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济都可以调回到“子报”去当编辑。女护士就听同事说过,现在“子报”也非常难考进去了。福利待遇什么的都超好。
而在她看来,那“子报”就是男友的老爸在当“老总”的,而男友又超能写——他都给她看过他每月的“稿费收入”,都差不多有她的工资收入了。因此,女护士觉得,男友就算不在基层混了,想进她所在的二线城市的“子报”,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调动男友的工作到“二线城市”的“子报”,女护士觉得挺简单的一件事儿,毕竟男友的老爸钟任,如今可是大权在握啊。“子报”用人起码也用200号左右的人,把自己这位“能干”的儿子安排到“子报”工作,俨然可以视为“内举不避亲”嘛。
在女护士看来,没啥不可以的啊。
女护士不懂,偏偏在钟任这儿,想要调自己的儿子到“子报”当编辑,就是个天大的难题啊。
那是有原因的。
因为报社已经成立有几十个年头了,一直都算得上一家效益极佳的单位。不仅级别高,员工的待遇比起许多“二线城市”的好单位,也不遑多让。因此一直以来,报社就相当难挤进去。而想挤入这个单位的人员,也是超级多。
因此早在N年之前,报社就有过规定了:本单位的员工的子女(注意!不仅仅限于本单位领.导的子女啊,包括资深员工的子女),都不得在本报内担任“有编制的编辑及记者”。
本单位的领导及老员工那么多,几百号人啊,如果没有个约束,个个都想把自己家里毕业出来的小孩,安排到报社内当“编辑”,当“记者”的,那报社的编辑记者早就突破千人以上了。
如此庞杂的人员体系,连发工资都困难,还提什么发展呢?根本就“举步维艰”,难以发展好不?!
报社毕竟是个存在了数十载的大单位了,报社以前的老总,早就意识到了上述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早就定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总的来说非常严格的一条“铁律”,那就是不允许招收本报社内员工的“子女”进报社当“编辑”或“记者”。
想进报社当普通的工人——比如说报社印刷厂的工人吧,那倒是可以“照顾”一下的。如此,也能体现报社这种大单位,既讲严肃的纪律,又有浓厚的人情味儿。
之所以报社的“头头”们并不怕招本报社老员工的“子女”,进报社印刷厂,那是因为印刷厂的待遇实在跟报社的“编辑”、“记者”没法比啊。
两方的待遇差别,说是“天差地别”有点太夸张。但差个几倍还是有的。因此之故,并不惮“报社老员工”们的“子女”进报社印刷厂,挤占名额。
反正印刷厂的待遇并不太高,跟外边的印刷大厂的待遇,那也差不多吧。报社印刷厂又需要大量用工,只要身强力壮的,用报社内老员工的“子女”也好,用外边的人工也罢,总之没啥大不同。既然如此,当然可以先安排报社老员工的子女呀。
然而,估计那些“报社老员工”的“子女”们,没那么大的愿望去报社印刷厂做工啊。
有些铁一般的规定,在“报社”内代代相传,无论是哪位强势的新社长就任了,都没那么大的胆量去挑战那样一条“铁律”。
偏偏又因为这样的限制存在,导致钟任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自己的小儿子拉到“子报”来。
“子报”终归还是报社的“子报”。本报这种更高一级的报纸,都不敢违反代代相传的“铁律”,“子报”从属于大报,上边有什么样的规矩,它当然也只能跟着遵守。
这种情况下,女护士指望“钟家小儿”调回到跟她“同城”的“二线城市”,调回到效益极好的“当代都市晚报”,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戏”的。
但女护士哪里知道这里面有好多的制约,就像一开始跟“钟家小儿”交往时,她也单纯的把对方那“没编制的公.务员”,跟“有编制的那种公.务员”,看成了一回事儿。
也不怪她的眼皮浅了。总之,“钟家小儿”成为了她的新任男友以后,其实单单看他的收入,看他出手的“阔绰”程度,那是远胜于她之前的历任男友的呀。
这种情况下,谁能看得出“钟家小儿”是把他的两份收入(包括稿费收入)合在一块儿用了。
在女护士的眼里,只要比她的“前任”们出色,那就一切OK。连前几任的那种条件男,她都愿意试着交往一段时期了,像“钟家小儿”这种条件,要当她的男友,当然完全没问题。
这一交往,直接就交往了数载。
一直没应承办婚礼结婚,从女方的角度,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异地分居”的问题了。
只要能解决掉这个问题,那就一切好办。
一开始“钟家小儿”也在犹豫:是继续跟女护士一直交往直至结婚?还是干脆扎根基层,继续徐图艰难升迁之路?如果选择了后者,那当然大概率最终会跟女护士分手,然后不耽误对方迅速的另觅结婚佳偶(毕竟按照女方的年龄,也拖不起了)。
而“钟家小儿”就在他工作的基层,也找一个当地的女子结婚得了。
从此两人的人生不再有什么交集。
那是很普通的故事,也是很平凡、很无奈的故事。
要说“钟家小儿”对女护士非常之“留恋”,那也不是事实。毕竟,如今这世道,都交往了N年了,还没有在一块睡.过的男女朋友,估计也难找。所以“钟家小儿”得手N年以后,也没有特别的惋惜及遗憾了,哪怕真的“分手”以后。
反之,从女护士的角度,哪怕真的跟“钟家小儿”断了关系,她也不会特别伤心难过的。毕竟当初都有过N次“换男友”的经验了。要说会如何如何的舍不得“钟家小儿”——老实说“钟家小儿”还远没有优秀到那种程度啊。
他俩的关系,更像是一对大龄青年,在挑不到更理想的“配偶”之后,那就找了个“次一等”或“次几等”的对象,勉强凑合着组建家庭吧。
如此而已。
无论从男方的角度,或者从女方的角度,都没有太大的不同见解。
最终“钟家小儿”还是先对在基层混资历,图升迁的“大业”,彻底的失去了信心及斗志了。
他不愿再在基层混下去了。所以愿意返回女护士所在的那个“二线城市”去另寻工作了。
他可是精于撰稿,就算不能去报社的大报或“子报”担当编辑或者记者,但他可以去“二线城市”的其它报纸当“编辑”啊。
那个“二线城市”,报纸和杂物刊物虽然不算多,但十几二十家,还是有的。换言之,哪怕不去大报和它的“子报”工作,“钟家小儿”完全可以选择去其它的那些报纸的。
其它的报纸的效益,比起“当代都市晚报”差了老大一截,可其中一份“庸城晚报”,论起工资及福利待遇,却是当地可以排名进入前五名的报纸了。
恰好那份“庸城晚报”的陈老总,跟钟任的交情深厚极了。“钟任”无法往自己掌握的这份“子报”中,“塞”入自己的亲生儿子。但钟任可以通过“陈总编”的关照,把他钟任家的小儿子“安进”那“庸城晚报”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女护士其实并不算完全评估错了。像“钟家小儿”有了什么事儿,他家里的长辈肯定会站出来替他“兜底”。
比如说,“钟家小儿”想自己努力去争取进入“子报”不成,连他老爸都不能关照“钟家小儿”。但又因为长辈们的影响力所在,进入“庸城晚报”完全没问题。
进了“庸城晚报”,“钟家小儿”岂不也等于返回“二线城市”去工作了。
其实要求男友返回“二线城市”工作,是女护士的一个强大的“执念”了。却不是“钟家小儿”的。“钟家小儿”在大专毕业之前,也就是22岁以前,一直都是在“二线城市”那儿生活,还住在报社大院的那种“城市核心区”哩。
他也没觉得这个“二线城市”有啥了不起!
但女护士可是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在这个“二线城市”的某所三甲大医院站稳了脚跟的。她就格外的珍惜留在这样的一个城市的机会。她可不想返回像她老家那种落后的山村角旮旯的卫生所。
其实“钟家小儿”觉得嘛,女护士眼里的所谓在“二线大城市”工作,其实也只是名义上好听而已。实际上,并非有听起来那么光鲜。
原因很简单。
像报社所在的这个“二线城市”,底蕴太缺乏,工业基础太薄弱,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其实远远比不了真正的那种老牌的“二线城市”。
当年为了升格城市,扩大城市的容量,许多老牌城市的做法,都是积极的“招商引资”,引来了许多用工大企业,然后在城郊位置开辟一个个“开发区”啊,“工业区”啊,“集中区”啊……对老城区中的“城中区”之类,则采取逐步的征.收重建!
这样的逐步发展的方法,才是一个城市逐渐做强做大的过程。
但报社所在的这个新晋“二线城市”,却是走的“摊大饼”似的发展模式。
所谓的“摊大饼”式的扩大所谓的“城市规模”,那就是不去理会城市的“配套”方面的东西,直接的不断把城市周边的“区域”划归进来。
这样搞,要多大的城市面积,理论上就能搞多大的城市面积。
近些年来,报社所在的这个“二线城市”,越发的夸张了,以前还是把城郊的一片片区域纳入“城市”的范围,后来干脆把周边属于它管辖的好几个“相邻的县城”,都直接纳入了它的“城区”范围了。
也就是说,之前N个临近的“小县”,直接改成了“某某区”——属于该城市的“某某区”。
如此一来,名义上似乎乡.镇就成片成片的变成了“城区”,而该“二线城市”的城区面积,直接比几年前翻了5、6倍都不止。
而“二线城市”的财力有限,它这样扩大“城区面积”,真正投入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通往各个“新区”,拓宽一些,修好一些,如此而已。
其它的“配套设施”,财力方面无力支持继续投入了。先“摊好了大饼”了,从城区面积的数据来看,妥妥的“二线大城市”的标准了(甚至单论“城区面积”这一项,远远大于其它的老牌二线城市哩)。然而,更为关键的“城区面貌”,以及城市配套设施,一点改变都没有。
这里面包括各种学校及医院的“配套设施”,各种大城市的企业入驻率,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一系列的关系的东东,都跟不上啊。换言之,主要还是下边由“县”改“城区”的各地方的老百姓,一点没感受到有什么实际方面的好处。
也就是名义上自己由“小县城”的居民,变成了一个“二线城市”的居民了。
但这“二线城市居民”的“含金量”实在太低。变成了“二线城市”居民的民众们,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一点没改善,想要在“家门口”周边有“企业”入厂,赚些生活费,这点小小心愿都难以实现。
如此一来,一个“二线大城市”居民的身份,自我感觉或许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感觉。但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才不会理会你的这点小小“改变”。
就像有钱人,哪怕就是沿海的小城市的“某某村”的村民,名义上的“农民”啊,人家照样被外地人羡慕妒嫉。你一个空架子的“二线城市”的居民,有个啥用?
名义上是这个“二线城市”居民了,间接的催快了本地的房地产的疯狂的扩张,新楼盘如雨后春笋,多得不得了。
可惜,本地的房价因此被人为的拉抬上去了,当地的没房的居民更买不起房了,对他们真的就好吗?
或许,只有像“子报”这种能吸引绝大多数本地房企打楼盘广告的“企业”,或许就能得到真正实惠吧。
“子报”现在能每年有如此可观的广告收入,房地产广告这一块,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