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小儿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就南朝那些屡战屡败的废物,也敢叫嚣要同我大金不死不休?”
“我等应当在春耕之后,集齐兵马再去抢一回南朝…”
黄台吉同其他三名贝勒在大政殿上面南而坐,听着下方女真贵族们义愤填膺的叫嚣声。
自从代善把明国使者的答复带回来之后,朝会上的女真贵族们就群情汹汹的开始声讨起明国皇帝来了。
努尔哈赤时代,后金的朝会上只有女真人,随后增加了汉人降将及归顺的蒙古部族首领,但是朝会上并没有文官的位置。
在努尔哈赤人生的最后几年,更像是精神出了问题。不仅放弃了优待汉人降将的旧策,更制定了杀戮汉人,抚养满洲的荒唐政策。
努尔哈赤最为痛恨的,还是汉人中的读书人。因此下令,“察出明绅衿,尽行处死,谓种种可恶,皆在职此辈,悉诛之。”
并且在后金,汉官从属满洲大臣,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员病故,妻子要给贝勒家为奴。
但是那些在明朝只觉得自己待遇太低,肆意欺凌百姓的武将士绅们,却以替女真人当奴才为荣耀。如出卖王化贞,向后金献出广宁的游击孙得功,晚年被努尔哈赤虐待,依然对后金忠心耿耿。
虽然黄台吉继承汗位之后,改变了其父对汉人的屠杀政策,表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将大量汉人奴隶编成民户,由汉官管理。颁布《离主条例》,禁止满洲贵族滥杀奴隶。
但是努尔哈赤毕竟刚刚去世不到两年,黄台吉的威望和权势并没有凌驾于女真诸贝勒之上,后金国内的汉官势力才刚刚开始萌芽,不足以牵制女真各旗的力量。
是以,在朝会上议事之时,主要还是女真贵族们把持着话语权力。当女真贵族们声讨明国时,李永芳等汉将沉默不语,唯恐出声后被这些女真贵族们视为心怀故国之辈,最后被这些女真主子们当场清算。
站在女真大臣身后,归服于后金的蒙古部族首领们,同样沉默着,没有出声支持女真贵族们叫嚣同明国作战的主张。
同后金更像是盟友关系的科尔沁部族并没有参加这次朝会,在朝会上的,是刚刚归顺于后金的蒙古内喀尔喀五部,即察哈尔部的奈曼、敖汉两个鄂托克。
内喀尔喀五部是被后金打的投降的,人口损失很大。他们现在更希望能够修养生息,恢复部族的人口,而不是同明国进行战争。
奈曼、敖汉两部虽然是主动归顺于后金,比内喀尔喀五部更得到后金的信任。但是蒙古同明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数百年,蒙古人从来没有从战争中获得什么好处,反倒是和平时期的贸易带给了蒙古人许多利益。
更何况这些蒙古部族更为担心的是,后金接着同明国进行战争的机会,消耗蒙古各部的人口和力量,因此他们是最希望后金同明国恢复和平关系的。
下方的女真贵族们吵做一团的时候,坐于殿上的四大贝勒却出奇的平静。除了莽古尔泰的脸上充满了愤愤不平之色,似乎被这些女真贵族的话语所煽动了。
其他三位贝勒却不停的在思考着利弊,建州女真自从努尔哈赤创建了军政民合一的八旗制度之后,原本的女真族内的各小部族就逐渐丧失了独立性,且各部族之间的仇杀也被遏制住了。
女真各部族首领的权力,也让渡于八旗旗主。后金在努尔哈赤的手中,从奴隶部族制度进化到了奴隶共和制,后金一切国政均由八旗公议。
而努尔哈赤作为八旗制度的创建者,对八旗旗主享有着绝对的权威性,这又使得八旗制度带上了一些封建集权的性质。
在后金国内,各贝勒的权力是同他手中控制的八旗力量挂钩的。在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他自己领有正黄旗 (45牛录)和镶黄(20牛录);
黄台吉领有正白旗 (25牛录);诸英之子杜度领有镶白旗 (15牛录);
代善领有正红旗 (25牛录);代善长子岳托领有镶红旗 (26牛录);
莽古尔泰领有正蓝旗 (21牛录);阿敏领有镶蓝旗 (33牛录)。
正因为努尔哈赤领有的八旗牛录对任何一名贝勒都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八旗中的女真贵族无法掀起任何反对他的行动。
比如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曾经的后金国二号人物。同努尔哈赤分裂之后,居然拉不走自己的部族,这便是八旗制度控制部族首领的最好证明。
努尔哈赤在晚年将亲统的两黄旗的大部分各授于同母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给予每人15牛录,其余牛录作为自己的亲军。
他还明确的对部下们公布: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领正黄旗,将来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
努尔哈赤的这种行为,使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名下的八旗牛录加起来超过了其他兄弟。而三兄弟占据了三旗以上的兵力之后,后金大汗显然就同其他兄弟无援了。
在这种形式之下,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只能联合起来。当努尔哈赤去世时,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4岁,尚没有能力对付那些如狼似虎的长兄。
而黄台吉联络其他贝勒,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后,也断绝了阿巴亥以三个儿子的名义,联合起八旗最强大的一股力量。
努尔哈赤临死前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准备以此旗给多尔衮。但是黄台吉继位后乘机夺取了镶白旗,以自己的长子豪格作为旗主。
不过多尔衮最终还是保住了所领的15牛录,并归附于长兄阿济格的正黄旗下。黄台吉又将正黄旗和镶黄旗改旗号为镶白旗和正白旗,而他所领的两白旗改成了两黄旗,从而确立了自己在八旗中的领导地位。
但是阿济格领镶白旗,多铎领正白旗,加上努尔哈赤遗留的亲军,成为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两旗。
接下来是代善父子领有的两红旗,其次是两蓝旗,最后才是黄台吉的两黄旗。
对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来说,让实力最弱小的黄台吉接任大汗,才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他们甚至于,还想继续削弱两白旗,瓜分完努尔哈赤留下的遗产。
但是带头逼死大妃阿巴亥的黄台吉,却表现出了一个政客的远见。他明知道自己已经和阿济格三兄弟结下了仇怨,却不准其他三贝勒继续打击削弱两白旗的力量。
黄台吉的行为,迅速安定了努尔哈赤去世后金国的政治局面,弥合了后金内部之间争夺汗位出现的裂痕,也形成了朝堂上政治力量的相对平衡。
虽然黄台吉对阿济格三兄弟有杀母夺位之恨,但是在现在的后金国内,能维护三兄弟生命财产的,却只有这位仇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而同样,获得了兵力最为雄厚的两白旗的支持后,其余三大贝勒不得不对黄台吉表示了明面上的尊敬。黄台吉的地位开始高于其他三大贝勒,不再是刚刚登基时那个有名无实的大汗了。
去年末,黄台吉迫使其他三人同意,对八旗制度进行了一些变革。
如在八旗中各设一总管大臣,总管旗中一切事务,议政时与诸贝勒共坐同议。
总管大臣之下,每旗设佐管大臣二,负责佐理国政,审断狱讼,不令出兵驻防。
每旗再设两调遣大臣,出兵驻防,以时调遣,所属词讼,依旧审理。
这些变革政策,削弱了八旗旗主贝勒对于本旗的控制能力,把八旗部族军制转向了封建国家军队的变化,大大的提升了大汗对于八旗将士的影响能力。
不过黄台吉很清楚,他对于八旗制度的一切改革,都是建立在金国三面受敌的威胁处境之下。
为了能让金国生存下去,这些女真亲贵和八旗旗主们,才愿意让渡出一部分权力,放弃原先的生活方式。
一旦金国失去了外敌,那么以女真贵族们蒙昧好斗的天性,他们很快就会把敌对的目标放在女真内部,甚至于自己身上。
他也很清楚,在金国内部,除了他自己同那些汉人之外,没人会认为金国会击败大明入主中原。
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他们所想要的,不过是打服了南朝,迫使南朝承认金国的存在,并同金国进行贸易。
但是黄台吉却对这些人嗤之以鼻,虽然他身为女真人,但是从小受到的却是完整的汉人教育。他的老师是父汗身边的头号军师,也是协助父汗筹划统一女真各部战略的第一功臣-*陆。
*陆是江浙人,习文不成,就改行做了商人,东西南北,到处漂泊,生意做得不是很好,却大长了阅历,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他无一不知。
在辽东经商时,被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所掳,成了王杲身边的一名算账先生。
就是这么一个学文不成,经商平平的读书人,成为了努尔哈赤的启蒙先生。他把自己从书中读到的军事道理教授给了努尔哈赤,让努尔哈赤从一个蛮族首领成长为了一个狡猾的异族军事领袖。
努尔哈赤不但自己学习这些汉人的文化,还把女真贵族子弟和自己的子侄都送到了他门下学习,如代善、汤古代、阿拜、莽古尔泰、阿巴太、塔拜、黄台吉等。
如果说刚开始,*陆只是为了能够试验自己的平生所学究竟有没有用处。那么之后,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增长,他对于明国的勃勃野心也终于显露了出来。
*陆显然没想过,他所教导的蛮族学生,居然会以自己的故土家园作为目标。是以想要通过朝鲜,逃回中原去。
但是他的行动却最终被努尔哈赤所知道了,努尔哈赤毫不犹豫的处死了这个曾经作为师长和朋友的汉人。并从此把汉人中的读书人,都当做了不可靠的奸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