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423章 圣诞档风云(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又过了几天,11月23日,傍晚。

圣诞档正进行到中后段,票房厮杀还是呈一边倒的情况。

也就是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扎导的处女作《纽约行》在钱德勒剧院举办新片首映会。

也没有多高调,高调也没什么用,现在所有的新闻版面预热了这么久,该知道消息的也差不多知道。

唯有用成绩,用质量和口碑,抢夺圣诞档的观众影迷们。

话虽如此,不过华纳的面子不能不给,到现场的媒体朋友依旧不见少。

毕竟是萤火虫影业投资的新片,发行方又是华纳,虽然导演是新人,但在MV、广告圈子还是挺知名的,大家也都想知道能否有PK《国家宝藏》的实力。

扎克-施耐德、温子仁、伊娃、杰克-吉伦哈尔、巨石强森以及华纳的几位发行部门高管都出席了首映礼,红毯和采访之后,依次坐成一排。

首映吗,先吹在看。

扎导拿着话筒,环视底下的影迷一圈,略有些感慨。

沉迷了这种被注视的滋味几秒,还是回过神来,先对今天来捧场的媒体记者以及明星演员和剧组的大家表示感谢。

“这部电影是六月份筹备完成开的机,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数百号人的齐心,完成了《纽约行》的制作工作,今日就是见证这一切的成绩。”

扎导看起来很有感触,因为也确实不容易。背负着上亿制作的压力,对他这种刚踏入电影圈子的导演来说,肯定没那么轻松。

或者说,他已经憋了大半年。

“在此,我要感谢莱曼导演对我的大力支持,和无比的信任,以及詹姆斯-温、伊娃、杰克,一整个拍摄团队……大家的共同配合。”

说完,莱曼作为投资方,影片的制片人,也上去说了两句,一是表达对电影票房的期待,二是称赞扎导在电影制作时候的努力。

三年了,接触的人和事,让他在应付类似的场面非常轻松。

哪怕有记者媒体敏锐的发现莱曼话语中对新片成绩的一些自信,对此表示好奇,提出了一个问题。

“莱曼先生,《纽约行》作为一部丧尸末日类型的惊悚电影,类似情节的票房记录还是米拉-乔沃维奇主演的《生化危机2:启示录》,全美5120多万美金,全球7814万美金,对比支出成本,光从票房层次来说,还是亏损,你为什么会有信心投资一亿多美金拍摄此类题材。”

看来这位记者还做了功课。来者不善啊。

莱曼轻笑,“那为什么《生化危机》系列是失败的作品,他们还愿意继续投资拍摄?我想,没人是傻瓜吧,而且,我还听说康斯坦丁影业对于第三部的剧本已经在筹备的路上了。”

一句反问,先前提问的记者已经没声了。

《生化危机》是票房亏损,而且亏的还不少。

对比4500多万美金的拍摄成本,即使不算宣发,全球才累计7800多万,至少也亏了近3500万。

可人家盈利方式不同啊。

为什么不说游戏商的赞助费用以及电影在线下市场大爆的成绩?

光是在DVD租赁排行榜上,能进入年度榜单前二十,这其中的利润就能找补回票房上的差价。

更别提电影市场对于此类型的受众基础一直在增加,上升潜力巨大。

同剧集增长幅度每一部都在巨额上涨。

结果呢,到了第三部电影票房都能盈利了,第四部净赚一个多亿,续集寿命还特么长远。

逮着一个题材薅羊毛,足足薅了七部,整个系列起码的价值肯定是在20亿以上。

什么叫金矿,这就是金矿。

“我对这类题材还是很有信心的。”

莱曼刚说完,又有一个记者提问:“那你对票房的期待是多少呢?”

“我当然希望越多越好,不过这个还要看观众对影片是否支持。”

“能具体点吗?”

“那就三亿吧,总得跟投资成本持平才行。”

莱曼想了想,淡然的看着提问的记者,很有信心的说出自己的心理预期。

“全球三亿?”

“不,北美三亿。”莱曼皱了皱眉,觉得这记者没有一点悟性。

可在记者看来,莱曼却是如此的自负――自信过了头,就是自负。

一些媒体人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去赶通稿了,想啪啪打脸莱曼。

“一部丧尸惊悚电影还从没有拿过三亿,全球范围都没有,《纽约行》又凭什么呢?”

“电影这东西,比来比去,不都是比影迷是否接受吗?质量好的作品,自然就会被接受。”

前提是宣发得当。莱曼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

贝拉最近因为影评专栏的事,几乎逛遍了洛杉矶的几大剧院。

重复的看片,还要写观影感受,把工作代入生活的话,是让人疲惫的。

但是又不能不做,不是吗。

不过今天的这场首映礼,她还是抱着比较大的兴趣的。

莱曼监制的新片。

这个名字就值得一看。

贝拉调整着坐姿,拿出随时的小笔记准备记录……

在她的不远处,保罗-安德森也安逸的坐在座位上。

他是《生化危机1》的导演,更是系列的编剧、制片人。

他在第一部上票房失败后,找来了其他的导演执导第二部。

不成想,还是票房扑街了,虽然电影整体的收益还是有赚头,但谁不想赚更多呢?

第三部的剧本还在构思,可连续受挫的保罗-安德森有些自信心缺乏,他都怀疑《生化危机》系列能不能光靠票房盈利,不然赚头也太少了,还不稳定。

万一扑的太厉害,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投资人继续支持。

当他得知有一部类似题材的大作上映时,且莱曼算是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保罗-安德森是怀着一定取经的心态来看《纽约行》。

当然,如果失败的话,也能吸取教训防止落坑。

不知为何,看到莱曼极有信心的说本土票房能过三亿,他是很愿意支持的。

丧尸题材的市场越大,对《生化危机》系列来说也越有利。

反正,丧尸在电影行业来说,确实小众了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终末忍界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相邻小说
国势阿炳的诸天生活金球铁卫重生后我回苗疆继承家业末日之刀锋战士北唐单挑好莱坞金融巨兽金融之王金融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