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称兵,非不知足而冀大位,因边臣欺侮,致启兵衅。去年我国同尔国罢兵和议,我遂执越境盗窃之人戮之塞下,我之诚心可谓至矣…
而尔国不仅接纳我国逃人,并擅自进入东海、黑龙江等我国边地,侵扰我国之人,还打死打伤了我国数十官兵…
我国此次出兵,非我不忘旧怨也,乃是希望同尔国讲和,双方共遵和约,永罢刀兵也…今我遣使而来,乃是怜悯尔国百姓之生命,故希望两国能够重修和约也…”
朱由检看完了黄台吉写给他的书信后,神情放松的评价道:“这黄台吉写的字倒是比我强上两分,女真人之中也算是难得了。”
王在晋可没兴趣同皇帝讨论黄台吉的字体,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崇祯说自己的字还及不上一个关外奴酋的话语。他忙不迭的打断了崇祯的话语说道:“后金派来使者谈论和约,显然说明他们现在也打不下去了。
臣以为,陛下应当接见后金的使者,尽快达成和议,结束这场战争。则陛下此次亲征,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为了这场战争,我朝四处调动兵马物资,耗费可谓巨大。若是能够早结束一天,对于后方负责调度兵马物资的朝廷来说,都算是替他们卸下了一副重担。
何况陛下出京时日也不算短了,为了避免朝堂上出现什么变故,陛下还是早日回京,掌握时局,安定京城人心为好。”
对于王在晋的劝谏,朱由检想了想,便转头看向了右侧就坐的几位将领说道:“你们对后金派人议和有什么看法?觉得后金对于议和又有几分诚心?”
吴怀坦白的说道:“臣看不出后金对于议和有几分诚心,臣以为后金尚未到山穷水尽的时节。我军虽然赢得了几次胜利,但是打败的大多数蒙古人,其中的真女真人并不多。
后金的援军都到了我军的家门口,却突然驻足不前,派出了使者前来议和。臣以为,后金不是想要借着议和麻痹我们;便是想要拖延时间,挫一挫我军胜利之后的锐气,再做打算…”
朱由检对于吴怀的说法不置可否,接着便把目光挪向了祖大寿,想要听听他的意见。祖大寿思索了许久才说道:“臣对于吴将军的说法不怎么赞成,以现在这种天气,拖延下去,只会对我军更为有利。臣觉得,后金军队也许是真心想要议和了。”
李宏元则对崇祯说道:“不管后金军队议和有什么目的,我们只要做好对后金军队可能性行动的应变计划,那么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朱由检听取了坐于堂内众人的意见后,思考了一会才做出了决定:“也罢,鞑子想要议和,我们便同他议和。不过议和归议和,作战归作战,我们自己还是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大司马继续总理全局,协调后勤转运和各战区的配合工作。吴怀和祖大寿负责三屯营城的防御作战,并加强对于后金军的侦查工作。
李宏元负责同后金使者进行议和,看看他们究竟想要议什么和。另外,后金派来议和的,都是些什么人?现在安置在哪?”
李宏元马上回道:“回陛下,后金议和人员有正使一人,副使兼通译一人,还有一牛录的女真骑兵。
臣同后金议和正使交流之后,将女真骑兵安置在了城外营中,而正使和副使接入了城内。臣正想向陛下禀告,是否将这两人安置于镇府之内。现在除了镇府内房屋大体完整外,外城还是一片废墟,并不适合用来接待使者。
后金议和正使是一位女真和硕贝勒,年纪同陛下相仿,据说是努尔哈赤的儿子,叫多尔衮。按照臣收集的资料,应当就是镶白旗旗主多尔衮。
副使兼通译是一位汉人,叫高鸿中。曾经在石门被我们俘获过一次,是黄台吉设立的文馆成员。”
“多尔衮?”朱由检有些诧异的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拜后世铺天盖地的鞭子戏,这位据说和嫂子有一腿的大清睿亲王的名字,他可是如雷贯耳。
撇去他同黄台吉老婆、顺治帝福临老妈、孝庄文皇后之间的桃色故事,这位睿亲王能够在黄台吉死后忍住帝位的诱惑,拥戴福临登基继位,避免了满清入关之前最有可能的一次内斗,也的确算的上一个“睿”字了。
黄台吉死后多尔衮如果多贪心一些,后金国内都必然会出现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那么第二年即便有吴三桂的投靠,多尔衮也无法带兵离开沈阳入关。只要让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成功接收了山海关,那么满清就再无入关的机会了。
可以说,继努尔哈赤、黄台吉之后,多尔衮就是建州女真最为杰出的人才。没有这三代人杰,就不会有什么大清王朝。而以区区不足百万人口的小族,能够连续三代出现了百年一现的人杰,这是满族的大幸,却是我华夏之大不幸。
听到这个名字的一瞬间,朱由检便下意识的想要出声命令,将这送上门来的多尔衮抓起来砍了,也算是为华夏来日灭一大敌。
不过下一个呼吸之后,他有些焦虑的心情就重新冷静了下来。此刻的他已经不是对后金国内部政局一知半解的朱由检了,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从沈阳源源不断传来的情报,已经粗略的拼凑出了一个女真社会的轮廓。
而在这场战斗中俘虏的那些女真将士,特别是两白旗的将士,对于明军的询问很是配合,因此倒是让崇祯知道了不少女真八旗之间的详细事务。
比如黄台吉登基之后,不但让儿子夺取了杜度的镶白旗,还以换旗的方式,逼迫两黄旗同两白旗交换旗号,让曾经的两黄旗变成了今日的两白旗,因此现在的两白旗将士对于黄台吉和两黄旗甚有怨言。
当然崇祯所不知道的是,努尔哈赤死后,被黄台吉和其他贝勒打压分化的两白旗将士,可不是对黄台吉和两黄旗仅仅只有怨言而已。严格来说,从八旗第一、第二的武力,突然掉落到目前的地位,已经让这些两白旗将士心里大为失落,他们曾经对于后金国的效忠,已经退化为了对于多尔衮兄弟的个人效忠。
在这种状况之下,当他们被明军俘虏之后,倒是毫无顾忌的向明军透露了女真八旗内部的关系。
两白旗将士的配合,倒是让朱由检了解了,现在两白旗的核心实质上是多尔衮兄弟,确切的说便是多尔衮。自己将多尔衮留下来,只会让两白旗彻底失去了凝固人心的旗帜。两白旗落入到黄台吉手里,便是一个时间问题。
他做这么多事情,可不是为了给黄台吉创造整合八旗的机会的。朱由检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终于打消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念头,同意了李宏元对于后金使者的安排。
多尔衮和高鸿中进入了三屯营城之后,便被安置在了镇府西北角的一座小院内。这座小院分前后两进,前院的房子有些残破,但是后院到也还算周正,只不过此处本有明军驻扎,见到两人到来,也不过是让出了后院而已。
因为明军的坚持,无法带从人进入城内的两人,只好自己动手清理了两间卧室出来。还好明军虽然不怎么待见两人,但是对于他们索要的日常用品却没有推脱不给。高鸿中向明军讨要的一应生活物事,还是基本都被送来了。
虽然对于目前的处境有所不满,但是多尔衮还是忍耐了下来,没有找这些普通明军进行抱怨。直到李宏元前来,听说明国皇帝并没有召见他们的想法,只是派了名不见经传的李宏元来同他们商议和谈的事。
多尔衮终于忍耐不住了,他以目光注视着身边的高鸿中,高鸿中不得不硬着头皮向李宏元质问道:“我国汗主亲笔写信给大明皇帝,还派遣了墨尔根戴青贝勒前来议和,可谓诚意十足。
皇帝陛下为何如此小视我国,居然连我国的使者都不愿意接见?难道皇帝陛下真想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吗?我后金虽小,但也绝不会屈服于明国的权威。
昔日天命汗以18副铠甲起兵,尚且打下了河西之地。今日我后金国兵强马壮,难道会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此沉沦下去么?
我以为,阁下应当回去劝谏皇帝陛下,我国既然已经表现出了诚意,明国也当待之以礼才是。否则两国继续刀兵相向,恐昔日辽东之事,明日便要在关内重演了。”
李宏元满不在乎的撇了一眼高鸿中,便注视着多尔衮傲慢的说道:“你们究竟是来议和的,还是来宣战的。
如果想要议和,就要接受我们的安排。如果是来宣战的,我军就在此地,你们不妨回去通知尔国汗主:若要战,便来战。”
多尔衮拦住了,因为被无视而满面通红想要上前理论的高鸿中,对着李宏元不卑不亢的说道:“我们自然是来议和的,不过我听说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一向被称为礼仪之邦。
去年明国使者来我沈阳议和,我国虽小但也极力款待,从无对明国使者有失礼之处。今日我们代表后金前来议和,不仅护卫被拦截在城外,连这座小院内也驻扎了军士。不知皇帝陛下是把我们当做使者呢?还是囚徒呢?
抑或是,这便是天朝上国对待外国使者应有的礼节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