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黄氏一家的遭遇绝对不是个例,而是成千上万。
这时候,自己的工场老板联合了其余的老板并发动几乎全部在松江纺织工人,到松江官府面前广场静坐以示抗议。最后,不仅是纺织工人,甚至码头工人以及几乎全部的松江产业工业都来到了官府门前静坐,在最严峻的时候,还产生了一些暴力冲突。
姚黄氏是一名典型的中国妇女,平时十分柔弱,但是关键时刻,却比男人还坚韧。虽然畏惧官府,却依然来到官府门前静坐,只为了讨得一份公道,甚至就是一家人的性命。
静坐示威持续了整整半个月,松江官府不知道如何处理,将之上报到了南京。
南京还能在怎么办呢?
一方面要维持与新华夏的良好关系,另一方面要考虑国内老百姓的升生计问题,头大如斗。
大明此次谈判,就是寻求对新华夏棉布征收关税,税收幅度达到45%,一旦这样高的关税被征收,新华夏的棉布在大明市场将再无竞争力。
因此,在新华夏棉布各大生产商的压力下,新华夏政府才会坚决不同意大明提出的关税要求,与大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却迟迟没有结果。
这一次,大明寻求新华夏的帮助,打算购买10艘以上的3000吨级甚至更大吨位的舰船。这一点,新华夏并没有异议,维持大明政权是新华夏的国策,毋庸置疑,并且提出了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将新华夏的第一代铁甲舰退役作为二手舰船卖给大明。这些二手舰船很少经历战争,因此状况良好,再用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还有一个更妙的情况是,价格便宜,只有新舰价格的一半,而且还可以贷款。这对于遭受满清野蛮入侵,导致惨重损失的大明来说,无异于及时雨。更有一点,新舰制造还要很长的周期,现役舰船则可以直接加入大明舰队,对于急需铁甲舰来加强海上防御的大明来说,也尤为重要。
但是,新华夏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那就是,大明必须降低对于新华夏的进口关税,否则,新华夏不会给予如此优惠的军售条件。
黄冠成等人对于新华夏将军售与商贸条件捆绑在一起感觉十分不解,按照传统思维,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可惜,崖山人来自后世,见惯了美帝将经济与政治挂钩,为了经以利益,可以让渡一些政治利益,比如支持大权独揽的独裁者,虽然自己自称是最自由的民主国家。
新华夏将军售与经济利益挂钩,算是比较含蓄的了。
黄冠成无奈之下,只能将松江的情况交给了新华夏人,并申明,这些产业工业的遭遇现在仅是松江,但将来绝对不会止步于松江,因此,希望新华夏从两国友谊的角度出发,重新关于关贸的谈判。否则,一个混乱虚弱的大明,也不符合新华夏的利益。
新华夏的谈判代表,林航等人将大明的情况做了上报。
国安会议上,大部分人的意见,与林航类似,那就是允许大明对新华夏进口的棉布类产品征收关税,幅度可以达到35%,这样可以保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能让大明的棉布有一定能够的发展空间,增加的税收也能让处于财政危机大明有个喘息之机。要知道,为了弥补各地的损害,大明可是豁免了受灾区三年的赋税,最糟糕的是,这些豁免区正是大明的财富重地。
最后,大明如愿以偿的提高了关税,并获得了13艘3000吨级的新华夏驱逐舰。
大明虽然在上一次海战中,失去了大多数的战舰,实力是大不如前,但是人员损失倒是不大。因为此次战斗的战场就在大明境内,战舰上的海军人员大多数得以跳海逃生,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很快就能获救,最后清点,人员仅仅损失了一成不到。更有利的是,大明水师还有相当多的后备力量存在,相当于现役的5成。
这也是大明水军得以快速恢复实力的关键,什么时候,训练有素的士兵才是一只军队的根本,充足的人口却是合格军事人员的唯一来源。这也是新华夏一支羡慕大明、满清这样的人口大国的原因。大明在装备了新华夏的13艘舰船以后,仅仅三个月的适应期后,海军战斗力不仅没有降低,反而由于舰船的强大,实力还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要知道,军舰吨位的提升,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吨位提升,必然代表着防护装甲的大等级跃升,更重要的是,火炮口径的加大,口径的加大,可是代表着威力的几何量级的增加,因此,一艘3000吨级的战舰,威力绝对要超过5艘以上的1000吨级战舰。之前大明的水师最大的战舰也不过1500吨级。而现在,清一色3000吨级以上,13艘战舰的威力远远超过之前所装备的18艘千吨级战舰。
有了大型战舰的大明信心满满,给予报仇雪恨了。毕竟,无论是谁,被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对手打败,都极不甘心,就比如阿Q被从来都只有自己欺负的小D打败,就感觉格外的难以忍受,必须打回来,才能出这口气。
当初,大明在获得了海上优势掌握了制海权后,就将整个先对一分为二,一支驻扎在澎湖的外海舰队,是为东海舰队,另有一支舰队驻守南京,是为长江水师。
现在,为了报复满清,自然是统一在了一起,以原东海舰队提督庄有道为最高指挥官,以17艘铁甲舰(含4艘上次海战得以逃亡的千吨级铁甲舰)的庞大阵容,于1783年5月,一路北上,试图与驻守天津的满清水师决一死战。
满清的水师鉴于来敌空前强大,有心撤离天津在海外暂避,可惜后面就是北京城,好不容易恢复信心甚至由此变得更加刚愎自用的乾隆正盯着自己,他们哪还敢避战?不怕掉脑袋吗?
为此,已经因功被提升为水师提督的黄仕简只能硬着头皮,在港口内与大明舰队决一死战。他的意图是凭借港口内的岸防炮首先给予敌人重创,然后水师触动,与残余的大明舰队决一死战。这个策略与后世李鸿章在黄海海战失利后的保船策略。
这一次,大明军队 甚至没有采用陆军,事实上,大明陆军此时也们没能力从陆地上进攻天津并从后方包围港口,与海军两面夹击。因此,大明要想解决满清水师,还是只能依靠自己。
不过,大明水师最为有利的是,舰炮的射程更长,比起清军最大的岸防炮射程还要远,就是因为海军在引进十艘战舰的同时,还引入了栗色火-药。新华夏在研制成功*以后,对于这种仅仅相当于黑火-药有限改良的栗色火-药已经不再保密了。有了一百块钱,也就不会太看重一块钱了不是?
比清军最大的岸防炮更粗更长的炮管,还有更适于长身管火炮使用的栗色火-药,注定了满清的悲剧。
大明水师将所有舰首炮首先对准了港口两测的岸防炮。这些岸防炮不仅笨重,难以调节仰角与设计方位,甚至射程都只有大明水师口径最大的舰首炮的七成不到。因此,大明水师就躲在岸防炮的射程以外,悠哉乐哉、不紧不慢的一一调试舰炮的方位与仰角,终于在接近50发炮弹后,一发炮弹才落到了一个那放炮边上。其余火炮马上参照命中火炮的参数加以调整,随后,漫天的炮弹涌来,将岸防炮阵地埋没,小燕过后,岸防炮附近直接陷了下去,被愣生生的从地球上抹去了。随后,大明水师如法炮制,将清军的岸防炮一一端掉,解决了对自己的唯一威胁。
黄仕简一看情况大为不妙,将心一横,干脆将水师集结,摆出冲锋的人字形阵列,意图冲出重围。
不得不说,撇除掉人品问题,黄仕简确实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水师人才,抓住战机的敏锐性超出常人良多。即使是大明此时的最高指挥官庄有道都没有想到,黄仕简还有决一死战的决心。庄有道自问,自己在这样的困境下,也只能以必死的决心冲出重围以求得生存。但是想要像黄仕简一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如此决断的方案,庄有道自问还做不到。因此,虽然是对手,庄有道对于黄仕简还有些佩服。
一方面一时不察,另一方面,港口毕竟宽阔,大明的不到二十艘舰船不可能堵住整个港口,还是被满清水师冲开了一个口子,随后向南逃去。
反应过来的庄有道下令全速追击。说起来,英国人此时的创新能力还是不错的。虽然蒸汽动力刚刚研制成功并上舰,导致蒸汽机功率有些不足。不过英国人放弃了容积率要求,直接多放了一组蒸汽机,虽然导致船上的空间更加紧张,但是却让动力基本满足了铁甲舰的使用要求,使得最高船速竟然与新华夏舰船相差无几。双方舰船在河面上好一番追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