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工业从来就不是浪漫的代名词
决心有了,但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改变就是一帆风顺的。
美国的专家的确很敬业,他们没有刻意的为难,也没有因为这是中国的工厂就放松对工艺的要求,但他们奉行的标准却都是美国的,那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不可否认,这些标准和管理的制度确实都很先进,但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工业社会,工业水平甚至连他们二战时期都没有达到的国家而言,这样的标准和要求无疑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于是,冲突就无时无刻的不在上演着。
……
“停下!”
装配车间里,正在巡视的布莱尔突然在一名年轻工人的身边停了下来,叫停了他的工作,然后对工厂派给他的助理说道:“跟你们领导说,这个工人可以让他滚蛋了,不管是开除也好,或者调他到厨房也好,总之不能再安排在生产线上工作,另外,今天所有他曾经参与装配的设备,必须全部返工。”
一听这话,助理就变了脸色,这两个要求可都不是小事:前者是直接断了一名一线工人的前途,而后者……整个装配工作要进行返工,这就意味着之前装好的零件就得全部再卸下来再安装一次,这一来一去之间,至少就得延误整个生产线两三天的时间,这损失可就太大了。
不过,虽然意识到问题严重,但助理却是不敢相劝,现在谁都知道这工厂里洋专家才是老大,只得马上将情况上报……很快,得到消息的车间主任老王立刻就赶了过来。
“布莱尔先生,请问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调走这名工人,还有,为什么要返工?我们可都是按照您的要求做的啊!”
布莱尔寒着脸,指了指工人还拿在手上的活动扳手,面无表情的说道:“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就跟你们强调过:装配的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活动扳手,所有的装配都必须使用固定套筒扳手,而这名工人,我记得两天前就已经因为违反了这一规定而给过他警告,但现在,他又再次犯了同一个错误,这说明他根本没有把工厂的制度放在心上,这样的态度,是做不了这种精密的工作的。”
愣了一下,老王有些难以置信:“就为这点事?”
布莱尔奇道:“难道还不够吗?我已经给过他一次机会了,因为他一个人违反了规定,导致整个装配的工作都需要返工,如果这是在美国,不单单是他要被开除,就连工厂的管理者,从上到下都要受到重罚。我没有要求开除他,仅仅只是要求将他这样不合格的工人调离岗位,这已经是考虑到你们特殊的国情了,毕竟你们社会主义国家要开除工人,并不像我们资本主义的工厂那么容易。”
老王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工人们喜欢用活动扳手来拧螺丝,是因为活动扳手可以随意的调节尺寸,不管是什么型号的螺丝,一支活动扳手都能轻松搞定,而固定扳手因为尺寸都是固定的,所以为了应对不同的螺丝,就必须要带上整套的十几二十根扳手在身边,不仅笨重,而且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更换,也会十分的麻烦。
当然,活动扳手虽然方便快捷,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它在工作时,螺丝上的六条边只有两条是受力的,而且因为调节时的误差,往往扳手的卡口尺寸都会比螺丝尺寸大出不少,这就导致了螺丝很容易受损,一旦用力过大,甚至有可能让螺丝出现‘圆角’的情况,所以理论上在精密的装配工作中,都是禁止使用的……只不过在国内,很少有人会在意这点,除了一些当年跟过苏联专家的老师傅还保留着这样的工作习惯,其他的年轻工人基本上都是怎么省事怎么来,反正一般来说,只要不出现多次拆装的情况,活动扳手对螺丝的这点损害也是很难体现出来的。
看了一眼那闯祸的工人,老王心中越发为难:这工人是刚进厂一年的,顶的还是他父亲的班,而他父亲虽然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装配工,却是从建厂最初就奋战在第一线的元老,为人很是厚道,对工作也是认真负责,本来没到退休年龄,就为了让这个下放多年刚回城的儿子有个正经工作,这才拉下老脸到处求人,最后办理了顶班退休的手续,要是为这点事就把这小子撸掉,以他父亲的为人倒也未必会闹什么事,可这一家子怕是也就这么毁了。
开除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是调离一线工作岗位,这对于工人而言也是莫大的耻辱,甚至可以说是仅次于被开除了,这在以往,都是用来对付那些怎么教都教不好,还隔天差五的生事找麻烦,却又没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够不上开除标准的刺头的……就为一把活动扳手,至于吗?
下意识的,老王就想要替他求个情,可话还没出口,面对布莱尔那寒冰一般的表情,想说的话,却是怎么都说不出来了。
前日的情形再次在脑海中浮现,一向争强好胜的老李挥舞着铁锤将那些零件砸烂,半夜却又一个人偷偷跑到回收仓库,坐在那堆被他亲手砸烂的零件前哭得像个孩子……
呆立了片刻,老王默然转身,在走出几步之后,头也不回的对主管干部冷冷说道:“照他说的办。”
“主任……”
“照他说的办!”
干部迟疑着还想相劝,可刚一开口,便被老王那低沉愤怒的表情吓到,再也不敢吭声。
看着老王离去的背影,布莱尔的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惊讶——在他看来,老王显然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工厂领导人,他缺少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才干,工作中太过于注重人情之类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从他的表情中完全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认同自己作出的这个决定,却还是选择了遵从。
另一边,看着老王走远,干部回过身来,对着周围不知所措的工人们怒吼道:“还看着干什么?返工!”
……
违章的年轻工人最终被调到了仓管部门去看大门,已经快要完工的飞机也被拆散重装,而这也仅仅只是众多冲突之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插曲,类似于这种观念与习惯,制度与人情的碰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工人们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小习惯,突然之间就成为了不可饶恕的原则错误,不管他们理不理解,洋专家们根本就不理会他们的解释和哀求……报废,返工,最严重的时候,因为一个工序的错误,直接就宣告了整个批次的零件全部报废,光是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上百万元,就连已经有了充分思想准备的集团公司领导都为之心惊肉跳。
工人们不理解,因为洋专家从来不会跟他们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只是给出一个无比严苛的标准,然后要求所有人照此执行,他们不在乎工人们能不能做到,有没有意见,也不在乎这过于严苛的标准给工厂造成了多少损失,这些规章制度和所谓的标准化管理带来的好处还没有看到,造成的损失和工人们的怨气却像是坐着火箭般的飙升。
告状的人越来越多,矛盾最激烈的时候,工人们甚至都差点要组织罢工,但最终还是被厂领导和工会安抚下来。
有意见可以提,有困难可以想办法解决,有委屈可以向组织倾诉,但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必须无条件执行——这不是某个人的意志能够动摇的,因为这是一个民族走向崛起所必须经历的磨练。
很多人适应不了,被调离了工作岗位,但更多的工人却坚持下来,尽管他们坚持得十分痛苦,那严苛到不近情理的规章仿佛就是要将他们变成一台台精密的,不会出错的机器,每天都必须将神经绷得死紧,因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错——这可不像原来,出了错最多批评几句,或是不痛不痒的记个过什么的,在洋专家们的建议下,所有人的工资和奖金都与他们的工作表现直接挂上了勾,而且一个月之内只要累积犯错达到一定次数,立刻就会被调离岗位去坐冷板凳,这不仅意味着他们的工资收入将会少上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各种福利和待遇也都会降到最低,到时可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渐渐的,犯错的人越来越少,生产车间的废品率也一天比一天低,走进车间,再也看不到过去那种工具随意摆放,工人们随意串岗的情况,所有的一切全都井井有条,而这种种的改变,也越发坚定了领导和工人们坚持下去的决心。
工厂的改变被很多人看在眼里,当确定了这套管理模式和标准是真的有用后,越来越多的单位都跑来‘取经’,在上级部门有心的推动下,一场以航工体系为起点,最终涉及到整个工业体系的大整顿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展开了,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老王和老李他们当初所经历过的痛苦纠结。
无数问题曝光出来,触目惊心,有人背上了处分,有人罢官去职,有人战战兢兢,有人则迎难而上,更多的人却还是随波逐流……最终,这些人所思所行交织在一起,汇成了这篇共和国工业改革的悲喜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