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袁绍军上下谁的军功第一,毫无疑问他就是麴义。
麴义是西凉麴氏成员,后麹氏避难西平,遂为著姓,他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其兵皆军中骁锐,初追随韩馥为其部将。
而袁绍当时则是韩馥治下冀州的一个小小太守,寄人篱下,陷入仰人鼻息的窘境。
后来,袁绍因为四世三公的身份成为关东联盟军的盟主,号令十八路诸侯,名声渐长。韩馥害怕袁绍夺他的州郡就处处打压袁绍。
而麴义正是这个时候看清了韩馥的能力,知道他不堪大任,便投奔了袁绍。
麴义利用少量兵士大破韩馥大军,迫使韩馥交出了冀州。
在袁绍一统北地、占领四州的战役中,麴义的才华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认可。
初平二年,南匈奴单于於夫罗劫张杨反叛袁绍,屯大军于黎阳,麹义率军追击,一战而破之。初平三年,麹义领精兵八百先登、强弩千张,大破公孙瓒于界桥,二战二捷,破公孙瓒营寨,随后又回师,迎救袁绍于乱军之中。兴平二年、麹义与辅合兵十万共攻打公孙瓚,破敌之于鲍丘,斩首二万于级,连战连捷。
短短数年,麹义就立下无数战功,数次在乱军中救袁绍性命,成为袁绍麾下的第一战将。
不过,他为人脾气性格不好,自视功高,恃功而骄,让原本对他恩宠有佳的袁绍生起了忌惮之心,就放在一旁,不加以录用。
对此,神经大条的他毫不知觉,依旧我行我素。
这天,袁绍准备对曹操用兵,麹义立刻明白立功的机会又到了,他兴致高昂的出现在了议事大厅里,打算接个首令先锋官。却料想不到袁绍根本就不想用他,而是派了颜良、文丑接了他的首令,当了先锋官。
若是这个首令给了张郃、高览,他到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有能力胜任先锋官一职位。可是,这首令却给了颜良、文丑?
要知道颜良、文丑就是两个莽夫,一身武艺到是全军之冠,但说道领兵之法,他们连淳于琼都不如。淳于琼好歹也跟孙灿打过几次战,学到了一些皮毛,知道打战在于战术和计谋,而颜良、文丑领着一队兵就是一套乱冲,对付一些无名之辈还行,但是对付曹操麾下的那些名将,那不就是送死吗?
当下也不客气,摆出军中第一将的身份,傲慢的高声道:“主公,打战这等大事,岂能让两个莽夫出战,末将愿为先锋,势必为主公击破延津的于禁部队!”
虽说麹义神经有些大条,但是在打战上还是很有天赋的,他第一眼就看出了曹军防守的薄弱之处——延津的于禁部队。
“难道你认为,以我的身手,不能从打败曹操的军队吗?你这个混蛋。”文丑长的很丑,满脸的横肉,这一发火起来就想吃人的饿鬼一般。
麴义对文丑的发怒,不屑一顾,淡淡的说道:“事实就是事实,打仗不动脑子,只仗自己的武勇,是打不赢曹操那样的人的!”
“如果你认为在乱军中乱斩几个敌将的首级就自己的实力的话,那么你是无法在和曹操的战斗中活下来的,没有脑子的人怎么可以担任先锋。”麴义并没有停下来,继续讥讽着,虽然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那有些自大的话,让在座的诸位都皱起了眉头。
颜良、文丑几乎忍不住要对麴义动起手来。
“够了!”袁绍猛得一拍身前的案桌,整个人都站了起来,颜良、文丑是他的爱将,从他起兵以来,就一直跟随他左右,对他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比之对麴义的忌惮,袁绍对颜良、文丑却有着十足的信任。正因为相信他们,所以袁绍才对他们青眼有佳,并且委以重任。
可是,他自己精心挑选的人在麴义口中却成了废物,着实让他难堪。袁绍不是孙灿、刘备、曹操,他没有这三人的容才之量。若是他们三人,绝对会因为麴义的才干而容忍他,但是袁绍可不会如此轻易罢休,怒道:“麴义捣乱军心,意图引起内讧,罪无可恕,念其功高,免去一死。来人,将麴义革职,押入大牢。”
麴义惊讶的看着袁绍,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抗辩道:“我不服,主公,我麴义为你鞍前马后,冲锋陷阵,数次在乱军中救你性命,这一切你都忘记了吗?”
麴义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袁绍顿时觉得面上一阵火辣,顿时想起当年,自己被公孙瓒追着抱头鼠窜的情形,羞愧怒道:“本想饶你不死,但你却不知道悔改!刀斧手,将此人立斩辕门之下。”
麴义这才明白袁绍对他的动真格的了,登时觉得心如死灰,怒道:“袁绍,你 忘恩负义……如果不是我麴义,你 焉能一统北地……”
一阵阵怒骂,从麴义的口中传来。
在场的所有将士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弄晕了,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
和麴义很要好的张郃、高览立刻出班向袁绍求情。
田丰、沮授也同时站出来。
任凭四人如何劝说,但袁绍主意以定,谁都无法阻止袁绍杀麴义的决心。
刘备看着眼前戏剧性的一幕,暗中感慨道:“孔明说的不错,袁绍军看视强大,实则一盘散沙。长子与幼子的夺嫡之争,谋士间的相互排挤,将士间的相互争功。唉!如此复杂的军心,如何是孙灿的对手。”
他略微嫉妒的看了袁绍一眼,心中念道:“袁绍啊,袁绍,你空有宝山也不懂得用,若你能赏罚分明,识人善用,愿纳良言的话,天下又有谁会是你的对手?”心念一转,露出一丝笑意,上前劝说道:“大将军,麴义虽有罪,但罪不至死,况且,出征在即,阵前杀将,对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大将军切勿应小失大。为斩一个麴义,而坏 了大事。”
袁绍觉得有理,改口道:“玄德言之有理,暂且将麴义关押,待我军得胜后,在行处治。”
颜良、文丑依旧 被任命为先锋,分别镇守白马、延津。
而袁绍则率大军迁移至黎阳。
黄河之畔,袁、曹之战即将展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