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共产党早期组织已经在北京组建。作为主要领导者的是李大钊、张申府和张国焘。张国焘,江西上栗人,生于1897年,卒于1979年,190年参与组织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其入党介绍人。此后又陆续吸收了邓中夏、张太雷、何孟雄、刘仁静等人加入,当时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发展到了15人。11月底,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决定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
李大钊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主要是指导工人运动,罗章龙负责宣传工作,主要是编辑《劳动音》周刊,李大钊从他每个月140元的工资当中拿出元,作为北京支部的活动经费,在他的指导下,北京共产党的组织、教育、青年团、学生运动等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其中最显着的要数张国焘负责的长辛店工人运动。
长辛店距北京1千米,京汉铁路北段的修车厂设在这里,有工人000余名,那么距北京不远的长辛店,成为4岁的共产党人张国焘发展工人运动的实验所。
张国焘经过调查,认为开办学校是接近工人群众,发动工人运动的最佳方式。北京小组随即就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让工人及其子女接受教育。
开办学校是需要经费的,当时北京支部每月只有李大钊资助的80元钱,用于《劳动音》出版的发行和维持各种必要的开支之后所剩无几。张国焘不愿再向李大钊开口,于是将当年家中邮寄给他的一年生活费00块钱捐出来。北京的党支部成员知道这个情况之后,要求支部的各位同志都要尽力捐款部分经费,此后这项制度逐渐沿袭下来,最终成为中共党费的来源。
191年11月1日,张国焘在上海出版的《劳动界》第15期上发表了“长辛店工人发起劳动补习学校”一文。1月19日张国焘、邓中夏、张太雷等人乘火车来到长辛店,动员工人和子弟踊跃报名参加补习学校。张国焘口才出众,演讲受到了工人的热烈欢迎。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于191年1月1日正式开学,开办初期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轮流担任教员,李大钊也曾到学校讲课。他们用通俗的语言和事例,向工人讲解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191年“五一”劳动节,在北京支部的组织下,1000多名工人在长辛店集会,宣布成立长辛店工人俱乐部。上海的《共产党》月刊热烈欢呼,称它“不愧乎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新生的共产党和年轻的共产党员,也第一次从工人运动中开放收获政治威信。
民国时期工人的生活调查
19年,上海工人的月工资一般为0元,双职工家庭年收入为400元以上。
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的月收入超过50元,达到小康水平;中级职员、工程师、中学教员、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和一般演员的家庭,月收入一二百元以上,则进入中产阶层。
而当时在北京(北平)的物价普遍比上海低些。例如194—196年北平市银圆可以买8斤好猪肉。
相比之下,如鲁迅所说,学者教授们的生活水平属于“中产知识阶层”。他们不像统治集团、剥削阶级那样豪华奢侈,也不像体力劳动者和城市贫民那样一贫如洗。
根据197—199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每年消费约00元,合每月17元(合人民币600元)左右,这是社会下层的水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