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八部 入主中原 第三十一章 受教(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听了孙哲的话,孙灿沉吟了会儿。按照原来的“募民屯田法”来说,所有的农民都是雇工,而孙灿军就是老板。丰收的所有粮食都是孙灿军这个老板的。丰收后,孙灿军这个老板就会按照劳力分给雇工足够的粮食和金钱,余下的所有粮食就全部归孙灿军了。

但是按照孙哲这个方法来说的话,孙灿军只能得到上邀的税粮和租粮,余下的粮食都归百姓所有,如此,军粮相对也会减产,便说道:“这个办法确实可以让百姓不受约束的积极耕种,可是有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此后,粮食就不在受到约束,他们可以卖给商人,也可以不卖自己留着。这样一来,我军军粮的收成势必会减少啊!”

孙哲从容不迫的回答道:“在各地开设收米行,收邀米粮,资助军用,并且给予上缴最丰的百姓奖励,还可以给予最配合的百姓,一些小官职。比如,民保、里魁、伍长、什长、屯长、亭长等,一年一轮,如此不但可以协助管理地方治安,还可以回收更多的粮食。”

孙灿脑中一亮,按照他爹的办法来做,不但可以在不强迫的情况下,让百姓竟可能的工作,并且还可以以官职来提高百姓的积极性,增加粮食的收成,增加军粮的数量。这个想法,虽然和“募民屯田法”半斤八两,也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但是却有三个优势。

第一、原来的田地不是百姓的,因此他们不加以爱护,常常在丰收后,就不去打理。如今,这些田地在若干年后,就是他们的了,他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打理爱护。

第二、“募民屯田法”以收益为主,对百姓采取半逼迫的性质,长久下来,一定会成为敌人说项贬低的把柄。而他父亲的办法,就取消了逼迫的性质,将逼迫改为赏罚,遵从者赏,忤逆者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百姓的积极性,还可以不落他人的口舌。

第三、就是将孙灿军的利益跟百姓的利益紧紧的联合在了一起,孙灿军离不开百姓,百姓的利益也离不开孙灿军。因此,只要他好生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加倍的支持孙灿军。

想到这里,孙灿笑赞道:“爹爹,想不到您老还有这么一手。”

孙哲呆了片刻,似乎回想起了往事,难过的叹息道,“我从小就开始学习治理国家,辅佐君王之术,可惜遇上了满朝的奸党那又有什么用?”

孙灿也有些替他父亲感到难过,他的才华的不用置疑的,如果说他身在名君贤主之下,成就未必就会逊于萧何、曹参之下,可惜,他生在奸臣满朝、权臣专政、皇帝又无能的朝代,不通晓权谋之术的他,被何进、张让两党压的死死的。所有为国为民的提议,都在何进、张让等人的反对下,无疾而终,自己也落得含恨归隐。

孙灿说道:“爹爹,要不你来荆州,你来当这镇南将军,好好的做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孙哲摇了摇头,欣慰的笑道:“不了,刚才只是一点感触罢了。其实在这里还不错,布衣躬耕,虽苦犹辛。无聊的时候还可以请老友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好友一起来聊天,叙旧,畅谈一方。”

“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这些人的名字在孙灿的脑中一闪而过,觉得怎么这么熟悉。这时,突然惊觉过来“诸葛亮”三字脱口而出。

原来,他只顾着和父母叙旧,竟然将屋外的诸葛亮给忘记了,连忙道:“爹爹,孩儿在路上遇见一个拜师的朋友,刚才一时间那他 给忘了,孩儿这就去把他请来。”

说完,就急冲冲的跑了出去,左右不见人影,以为诸葛亮已经回去了,转念一想,“不对,赵云、许褚也不在,他们没有理由走啊?”在向前走了会儿,就看见诸葛亮、赵云在远处聊天,许褚则躺在草地上晒着太阳。

想必他们是为了不打扰自己亲人团聚,才刻意走到这里来的。

满怀歉意的对着诸葛亮说了句抱歉。

诸葛亮挥扇淡笑道:“亲人团聚,自然有许多话要谈。大人重视亲情孝义,正是我辈之楷模,亮怎敢怪罪。”

孙灿开心的笑了笑,邀请诸葛亮,叫上赵云、许褚一起向草屋走去。

诸葛亮对孙哲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随即整个人长身拜倒,以额伏地,诚恳说道:“襄阳末学诸葛亮,知先生有治理天下,济世安民之才,愿拜先生为师,随先生学习治理天下,济世安民之术,打算学成后,以此法来治理天下,造福万民,保我大汉疆土,繁荣昌盛。希望先生收下学生,学生定然潜心苦学,为天下苍生效力。”

孙哲微微皱眉,说道:“人贵知足,你已经拜得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廖九公几位大贤为师,向他们学习纵横、星象、阵法、战略等奇术,这四门学业,门门深不可测,常人终其一身也只能习得个中皮毛。你一口气学此四门,已经有违学业中循序渐进之法,怎可再学一门?

早闻司马兄、庞兄、承彦兄皆称你是世之奇才,不论是否属实,但人之才终究有个限度。我劝你不如放弃二门,以毕生之力,专学二门,可成大气。若样样皆学,恐怕皆不能得个中之精髓。再好的良才美玉,也将成为枯树朽木,不可雕凿。”

对于,孙哲的苦口婆心,诸葛亮并没有理会,只是道:“学生,不敢妄称奇才,但学生一定会全心专言,别人花一分力,学生就花四分力,一定会学全所有学业,报效国家。”

孙哲见诸葛亮固执已见很是不悦。

孙灿这时劝道:“父亲,不如就给孔明兄一个机会吧?孔明兄以非三岁孩童,懂得判断是非,对错。既然他有如此恒心,何不试上一试,若不成则让孔明兄知难而退,也好让他死了这份心,专心攻研其中几项,成就一番事业。”

孙哲犹豫了一会儿,就出了三个难题来考诸葛亮。

诸葛亮沉思片刻,就一一详细的解答出来。

孙哲心中甚喜,知道诸葛亮确实是位难得的奇才,也就点头同意了下来。

诸葛亮欢喜的磕了三个头,然后,上香敬茶,行拜师之礼。

礼毕后,孙灿等人依次上来祝贺。

孙哲依旧还是那么严厉,一收下诸葛亮后,就立刻摆出了师傅的样子。

只是休息了片刻,就让诸葛亮来上第一课,孙灿、赵云也被叫去旁听,至许褚让他听课,还不如杀了他。看他无聊,孙灿就让他去砍些柴,打些野味。

力气许褚有的是,可是脑袋里的东西,却少之又少,他见不用留下来听课,高兴的跑了出去,好似生怕别人留他一样。

孙哲授徒并非向他为人一样很严肃,很迂腐。古时候的书籍谁都看的懂,诸葛亮是四大隐士的学生,总不至于连书里的意思看不明白。

因此,他只是给了一个题目,在让诸葛亮自由相谈,紧要之处和不对之处,才点拨一二,一语说清道理。

这第一课孙哲说的是“君王、诸侯、百姓”。什么叫君王,什么叫诸侯,什么叫百姓,君王的用处,诸侯的用处,跟百姓的用处。

孙灿知道孙哲此举也是在教他如何当好一方诸侯,因此听的特别卖力。

孙灿和诸葛亮先后说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孙哲在逐一点评。

一堂课直到半夜才歇。

天色以晚,山路难走,众人就在山上住了下来,由于少了间房,赵云、许褚只能将就着打地铺睡大厅,对此孙灿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是无奈之举。他总不能让他爹娘或者诸葛亮这个客人打地铺睡大厅吧?

好在,此二人都是战将,都是从沙场上的血堆里滚爬出来的,在战场上能安心的睡个觉,就已经很满足了。因此,对此也不以为忤。

而孙灿自然就和诸葛亮同榻而寝。

诸葛亮是善谈之士,也许是因为先前两人相互辩论,打开了话夹子,诸葛亮也渐渐话多了起来,不在是孙灿一个人的高谈论阔。

他与诸葛亮谈古论今,海阔天空,两人各有所长倒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次日,清晨,孙灿必须下山了,因为他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袁绍终于剿灭了公孙赞一统了北地。

临行前,孙灿正式向诸葛亮发出了求贤令。

诸葛亮犹豫的片刻,他虽然对孙灿很有好感,但择主一事,乃重中之重,焉能以好感而定。他见天下明主只有孙灿、刘备是真正为民的贤德之士,这真命之主到底是孙灿还是刘备,他确实还没有想好,不过,即便想好了也没有用,他还没有出师呢!于是,说道:“谢大人厚爱,草民费尽心思才拜在各位隐士高人门下,学业未成,怎敢出山,贻笑大方。”

孙灿也认同的点了点头,对方既然学业未成自己总不能逼他出仕吧!只好说了句:“孙家大门永远象诸葛兄打开。”就匆匆告辞离去。(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终末忍界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相邻小说
心中猛兽食物链顶端的猛兽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逐鹿崇祯末年恶毒男配只想C位出道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桃花始翩然龙珠之洛神传说我的龙珠世界龙珠之七星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