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二进宫
这个美国作家突然出的话,不仅仅让曹伟业、吴定柏等人大吃一惊,就连戈文也是明显一愣,然后他才摇头道:“我在中国也拥有非常多的读者”
“可是,我看到报纸上有很多批判你的的言论呢还有那个钱学森,我在美国都知道他——一个人就十个机械师的大科学家……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会反感科幻……”雀斑女孩有些不服气的chā口道。
“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我相信中国的科幻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而且这个时间也用不了多久”戈文的话有些斩钉截铁,更有些意不容辞。
“呵呵,希望你的愿望能够成真。不过一个作家的写作寿命并不长,如果你真的喜欢科幻的话,可以考虑在美国发表作品,我想我可以帮到你。”罗伯特制止了雀斑女孩以及其他几个人的劝,微笑着对戈文道。
“多谢。”戈文紧绷的脸sè缓和了下来。
然后他看着罗伯特等人认真的道:“科学在发展,自然和社会就会不断的变化,人们必须面对变化了的未来。科幻作为探索未来各种可能的最好形式,它既可以使人们为未来作思想准备,也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创造未来。所以科幻的发展一定是光明的,这一就是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的现在已经和过去不同了,我们不仅重视经济建设,我们更加重视科学技术,所以随着科学的普及和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会喜欢上科幻到那时,世界科幻的重心会慢慢的偏移到东方,会慢慢的偏移到我们这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国家中。罗伯特,不准到时候你们这些美国的科幻作家都要来中国出版自己的作品呢……哈哈……”
戈文的脑海中想起了后世中国那本发行量占全球第一的《科幻世界》,再然后就忍不住和罗伯特开起了玩笑。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罗伯特微笑着回答道。
“哼……”这是雀斑姑娘的不屑。
不论雀斑姑娘如何的不服气,都不影响接下来戈文与罗伯特这些美国科幻作家们的交流。
岔过这个敏感的话题,一群人围绕着科幻的发展,针对科幻的创作展开了一场对双方而言都很有启发性的高谈阔论。
最后一帮子中外科幻作家们在对“科幻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学”、“科幻必然会随着科学发明和技术**的创新而变得更加的繁荣”此类认识达成共识之后,罗伯特正式邀请戈文加入世界科幻协会,戈文欣然答应。
于是世界科幻协会终于出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面孔,而戈文也成为了目前全中国唯一一名得到了西方科幻界承认的科幻作家。
……
……
送走了罗伯特一行人之后,戈文的心中并没有因此而情绪jī动,在他看来就算得到了罗伯特这些美国科幻作家的认可也无法解决中国科幻界面临的困境。
究其根本,还是要用作品话,还是要用真正优秀的作品来征服广大的读者,征服那些挑剔的批评者,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改变中国科幻被打击、被压迫的面貌。
于是回到屋子的戈文在听到甘馨希望自己再为第二期的《阅读》供稿时,戈文当即答应了下来。他仍然打算接着创作一些科幻。而《阅读》恰好可以给他提供一个对外的平台。
现在戈文算是看出来了,对于一般读者来,他们不喜欢像《2012》这样的硬科幻作品,就算这样的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不逊于其他科幻作品也不行,对一般的读者来,他们更喜欢像《乡村教师》这样可以触及他们心灵和灵魂的作品。
所以就算《2012》得到了罗伯特等美国尖科幻作家们的赞誉又如何?这依然对中国科幻界的处境没有改善。
美国人可以从《2012》中获得阅读上的享受,可以从对未来科技的描写中jī发他们的灵感和想象,甚至可以让他们的科学家们生出研究和探索的动力来。这一在刚才与罗伯特的交流中就可以知道——
罗伯特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二战时曾在海军航空试验所担任过工程师,可以是科学界联系紧密的一个科幻作家。就是他向戈文询问,他是否可以将这篇翻译成英文,给他的一些科学界的朋友看。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只是因为他觉得《2012》会带给他科学界的朋友们一些触动和灵感。
而中国的读者呢?中国的科学界呢?
今天的报纸上登着的评论,戈文可是看了不少啊,江郎才尽、炒叶永烈的剩饭……各种批评甚至是批判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评论。
这就是差距啊
所以戈文接下来也只能再写和《乡村教师》同类型的科幻了,先迎合读者的兴趣,然后一一的改变他们的口味
这是戈文的想法。
然后《太阳黑子》、《朝闻道》、《伤心者》、《中国太阳》、《地火》、《天火》等等能够jī起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品就被戈文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一篇一篇的写了出来。
或许有借鉴或许有抄袭,这些对于戈文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而与此同时,科幻界与评论界、科学界、科普界的争论也越来越升温了,双方以报纸为根据地,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各自为自己的观发文撰写评论,一篇山崩地裂的húnluàn景象。
而让戈文唯一感到安慰的是,钱学森在看到自己在15日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评论文章以及《2012》后,并没有再在报纸上发表过自己的声音。
想来也是,对于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来,他怎么会把精力太多的投向这些与科研无关的领域呢。
这也正是戈文所希望看到的,不然这尊大佛压下来,恐怕中国的科幻界的挣扎就更颓废更无力了。
只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相当的残酷。
1984年1月19日,钱学森再次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反对科幻。
而因为钱学森的出现,原本争论的不相上下棋逢对手的双方再次实力倾斜了下来,中国的科幻界坠坠可危
在钱学森的这篇名为《科学文学的现状及未来》的一文中,钱学森正面的回应了15日戈文发的那篇“与钱学森老前辈探讨科幻文学与科普作品的认知及号召科幻作者们突围”的文章。
钱学森依然坚持他“科幻其实是个坏东西”的看法,他评价了戈文的《乡村教师》和《2012》“不是合格的科普作品”,并认为“科学属于科普作品,而科普作品和文学没有关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最后钱学森明确的解释了他所提出的“科学文学艺术”其实就是科学。
钱学森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科学并不是科幻,科幻可以任由作家想象,而科学要有科学依据,科学是科普的一个好形式,因为它把一个科学问题通过人物和故事,变得使人们容易懂,喜欢看。
所以科学注重对现实科学的文学反映,它是根据主题需要,把有关的科学知识、包括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那些科学未来也恰如其份地反映出来,既深化了主题,又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
……
在这篇文章中,钱学森对戈文的《2012》进行了批评。
他批评到,《2012》的科幻味道太浓了,让这一篇科学带上了幻想的成分,一都不严谨,很多关于科学的描述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而是单凭想象,不算是一篇合格的科普。
但与此同时,钱学森也没有否认《2012》的成功之处,作为中国最尖的科学家,钱学森自然能够看得到这篇文章的价值,他与美国的罗伯特等人的感受相同,同样为戈文的想象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描绘而感到惊讶。
所以他对《2012》中的可取之处也同样毫不吝惜的进行了赞扬评价。
钱学森认为《2012》一文中对于未来转基因技术尤其是亩产万斤等具体的科技发展是在现实科技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更深化,合理而有张力,值得读者以及科学界的关注。
只是这样的赞扬放在一篇本意就是批评的文章中,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钱学森对报纸上为科幻鸣冤的科幻作家们提出了批评,他:“一个有责任感的科技工作者应当把科普视为自己事业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而去写什么科幻,你们以这样的一种姿态坚持下去,不仅是对科学、对科普的不尊重,更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钱学森这篇回答戈文的文章一出来,就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
钱学森在《解放日报》上表达了自己对于科幻的看法,然后并不认同钱学森观的戈文在两日后同样在《解放日报》进行了反击,为科幻进行辩护——这件事情只要是关注的人都是知道的,可是没有人会认为钱学森还会专门huā时间和精力来继续讨论这件事情。
要知道钱学森是中国的“两弹一星”之父,是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主席,他应该是中国最忙碌的科学家了,再加上他的年纪那么大,他怎么可能翻来覆去的对一件对他来或许并不重要的事情上làng费太多的精力呢?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的出人意料。
钱学森老先生就是做出了这么一件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情。
他就是在看过戈文的那篇文章后,再次在工作的间隙拿起笔来回答戈文,再次用文章表达了他对于科幻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