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想法跟荀彧一样,都认为此刻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徐州土地虽然肥沃,但民风暗弱。州内壮丁又少,不值得花心思精力去治理。更不值得为此和曹操反目。
毕竟,袁绍要想南下,第一个敌人就是曹操。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孙灿此刻没有必要为一个小小的徐州,一个用处不大的徐州,跟自己的盟友闹僵。
何况,将曹操的实力提升,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坏处。
曹操多坚持一刻,那么他们就可以多一些时间做战前准备。
郭嘉的话立刻引起了堂下有智之士的一阵附和。
“奉孝之言,正是对付袁绍的唯一办法。如今谁也无法阻止袁绍一统北地,要想胜过袁绍,必须在发展之余,阻止对方的发展。而曹操的存在正好是我军的契机,让他先消耗袁绍的实力,并为我军争取时间。等曹操败后,我军再阻击袁绍,入主中原。”说这话的是周瑜,虽然江南才俊的割据意识很强,但周瑜在经过长时间的耳闻目染之下,已经端正了自己的想法。
入主中原确实是强大自己,结束战乱的最好方法。不然,中原一地,也不会有那么多豪杰对之虎视眈眈。
听了众人的意见,刘华突然开口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袁绍会败在曹操的手上?”
“怎么可能?”孙灿惊诧的看着刘华,道:“曹操现在的总体实力连我军一半都没有到。如果,我愿意的话,此刻对曹操发起猛攻,不出一年,曹操必亡,怎么可能胜过袁绍?”当然这话,只是一个比方,不会成为现实。
确实,他的实力要强曹操很多,但是一攻、一守。守方必然大占便宜,最后即便借助将士之勇,谋臣之智,胜了曹操。那也是一个惨胜。到时候,随便一股小势力都可以在孙灿的头上撒野,稍大些的甚至直接灭了孙灿大军。
众谋士也各惊奇的看着刘华,各个都想向来料事如神的他,怎么会说出如此荒谬之言。
刘华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一阵不自然,说道:“论才智,谋略,用人,识人无论那一点曹操都远胜袁绍,为何不能取胜。”
众谋士沉思了会儿。
陈宫说道:“曹操确实很有才干,才智,谋略,心志,果敢都是上上之选,可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东西起不了什么作用。一个才智再高也无法用十人击败万人?一个人再神勇也抵挡不住千万把弓箭的射击。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再绝对的实力面前。无论,此人的才智谋略,有多高,多强也无法战胜对方,除非出现天赐良机。”
刘华此刻的心情真想挖个地洞,钻进去。此刻,他才发觉自己实在太依赖历史了。
没错,历史上曹操确实胜了袁绍。可是现在历史已经改了,历史上那时候的曹操占据了司、豫、兖、徐、淮南、宛城这四州一地一城。
可是,曹操连和袁绍对战的信心也没有,幸亏有荀彧的四胜和贾诩的四胜,以及郭嘉的总结,才让曹操有勇气和袁绍对战。
官渡之战开始,曹操依旧是十战九败,他自己都没有信心打了下去。谁的话也不听,就想撤退,不打了。
幸好,这个时候荀彧一封书信赶到,信上指明了曹操此战非打不可,并且还说了一句“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不久后,果然战机出现情势大变,发生了许攸叛逃一事。最后,曹操也果然用奇计打败了袁绍,赢得了辉煌的胜利。
成就了一次,经典的以少克多的战役。
毫无疑问,官渡之战的三大功臣。第一、左右战局的许攸;第二,料敌千里、胜算无疑的荀彧;第三、四胜论,立劝曹操出兵乌巢的贾诩。
如今官渡的三大功臣又两位都到了孙灿的麾下,还有一个许攸也不确定是否还会投曹操,就连曹操所倚重的心腹谋士郭嘉也不在曹操的身旁。
曹操此刻能否打赢官渡之战确实是一件非常难以预料的事情。
如今,局势大变,确实无法再以历史的形态考虑事情了。
郭嘉很早就认识刘华,对刘华的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很是敬佩,知道他是不会口出妄言的,静静的沉吟了会儿,说道:“子静先生说的也不无可能,曹操此人确实有过人之处。若非主公在,嘉必投曹操无疑。其麾下能人也不少,其中戏志才,荀攸此两人才华都不在嘉之下。程昱、刘晔、满宠、毛玠、董昭等人各个都是世之奇才。
若说当世有人能败袁绍者,除主公外,惟有曹操一人也。”随即展言一笑,道:“即便曹操胜了又如何?他总不会一兵不死,一将不亡吧?
只要那时,我军奇袭许都剿灭曹操之余,还可以顺带利用曹操打出的战果一统北地。”
虽然,众人知道这见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可以忍不住笑了出来。
孙灿见自己麾下的文武将士相处的如此和谐,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心想:“有他们在,我孙灿岂会怕袁绍的四十万大军。”
大笑过后,孙灿说道:“既然如此,彭城不取也罢。但,吕布此人武艺超绝,骑术精湛,若投入敌人帐下,助敌人训练骑兵于我军为敌,定是一个祸害,不得不除。”
众将称齐声是。
这时,陈登上前说道:“此时此刻,吕布想必已经知道公台投入我军一事,也应该清楚自己的困境。
登觉得不应该追的太紧。广陵地域广阔,若吕布孤身逃跑,我等绝对找寻不到。不如,放条生路给他,让他自投罗网。”
陈登对徐州很熟悉,走到地图前说道:“如今,他还不知徐州以降。因此,他唯一可去的地方就是彭城。以登之见,我军应该明着南下收寻,让吕布觉得有机可趁,便会前往彭城。而我军则暗地里伏兵于淮阴。
淮阴是前往彭城的必经之路,在此必然可以等到吕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