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甄府。
已经在淮南站稳脚跟的甄宓,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相当的复杂。自从在寿春定居下来以后,甄宓就可以接手家族的事务。
常年的耳濡目染,让她对商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看的非常的清楚透彻。在加上过人的天分和机智短短几年就在淮南干的风声水起。
孙灿军对商人的支持,远远高于其他诸侯。因此,在短短数年间,就将在北地亏损的家财赚了两层回来。
对于孙灿军的支援,甄家也毫不吝啬,慷慨大方,对荀彧治理淮南有很大的贡献。
此时此刻,甄家的地位在淮南已经是固若金汤了。
“小雨,将帐簿拿来!”甄宓一早就走出房间,吩咐丫鬟将昨日的帐簿去来,清晨检查昨日的大小帐目已经是她的一种习惯。
小雨将帐簿搬到甄宓的书房,并且还送上了杯香茶。
半个时辰不到,帐簿就被甄宓翻阅完毕。看了看时辰,皱着琼鼻道:“怎么这么快,寻常不要个把时辰看不完的啊?”
小雨再一旁笑道:“很正常啊,原来诸事繁杂,处处都需要小姐处理。如今事事上了正轨,大小事情都已经不需要小姐亲历亲为,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甄宓无聊的看着桌子,心里突然一阵失落,自从听到那个消息开始,只要自己一空下来,心里就会充满枯燥和失落,本能的强迫自己干这干那。现在没有了事情可做,那种失落的空虚,有占据了她的心田,强打着精神说道:“还有没有生意可谈的?”
小雨笑道:“没有了。”
“怎么会没呢?宛城大贾徐老板不是要和我们合作皮革生意吗?”甄宓依稀间记得有什么一会事情。
小雨虽是丫鬟,但也相当的能干,甄宓的日常作息都是她来打理的。小雨听了甄宓的话,立刻就回答道:“确实有怎么一回事情,可是老爷说这几年都是小姐在为家族操劳,他觉得过意不去,让小姐好好休息一下。”
顿了顿,小雨幸喜道:“现在正是春游踏青的最佳时节,我们去踏青怎么样?”
甄宓摇了摇头,一点兴趣也没有,口中抱怨道:“爹也真是,这点小时也要他亲自出马。”
“小姐,镇南大将军遣士兵来请小姐过府,有要事商议。”房门响了几声,说话的是一个年纪计较大的老者,看他的服饰应该是管家一类的人物。
“古叔?”甄宓是吃了一惊,有些惊喜的看着屋外,犹如一个小孩一般,模样有些失措,然后很生硬地叫了一句。
随即,低着声音问道:“真的是孙大人找我?”
古叔莫名其妙的看了甄宓一眼,道:“自然是真的,如此大事,岂能有假。”
甄宓开心的笑了笑,道:“小雨,快,为我梳妆。”
****************
寿春府衙!
孙灿正在为出征荆州做着站前准备。
“禀报大人,甄小姐求见。”侍卫恭敬着进入大厅,向孙灿通报。
“甄宓”孙灿脑中浮现了近年未见的那个机智勇敢的姑娘,淡淡一笑,道:“快请她进来。”
不一会儿,一位容色绝美、颀长苗条的女子,步履轻盈,飘然若仙地往他走来,姿态优雅而高贵,有如天界下凡来的女神一般。
更使人震撼的是她脸部的轮廓,有着罕见清晰的雕塑美,一双眼睛清澈澄明,使人感到风姿特异、别具震撼人心的美态,亦使人绝到她是个能独立自主,意志坚定的绝色佳人。
甄宓轻盈一拜,姿势动作均非常悦目好看,说道:“见过孙大人。”
“甄姑娘,请坐!”对于甄宓,孙灿还是有些佩服的,从孤身为甄逸求情开始,甄宓在孙灿的心中就一直是个不逊于男子的人物。对她,孙灿非常的客气。
甄宓听得呆了一呆,垂下螓首,微一欠身,就坐在了孙灿指定的位子上。
孙灿直接就进入了话题,笑道:“甄姑娘,如今形势紧迫。袁绍以将大半北地据为己有,一统北方之势,指日可待。南下之期,也近在咫尺。敌强我弱,要想取胜,必须打持久之战。持久战必须要以强大的粮食为后援。”说到这里孙灿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相信以甄宓的智慧一定可以猜到他的用意。
果然,甄宓微笑说道:“甄家能得以幸存,全因孙大人救助。如今,甄家已经恢复如初,正是报恩之时。有何需求,直说无妨。只要甄家力所能及,一定全力支持。”
“数量无限,越多越好,但所有粮食必须从北地购买。还有一点切记注意,北方各个产粮据点都必须遣人勘察。一但有粮,就以不同人,分批求够,数量适可,不能引起袁家警觉。”孙灿说的很严肃,统帅兵将多了,孙灿身上已然有着一股领袖的气质和威严。
甄宓神色也渐渐转为严肃,孙灿没有说实话,这瞒不了她,但是孙灿语气如此严肃,不难想象,这一定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背后的意义也一定很大。
不过这样无止境、又大老远的购粮,当中所消耗的钱财实在的过于庞大,她自己也不敢擅自拿主意。
议事厅一片寂静。
孙灿知道甄宓的苦处,但不得不如此做来,这个办法实在太重要了。
袁家没有施行军屯,所有粮食都来自税收和商人。税收有限,袁绍军多,懂得内政的良臣却不多。关靠税是养不起如此庞大的军队的,主要粮食来源还是以商人为主。
因此,北地是粮商是天下最幸福的粮商,他们根本不需要愁粮食卖不出去。每当丰收的时候,粮商们就跑遍整个北地购粮,从百姓手中将余粮买来,再以高价卖出。
即便买不掉,袁家也会来廉价收购。虽是廉价,但也能小赚一笔。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也可以说是死穴。
袁家的粮食主要来源是商人廉价粮,然而廉价粮一但少去,袁家的粮食也就相对减少。原本每次收粮,军中大小粮仓都可收满。但是如果孙灿进入的话,大小粮仓就只能收集三分之二。
如此一来,袁绍的兵越多,粮食的消耗就为之加快。可是,袁绍能收的粮食也日渐减少。寻常时间也许看不出来,但时间一久,对比就越发的明显。
根据荀彧估计只要三年,就可以让袁绍的六十万大军的军粮减少至半年。不识趣的人就会说,才半年。用三年的巨额代价换半年袁绍半年的军粮,实在不划算。
其实不然,在战场上一个小节就可以让对方遭到沉痛的代价。
只要缺粮五天,袁绍大军就会在瞬间崩溃,更何况和袁绍一战非同小可,给他减少半年的粮食也就等于给己方增加了一层的胜算。
战机是需要把握的,在胜负难料的战场,一层的胜算的重要性,有时候牺牲一万大军也未必换的来。
过了许久,甄宓终于想好了,其实她也没有的选择的余地。孙灿在北地花这么大的功夫,显然是为了对付袁绍,甄家和袁家几乎成了死敌,袁绍得势,她们甄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我同意了,不过需要的资金实在太高。甄家必须全力以赴,没有任何负担。”甄宓又恢复了甄家的身份,变得沉稳理智。
“这个没有问题,从此刻开始甄所有商号在灿之境内,无须交任何税用,直到袁绍南下为止。另外,等灿夺取荆州后,荆州上下商业可任由甄家选择三样,施行垄断,决不失言。”对方大方孙灿自然也不能小气。
甄宓脸上一片灿烂,虽然答应了孙灿的要求,会让甄家亏损许多,但从长远来看,那觉对是大赚特赚,在赚的同时还能和孙灿军搭好关系也是一举二得。
两人又在相同的问题上谈论商议了起来,大多数都是孙灿在说,甄宓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但偶尔也会说出一些细腻的问题,让孙灿也大吃一惊。
虽然他们大体上掌握的很好,但是一些细小的关键却没有身为商贾的甄宓思索的那么细腻。
直到正午时分,孙灿才亲自将甄宓送出府衙。
甄宓愉快的哼着小曲,一直到达甄府。
樊城贾诩府邸。
自从贾诩和蔡冒见过面以后,就一直是蔡冒幕后的智囊,利用“毒士营”和张燕不停的攻击着回到荆州的刘备。
刘琦更是中了贾诩的计策身败名裂,被刘表贬去了零陵,荆州大权几乎都落在蔡冒的手上。
扳倒了刘琦后,蔡冒处处为难刘备,而刘备则为了张燕一味忍让。
“福老,有没有办法让蔡冒死的不明不百,不让人看出破绽。”贾诩背对着贾福,淡淡的说着。
“有!”贾福低语道:“只要用一根细小锐利的钢针刺入他的脑袋,不但可立即致命,对方也看不出来。”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记得要办的干净利索,不流一丝痕迹。另外,在同一时间,将蔡和请到关押张燕的密室,然后适当松开张燕的绳子,并在他的身旁放把刀。”贾诩低沉着,将自己最后一步打算告诉了贾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