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事情,绕来绕去也绕不过合约一节,当和谈再次开始时,参与和谈的人少了很多,除了李鸿章与桂顺之外,只有八国的公使,以及他们国内的翻译。
重开的和谈,必然是各国的滑铁卢,这已经成了定局,将和谈转为密谈,各国公使也是为了顾全自己国家的脸面,鼠疫带来的危机,远远大过了他们在大清的利益,只要不承认战败,即使大清不赔款,他们也愿意早早的结束这场政治闹剧。
第一次真正主导和谈的桂顺相当霸气,开口第一件事儿,就是将沙俄的谈判代表驱逐出去。
"想谈,可以!
但本贝勒不喜欢占了我大清龙兴之地的老毛子,若有老毛子在场,不谈也罢!"
只一句话,桂顺就让沙俄公使勃然变色,让各国公使将他与李鸿章摆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唯唯诺诺,洋鬼子会看不起你,有进有退才是人物。
没有给沙俄公使辩驳的机会,各国公使略一交流,沙俄公使就被出局了。
一句话扫掉了沙俄公使,桂顺的信心十足,看着面带希冀的其他各国公使,这位李鸿章的接班人,开始了他第一次的和谈。
"想必各位公使现在更关心的是防疫药材的事情,有些事儿,本贝勒要说在前头,咱们的中药只能防治与缓解鼠疫,并不能治疗鼠疫,已经患病的,中药或许有缓解的作用,但治愈的希望不大!
没有患病的,服用中药之后,辅以口罩、手套之类的物理防疫措施,有相当的几率可以避免感染鼠疫,这也是不绝对的!
想要防治鼠疫,焚尸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鼠疫的源头,鼠疫在世界范围之内蔓延,是本贝勒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无论是和谈还是药材的运输都需要时间,在和谈开始之前,诸位公使最好还是通知一下你们国内,在中药没有到港之前,还是要以物理防疫手段为主的,中药在防疫之中,能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
诸位,先发报吧!"
桂顺这一席话说完,各国公使频频的点头称是,作为李鸿章的接班人,桂顺果然有才能,与这样的清国大臣谈判,也是他们的幸事。
说了几句恭维话之后,各国公使也不客套,纷纷离去给国内发报了。
"贝勒爷,说的好!"
桂顺这一番话说的进退有度,李鸿章也是不吝赞许之言,前因后果咱们都给你说明白了,出了岔子,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儿,这就是所谓的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呐!
"嗨!中堂大人谬赞了,我家二爷谋划的好!"
擦了把头上的冷汗,桂顺也不避讳李鸿章,直接说出了他的幕后之人。
"唉...可惜了!"
叹了一句,李鸿章也没说可惜了什么,桂顺也不在乎这些,他还要熟悉手中的稿件呢!该说什么,李大成都给他弄好了,照着念就是了。
发完电报回来的各国公使,直接放弃了和谈,而是与桂顺谈起了药材的买卖,和谈与鼠疫相比,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在鼠疫的大背景之下,合约之事谈不谈真的很无所谓。
"好!既然诸位公使有心要先谈药材之事,那咱们就谈!
防疫的药材已经有了准确的配方,诸位若是购买药物,必须按照大清药市的市价来,一人一天的剂量,现在折合海关银三两三钱左右,也就是十先令,以后只会更高不会更低,这是最有效的防疫药剂。
此外还有疗效差一些的药片,这种药片每瓶一百粒,价格一先令,鼠疫是世界的大事,咱们大清也不好袖手旁观,别的本贝勒做不到,保证药材价格的稳定,本贝勒还是做得到的,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只要诸位为国购药,一律按照本贝勒刚刚说的价格,谁也不能加价。
如果要购买配方,诸位需要另外花费一笔银子,药方的价格也不贵,十万金镑而已!
粗制草药,海运不方便,为了帮助诸友邦防疫,本贝勒可是下了大工夫的,这些药剂都是经过萃取的药剂精华,极为方便运输。
还有一句话本贝勒要说在前面,药剂药方属于我国中医所有,任何国家任何人,若是不经过我国同意,以中医药方申请专利,独占其中的利益,那咱们的合作就要被取消了,而且是永远的取消,中医不会与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有任何的合作。
中医,既是我大清的,也是世界民众的,中医只能为民众谋福利,而不能成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
张开血盆大口的桂顺,将交易条件列明之后,也不忘专利的事儿,这是李大成想给各国打上一记预防针,这次之后世界各国必然要重视中医、研究中医,但中医就是中国的,洋鬼子惯用的专利手段,还是要提前预防的。
"贝勒殿下,您的这些要求我们都可以答应,我们可以尊重中医的专利权,贝勒殿下在专利上的见解,我们也是支持的,这个可以通过国际法规来完善。"
一剂中药三两多银子十先令,这在大清百姓眼中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在各国公使的眼中,十先令也不是很多,这样的价格是符合西方工资标准的。
各国公使交流了一下之后,英国公使萨道义,代表众人给出了答复,桂顺看了看手中的稿子,这与李二爷的谋划没两样。
"哦...还有一点本贝勒忘了说,咱们之间的交易,不能以各国的纸币为准,必须是现金银的交易,当然以物易物的物资交换也可以,毕竟我国用的是实物货币。
说到这里,药材交易的事儿也就算完了,诸位只要将消息传到上海道就好,找祛瘟堂,一切都会按照咱们说的来。
诸位国内的疫情重要,若是现金银一时不凑手,临时打个欠条也是可以的,咱们的合作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
这点补充,桂顺刚刚没有看到,现在说来也不晚,听了这样的条件之后,各国公使交流了一下,眼中的神色大多都是这位清国的桂贝勒不好对付。
坐在桂顺边上的李鸿章,也在感叹着李二神将的厉害,这人不好惹,算无遗策!
临时赊欠,可以打消诸洋鬼子心中的疑虑,能赊欠到的药材,数量必定有限,防疫的药材是在津门检验过的,肯定有效,祛瘟堂药材大卖,几句话之间也就成了定局。
药材有了去处,各国公使自然要去发电报,趁桂顺不注意,李鸿章拿来他面前的稿件一看,顿时惊呼了起来。
"贝勒爷,这样的条件,诸国会接受?"
看着李二神将列出的条款,李鸿章很是惊讶,这上面的条款,怎么看都不像是大清战败了,而是诸洋鬼子战败了。
若真能签下这样的合约,作为和谈大臣,真是要青史留名了。
"就知道你有此问,谈判谈判,这就跟做买卖一样,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不提出来怎么知道洋鬼子们不会接受?
若他们接受了,就说明他们国内的局势不容乐观,合约之外咱们还能在药材交易上,多谋取一定的好处。
桂顺说的这些,李鸿章只能理解一部分,在他看来,能在药材上大赚诸洋鬼子一笔,已经不错了,以鼠疫做要挟,迫使诸洋鬼子在战事上让步,在老李看来是不可能的。
鼠疫,大清这地界几乎年年都有疫情,死伤一些百姓而已,这根本不足以动摇一国之国策,他所经历的太平天国、丁戊奇荒,那一场都是死伤千万人以上的,百姓之命在老李眼中低贱的很,他不明白李二神将缘何如此底气十足。
"这...老夫还是觉得有些不妥,贝勒爷,要防着诸洋鬼子狗急跳墙呐..."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之说是不错,可也要看你开出的是什么价码,一两银子的东西,你开口就要一万万,这买卖根本没法谈,谈不下去就得接茬打。
振威军的战力,也就那么回事儿了,比之淮军精锐,振威军还差了不少,能在津沽打的血流成河,主要是因为李二神将的歹毒计谋。
再战,李鸿章可以肯定京师会沦陷,这也是他之前缩头的原因之一,一旦洋鬼子狗急跳墙,津沽所余洋鬼子残军,也足够攻陷京师了,一旦京师陷落,许多事儿就难以挽回了。
"中堂大人,狗要跳墙也得逼急了,我刚刚瞧了瞧洋鬼子的面相,一个个双眼发红、面带愁容,显然正在着急上火呢!
瞧他们的架势,真是像被逼急了的恶狗,谁逼得他们呢?恐怕是他们的朝廷吧?
咱们应下了药材之事,你瞧他们一个个,哪个不是喘了一口大气呢?
之前咱们撵走了老毛子,这些人没开口,咱们让他们去发电报,他们就去发电报,他们的屁股底下怕是比咱们热多了!"
这些不是李大成教桂顺说的,而是桂顺自个儿悟出来的,谈判,在他看来就跟碰瓷儿、下套儿没两样,玩的就是个虚张声势。
稳住了架子,镇住了苦主,好处也就快到手了,急赤白脸,伸胳膊撩腿反而是心虚的表现。
"唔...这个老夫倒没细看,待会儿仔细瞧瞧,贝勒爷这段时间大有长进啊!"
刚刚桂顺能顺利撵走老毛子,李鸿章就有些诧异了,桂顺说的诸公使的面相,李鸿章没瞧见,但他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焦急,或许还真是这么个说法呢!
"呵呵...中堂大人谬赞了,长进说不上,只是这段时间悟通了一些道理而已!
中堂大人,听闻这洋鬼子的朝廷与咱们的朝廷不一样,洋鬼子的百姓可以罢免朝廷的,这老百姓在洋鬼子那边就这么金贵?"
老百姓能罢免洋人的朝廷,这是桂顺从李大成口中听来的,但是他不信,朝廷不如老百姓,这话搁大清朝谁信呢?
"嗯!老夫年前游历欧陆,也听过这样的说法,咱们不也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吗?
之前老夫也不信,现在看来,还真是有几分可信的。"
听了桂顺百姓罢免朝廷的说法,李鸿章也抓到了李二神将行事的关键,远在大清,利用洋鬼子的民心,这手段厉害了,仔细想了想李二神将横空出世前后,李鸿章脸上也多了几分希冀,或许李二神将正是看到了这些,才能无往而不利吧?
民心之说,许多人都看得到,但许多人都不信,想及洋鬼子的表现,想及东三省老百姓的做法,李鸿章有些信了。
李鸿章心中也有几个坎儿,甲午战事、辛丑条约自然是惆怅,但他心中最窝火的还是当年镇南关的不败之败,这次或许能借李二神将之力,来一个不胜之胜也说不定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