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的当天,黄柯以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国防部长的名义,向崔武和麾下的三军下达了反击的作战命令。
获得了第一集团军数万人优势兵员补充之后的中国军队,此时已经具备了和日军旗鼓相当的作战能力,再加上空降部队的投入,崔武相信他们能够完成反击作战的目标。
在这之前,黄柯已经任命白崇禧为保卫战的参谋长,他和崔武等人一起制定了反击计划的作战计划。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从东线开始进行反攻,以优势兵力粉碎从东线正面进攻的第六师团、十八师团和第九师团三个师团组成的重兵集团。
这个重兵集团占据了日军进攻南京兵力的一半还要多,如果能够击溃他们就等于斩断了日军的拳头,基本上可以奠定南京保卫战的胜利。
当然,除了战略上的原因之外,黄柯这样做还因为这三个师团是历史上那场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消灭他们势在必行。
为了保证兵力上的优势,崔武在东线布置了第一集团军、十五集团军群和88师、87师,外加新扩建的火箭炮兵团共计十五万人的大军进行反击,双方的重兵集团要在南京以东来一次正面的硬碰硬。
中国军队下达的反击作战命令的当天,这一份作战命令的大样也日方的情报部门送抵了日本华东方面军高层。
但松井石根和鸠彦王等日军华东方面军高层看过之后却不以为然。
眼下,日军的进攻虽然不是特别顺利,但离破城已经指日可待。更何况日军形成三面大军压境的态势,中国军队的防守压力空前紧张,综合各种情报网的消息他们判断,中国军队没有发动反击作战的能力。
日军高层的这一次判断失误,是他们失败的一个开始。
十月十日下午三点,秋日的阳光下,火箭炮部队率先发起了对日军的反攻。三个火箭炮炮兵团在炮火之下接近日军阵地,部署完毕之后便对日军阵地进行了一轮齐射。
上百辆的火箭炮发射车一同朝着日军阵地开火,这景象极为震撼!无数的*发出划破空气的火光,在下午三点的时候仍旧映红了半边的天空,火箭炮发出嗖嗖嗖的怪声,像是大风一般在吼叫,紧接着又如同下雨一般,一波波的落入日军阵地。
炮弹在日军阵地的集合点炸开了一个个绚丽的火花,爆炸的冲击波和溅射的火焰让日军阵地顷刻间化成一片火海。
这样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火箭炮兵部队进行了两个齐放。半个小时后,日军阵地一片火海,连气浪掀起的尘土都是血红血红的。
密集的*杀伤力惊人,再加上先前火箭炮给日军官兵带来的恐惧,当火箭炮袭来的时候,日军官兵变得手足无措。除了那些被瞬间烧死的外,还有的日军官兵浑身大火,他们咿咿呀呀在歇斯底里乱叫,没过一会就一个跟头栽倒下去,燃烧的只剩下一堆灰土。
在火箭炮进行了火力压制之后,反击的部队开始了进攻。
第一集团军的坦克装甲部队从东线杀出,直奔日军占据的汤池一线,拉开了地面反击作战的序幕。
第一集团军先头部队是由一个装甲团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团组成的,这支部队是薛伯陵用来冲破敌人防线的部队,他对崔武描述说,要让一头浑身是火的疯牛冲到日本人那里,将他们针脚打乱,然后再全军出击。
进攻开始,在南京以东几里宽的横面上,近百辆国产的犇牛2中型和美制的M3格兰特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庞大攻击编队,扬起一浓滚的尘土,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冲向日军阵地。
第六师团的前线部队还在刚刚火箭炮的袭击下没有站稳跟脚,又遭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
钢铁下的坦克履带无情的碾碎了日军官兵的身体,那些高举*包准备彰显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又被协同的步兵打的稀巴烂。
这一波进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中国军队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几公里。
看到前线的战果之后,崔武立刻下令,全军反攻开始!
十五集团军、第一集团军还有88、87师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在东线进行进攻,部队迂回之后准备包抄日军的东线部队。
处在东线最前沿的日军第六师团36旅团在遭遇了坦克部队的冲击之后,旅团长牛岛满气急败坏的向师团长谷寿夫汇报。
谷寿夫已经知道了中国军队反攻的事情,他眉头紧皱,意识到这支装甲部队是中国军队反攻的拳头力量,务必要干掉他们。
和参谋军官们研究之后,谷寿夫立刻下令调集余下的坦克部队进行阻截。并且将这一情况上报了华东方面军司令部。
松井石根和鸠彦王听后大为吃惊,没想到中国军队竟然真的开始了反攻。既然他们用装甲部队打头阵,那么就用装甲部队消灭他们。
华东方面军立刻调集了本部的装甲部队进行拦截。装备了大量的89式中型坦克和95式坦克日军装甲部队汇聚在句容一线,双方的数百辆坦克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坦克作战。
老实说这里的地形河网密布,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部队作战,但双历史就要从这里改写,一场将写入各国军校教材的坦克战就此打响。
中日双方的坦克在展开一场硬碰硬的战斗之时,反攻的其他部队也按照预定的计划组织了进攻,中日双方的一场大决战开始了。
战斗从白天打到了黑夜,到了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周围噪杂的枪声依旧不断的响起。
此时,刚刚喝过一碗小米粥的黄柯又来到了国防部防空会议室。
他坐在那里目光如炬,他眼睛盯着前面的大比例尺的敌我双方态势地图,参谋们都忙碌的不可开交,各种电话声不断响起,滴滴答答的电报声音也此起彼伏。
参谋们将前线的情况汇总之后递交上来,然后在那副巨大比例尺的地图前标明。
“总长,还是先去休息一下吧,这场战役恐怕要等到几天之后才能见分晓。”参谋总部的副总参谋长、南京战区总参谋长白崇禧走过来对黄柯道。
一时走神的黄柯回过神来道:“不碍事,我现在不困。现在各路部队情况都怎么样?”
白崇禧道:“都已经按照预定的计划展开了攻击。目前来看进展还算顺利。只是这样一打,我担心两翼的防线有点吃紧。”
白崇禧说的没错,参加这场战役的兵力拢共也就那么多,既然将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东线上来,那么显然左右两个区域的防守势必薄弱起来,这样一来,那两个方向进攻的日军也就凶猛起来。
“电告余程万和萧山令,让他们务必严防死守!一只日本鸟都不要放过去。”黄柯严肃的说道。
余程万率领的七十四军和萧山令率领的卫戍部队在南京的东北和东南两线进行防御。为了进行东线的快速部署,国防部从这两个防线上分别抽调了88师和87师两支精锐,但并未向两支部队增派其他援军。
这样一来,原本还和日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另外两道防线,实力的天平自然开始向日军方面倾斜。
黄柯知道这样是冒了极大的风险,因为日本人一旦从这两个方向的任何一个方向突破,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战线的崩溃,南京的陷落也是迟早的事情。
可不这样做,仅仅依靠目前的兵力和日本人展开对峙的话,胜算不是很大。随着日军本土继续增派援军,那么面对实力强悍的日军,南京最多也就只能保到年底。
黄柯不愿意,也同意南京的陷落。故在多方参谋之后做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部署。
同时,为了确保两边的这两道防线不被日本人突破,他派出了两员虎将前去镇守。
对于他们两个,黄柯内心里是极其信任的。所以在临行之前,黄柯亲笔给余程万书写了“虎贲”的战旗;同时,他在萧山令临走前,给他送去“铁军”两个大字的战旗,这样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
余程万和萧山令当即表示,不成功,便成仁!
事实证明他们的确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南京保卫战的反击战中,东北和东南两线的作战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东线,他们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一步也不曾后退,两支军队战死无数,但用鲜血之躯捍卫了阵地,保证了南京保卫战反攻的胜利。
两支军队也被人称之为“虎贲铁军”!
后来,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听闻此事之后,亲自和余程万将军以及萧山令身边的军官详细了解了这次战役的前后经过。
那些催人奋进、潸然泪下的动人事迹感染了他,也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伟岸和忠诚。他觉得有必要让全国人知道并记住,于是他在抗战还未结束之时,动容的写下了《虎贲万岁》一书,记录了这支军队硬碰硬的钢铁时刻。
ps:虎贲万岁却有其书,张恨水先生所作,讲述常德保卫战,语言通俗,内容详实,若有兴趣可以看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