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时候,张海诺还不知道从意大利前往利比亚的乌比特船队遭遇灭顶之灾的消息,更不知道贝尔特拉米少将的亲弟弟就在护航驱逐舰“弗雷契亚”号担任舰长。然而,这也怪不了德意军队之间的联络通报体系,如今的交战国家中,没有哪两个国家可以做到亲密无间。
冲了一个凉水澡之后,张海诺着好衣装来到舰桥。与各国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大型舰艇相比,“戈本”号整体布置要简单许多,而且也没有高耸复杂的舰桥。夜已深,站在露天的舰桥观测台上,张海诺能够闻到一种几乎已经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味道——原因无他,这艘战舰使用的仍然是日德兰时代的燃煤锅炉。
土耳其人为什么不在这艘战舰的现代化改装中升级动力系统,张海诺也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现任土耳其海军参谋长,对方告诉他,土耳其政府既没有那么多资金,也没有进一步提升作战性能需要——一艘装备10门11英寸大炮、能够保持24节航速的旧式战舰,就已经能够满足目前土耳其共和国非常有限的海上战略。
“一切正常!”朗斯多夫一句话概括了这两个多小时的情况。
张海诺照例端起望远镜巡视一番,远处看不到一星半点灯光,9艘开着微弱航行灯的意大利战舰,则一艘不少的列队航行。
“辛苦了,你去休息吧!还有4个小时抵达炮击海域!”张海诺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了。为了做好尽可能的保密,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临时通知意大利舰队启航时间、启航后才告知目标地点,并且要求他们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等等。
不过,在得知炮击目标是埃及北部的马特鲁后,意大利舰队指挥官贝尔特拉米似乎和张海诺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让通讯官以信号灯发来自己的疑问:马特鲁过于靠近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要基地亚历山大港,因而很容易在返航时遭到英国舰艇的拦截,相比之下,西迪拜拉尼既靠近前线,又与亚历山大港保持较为安全的距离,短暂炮击后,德意联合编队将有足够的时间高速撤离!
张海诺没有接受意大利人的建议,而是提醒对方意大利政府和海军参谋部已经将这支舰队的临时指挥权交给了自己——既然贝尔特拉米和他的舰艇已经加入这次行动,就必须完全听从他的指挥。
进行了上述内容的交流之后,贝尔特拉米将军没有再从他的巡洋舰上发来其他信号,沉默并未表明他的真实立场,但话说回来,双方终究只是同盟关系,张海诺又能对这位桀骜不驯的意大利将领怎么样呢?
在没有月光的夜晚进行长距离奔袭,航行途中既是单调无聊,又必须十分的谨慎。不过形势似乎正像张海诺预料的那样,眼下英国地中海舰队虽然已经注意到了停泊在苏达湾的“戈本”号,但他们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马耳他——权衡轻重,马耳他作为地中海中部的重要据点,在整个地中海战局扮演着关键角色,至于“戈本”号,虽然对英国的地中海航线以及埃及沿岸是个潜在的威胁,但它终究是为数不多的舰艇就可以进行有效阻截的!
“闲来无事”的几个小时,张海诺又对着海图研究起地中海的战略来。以他如今的军阶和身份,大可不必亲率战舰执行这样的袭击任务,但如果不亲力亲为,他又唯恐战争进程走上历史的老路。眼下英国海军虽然元气大伤,但得到美国的鼎力支持后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反倒是德国海军,暂时失去了最强大的水面舰艇“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又还未形成充足的战斗力,因而只能在大西洋上保持有限的进攻。相较之下,地中海倒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张海诺盘算着在这次袭击行动结束后,就尽快动身返回西西里,力争一鼓作气拿下马耳他。
朗斯多夫在早上6点的时候就回到了舰桥,虽然只休息了三个小时,但这位年富力强的将领依然显得精神抖擞,而负责路线测定的航海官也很快前来报告,说舰队距离目标地点马特鲁只有不到30海里了。
眼见天色渐亮,张海诺随即下令全体加强防空和反潜戒备。经过有限改装的“戈本”号,在对空火力上已经较同期的旧式战舰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反潜方面就只能交予随行的意大利驱逐舰了。
作为上一场战争的胜利者,意大利海军在二三十年代发展平缓,而且其水面舰艇大都是以法国海军为假想敌设计建造的。到战争爆发时,他们一共拥有7个级别59艘驱逐舰,在数量上与法国海军基本相当,而远强于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不过在法国战败之前,在规模上占据一定优势的意大利海军,一直奉行谨慎的防御策略,基本没有和英法舰艇发生正面冲突,直到法国败局已定,墨索里尼这才急匆匆的赶来从分一杯羹,只可惜在与英国舰队的一系列交锋中,由安吉洛•伊亚金诺海军上将和卡夫尼亚里海军上将指挥的意大利舰队,并没像墨索里尼吹嘘的那样所向披靡,反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损兵折将,将地中海的战略主动权拱手送予对手。
意大利海军的失利,与兵器技术上的短板不无关系,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出在“人”这个因素上。早在法国战败之时,张海诺就以德国海军代表的身份检视过意大利海军的备战情况,其大小舰艇作战性能尚可,只不过战争准备情况实在过于糟糕。这一次,借着舰队在苏达湾停泊的机会,张海诺再度登上意大利轻巡洋舰及驱逐舰,这些大都建造于三十年代的轻型舰艇,除开没有装备雷达设备之外,在整体性能上完全能够与英国同级舰艇抗衡!然而,意大利海军官兵士气之低落、习性之散漫实在令人担忧——即便不算这艘新加入轴心国作战序列的“戈本”号,如今德意在地中海区域的海空力量,也要强于英国人,难怪在许多军事观察家看来,墨索里尼的军队简直就是实力上的巨人、精神上的矮子。
不过,眼下除了这些主要以旧式声纳和传统投放式深水炸弹的意大利驱逐舰,张海诺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德国潜艇可以凭借自身的先天优势冒险从直布罗陀海峡潜入,但在水面舰艇方面,就只有100吨级以下的鱼雷艇能够通过运河体系进入地中海域作战了!
在地中海域活动尚算频繁的英国潜艇并未出现,等到了6点30分,“戈本”号了望台上的水兵已经可以远远望见北非的海岸了。这艘战列巡洋舰上的280毫米主炮早已做好了齐射的准备——当年最受德皇偏爱的舰炮,虽然在口径上与如今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主炮相当,但45倍径的炮管以及上一场战争时期的传统技术,造成它们的最大射程只有后者的一半,穿甲能力也较之逊色许多!
不过,11.1英寸舰炮的威力以及震慑力,终究要比普通巡洋舰的8英寸或5.9英寸舰炮高出一截。待军官们通过推算和观测确定前方即是埃及的马特鲁之后,张海诺下达了发起炮击的命令:“戈本”号率先在海面上侧过身来,以左舷朝向海岸,由于右舷舯部的舰炮射击角度受限,所以只有8门主炮向着目标发出怒吼。
这时候,开罗时间是早上6时41分,大多数埃及人以及驻扎在这里的英军官兵还在睡眠之中,隆隆的炮声打破了许多人的美梦,不一会儿,大口径的炮弹开始呼啸着落在马特鲁的海滩上。如今这座城镇的原始居民还不满1万,但英系国家的驻军就已经达到7千人,并建有一批战略仓库、营房以及医院设施。对于抵御德意军团进攻的英军来说,这个距离前线大约200公里、处于德意空军轰炸范围之外的海滨城镇,是一个不错的纵深支撑点——从前线撤下来的部队可以在这里进行短暂的休整,伤兵则可以进行更为妥善的救治处理,反击部队亦可以利用这里进行集结。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除了意大利潜艇时不时惦记着驻扎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舰艇之外,轴心国的水面舰艇还从未靠近过埃及港口。不过随着“戈本”号驶抵克里特岛,英军指挥部还是下令沿岸港口加强对海警戒,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完备的对海防御体系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英军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只好利用航空部队来加强近海巡逻警戒,但这却遭到了德军有预谋的破坏——天亮后原本要从附近机场起飞巡视近海的英国侦察机,却由于德国空军的突然进犯而推迟了出发时间,待到那些隶属于的德国非洲军团的斯图卡机队在Bf-109E机群的掩护下扬长而去的时,英军的机场跑道和机库已经一片狼藉了。
在“戈本”号发动炮击的同时,随行的两艘意大利巡洋舰也以55倍径的152毫米炮轰击近岸目标,舰炮火力之密集,一时间整个马特鲁似乎都在颤抖。大约一刻钟之后,“戈本”号已经打出了百多发高爆炮弹,远远望见马特鲁浓烟滚滚,张海诺觉得此行已经达到目的,便下令在战舰桅杆上升起返航的信号旗。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两艘意大利巡洋舰虽然很快停止了炮击,却没有像来时一样紧随“戈本”号北撤,而是以“朱塞佩.加里瓦尔迪”号打头、“莱蒙多.蒙德库科里”号以及四艘驱逐舰紧随其后,五艘战舰高速向西驶去,只留下三艘驱逐舰继续为“戈本”号护航。
面对此情此景,张海诺和德国军官们一时间完全摸不着头脑。
*************************
纠正:第23章噩号中,汉斯.朗斯多夫先前所指挥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在莱茵演习临近结束时触雷沉默,这位老兄被调来担当“戈本大叔”指挥官之前应该处于“待业状态”,因而不可能带着出色战绩返航并成为德国的民族英雄。
就该错误向广大读者朋友致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