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云经过跟李秀宁聊一些事,心中有了定数,站起身要离开,临行前道:“李姑娘,我们相识在十多年前,那时候你还不足十岁,一晃这过多年过去,若不是因为天下大乱,彼此争夺社稷,朕觉得,或许与李家,还能成为不错的朋友。”
他顿了顿,怅然道:“对于你两位兄长的死,朕也没有办法,虽不是我亲手伤害,但也是我的亲信将领,至于你,软禁到此结束,或些日子,等你父亲、兄长到了京城,就可以放你出宫,跟他们团聚了。”
李秀宁闻言一愣,露出一些不解之色,犹豫道:“陛下,打算放了我?”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留你在宫内软禁,也是为了不让你泄露这里的秘密,如今李唐覆灭,软禁你还没有用处了,是该出去跟家人团聚了,皇图霸业,终究一场梦,能够坚持到最后的,终究是少数。”
李秀宁得知自己可以离开皇宫了,先是一喜,但转即心情有些复杂,毕竟出去之后,恐怕入宫就难了,跟罗昭云可能没什么机会再相见了。
回想当初的相见,一个**岁,一个十五六岁,那时候小妮子还没怎么将罗昭云放在眼内,毕竟他年纪不大,论官爵和家世,跟她李家是没得比的。
等她逐渐长大,豆蔻年华,尽管听到一些罗昭云的事迹,但是也很难相见,后来她跟随父亲去了晋阳,怀春的年纪,认识了柴绍,花前月下,对罗昭云的印象就越来越淡了。
直到李唐与西北军的冲突,越来越直接,她才真正把罗昭云放在正面的敌对方去看待,那时候,李秀宁才意识到,罗昭云的勇猛与才能,最大地威胁了李唐,那时候,李秀宁开始派人搜罗他的消息和身世等等,试图研究出他的破绽和致命缺点。
可惜,越研究越让她怀疑,这个少年从边陲入伍发迹,一路走来,几乎一路强势成长,如同人生开挂了一样。
后来,柴绍见她整日关注罗昭云的过去信息和诗集等,心生妒意,倒是好几次跟她闹别扭,出言诋毁罗昭云,甚至把他一些资料都给烧掉了,不准她看那些浪漫没用的诗文。
这些事情,逐一闪过脑海,李秀宁此时的心境,的确有些复杂。
“秀宁明白,虽然有些难过,但是,对你的恨意,并不多,如果战败的是你,或许李家人,还做不到这一点,能够放过你。”李秀宁说的直接,也是心里话,易地而处,倘若李唐胜了,罗昭云哪怕投降了,也不会有好下场,主要是因为他的传奇色彩,能力突出,实在让统治者放心不下,必须除掉后患。
历史上,王世充、窦建德、李密等,哪怕投降了,但是最后没有人能够活命。
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那天,也没有放过亲兄弟和他们的家人,把李建成、李元吉的骨肉孩子,也就是他的侄子们,全部杀掉,以绝后患。
皇家无情,但凡与皇权有瓜葛,都是冷酷铁血的!
罗昭云今日能够打算网开一面,不管真心假意,至少表露出这种善意来,让李秀宁心怀感激之情。
当然,李秀宁是真心希望他能放过李家族人,不要赶尽杀绝。
其实在罗昭云的心中,只要武功高强的李玄霸,光环加身的秦王李世民,他们不在世了,罗昭云对李阀已经没有多少忌惮了,其它人无法构成大威胁。
那李渊已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李唐覆亡,霸业破灭,雄心壮志快被磨光,回京后在被半软禁起来,还能有多大作为?
至于李建成、李元吉,一个才能相对平庸,一个根本就不成才,所以,他才会这样放过性命,博取仁厚之名。
只要宽待了李唐,这对于难免的萧梁、杜伏威等势力,都是一种威慑和引导。
“你能明白就好,接下来,不会困你出此门了,宫苑一些可去范围,你可以走一走,散散心,临行前,朕与皇后,会给你送行的。”
“谢陛下!”李秀宁眸光闪亮,看着罗昭云,带着几分敬意和感激。
罗昭云淡淡一笑,转身走出了宫苑,不便多逗留了。
李秀宁送到殿门口,看着那伟岸的身影离开,有些迷茫和萧索。
她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渐渐有些熟悉,虽然无聊,却也能够安静下来。
外面的世界,已经趋于稳定,她铁娘子的手腕和才能,没有施展之地,要归于平凡的生活了。
“父亲、长兄、四弟,都还活着,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希望能够从此平安地活下去。”李秀宁心中其实还有一层担忧,生怕陛下秋后算账,等天下稳定下来后,留着这些投降的诸侯没用了,再下黑手。所以,李秀宁也在考虑,如何能够一直保住自己的家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