:“我说过,草原只能有一个民族,不是他东胡便是我大匈奴!”说着,他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道:“暴风雪快要来临了。”

洛阳,南宫。

二月的洛阳已经褪去了冰雪素裹的装束,洛阳城街道两旁杨柳依依,春风和煦,洛阳迎来了最美丽的春天。刘邦早在心底就为自己的老弟兄们想好了封赏,于是在二月初三这天下旨,在南宫布下酒宴,大宴群臣。

“皇上驾到——”

刘邦端坐在上,文武百官忙从酒宴前站起来拜呼万岁。“今日......”刘邦站起身:“是我等君臣平定天下之后第一场大宴,你们在座的各位有不少都是跟着朕一路出生入死的老部下,甚至在座的还有很多芒砀山就跟着朕的老兄弟们。今日你们自表功勋,朕定当大加封赏。”

刘邦话音刚落,樊哙便跳出班部从道:“这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俺啊!俺从小跟着季哥..”樊哙自知又一次失言,慌忙改口道:“从小跟着陛下,这出生入死的..”

“去你的!”卢绾站起来跑到大殿中央道:“我跟陛下那是发小,那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啊!”说着,他一推樊哙:“争功也轮不上你个杀狗卖肉的!”

“我揍你!”樊哙一把扯住卢绾衣领:“俺杀狗卖肉,你小子以前在乡里赌输了被人追着打,还不是我跟皇上替你出的头!”

众臣哈哈大笑起来,本来庄重的南宫大宴似乎忽然变成了当年泗水亭的小酒馆。刘邦忙忍着笑咳嗽了几声:“萧何听封!”

“臣在!”书生气质却又不失刚毅的萧何走出来拜道。

刘邦坐下说道:“你本是前秦书吏,自沛县起家便跟随着朕,朕加封你一等公,封为酂(zàn)侯!”

话音刚落,樊哙卢绾二人呆愣了一下,忙抬头问道:“皇上,臣等自芒砀山便跟随陛下,身经百战,萧大人却从未亲自上阵杀敌,只做一些文书上的事,凭什么萧大人是一等公?”

刘邦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道:“你们知道打猎么?”说着刘邦站起身,缓缓走下来道:“你们就相当于猎狗,捕获猎物是你们的功劳。但寻觅猎物则是猎户的功劳,萧何就好比是猎户啊!”说着,刘邦走到萧何面前笑道:“萧大人,朕当年被发往咸阳服役时,临走前你多送了朕两百钱路费。所以,朕如今也多加封萧何两千户!”

“圣上圣明!”众臣一起举杯高喊。

“卢绾啊!”刘邦转身看向刚刚还在争功的卢绾:“你我同年同月同日生,情同手足。芒砀山你随我起义抗秦,出生入死数百回。来啊!赏千金,封咸阳侯!”

卢绾慌忙拜倒:“卢绾谢恩!”

“曹参何在?”刘邦转身走上台阶道。

一脸威仪的曹参站起身道:“臣在!”

刘邦坐下道:“你本是秦朝狱吏,当年攻打沛县你是首功一件!这些年,刀光剑影,你身上为我汉国负了十几处伤痕啊!朕封你为平阳侯。”

“曹参谢恩!”

“夏侯婴呢?”刘邦问道。身材并不是很魁梧,但却面目和善的夏侯婴忙站起身。刘邦接着说:“你本是沛县县衙的马夫,随萧何曹参一起投奔于我,这些年来累立战功,封为昭平侯。”

“夏侯婴谢恩!”

“张良何在?”刘邦接着叫道。尽管头上已经有丝丝的白发,但仍风仙道骨的张良站起身。刘邦看向张良:“你本是韩国贵胄,刺杀秦王未遂而投奔于我,多年以来你每次运筹帷幄就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居功至伟。”刘邦举起酒杯接着说道:“子房兄,你我二人共饮一杯!”

张良举盏拱手谢道:“臣谢陛下。”说罢,仰头一饮而尽。

刘邦也饮罢盏中之酒后,看向张良说道:“朕欲拜你为齐王,受封齐国全境土地。”

张良放下酒盏,拱手笑道:“臣张良当年在博浪沙刺杀始皇帝,刺杀未成反而差点送了性命。蒙陛下不弃,将臣收入麾下,这一切都是陛下恩德所赐,臣不敢接受如此大的赏赐。”

“樊哙你看看人家!”刘邦转过头看向张良道:“可是你总要要些什么奖赏啊。”

张良拱手笑道:“臣已年老体衰,如今陛下已经平定了天下,也就不需要臣再为陛下出谋划策了。臣请求陛下将留县赐予臣养老所有,臣已觉足矣。”

“准!”刘邦举起酒杯道:“朕封张良为留侯!来,子房兄,朕同你再共饮一杯!”

“谢陛下!”张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邦放下酒杯道:“樊哙听封。”

樊哙早已按捺不住,他忙跪下拜道:“臣樊哙听封。”

刘邦笑着说道:“你从沛县起家之时便跟随于我,一路走来,你忠心耿耿,屡建功勋。当年鸿门宴一遭,若不是你不顾个人生死,及时赶到解围,只怕朕早已被项羽所害。朕加封你为舞阳侯,加封两千户的食邑。”

没想到皇帝仍还记着自己鸿门救驾的事情,樊哙不由感慨万千,他再拜说道:“陛下万岁万万岁。”

刘邦站起身举盏说道:“朕从一介布衣始,提三尺宝剑斩白蛇起义,至今已经将近十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朕一直是兵少粮缺,而那项羽却是兵精粮足,可最终却是朕平定了整个天下。”说着,刘邦看了一遍在场的群臣道:“今日众位不许隐瞒,咱们君臣一起说说,他项羽为什么最后会失去天下,而朕为什么最后能取得天下。”

丞相王陵站起身拱手说道:“陛下与项羽不同。”

“有何不同?”

王陵接着说道:“单论这人心的得失,陛下每攻占一城,便对百姓好生安抚,秋毫无犯。而那项羽每攻一城,但凡遇到抵抗,城破之后便大加图虐。况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便害之,有才者便疑之,战胜则不予封赏,得地而不安抚百姓,此其之所以失天下也。”

刘邦大笑起来,他走至群臣中间说道:“王陵只说出了其一,却未说出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朕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出纳粮草,朕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朕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当世的人杰,朕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朕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这就是知人善任啊!”

群臣一同举盏贺道:“吾皇万岁,大汉万年!”贺罢,群臣仰头一饮而尽。

酒至半酣,刘邦举盏再道:“我等一心一德,同仇敌忾,方能推翻暴秦,击破项羽,倘若我等心不在一处,焉能成如此大业?那首棠棣之歌是怎么唱的?棠棣之花,萼胚依依。手足之情,莫如兄弟!”

群臣一起举盏唱道:

棠棣之花,萼胚依依。手足之情,莫如兄弟。

棠棣之木,花朵连连,根连者根,花连着花。

匈奴草原,单于庭,大雪。

果然不出冒顿所料,暴风雪降临了大草原。老单于头曼这几天都窝在温暖的大帐内饮酒吃肉,眼见暴风雪慢慢的停了,才派兵唤小儿子提丹即刻前来。提丹赶到单于庭,掀开大帐时,老单于开口便道:“提丹啊,我可把你哥哥赶出单于庭了。”

提丹微微一笑:“孩儿早就听说了。此举十分妥当,父王英明啊!那冒顿屡次出言顶撞父王,像他这样的孽种早该让他吃点苦头了。”

老单于向提丹摆了摆手,示意让他坐下。提丹刚坐下,老单于又道:“那东胡比我们强大十倍,对东胡不忍让怎么行?冒顿性情太过暴虐,我以后怎么能让他接替我的职位呢。”

“父王..”提丹眼前一亮,忙以一种哀求的口气说道。

“哈哈哈。”老单于大笑起来,他上前拍了拍提丹的脑袋:“我知道你想做单于。看着吧,到时候,我会把单于之位传给你的。”

汉国土,楚国,郢都。

新任的楚王韩信坐在马车上,仪仗队缓缓进入楚国都城郢都。城内的百姓们忙分列在道路的两侧,一面惊奇的看着楚王仪仗队,一面交头接耳小声的议论着:

“这新楚王是谁啊?”

“听说叫什么..韩信。”

“我知道,这个韩信以前是淮阴的一个落魄士人。后来..后来好像当了大将了。好像这..这擒拿项羽,韩信是大功一件啊。”

韩信坐在马车中,听着道路两侧百姓们的纷纷议论,心中说不出的自豪。是啊!我韩信年少时虽然穷困潦倒,甚至于蒙受胯下之辱,但幸好得遇陛下,封坛拜将,刀光剑影,十面埋伏,铸下这千古佳话。。

忽然,似乎道路前面发生了争执。韩信从车帘内探出头道:“怎么回事?”车旁侍卫忙禀道:“回大王,马车被一人拦住,那人要求见大王您!”

韩信疑惑万岁,他忙掀开车帘向外看去,只见马车被一个中年男人拦住,那男子身材魁梧,留着络腮的胡子,看似有一股大将的风范,但是穿着却十分的寒酸。“此人怎么如此面熟......”韩信低下头仔细地回想着。侍卫见状忙道:“小人马上将他赶走!”“住手!”韩信猛然抬头:“让他先到楚王府中等我!”

楚王府内。韩信一步跨入正厅,眼见那个衣衫褴褛但却身材魁梧的人正背对着自己,他忙喊道:“钟兄!”那人忙转过身来,两行热泪顺眶而下,他一下跪倒在地:“韩兄!你还记得我啊!”

韩信忙上前扶起他道:“我当初在楚霸王项羽手下时,不受重用,反而被项羽百般羞辱,是钟兄你一直在照顾我,我韩信怎能忘却?”

那人忙挥了挥手哽咽道:“如今你是大汉朝的楚王,而我钟离昧只是个败军之将罢了。”

韩信忙请钟离昧坐下,一边唤侍卫端上茶水,一边问钟离昧道:“你怎么会在这?”

钟离昧长叹一声,哽咽着说道:“那日,项羽不听我的劝告,步入韩兄你的十面埋伏中,我自知跟着项羽定然不能成事,垓下一战我趁机逃了出来。”

“钟兄你是明白人啊。”韩信笑道:“从今往后你就放心的住在我这里。”说着,韩信低下头想了想道:“过些时日,我再上报陛下,请陛下赦免你的过错。”(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玄尘道途终末忍界五胡之血时代绝对一番奸夫是皇帝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天下第一足球经理我的足球我做主颠覆大清之强人穿越武道求长生综艺教父明朝小侯爷逍遥皇帝打江山旧神的万界聊天群万古邪尊万古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