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223章 清理积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郭允厚立刻说道:“长芦盐场发卖是发卖,盐引问题是盐引问题。两件事岂能混为一谈。要是要处理完盐引再发卖长芦盐场,臣看那些顺义灾民大约都要变成白骨了,臣反对这个提议。”

虽然朝中官员和长芦盐场的盐商有关系不多,但是和两淮盐场的盐商有联系的官员却有不少。

对于长芦盐场发卖之后,盐商手中存余的盐引处理,顿时引起了这些官员的关注。

在大明除了一些特殊的事例之外,大多数官员做事一般都是循旧例。也就是说今日对长芦盐场盐引的处置方式,日后也许就会用到其他盐场盐商手中的盐引上面。

因此,对于户部尚书的这种强词狡辩,大多数官员认为是不恰当的。

听了许久之后,朱由检终于说道:“朕已经听明白了,不过朕同意郭尚书的意见,发卖盐场和处理盐引还是分开处置为好。

外面的长芦盐场盐引究竟有多少,总要先计算清楚之后才能决定处置方式不是吗?

而且这些盐商手中盐引究竟有多少是购买的,还是用其他方式获得的,朕认为也要好好的甄别一下。

每年朝廷发行200万盐引,每引6两6钱4厘,该得银1328万两,但是每年盐引收入能超过300万两的吗?”

朱由检的问话,让那些反对分开处置盐引的官员们顿时沉默下去了,盐引制度的败坏并不是从今日开始的。从开中法被破坏后,历任皇帝对勋贵、亲王、太监的盐引赏赐,使得盐引滥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到了今日,勋贵豪族已经牢牢把持了盐引发放,和各盐场余盐支取的权力。每年上千万的盐税都流入到了这些勋贵豪门的口袋。

相比起规模不大的长芦盐场,盐引不过是积存了3年没有支取。盐质更好,规模更大的两淮盐场,十余年前尚未支取的盐引都尚存在。

有了皇帝的支持,郭允厚趁机说道:“臣一定遵照陛下的旨意,好好登记甄别这些盐商手中的盐引。”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也不能无限制的甄别下去,这样吧,就以明年3月1日为限制,3月1日后尚未在户部登记的长芦盐场的盐引就此作废,朝廷不再认可。”

崇祯和郭允厚一唱一和之间,就把长芦盐场给易手了。崇祯虽然不认可先处理盐引,但是同意统计清楚之后统一处理的方式,也给了这些官员一个交代,因此这长芦盐场发卖的事情就此通过了。

但是接下来对于户部出售长芦盐场获得的60万两银子,各部官员都纷纷打起了主意来。

临近年末,各部手头都非常吃紧,要是能从户部这里分一杯羹,那么这个年就好过多了。

和对付那些反对发卖长芦盐场官员时的游刃有余不同,现在的郭允厚在同僚的夹击下就显得左支右拙了。

无奈之下,郭允厚不得不求助于崇祯主持公道,“陛下,时近年末,户部有这一笔银子,实在是用来做不时之需的。现在钱还没到手,各部就要把这钱瓜分殆尽。若是再出个什么意外,臣可找不出第二个长芦盐场可卖了。”

工部尚书吴淳夫顿时叫苦道:“这修建山陵,及京城附近的河道,那个不是紧迫之事。京城到通州之间的河道已经快10年没有修缮过了,河道淤积严重,若是再不修缮,恐怕今后通州到京城之间就只能仰仗陆运了。”

随着一个个官员的抱怨,让崇祯都觉得,他们口中的事情都眼前急迫的不能再急迫的事了,不做恐怕马上就要动摇朝廷的统治了,也不知道之前朝廷没钱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忍下来的。

朱由检先是皱着眉头听着,不过很快就不耐烦的打断朝臣们的争议说道:“事情的重要紧急程度,一是事关百姓的生存问题;二是事关边境之安危。

在朕看来,现在最要紧的事是:首先是军队欠饷问题,除了辽东驻军外,蓟门驻军、皮岛驻军、陕西三边驻军等,没有一只边军不欠军饷的。

人家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朝廷就算是偏袒辽东军,也不能偏袒的如此离谱。朕听说宁夏固原的边军欠饷都快8个月了,这些军人居然没造反,简直就是我大明的忠臣了。不过诸卿难道要把我大明忠心耿耿的军队都饿死了,才会有所作为吗?”

崇祯的话语有些重了,黄立极不得不出来为自己辩解道:“陛下,各地边军缺额太多,有些武官对下克扣军士钱粮,又一味向朝廷伸手要饷银,不是缺饷,而是想要中饱私囊而已。”

郭允厚也请罪说道:“边军粮饷虽然是户部管理,但是除了常例银和节赏之外,其他粮秣物资都是各地民解民运,直接送到各边军驻地的仓库,由边镇巡抚、道员、通判管理边镇钱粮,户部并不经手啊。

以臣看来,这某部边军欠饷一事:一是边镇官员贪墨,导致军士粮饷不足;二来便是该当解运此部边军粮饷的地方,在本地受灾之后拖欠税赋,导致没有足够的军粮解往该部。”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那么只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不就好了。诸位身为大臣,难道就坐视不理不成?”

下方的一干文官互相对视,没人愿意接崇祯的话。郭允厚想了想,便咬了咬牙上前说道:“陛下说的不错,想要解决边军的粮饷问题,首先就要清查各地的税赋积欠,还有边镇的钱粮仓库的账目。

臣请陛下派遣御史,前往清查边镇钱粮,和督促江南各府官员清理地方税赋积欠。”

郭允厚的话刚说完,黄道周就立刻上前反对道:“陛下,这些年来天下水、旱、蝗灾不断,小民本就度日为艰,难以存活。现在陛下再追索江南积欠,恐怕就连大明最后一方安宁之地也难以保住宁静了。臣以为不仅不应该追索积欠,反而应该免去这些地方的积欠,与民以休息。”

刘宗周、倪元璐、陆澄源等官员纷纷跟着出声,极力劝阻崇祯不能听从郭允厚的建议,只有徐光启等寥寥几人支持郭允厚的提议。

看着官员们等待自己的决定的时候,朱由检笑了笑说道:“其实朕觉得,郭尚书的方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清查各地的税赋积欠的事,原本朕到是不想说什么。

不过看到诸卿如此为小民的生计担忧,朕大感欣慰。地方受灾,小民缴纳不出田赋,造成积欠,这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有些地方士绅假借受灾的名义,故意不缴纳田赋这就是有意欺骗朝廷了。”

朱由检说着停顿了下来,扫视了下方的群臣一眼,方才对着曹思诚说道:“曹都御史,你安排一下都察院的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主要是追查各地有无冒充受灾小民拖欠田赋之人。

凡是在明年元月1日前主动补缴积欠的,朝廷不予追究。过了元月1日之后,凡是有积欠达到50两及以上者。官员夺职削籍,永不起复;有功名者夺去功名,积欠未交清前不得进行科举;此外有积欠者,今后一概不许从事海外贸易,也不得购买田产。”

崇祯的话顿时让这些官员大惊失色,倪元璐急急说道:“陛下,这有了积欠就要夺去功名、官职,未免太过了。朝廷难道为了区区50两银子,就慢待天下士绅吗?”

朱由检毫不相让的说道:“为了区区50两银子,居然能够欺瞒朝廷,这种难道不是国之蛀虫吗?他们连区区田赋都要积欠,当官之后难道还会为民请命?简直可笑。”

刘宗周、黄道周两人人虽然觉得崇祯的说法让人不舒服,但是作为这个时代真正的士大夫,他们还是有坚守的底限的。

看着大多数文官因为皇帝的嘲讽而却步之后,王守履思考了下,便上前说道:“陛下,这时间是不是太苛刻了,等陛下的圣意传到了江南,这元月一日也早就过了。陛下终不能为区区银两,而让江南名士蒙羞,臣请陛下再延上一月之期,好给人以悔过的机会。”

对于崇祯的做法,事实上大多数官员都不乐意见到,毕竟这已经触犯到了官僚士绅阶层的特权。

但是积欠这种事毕竟只能做不能说,就算是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也只能认为崇祯的处罚过重,而不能直接说官僚士绅就应该有拖欠的权力。

再加上闻香教之乱后,不管这些官员承认不承认,这位登基不到4个月的少年天子,已经牢牢掌握了京城的局面。

没有那个官员,会在没有大义名分的状况下,同崇祯进行争锋相对的斗争。因此这些官员们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让一步,希望崇祯能减轻对积欠士绅的处罚。

“既然如此,朕也宽厚一些,元月1日前清缴积欠的付9成,元月15日前清缴积欠的付10成,2月1日前清缴积欠的付2倍,3月1日前清缴积欠的付3倍。

在3月1日之前清缴积欠的,一律免罚。3月1日之后先处罚,在追缴积欠。”朱由检语态轻松的如此说道。(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你老婆掉了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盖世双谐绝对一番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终末忍界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超英的小团子[综英美]海贼之海军剑豪大县令小仵作红男绿女我真不想吃软饭崛起从挽明开始我要大宝箱老婆请安分重生于康熙末年离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