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十一回文明争路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1911年6月17日成立的四川保路同志会,是典型的民间结社行为,清政府当时对于这种民间结社,是什么态度呢?在一百多年前,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合法呢?答案是合法的。在大清的后期,中国人已经可以合法地成立社团,大清《户律》规定聚众十人以上,只要携带武器的,至少要发配两千里,另加杖责。另外清朝的《兵律》里也写了,集会的时候浴血定盟焚香结拜的,也要杖责。这就是说当时清朝的规定,集会可以,但是有两条,第一不许带武器,第二不许结拜兄弟。

1908年清政府弄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之后,规定了大清子民享有的合法财产权、居住权、言论着作权、集会结社权、人身安全权,也就是说在一百多年前大清的统治下,中国人在法律上已经享有了这些基本人权。尽管大部分中国人当时还没有人权的概念,朝廷也没有认真地落实民众的这些权利,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在短短一个月里,成都保路同志会就发展到了将近十万人,紧接着各行各业各阶层的分支机构也相继成立,比如女子保路同志会、学界保路同志会、商界保路同志会、小学生保路同志会等。在当时保路会的首脑中,很多人是立宪派,他们对于保路运动的定性也很有意思,叫做“罪在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一人,与我皇上无干,与四川以及他省官吏无干,与洋人无干”。他们打出了“文化争路”的旗号,并且决定在1911年8月1日,组织代表到北京去见皇上请愿。

这次集体上访组织得很有声势,出发的时候据说成都有万人送行。这次上访也以彻底的失败告终,他们被以扰乱jiao通秩序罪,押送至原籍。然而朝廷的衮衮诸公还是不明白,“文明争路”已经是老百姓给他们的最后机会了。

清政府与保路运动的冲突的两极化

四川商办铁路公司既有温和派与激进派之争,清政府这个时候火上浇油,反而激化了矛盾。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不愿意承认四川商办铁路公司亏空部分股资,这种态度激起各方强烈不满,从而使商办派内部的分歧反而趋于统一。保路运动中的温和派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与威胁,于是和激进派一样,变得态度强硬起来,认为政府“不但夺路,并且谋财”。

在这个背景下,清政府与四国银行签订合约,这一份合同被民众视为丧权辱国的“卖国契书”。在地方舆论的煽动下,民情更加激昂。激进派成为保路运动中的主流。四川商办铁路总公司召开动员大会,讨论决定,早年光绪皇帝御准川路为川人自办,不能收回国有,如果政府执意收回,川人将抗争到底。大会结束之后,成都正式揭出“保路同志会”的招牌。各州县的保路组织也公开活动。保路运动开始在四川广泛开展起来。

为了避免局面进一步失控,四川护督王人文向朝廷请求顺应川民的要求,收回成命。但是摄政王载沣一反常态,坚决不予让步。为了维护朝廷威信,他发出严词斥责。他坚持认为,铁路国有、民有、急办、缓办,这个都可以商量,但政策既定,就不能反复。

当王人文再次向朝廷上奏表明自己的看法,甚至指名道姓地指斥盛宣怀“欺君误国”,认为借款合同丧失利权太大。在电文中他还陈情:“大会到会一千余人,一时哭声震天,座次在后者多伏案私泣。臣饬巡警弹压,巡兵听者也相顾挥泪。日来关于铁路合同攻难之文字演说纷纷四出,禁不胜禁,防不胜防。”

不过清朝政府的态度并没有缓和,整个形势剑拔弩张,并迅速两极化。

事实上,清政府在推行铁路国有政策时,地方官员就预感到可能引发**的危险。所有重要地方大员处理四川铁路问题的态度,都与朝廷僵硬的做法相左,这不是偶然的。然而,他们的态度反而激怒了当政者,甚至被扣上了无能的帽子。

处于火山之上还不知道变通,朝廷主政者已经完全丧失了对现实民情的感知能力。对即将发生的**,他们也就完全乱了方寸。(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你老婆掉了终末忍界奸夫是皇帝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我在末世有个鱼塘我家鱼塘变异了神级小生有鱼塘手上戴个小鱼塘光复中华19111911新中华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流量时代的巨星我真是流量明星万界之最强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