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神话计划系列
你们那个伏羲计划可是把数学人才可都抽调去了。俞大维见到华罗庚的时候,经常打趣道。
为了研制电子计算机,孟享可以说是搜刮了华夏的大多数著名的数学家。
除去吴文俊许宝騄等人外,姜立夫胡明复熊庆杨武之等老将也纷纷出马。不过陈省身吴大任陈建功庄圻泰曾远荣苏步青等年青一代已经开始挑大梁了。诸如华夏最早提出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的赵访熊华夏拓扑学的奠基人江泽涵等人,孟享看着名字有点眼熟,有点记忆的,也都经过考察列入名单之列。
而带领他们的就是华罗庚,作为华夏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加上后世领导华夏数学研究所,领导了华夏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孟享还是由其来带领。至于夏培肃闵乃大等人此时还是略显稚嫩的学生,自然也就不考虑了。
华罗庚没有太多的学位笼罩,资历太浅,只有20岁的那个论文才崭露头角,若不是在英国剑桥留学时候,他的那篇关于高斯的论文使之成名,他恐怕在习惯论资排辈的华夏难以服众。他那本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的堆垒素数论此时还没有发表,资历还是略有不足。
当初周白提到的时候,孟享助了他一臂之力。
在39年,第一届龙杯科学大奖的时候,数学项的国内大奖就是由华罗庚夺得了,凭借的不是他的堆垒素数论,而是计算机的五大原则。38年他返回的时候,孟享就把拉拢到了先锋军那里,并提前八年给他治好了他残疾的右腿。在设立龙杯奖项的时候,孟享就在考虑扩大国内科学界影响的事情。
对于数学,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还没有完成,但对于孟享有意无意的提示下,以及早就给了他的关于计算机的课题。他突发灵感,罗列出了计算机五大原则。这个本来是40年,由控制论之父维纳才提出的。他正是于3536年在华夏做访问研究的时候,才从阴阳八卦中得到一点灵感。
而此时,这五大原则在孟享模糊的提示下,就在先锋军初期的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中被华罗庚摸索整理了出来。也只能算孟享剽窃了一半。很多时候捅开了一层窗户纸,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个成果此时还不是很引人注意,所以并没有得到龙杯奖的国际大奖,而只是拿到了国内奖。虽然也带有点争议,但在当时华夏陷入日寇炮火的时候,这样的成果也算是比较突出的。
华罗庚正是凭借着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出色理论,才成为了伏羲计划的领头人。毕竟这个新兴项目,别人了解的也不多。此时唯一有个大致概念的,除了孟享就是他了。
这个年代的科学家面对着报国大业时候,还没多少争权夺利的念头。只有后世外行人多了,才只能凭借着高位来维持权威。孟享对于这些事情,都是用内行来领导的方式,单设专门负责照顾后勤和对外交往的副手或者助手来处理其他事情。对于科学研究,严禁外行乱插手。
科学和文化的思想禁锢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闭关自守罢了。
我们哪里比得上夸父计划内的人才多那个用量子力学的王守敬不是被外国人称为华夏物理俊吗连梅贻琦校长都到了你们项目组了严济慈,我们还需要他来我们的电磁分组呢华罗庚也回笑道,他和学数学的俞大维早就熟知了,加上电子计算机内的不仅仅需要数学家,而且,电子机械的科学家也都需要。而核弹研究,也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很多组员都是两边挂着号的。
比如,钱三强,后世也是华夏的计算机奠基人之一。也是两个计划中都有名录。
数学作为科学家的基本功,很多科学家数学方面也很好。电子计算机的研究需要的人手也很多,加上还有其他项目,一些人也就身兼数职。
严济慈又要忙着他的光学实验室,又要在稷下学宫讲课,又要忙着洛阳新组建的光学制造基地,整天忙得见不着影子,光学他都顾不过来,最近很长时间不见他了俞大维摇头笑道。联合战区内忙碌的气氛直接点燃了他的激情,他喜欢上了这种不需要勾心斗角的踏踏实实的做实事的感觉。
我们不是也要忙着夸父项目的大量计算吗华罗庚也是揉了一下太阳穴,苦笑道。
对了,我来正是又有几个数据交给你,需要你们帮着核实一下。毕竟你们更专业嘛俞大维呵呵一笑道。
说着,他从身旁的一个少校参谋手中拿过来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上边的一大四小的五颗红星在黑色皮底下格外醒目。
华罗庚笑着双手接过公文包,打开了里边的一个文件袋,拿出一摞计算数据先看了起来。
不急不急,回去慢慢的算俞大维见状先笑了笑,继而略带神秘的凑到华罗庚的身边轻声笑道,听说,你们的那个八卦一秒钟能算五千次
伏羲计划中,电子计算机也不直接称呼名字,而是以八卦来代称。俞大维此时的保密等级已经是级了,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了。
那只是加法的运算。华罗庚点头一笑,把那些计算数据收了起来。
要是快点完成就好了。那么我们的夸父计划就轻松许多了。每天计算量太大,只能手算。赵访熊他们有不少速算的法子,倒是方便了许多。俞大维感叹道。计算量太大,这是最关键的。孟享曾向小花求援,但被小花拒绝了。
不是有不少算盘高手用好了算盘,可比一些机械计算机的速度还快华罗庚呵呵一笑道。机械计算机在17世纪就有了,不过很多速度并不怎么样,确实不如算盘方便。
机械计算机那东西比起你们的八卦来,可是小巫见大巫了。就是继电器计算机也比你们的慢了一千倍。不过我听说,那东西比房子还大源于数学专业的诱惑,俞大维对之很感兴趣,不过他既要忙于后勤,下一步连兵工等方面也要顾及到一些,哪里还有时间插手伏羲计划只能凭着保密等级高,过问一下罢了。
是不小。比这间办公室可大多了。华罗庚点了点头,想到他正在忙碌的那个八卦,他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整个机器三十吨重,三十多米长,仅仅用到的真空管预计就要近2万个电子管,而且这还不算试验中损耗掉的。在试验中,真空管用不了十几分钟就容易被烧掉一两个,怎样让他们正常的运行下去就是一个大难题。
就是电子管消耗太多,费用很大啊华罗庚不由感叹了一句。
俞大维因为涉及面较广,对于电子管也有些印象。从早期的10号管到后来的30号57号管,再到37年的r公司的6v6管,都是无线电爱好者追捧的经典。就像现在的电脑爱好者一样,无线电技术虽然作为当时的尖端科技,但却被无数无线电爱好者痴迷憧憬。俞大维因为亲友中有人喜欢这个,所以对电子管也了解一点。这些东西也都是需要大把砸钱的。
不过,他知道孟享对于这些计划的费用都是很宽松的。
也确实如此,伏羲计划也是一个庞大的项目,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只是第一阶段,而这第一件阶段的经费就被孟享砸下去了100万美元。原来历史中46年的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费用不过也才48万美元而已。
华罗庚的感叹,只是对比中央政府那有些拮据的科研费用而来的。此时的中央政府军费开支都不足,维持基本的教育经费已经很艰难了,哪里还有钱投入科研这也是大批的学者投身到先锋军这边来的缘故。
当过工兵署长的俞大维对此了解的更多。当初他来的时候,就被换了一大堆的武器。自从有了山寨公司开了口子可以买卖武器后,因为缺少进口而被中央政府重点关注了一段时间自主兵工产业也冷淡了许多。俞大维虽然做人处事很圆润,但一些现象也是看不惯。几大豪门的贪婪无度和国家发展的短视,抽空了自主产业的扶持。兵工行业只能维持,而无法再做大的发展。
相比与先锋军这边的大笔投资,脚踏实地的扶持基础产业,使得他更乐于留在先锋军的一个原因。就像现在他主持的夸父计划,虽然账务很严格,但经费很充足。
一亿当初,孟享直接给他开出了初期一个亿大洋的经费限额时,向来不大动声色的他当时脸上挂满了吃惊的表情。但他根本没在意这些,当时脑海中那个一亿的数目撞得脑袋嗡嗡直响。他不是没有见过大钱,兵工署长经手的钱财多了。
但一出手就一亿的大洋,还是让他有些心跳。
他不知道的是,仅仅今年,孟享开出用于其他项目的科研经费开支就超过了4亿大洋。用于核弹研究的只占了总数的五分之一,比起美国人曼哈顿计划投入二十五亿美元来是差了很多。不过,这些除了国内科学家们的薪水更低廉外,也同时是建立在其中一些材料可以由基地提供的基础上的。
各个项目中,基地的科技中心提供了完善的试验设备。借助分基地的优势,孟享在地盘内已经建造了十三个科技中心了。这些比国外实验室还要齐备先进的科研中心,大大的提高了科研项目的进程。
一些材料更是可以直接在基地出产的各类军品上拆卸下来使用。就连电子计算机的制造过程中,基地货也占了不少。
电子计算机可不仅仅是需要真空管,电阻器电容器继电器开关灯零配件这都是从基地产的军品器材上才接下来的。军品的质量更过硬,基地产的造价还格外低廉,也是让孟享省了大部分费用。本来是用不了100万美元的,但这笔费用主要是用在了相关产业的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上的。
比如真空管,虽然基地产更廉价,但以后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产业,也需要有个国产化来替代进口货色。所以一系列工业链条的带动就是的投入增加了。
不过,那只是给他们打基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零配件还是以基地产为主,孟享耽搁不起那么多的时间。
为了尽快的出成果,除了人手比之美国人的莫尔小组的四人组多了百倍,就连孟享也参与进来指点一二。虽然有了计算机五原则作为指导,但对于电子计算机的整体形象,开了历史金手指的孟享可谓是最了解的了。即使晶体管和真空管有很大的差异,但计算机的很多原理和规则是相同的。大学学习的计算机基础也没有忘得一干二净,虽然体系无法健全,但大体的结构还可以提示一二。
机器的二进制和老祖宗传下来的阴阳很有几分相似之处啊俞大维笑道,家学的传统使得他不是那种从小西式教育,经受了西方文明的全面的白化人,反而是华夏中体西用的典范之一。在孟享的一些提示中,发现了现代和古老的完美结合。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啊华罗庚是自学成才,接触的传统东西也很多,也不是那么死板。
孟司令提倡华夏之文明复兴,这老祖宗的东西也有不少好东西啊俞大维感叹道,国内全面西化的风潮依旧很烈,尤其是在被人欺凌不堪的时候,很多年轻人更是向往西方的强大。对于先锋军此时提倡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华夏特色文化,他还是很赞同的。糟粕需要舍弃,好的需要继承。
但什么是糟粕,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性的东西很多。中西医之争就一直争辩的很激烈,自从孟享提高了中医的地位后不久,就迎来了西医的全面反攻。双方从去年开始就在各种场合上争吵对战,甚至还举行了实战。
这种东西是以引导,不适宜行政压制。孟享也只是在背后,偶尔帮着中医助助阵而已,并不干涉提案多。
这些还有着自由的选择,但诸如缠脚,先锋军却是大肆宣传,使得联合战区内成了人人喊打的举动了。即使一些老古董留辫子,孟享也没有强制,只是宣传上吹风而已。但这个残害人身体的缠脚,却是被先锋军明令禁止,从经济手段和行政法律手段一起下手,彻底根除这种国粹。
此外诸如牵扯到信仰神话一类的,和宗教不同,联合战区政府也只是稍加约束,并不强行干涉。
俞大维此时对于这些计划的名称就很感兴趣。一个夸父,一个伏羲,这都是华夏的古老神话中的名字。而且据他所知,还有个神农计划有个后土计划,甚至还有个蚩尤计划。
对这些计划,他只是大体知道一点而已。
对于神农计划,俞大维只是知道这是个种子改良的计划,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它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的全面研究。当然核心正是种子的改良,而其中的一号计划就是杂交水稻。
源于后世的网络轰炸和考试的死记硬背,孟享对于国家和民族荣耀的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可是记忆深刻。若是没有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改良,在十几亿张嘴的压力下,当贫富差距拉大的时候,饿死人的情况依旧会出现。可以说,后世的政治体系之所以稳定,首先是建立在大家吃饱饭的基础上的。而其中杂交水稻居功甚伟。
从38年初的时候,考虑到地盘上吃饭问题,被粮食紧缺压得心头喘不过气来的孟享已经启动了农业改良计划,这是神农计划的一部分。
除了兴修水利和建设的六个化肥厂外,种子改良是其中一大项。而小麦和水稻的改良是重点,尤其是水稻,孟享可是有杂交水稻的深刻印象。
除了意识和观念的问题,杂交水稻的技术并没有太多超时代的高科技,剩下的最需要的是不断的试验和积累,这需要时间。
联合战区内的水稻研究所可是集中了大批的水稻专家,诸如丁颖原颂周周拾禄钱天鹤谢家声杨开渠沈学年等人,早早的就在先锋军的支持下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
丁颖早在26年的时候,就发现了广州郊外发现了现在所在水稻的原种。继33年,研制出了中山一号优质稻种外,在36年,他还曾经用华南水稻和印度野生稻杂交,育成千粒穗体系,其中的银印稻种轰动中外。
虽然后来受到了鬼子侵略的影响,但在先锋军的支持下,他很快有组织起了新的研究。
为了取得更好的数据,38年的时候,先锋军就在海南偏僻的地方建起了实验农场。在当时的加里曼丹岛上的南洋基地附近,也建起了实验农场。泰国越南缅甸等稻谷生产大国,也有了试验田的分布。
根据孟享的提示,在海南寻找野败的行动也早早就开始了。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在多人持续不断的搜寻下,终于在海南和广西发现了三株。
这是杂交水稻的开端,后边的需要不断的试验。
持续了一年多,才有了一点眉目,不过这只是实验室的资料而已,还需要室外的试验。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此时粮食方面,先锋军并不着急。低保分田后,各地的百姓积极性大增,在水利设施跟上的同时,丰产有了保障,虽然上缴联合战区政府的少了,但战区内的总量多了,市场一流通,更有先锋军自己握着的大片农场存在。所以即使国际粮价受到了战争影响,不断拔高,但国内粮食市场还算稳定。
孟享也不会催促,神农计划也同样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庞大系统。
同样的还有其他的计划,俞大维对于后土计划了解的不多,只隐约知道与材料有关系,不过对于蚩尤计划,他却是了解的比较多一些。
蚩尤计划是源于蚩尤造兵而来,针对的就是兵工产业。除了夸父计划外,这个计划,他接触的最多。
蚩尤造九兵。在蚩尤计划初步阶段中,先锋军自己的兵工产业也重点以九种兵器为重点研究对象。
此时,孟享领着白崇禧领衔的中央政府观察团正在观看着其中的几种武器。
这是我们的新式突击步枪伍德生双手平端着一支在白崇禧看来有些怪模怪样的枪支说道。
在升级后,孟享就把47和m14等名枪生产了出来。价格贵一点不要紧,只是作为试验借鉴,用不了多少费用。于是,伍德生在这些名枪的借鉴下,重新有修改了一下他发明的甲1式突击步枪,成了现在的这一支。口径同样是新标准的7毫米。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