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附近,晨雾还没散去,一匹匹骏马就疾驰而去,扬起漫天飞雪,各方诸侯的耳目纷纷把战报回传。
看一看周瑜击败刘备后各路诸侯的反应,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最先接到战报的就是孙策。
孙策自然是最为欢喜的了,周瑜大败刘备,他这里的压力就小了许多,有了和张飞坚持的本钱。所以孙策立即给周瑜写了封书信,内容大家都猜得出来,就不必细说了,无非是公瑾你再接再励,稳住大好形势即可,我这里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再坚持一段时间,我就能击败张飞支援你去了。
在孙策之后,曹操和李重几乎同时得到了斥候的回报。
曹操对周瑜击败刘备是喜忧参半,曹操即希望刘备快点搞定孙策,北上攻打李重,给自己一个渔翁得利的机会。又害怕刘备击败孙策以后不敢和李重交手,转而攻打自己,这不是胡说八道,李重现在的实力强过曹操。
既然拿不定主意,那么曹操就决定静观其变,实际上曹操就算想插手也插不上,牛渚太远了,曹操实在是鞭长未及。
其中最不高兴的就是李重了,说实话,李重一点也不怕刘备击败孙策再北上和自己决战。李重反而更希望刘备大发神威,吞并江东,那么在争霸的路上自己就少一个敌人。更重要的是,李重很眼馋孙策手下的人才,比如周瑜、鲁肃、张昭等人。
李重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旦刘备灭了孙策,依照自己和孙策的良好关系,还有联姻的因素,这些人很容易投奔自己了,特别是和孙策感情最好的周瑜,周瑜一定会竭力为孙策报仇的。
周瑜是什么样的人?文武双全,水陆两栖,要相貌有相貌,要文采有文采,要不是少点王八之气,这货简直就是玄幻小说中的猪脚。
“大耳贼,你不给力啊!”李重捏着战报直骂刘备不争气。
和李重一样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还有李儒,这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眼珠一转,就给李重出了一个馊主意。
李重奸笑两声,立即就给荆州的蔡瑁写了一封书信……
当然,蔡瑁就接到了李重这封书信的时候已经是十余日后了,现在先不说这个。
同样对刘备败给周瑜感到失望的还有刘璋,作为刘氏同盟的重要成员,刘璋的智力真有点问题,不适合争霸天下这个残酷游戏。事到如今,刘璋也没看出来刘备的狼子野心,气的严颜、张任等人几乎要吐血三升。
必须要说明的是,严颜、张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着急的是刘璋不同意趁机偷袭荆州。
实事求是的说,严颜、张任的想法极其英明。如果说现在那个诸侯最有战争潜力的话,毫无疑问就是益州的刘璋了,天府之国很长时间经历战火了,粮草丰厚,兵源充足,支撑十万大军连战数年都不是问题。
而刘备现在荆州守军只有两万余人,极度空虚,还有一众忠于刘表的老臣子蠢蠢欲动,刘璋现在动手的话,成功的机会很大。但很可惜,刘备就是看准了刘璋这个人小富即安的性格,才敢冒险攻打孙策的。
刘璋的消极心思也彻底寒了某些人的心,比如张松和法孝直(河蟹),两个人已经着手准备一些事情了。
也有对刘备和孙策交战结果无动于衷的,这个人就是马超,自从曹操退守关中以后,马超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天都是问题。现在对于马超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好下家。
实现回转牛渚战场,刘备已经做好了分兵的准备,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兵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风雪交加,天地之间一片朦胧,刘备的三五千万大军离开水寨,踏上漫漫征程。
作为虚兵的一方,张允带领五千兵马,诈称一万五千人马,大摇大摆的扑向历阳县。
作为真正的攻击部队,黄忠和庞统带着三万人非常低调的杀向石城,意图将军队掩盖在风雪之中。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周瑜早就派遣韩当朱桓二人分别驻守历阳和石城二县了,斥候也撒出十里开外。
不过刘备也只是希望一下而已,就算瞒不过周瑜也就瞒不过了,真正的实力碾压才是王道。
牛渚战场距离石城步卒五十里,一日急行军即可到达,所以到了当天晚上,黄忠的前锋部队兵临石城县城下。与此同时,刘备分兵的消息也传到东吴军中,吴军将领顿时齐聚周瑜帐中。
不过让陈武、凌操等人惊诧的是,周瑜依旧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仿佛刘备攻打的是别人的城池一样。
最后还是凌操忍不住问道:“大都督,石城之中只有三千多兵卒,要不要末将带兵救援朱桓。”
“出兵救援朱桓?”周瑜好像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眯起眼睛,紧盯着凌操说道:“凌操,你要带多少兵卒救援朱桓,说与本都督听。”
凌操刚想答话,却又闭上嘴巴,低下了头来,别的满脸通红。凌操实在是没办法答话,带兵多了,水寨怎么办?带兵少了和荆州兵卒陆战,那和肉包子打狗没什么区别,凌操估计一下,没有一万兵卒怕是救不了石城。
看到凌操无言而退,周瑜沉声道:“诸位不必再提救援石城一事,朱桓勇猛善战,必定可以挡住黄忠。诸位担心石城的安危,莫不如好好操练兵卒,寻机攻打刘备的水寨,学那围魏救赵之计……”
说罢,周瑜一甩衣袖,会寝帐去了。东吴众将用眼神交流一阵,只得退出帐外,各自回营去了。
其实东吴的将领也知道周瑜的难处,他们都知道应该分兵救援石城,周瑜就不知道吗?关键是周瑜拿不出那么多兵卒而已。这完全就是实力差距,和智力无关,初出茅庐的庞统照周瑜相比差得远呢!
朱桓回到石城之后也没闲着,依照周瑜的吩咐,抽空就训练壮丁协助守城,总算勉强凑齐了五千人马,当然这五千兵卒有一半都是民夫,战斗力实在不好说。好在朱桓守城是尽心尽力,没让黄忠偷袭到,一听到斥候禀告,早早就关闭了城门。
黄忠带着五百骑兵偷袭不成,只得退到数里开外,等着大军到来。没办法,黄忠敢带着五百骑兵偷城,并不代表着黄忠敢拿五百骑兵和朱桓正面作战,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士气问题。
到了半夜,庞统带着大军赶到石城门外,三万大军在夜间行军,火光如同一条长龙,延绵数里。黄忠欺朱桓兵少,都没有连夜扎营,直接将大军开赴到石城城下,将石城围得水泄不通。
天色渐明,黄忠的三万大军出现在朱桓的视线里,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看得朱桓眉头紧皱,暗叫不好。
黄忠叫庞统带着人安营扎寨,自己提刀前来叫阵。
朱桓也是东吴的猛将,见到黄忠叫阵,顿时感到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带了五百出城来战黄忠,一心想要把黄忠斩于马下。
等走到附近,朱桓就感觉有些不妥,远处看,黄忠须发皆白,年逾古稀。但近处一看,黄忠的面相并没有那么老,称得上鹤发童颜,面色红润,眼中神光闪烁,怎么看也不会超过六十岁的样子。
再看黄忠手中提着一柄长刀,钢刀通体赤红,看上去就像沾满鲜血一样。(出自《古今刀剑录》——陶弘景)
朱桓还注意到,黄忠背上还背着一张弯弓,虽然没拿到手中实验一下,朱桓也能看出来,这也是天下少有的硬弓。
朱桓心中警惕,脸上却露出一副轻蔑的神色,冷笑道:“刘玄德手下无人了么,竟然派一老卒前来叫阵,真叫我朱桓胜之不武啊,哈哈哈……”
黄忠脾气暴躁,闻言勃然大怒,厉声喝道:“朱桓竖子,黄口小儿,今日黄忠定然将你斩于马下。”
“大言不惭……”朱桓冷喝一声,纵马上前,一刀劈下。
黄忠大喝一声,横起长刀向上就挡,朱桓本想欺负黄忠年老体衰,气力不如自己,但两刀相接,朱桓的心就沉到脚底。“锵……”的一声,黄忠完全架开了朱桓这一刀,别忘了,朱桓是先动手的,准备充足,所以实际上朱桓的力气并不如黄忠。
朱桓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感觉事情不妙的,比力气比不过黄忠,你还能和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妖怪比招式经验吗?
架开朱桓的一刀,黄忠钢刀一转,斜斜劈下,如同一道红光掠过。
朱桓急忙竖起长刀抵挡,却发现黄忠这一刀并没有多大的力气,刀锋只是轻轻的划过自己的刀杆。
“呲……”破空声陡然响起,黄忠这一刀在半空中猛地一个折转,反砍了回来,速度更胜第一刀。朱桓连出手反击的机会都没有,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抵挡上,这才堪堪挡住了黄忠这一刀。
根本不给朱桓喘息的机会,黄忠手中的钢刀上下翻飞,红光缭绕,奔着朱桓席卷而去。
在观战众人眼中,黄忠手中的钢刀几乎化成一团赤红的火焰,将朱桓笼罩当中。
十余招过后,朱桓都没得到一个反击的机会,被黄忠逼的倒退了十余步。朱桓心中发狠,正要冒险反攻,忽然听得一声厉喝,只见黄忠怒目圆睁,须发皆张,把大刀举到天空,一刀劈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