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炮击我刚刚让他们停下来,我这边的弹药不太够了!”
晚上八,李凌率领的华夏一师第二梯队终于抵达了巴拉诺维奇的外围地带,华夏一师算是完成了会师,在会师之后,李凌第一件事就是质问起了基尔希,因为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自行火炮分队那边并没有在进行火力打击,而两个坦克旅也并没有动对巴拉诺维奇的全面进攻。
这样的场面身为华夏一师的师长,李凌说什么也是看不过去的,不过好在基尔希还是有一个比较充分的理由在那里,他们本身就是一支没有补给的部队,他们连续冲破两道防线之后杀到这里,弹药本身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告诉我现在的情况,全面的,包括我们能够获得的支援以及敌人的兵力部署。另外,各部队迅组织补给,我们中途遭受到了攻击,跟随过来的补给并不是很充足,各部队要节省着用,我们不知道接下来要在巴拉诺维奇呆多久呢。”
补给的问题对于华夏一师来说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李凌说着看看能否得到什么支援,其实也只是一些象征性的安慰,果不其然,正如同接下来得到的汇报一样。
现在的华夏一师,不但得不到任何空中支援,地面也不可能,他们现在与后方已经彻底失去了联系,也就是说,在任何支援能够到达的范围内,都没有友军部队。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处境,虽然根据现有的侦查手段得到的结论是方圆十公里之内都没有现有大股敌军活动的痕迹,不过李凌可不太相信苏联军队没有调动过来针对华夏一师。
华夏一师虽然从开始穿越苏军防线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半天的时间,但这样一大股军队直插防线的后方,只要对方的指挥官不是傻子,那么就一定会全力进行围剿。
现在,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李凌来说都至关重要,以至于他仅仅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部署之后,甚至部队都还没有完全补给完毕的时候,就开始命令一部分部队投入到了进攻当中。
率先动进攻的是王战东率领的第六重坦克旅以及本德尔率领的第三摩步旅,不过,炮击并没有按照正常程序先行展开,这是李凌特意安排的。
其实正如大家所想的一样,苏军指挥部门在得知穿越防线的那支德军坦克部队在巴拉诺维奇外围停下来之后,就猜到了他们肯定要对巴拉诺维奇动进攻,进而切断明斯克与前线之间的联系。
但是由于之前得到情报说紧跟在这支坦克部队后面的一个坦克师和两个步兵师已经被打掉了,所以苏军指挥部门认为这样的情况下,穿越防线的那支德军部队是不可能得到有效增援的,只要命令巴拉诺维奇的守军死守城镇,然后等到前线的情况好转之后,就是回过头来围剿这支德国坦克部队的日子了!
只是,苏军指挥部门却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得到的所谓的打掉了三个德国师的战报完全是虚构的,甚至,那支打掉了三个德国师的部队,此时都已经完全被李凌消灭了!
所以,此时苏军所谓的死守城镇,其他部队继续反扑德军主力的部署俨然成为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
至于防守巴拉诺维奇的部队,好吧,他们全都龟缩在城镇内,由于华夏一师第二梯队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所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此时在他们的城外,德军的数量已经强大到了可以轻易撕碎这座城镇的地步。
再加上德国人的炮兵并没有在入夜之后继续开火,所以,守军的指挥官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德军在休整,而且这支德军由于孤军深入,肯定后继乏力!
苏联守军指挥官很快便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支德军部队极有可能会在夜间进行小股部队的骚扰,这样的小股部队一定要放近了打,尽可能把他们都留下。
而德国真正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小股部队不断的骚扰进而让守军疲惫不堪,然后再在凌晨两以后再动突然袭击,进而一举夺下巴拉诺维奇。
苏联指挥官的想法是比较符合常理的,他自认为看穿了一切,旋即也就下达了针对这种战术的命令,要求部队留下少量人手防御重部位,而且不到足够近的距离不开火,尽可能多给敌人造成伤害,大量部队立刻进行休息,并在凌晨两之后,也就是在德国人自认为苏军最疲惫的时候,在德国人进行全面进攻准备的时候,他再带领着所有的部队杀出去,一举击垮这支德军装甲部队!
他的想法很完美,只是他却并不知道,李凌根本就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去部署部队,而是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但是却并没有立刻要求炮兵投入战斗。
由于华夏一师现有的炮弹并不是特别多,而且无法得到后续的补给,他们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要打下巴拉诺维奇,同时还要守住这里,所以李凌多少就显得有些抠门,他要求部队在接近巴拉诺维奇城头的时候,炮兵再进行打击,而后,部队全冲向苏军阵地。
虎式坦克的声音在深夜里可以传出很远,不过苏联守军们却并没有在意,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命令,这只是德国人的一种消耗精力的手段而已。
再加上这些坦克不能打开车灯,又要进行步坦协同,所以行进的度非常缓慢,苏联守军甚至都没有感觉到这些坦克正在缓慢靠近巴拉诺维奇。
直到,这一天的晚上9半,在这个本不应该熟睡但却几乎所有的守军都在睡觉的时间,在巴拉诺维奇的西侧,所有的狮式自行火炮突然同时开火,几乎是一瞬间就让巴拉诺维奇变成一片火海。
紧接着,在巴拉诺维奇的前方,突然无数车灯亮起,照明弹一接着一升上天空,那是无数德国人的坦克和士兵,他们已然兵临城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