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进入第二个年头,在前期的对峙状态之后,日军开始举国之力向中国战场增兵。在东北、山东和淞沪三大战场上,日军投入了总兵力超过了百万,其中包括新组建的数个重型装甲师团。
在部队大量增加的同时,三路大军的总司令长官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阴险狡诈的板垣征四郎被派往了东北战场,担任关东军和诸多满洲多路军队司令长官;而戴着眼镜、看似文质彬彬的冈村宁次被派到了华北战场;松井石根还是继续担任上海派遣军的总指挥。
三个派遣军的司令长官在春节之前召开的最高军事会议上被骂的狗血淋头。
几天后,农历新年刚过的时候,东京降下了第一场大雪,雪落樱山、格外美丽,裕仁天皇在皇宫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脱去戎装的三位大将和一干日军高级将领一起,在皇族人员的带领下觐见天皇。
天皇并没有直接露面,而是隔着一层纱布一样的帘子和他的武士们商讨着军国大事。透过纱布,可以看到天皇轮廓大概的一个剪影,他个头不高,脸上似乎是长着两撇小胡子,塌陷的鼻梁上挂着一幅眼睛,看样子和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但在座的将军们却都将其视之为神,他们中的不少人有的还是第一次见到天皇的真容。
御前军事会议开始了,天皇先是听取了陆军大臣杉山元的汇报。杉山元是个激进的家伙,他吐沫横飞的向天皇描绘了即将到来的胜利。
“陛下,支那之战事未能取得突破性之进展,实乃我军未投入过多之精力所致。当年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期,帝国乃举倾国之力与之奋战,故而百战不殆。而今日对支那战事却显得犹豫不决。”
“制定春季攻势,就是要集中国家之兵力与支那政府军展开决战,击溃其主力部队从而占领支那全境。”
杉山元说完,又有几个大将依次说了一些,大家的总体意见已经非常明朗,那就是投入更多的军力和物力在对华战争上,务必取得最后的胜利!
众人说完之后,纱布帘子那边的天皇一直沉默不语,所有军官们都跪在桌子两边腰杆挺直、低头不语,他们不能够直勾勾的看着陛下,因为那样是不礼貌的。
但他们的内心却一直都在纠结,思索着天皇陛下的用意。
“诸卿所言朕已知晓。现在军备器械准备如何?”裕仁慢悠悠的说出这句话,低头沉思的将军们心里开始暗自窃喜,天皇这样问,表明他已经对对华增兵的计划感了兴趣。
“陛下,我们现在已经动员出五十多个师团,兵力也维系在百万之上。再加上朝鲜、台湾等地之部队,兵员方面没有任何顾虑。同时军械上也可以充足保证供应,海军会保护运输航道,美英等国还在提供工业原料,和支那之战争绝无问题。”一个负责后勤调动的将军低着头向天皇报告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裕仁听后没有反应,又是片刻的沉默,沉默过后裕仁又缓缓的说道:“美英诸国乃从中牟利,但帝国必须工业原料之地。支那多地物产富饶,占据支那可掌控原料之地,依此为驱逐英美诸国之基础……”
天皇的话很短,但意思很精炼,大家都听明白了,看来天皇高瞻远瞩,已经在考虑占领中国之后对付美英等国的事情了。
没有等到将军们激动片刻,天皇又传唤了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和松井石根,三个人齐刷刷的跪在天皇面前的台阶下,屁股撅的老高。
天皇还是沉默了,沉默了片刻之后,他又用那沙哑的嗓音慢悠悠的说道:“三位爱卿为帝国征战辛苦,愿汝等秉先烈之志愿,开疆辟土!”
三人感动涕零,捶胸顿首的表示不辱使命。说完,裕仁天皇宣布散会,离开了会议室。其他的将军们也都跪在那里恭送。
天皇离开之后,他们也就开始了具体的制定计划。因为之前调拨部队已经完成,所以现在来讨论的主要是进攻的日期和策略性,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很快就讨论出来了结果,御前会议结束之后,冈村宁次三人从东京乘坐专机分别赶赴各自的战场,此时在他们脚下的大洋上,日本运兵船和运载武器装备的船只络绎不绝。
……
农历正月十六,正月刚过了一半,元宵节之后的第一天,南京城里还有不少过年的气氛。但和这些轻松欢乐的气氛不同,位于中山路的国防部大楼会议室里则是显得紧张又压抑。三大战场的日军已经展开了大兵团的进攻,前线部队损失惨重,不少阵地丢了。
就在不久前,黄柯还亲自接听了从东北战区打来的电话,张学良在电话那头痛心疾首的说道:“先生,日本人调集了足有二十万部队几天前从南满进攻。他们来势凶猛,根本不给我还手的机会。”
“处在最前沿的十一军算是装备精良的劲旅,可日军竟然用几个师团来攻。我在前线的一个步兵旅不到一天就打光了!十一军才三天的功夫,部队伤亡就过半了。”
“不是弟兄们不愿意打,这仗打的实在是太惨了,能不能撤到沈阳一线,或者换上其他部队修整一下?这么打下去我担心十八军和十一军就打光了……”
黄柯无其他办法,只得说“汉卿,你在前线多坚持一天是一天,多坚持就能够给后面的弟兄争取点时间。日本现在时倾国之力跟我们要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我们唯有彻底打败他才行。”
“不是我不愿意坚守,只是这仗再打下去,怕是老东北军的弟兄都打光了……”张学良哽咽的说道。
“汉卿,怎么可以这样说话?!”黄柯带着责备的语气说道:“在国防军的序列中哪有什么老东北军?大敌当前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你怎么还在固守封建军阀的那一套?”
张学良听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着急,他换了一种缓慢一些的语气道:“对不起,先生,我刚刚有些着急,说错话了。”
黄柯知道这是他的内心里最不愿提及的一幕,毕竟整改后的东北军是中央掌控的国防军序列中,地方势力最大的一支,此时这样的举动,除了一线部队要有人固守,不能轻易轮换的远古外,不能排除其他的原因。
但黄柯是万万不能这样说的。
他又换做一种劝说的口吻道:“汉卿,你不要有这样的地域偏见,在上海前线和山东前线的部队按照你们的说法那些都是我从西关带出来的,可我给他们的命令都是战到最后一人。不是我太狠心,如果不坚持构筑起第二道防线,那就要亡国灭种的!”
“……”张学良沉默了,片刻之后他道:“先生,学良知道了!”
说完,张学良挂上了电话,黄柯握着听筒却久久不能放下。
连一向玩世不恭的张学良都感慨战场上激烈,可见双方将士都在做着拼死的搏斗。黄柯自然不会怀疑在前线将士们的忠勇之心,但他却不得不亲自签发命令让他们坚守,因为三大战场的前线一旦突破,日军就可能长驱直入!
其实早就在年前的时候,何应钦就认为日军可能会在近期有重大的重大军事行动,因为日本国内不断的征召适龄男子入伍,各种军械厂没日没夜的加班,冒着浓烟的巨轮来回穿梭在中国沿海港口和日本本土之间……总参谋部断定,日军会在三月份发起总攻。
为此,国防部做出了组织集团军构筑第二道防线的准备:原本修整的第一集团军联合其他部队组建第一方面军,被调至济南、曲阜一线构筑二道防线;杜聿明的淞沪武装警察部队也和其他部队一起组建第二方面军,在苏州、南京一带设防;林祚大的第五军调至东北,第十八集团军等部队组成第三方面军,在锦州一线展开防线。
在调动部队机动的同时,国防部还发起了战时动员令,各行各业都以军需为首要服务对象,工厂生产全都以服务军工以首要原则,大量适龄青年被征召进入部队,各级政府和宣传开启了大量的战时宣传,中央集权的执行力在一步步体现。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日军的动作竟然会如此之快,他们比预料的时间提前了一个月发起了进攻,这也就让原本准备构筑完善的第二道防线的愿望破灭。
黄柯不愿意看到历史上南京保卫战的悲剧再重演,他知道那样的后果是数以万计的百姓受到灭顶之灾,所以无论如何一线部队都要顶住。
但日军显然是有备而来,并且是准备良久。在淞沪、华北和东北三地连续遭到日军大规模进攻,他们的机械化程度较之前提高的不少,大量新式的坦克和火炮投入战场,这也让之前依靠机动性见长的国防军在对阵时败下阵来。
黄柯知道,只有严令一线部队严防死守,为第二道防线的部署赢取宝贵的时间,才能有希望取胜,这个狠心他必须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