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夏面对美利坚的请求,也是有点头疼。从本心上将,新华夏不希望美利坚快速发展。但是以林航为首的理智派明白,这不过是新华夏人一厢情愿的愿望,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想要发展,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止的,就比如后世的华夏天朝,即使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又与前苏联交恶,但是依然发展了起来。
既然如此,就顺水推舟,做个好人吧。新华夏参照与大明的关系,将美利坚安排在同等地位,规定将一些关键技术可以有限制的出口,比如1000吨级舰船以下舰船制造技术转让,铁路技术虽然转让,但是也只允许建造在美国的东部几个大城市之间,不得向西延伸。美国虽然是新生国家,但是领导者也都是一时俊杰,倒算得上成熟的政治家,考虑问题也比较全面,自然明白新华夏的顾虑,予以同意。
至于民生工业就更好解决,完全就是后世的招商引资模式,新华夏获得实利,美利坚几年后获得相关技术。
设立大使馆的国家中,最无奈的算得上是英国人了。
对于新华夏在从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的种种行为,虽然做的隐蔽,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英国人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虽然抓不到证据,但是英国人需要证据吗?
只是新华夏不好对付啊,并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距离太远,位于北美西部,让英国人鞭长莫及。曾经有人提议对新华夏的澳洲下手,澳洲距离新华夏本土同样很远,补给困难,而英国在远东却有大量的补给点,远征澳洲的战争,英国人获胜概率很大,因为英国人的铁甲舰也在快速装备海军,甚至吨位也在逐渐增加,有了与新华夏争雄的资本。
不过,有人反对,因为不值。不错,在英国人字典里,国家荣誉之类的虽然有,但是并非不可或缺,最主要的是实利。对于澳洲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已经占据了最好的地方了,还要那么多沙漠干什么?劳师动众,油漆是耗费大量金钱,不值得。要知道,现在的英国国库还空虚着呢。
不过,有人提出一个方案,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赞同,那就是,结交远东的满清,不仅能够给新华夏添堵,还能给英国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市场。
虽然几年前曾经有过菲利普策访华,但是当时满清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南方的大明依然在消化上一次战争的成果,满清曾经多次试图利用当地的反明势力展开破坏行动,但是在大势上是于事无补的,江浙、安徽、两湖、两广以及江西局势逐渐稳定,大明有了一块牢固的基地,且这块基地算是华夏的精华之地,无论人力物力还是资源,都是超过了满清掌握的土地。随着大明政权的稳固,距离反攻之日已经不远。
反观满清,由于大明的宣传,满清对于濒临大明的地方掌控力直接下降,有许多当地官员被刺杀,导致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人愿意去这些地方当官。更糟糕的是,满清朝廷对汉族官员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大大降低,参加科举的人都一年少似一年。满族人统治的根基虽然是满蒙一体,但是汉族官员治理汉地也是满清的基本国策,没有了足够的汉族官员,凭借那些整天舞刀弄帮甚至斗鸡走狗的八旗子弟治理国家,简直是个笑话。
这就是少数民族征服汉地的悲哀,他们没有充足的人口实施有效的控制,只能依靠汉人,一旦有汉人政权新立,他们的统治就会岌岌可危。
乾隆及其大臣们想到的对策无非是收缩兵力,驻防京畿,另一面,将满人大部分搬迁回东北,加强对东三省的控制。
因此,与在新华夏建立使馆,在给新华夏制造一个稳定和平的假象之后,有一支代表团与1781年5月悄悄的访问满清。
与上次非正式的访问不同,英国这一次派遣了外相福克斯出访。福克斯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国会多数派辉格党的首脑人物,内阁首相波特兰公爵其实就是个摆设,他才是内阁核心人物。福克斯虽然不受国王待见,却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演说家,无疑是出访的最佳人选。
福克斯这一次访问满清可就与菲利普策不同了。菲利普策算得上是一名带有点理想的理想主义者,而福克斯就是地道的政客了。他对于满清普通民众的生活根本就不关心,对于享受的种种特权也是甘之如饴,直到见到乾隆。
此时的乾隆已经须发斑白,比起几年前简直老了二十岁。此时的满清朝廷,失去了以往的尊严,有一种更加陈腐老迈的气息,就如同此时的乾隆。
遭受沉重打击的满清似乎终于睁开眼睛看世界了,他们明白,原本认为是撮尔小国的英夷竟然是雄绝天下的海洋霸主,连骄横的新华夏都难以匹敌,心思就活络起来。
这时候,天朝的颜面已经不存在了,直接安排了乾隆最亲信的福康安负责接待。话说这几年的惨败,让乾隆有些不想接近群臣,只有福康安得以经常面圣,并经常代传乾隆的旨意,恩宠之隆甚至超过了特的父亲傅恒。
福康安经历了几次的惨败后,再也不复此前的盛气凌人,带人反而和删了许多,对于英夷的访问,更为重视,亲自作陪,陪同的满清官员还有崭露头角的和珅,此时任御前大臣行走,相当于是实习阶段,此前甚至还担任过军机大臣,虽然不是首领大臣,但是也算历练过。为人油滑,善于交际,更是将福克斯等人招待的十分开心。
但是,若论收获丰厚的,还是老狐狸福克斯。福克斯知道,要想获得市级的好处,还是先不要直接面对乾隆,最好要探听一下满清的底牌。这几天经过与福康安等人的交流与接触,更加了解到满清的虚实,对于此后的谈判有了个底。
一直到抵达北京的第五天,福克斯等人在满清安排的斋戒沐浴过后,面见乾隆。
乾隆的发须也经过仔细的打理,人倒是显得精神了许多,一见到所谓的英夷,不仅免了他们的下跪,还嘘寒问暖了一番,只让这几年习惯了乾隆冷酷一面的满汉大臣们惊掉了下巴。
乾隆的话自然有专人负责翻译给英国人听,福克斯对乾隆显然已经有相当了解,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骄横,反而更加谦卑,让乾隆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但是表面的谦卑并不代表实质上的软弱,实际上,福克斯甚至提出了比出发前英王交代的更严苛的条件:开放烟台、青岛、天津、大连为通商口岸,且要确保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四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对于侵犯满清主权的条陈,乾隆却只是皱了一下眉头,却没有表示什么不满,而是反问,“假如我朝答应了贵国的条件,贵国能给与我大清何物?”
福克斯心中暗喜,知道乾隆虽然说得是假如,但是实际上已经默认了这个提议,就是要看自己用什么条件来交换了。福克斯经过几天的了解,自然知道乾隆想要什么,不慌不忙的说道,“如果大皇帝同意我们的要求,我们愿意无偿提供铁甲舰5艘,以对抗南方的大明甚至远方的新华夏。”
“铁甲舰?”对于铁甲舰,满清的皇帝与大臣们自然不会陌生。就是由于铁甲舰的存在,让满清的水师全军覆没,再无可战之力,即使是英夷的所谓先进舰船在铁甲舰面前也是一坨废木头。更因为海战的失利,满清丧失了制海权,不得已还放弃了沿海地区。
此次英国人交易的铁甲舰都是千吨级以下的,这些年,随着了焦炭炼钢技术的逐渐普及,英国的钢铁产量在迅速提高,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生产所需,同业也给快速增长的造船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且,瓦特由于资金及物力的充足供应,蒸汽机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功率在迅速提高,这些都促进了英国人的造船工业飞速发展,甚至发展出了三千吨级的蒸汽装甲船,虽然相比新华夏的舰船吨位上有差距,航速上也较慢,但是毕竟与新华夏有了对抗的本钱。
只是随着更新更大的铁甲舰的加入,早期的小吨位铁甲舰已经不能满足英国人的使用要求,与新华夏类似,英国人也想到了外销。只是西方世界遍地敌人,只能转向外界,英国人就将目光看向了处于窘境之中的满清。他们不仅要通过出售铁甲舰获得更多的金钱收益,还要利用出售的铁甲舰来评估新华夏铁甲舰的战力。因为英国人并没有与新华夏海军直接交战过。而现在的大明就装备着新华夏的铁甲舰,吨位正好与即将出售给满清的比较接近,正是用于评估的最佳参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