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不是书的正文,属外篇ìng质的,的是历史上的那个吕碧城的家史和她身上的传奇故事。故而本章不避讳,直言其名。
好了,现在开始扒一扒民国年间的这位大才女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起这才女,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应该是林徽因。但民国四大才女中根本没有她,得到多数人公认的是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和张爱玲(个人认为应该把第四个换了,那货真的太恶心)。而在民国四大美女之中,好多人倒是把她名列第二,经常拿来和陆曼来做对比。在笔者看来,林徽因和陆曼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里,笔者并没有要黑林徽因的意思。正相反,若是和陆曼做对比,笔者是强硬的挺林派。原因很简单,看一个人美不美,不光要看外表,还要看此人给人们留下了什么。年轻时期的陆曼和林徽因可以是各有千秋,而到了中晚年,陆曼依旧是那副俗气的交际花打扮,林徽因虽经岁月的风霜可更富知识女ìng的美感,这种蜕变可不是靠化妆打扮就能鼓捣出来的。你想啊,一位建筑学家和一个人老珠黄的交际花能是一个档次的么?
相对于年轻时期被众多年轻才俊所追捧的四月天,笔者更欣赏抗战爆发以后的林大师。尤其是据理力争要保护dì dū的古城墙一事,更是让笔者最为难忘,每当笔者路过残存的皇城根遗址的时候,总会想起这位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好了关于美女的题外话就到这里,翻回头来继续才女的事。
既然要才女是怎样炼成的,肯定得先从的时候起,一她的童年经历和家史,否则就不能是怎样炼成的了,而应该称之为《才女是怎样XX的》(别想歪了)。
起这淮南三吕一般人都要先从她们的父亲吕凤岐开始起。
而提起吕凤齐,则又不得不他的女儿们,尤其是三女儿吕碧城。
可要吕碧城,又非的从吕凤岐之死开始。
这似乎是个死循环,好像这吕凤岐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几个非常优秀的女儿,而自己在她们的时候就早早的离世了。实则不然,这吕凤岐做过的牛掰事也挺多的,盖因其女儿的光环太耀眼,把他的事迹都给掩盖住了。
吕碧城的爷爷,也就是吕凤岐的爹叫吕伟桂,字馨园。是个太学生,就是由公费资助的在国子监读书的士子。这虽然不是什么官职,可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后来因为儿子吕凤岐的原因,被追封为“奉政大夫”、“中议大夫”等荣誉衔。可以,这吕伟桂有个好儿子。
仕途上没什么太大建树的吕伟桂在经商方面倒是有些成就,不但守好了父亲留下的家产,而且还经营的红红火火,在安徽旌德三溪把典当行和米行的生意做的都挺好的。
出身于徽商家庭的吕凤岐,从不用为吃穿发愁,一门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学习成绩还真的挺好的。在光绪三年的高考中,金榜题名考中了进士,而且名次还比较靠前,二甲的第二十二名。也正是因为这个名次比较好,他被选进翰林院当了一名庶吉士(相当于现在的zhōng yāng谠校高级干部培训班学员),翰林院散馆之后,他当过国史馆(相当于现在的谠史研究办)协修,玉牒馆(相当于现在的老干办)篡修,最后当上了山西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在他当山西学政期间,正好赶上张之洞来当山西巡抚。之前张之洞一直在zhōng yāng当清流来着,后来发现清流这帮货只会耍嘴皮子,正事啥也干不了,才主动要求到地方上干实事的。先是当的湖北学政,后当的四川学政,然后才来山西当的巡抚,可以,当时他已经把教育系统给摸了个门清。而吕凤岐则是第一次外放到地方,若是没真本事,还真应付不了他这个年富力强想有所作为的上司。事实上他还真的是有真本事的,没用多久就得到了张之洞的认可,成了好基友。
这对儿好基友闲着没事的时候就想,既然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一起干啥吧。这张之洞原来是当学政的,这吕凤岐现在就是个学政,俩人的方向自然而然就定在了教育方面。于是就合伙鼓捣出来个令德书院,而且还是非常用心的去鼓捣。张之洞本人是个高材生,这吕凤岐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两人用心鼓捣出来的这所学校自然而然也不能差了,没多久就成为了山西本地的名校。这要放在现在,就相当于建了一所省级重大学了。后来这令德书院还真的变成了一所省级重大学——山西大学。
有了这么好的政绩,按理这吕凤岐这官是应该升一升的,可实际上不但没升,反而连官位都没了。
起来这事还得从中法战争起。在战争开始前,中法之间局势紧张时,张之洞当清流时候的好基友张佩纶就开始忽悠朝廷和法国开战。他首先强调,中国和越南唇齿相依。越亡,则中国必受其害。若是真的打起来,法国必败,原因有三:
一、普法战争刚刚结束,法国失败后割地赔款,国力相当贫乏;
二、中法间距遥远,法军由本土到达福建要二三十rì,而清军至福建快则三天,迟则十rì即可到达,在人数上占优势;
三、法国占领越南后,施行暴政,只要派人进行号召,越南人民就会其而响应王师,陷法军于四面受敌中。
听起来他的好像是挺有道理的。朝廷就派他去福建会办海疆事务。白了,就是让他去主持对法战争。表面上听起来,这是个好事,牧野一方,手掌兵权,这是升官了。既有必胜的理由,那就去准备准备,时机成熟了就和法国人开片。赢了之后讲享受莫大的荣耀,挺不错啊?
看上去很美,可实际上并不美,因为这张佩纶是个清流。清流是干啥的?一群职业喷子,其目标是要扫除天下所有看着不顺眼的人,也就是,他们喷人是只对人,不对事的。明明是一场败多胜少的仗,清流们非成是必胜,打赢了那是脱太后洪福的必然结果。打输了,那是你指挥不当,庸臣误国。这种胜负都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差事谁敢接啊。朝廷问谁谁都不愿意揽这差事,最后给老佛爷气急了,你不是必胜么,那就派你去吧。听到这个消息,张佩纶自己都差吓尿了,因为他自己是非常清楚这仗是打不赢的。所以张之洞知道这件事了之后,在山西就呆不住了,主动跑到京城去请命去南方。因为张之洞原来就是个清流,清流们究竟有几把刷子他是非常清楚的。这帮人除了喷人在行,对别的事都是外行。国战这么打的事让他们来主持,那不是开玩笑么?
张之洞这么一走,山西巡抚不能没人当啊。先是由奎斌代理了不到一年,然后刚毅就来了。这刚毅是个什么鸟,诸位看官们可能不太熟,但是戊戌变法期间,他反对戊戌变法的一句名言相信诸位看官应该都知道,“我家之产业,宁可以赠之于朋友,而必不畀诸家奴。”对,没错,这就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出处。现在都这句话是慈禧的,貌似有冤枉慈禧了。
后来也是刚毅这货撺掇慈禧让义和团围攻各国使馆的,结果八国联军进běi jīng了之后,他跟着慈禧往西安跑,在路上的时候,虽然还没签《辛丑条约》呢,可他也知道自己惹的祸不,一窝火就跪了。如果评选中国近代史上最SB的人,他绝对是有机会争第一的。
有这么一个B中的战斗机当上司,想要有所作为的吕凤岐还能干下去么?一气之下干脆辞官不做回家了。
这吕凤岐的ìng格,从他的铁杆基友杨深秀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戊戌年的八月初六,光绪皇帝已经被囚禁起来,这标志这变法失败,慈禧政变成功。在这么豁然开朗的局势下,这杨深秀竟然了吧唧的跑去问慈禧,你丫干啥把皇帝关起来?能给个法不?不能给个法就赶紧把人放了!你以后也别出来得sè了,垂帘听政那玩意挺各应人的,以后别再整了,知道不?慈禧没惯他毛病,派人把他抓起来,和另外五个人凑成半打一起拉到菜市口砍了,史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能和如此ìng格的人成为铁杆基友,这吕凤岐的ìng格也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杨深秀曾经送给吕凤岐一副山水画,在吕碧城幼年时,吕凤岐经常把这幅画拿出来让吕碧城照着临摹丹青,其意貌似并不在于练习画画的技艺,而是让其学习先贤品格和风骨。吕凤岐的良苦用心并没有白费,吕碧城后来曾写过一首《二郎神》来纪念这位舍生取义的烈士。
齐纨乍展,似碧血,画中曾污。叹国命维新,物穷思变,筚路艰辛初步。凤钗金轮今何在?但废苑斜阳禾黍。矜尺幅旧藏。渊渟岳峙,共存千古。
可奈。鹰瞵蚕食,万方多故。怕锦样山河,沧桑催换,愁入灵旗风雨。粉本摹chūn,荷香拂暑,犹是先芬堪溯。待箧底、剪取芸苗麝屑,墨痕珍护。
不难看出,词的上阕是缅怀先烈,下阕就是有感而发了,见国土沦丧,列强虎视眈眈,吕碧城心情沉重的想为国分忧。这种情怀让你想起了谁?简直有如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和文天祥5人组队灵魂附体啊。可以,吕凤岐虽然在吕碧城十二岁时就离世了,但是他把对女儿的教育工作做的很好。
另一方面,这吕凤岐还有一个爱好,这个爱好对吕碧城和她的两个姐姐影响很深。前边过了,吕凤岐出身于徽商世家,家里算是挺有钱的。这吕凤岐在有了钱之后,不像别人喜欢买房子置地,他好攒书,而且还一攒就是三万多卷。三万多卷书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的中国四大私人藏书楼的藏书量也就在二十多万卷左右。有些人攒书,仅仅是喜欢攒书,而吕凤岐不是喜欢攒书,他是喜欢读书。这三万多卷书都是他自己读的书,可不是那种买来之后专门放书架上显摆的装饰书。
在辞官之后,这吕凤岐也没啥事了,就把主要jīng力放在了教育这几个女儿身上。按理,吕凤岐辞官之后,应该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可他并没有会旌德,而是在六安住了下来,把心思都放在了教育四个女儿身上,没事了就给她们讲读自己的藏书。可以,是吕凤岐的这些书成就了他的三个女儿,为这三个女儿rì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否则就不会是淮南三吕了,而应该是淮南四吕了,因为严士瑜给吕凤岐生了四个女儿。
比较倒霉的是这老四吕坤秀,刚六岁爹就去世了。想读书吧,爹的这些书还都被族人给抢跑了。原因在今天听起来或许非常可笑,可是在当时确实非常严肃的事情——吕凤岐这一支脉虽然有万贯家财,但膝下无男丁继承,家产不能给严士瑜和四个女儿。否则将来无论是严士瑜改嫁还是这四个女儿嫁人,这些家产都会变成外姓人家的。顺带脚一嘴,严士瑜一辈子就四个女儿没儿子,可吕凤岐还是有过儿子的,而且还有俩。一个叫吕贤钊,一个叫吕贤铭。这俩孩子都是吕凤岐的原配夫人蒋氏所生,在吕凤岐尚在世的时候就一个自杀一个夭折了。严士瑜实际上是吕凤岐在蒋氏逝世后再娶的妻子,也就是俗称的继室,并非原配。否则吕氏族人也不会对这母女五人那么绝情,估计里边多少也会有些这方面的原因。
虽族人要强行霸占吕碧城她们家的家产这件事是红果果的ìng别歧视啊。可对吕碧城和她的姐妹们也不是一好处都没有。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件事,他们四人才会那么想当老师从事女子教育事业。她们是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那个时代的女ìng的命运,不要再经受和她们一样的不幸遭遇。
吕凤岐虽然逝世了,但是他对女儿的帮助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他还有基友在世。
除了杨深秀以外,吕凤岐还有一个好基友叫樊增祥。俩人都是光绪三年的进士,这在当时来,叫同年,关系较之今天的同窗还要更近一层。为什么?人少啊!三年才考一次,每次录取不过才几百人,而这几百人又都是人jīng,学霸中的战斗机,那关系能差得了么?
光绪三十四年(1908),吕碧城二十五岁时,寄居在安徽来安娘家的严氏及其幼女贤满,被恶亲戚欺凌。最后竟然勾结土匪把严氏及吕贤满母女给绑架了。知道了消息之后,吕慧茹和吕碧城姐妹俩四处求援,给父亲的生前好友写信。最后还是这樊增祥出手相助的。他认为帮助吕氏一门寡母弱女,乃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况,他也从心里赏识这几个才华出众的年侄女。从他出手的方式可以看出,他和吕凤岐的关系之铁,因为他使用了今天很流行的一个词——“足夸省”,直接从南京派兵,到安徽去把土匪给抓住了。这种行为在历朝历代都是会遭受到同僚的忌恨,为了一个已故的同年而得罪现在的同僚,这哥俩的关系咋样可想而知。
好了,这吕碧城她爹就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