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他们却是不知,晋国公大人也有着自己的无奈。{。。。。。。。
这完全都是皇帝陛下的馊主意,因为赵石稀里糊涂的答应了明春去河洛走一趟,皇帝陛下当即投桃报李,给他出起了主意。
论起官场权术来,皇帝陛下可不输于人。。。。。。。。。。
但皇帝给臣子支招这样的事情,也只有这位成武皇帝能干的出来了,当然,当世之上,怕也只有大将军赵石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争权嘛,与高手过招其实很是相像,你来我往,有时候能分出胜负,有的时候则是平手之局。
皇帝陛下出的这个主意,自然是朝着平手去的,攻敌所必救,以搏命之姿,让对手收手,这在官场上,并不少见。
中书之议,欲论河南战事之短长,行牵连之举。
而枢密院这里则挥手一巴掌,抽向对方软肋,欲从文臣们锅里舀出一勺子汤水出来。
最终的结果,不用想就知道,指定是两边各退一步,达成一个妥协罢了,至于谁能从中占了上风,却。。。。。。。。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
这显然是皇帝陛下又在挖坑了,至于是谁能在其中占到便宜,又是谁掉进坑里被埋了,恐怕只有皇帝陛下心里清楚了。
只这一条,就让赵石分外的恼火儿,但这回和其他几次都不一样,皇帝陛下用的是阳谋,你不跳也得跳。皇帝陛下亲口御言出的主意。想不听还真不容易。
其实赵石也能想得到。无论最终有何定议,枢密院这次肯定能留下一些好处,但这中间的分寸,却还需要枢密院众人自己把握。
一个不慎,可能便要让朝堂之上,风波动荡,到时对谁都没有好处。。。。。。。。。。
朝堂上的动作,多数时候其实都是和风细雨间来完成的。太过激烈的碰撞,是谁也不愿见到的事情。
枢密院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靠着这样激烈的手段,肯定要吃亏,所以,这只能是个姿态。。。。。。。朝堂上肯定也要掀起一阵风波,风波之间,也有契机,便看谁能抓得准了。
宦海沉浮间的凶险莫测之处,在这一刻其实已然体现无疑。
像赵石这样的地位身份。在其中许就要身不由己,遑论他人了。而皇帝陛下要剑指何方,赵石也有着些猜测,只是到底准还是不准,他娘的鬼才知道。
都说成大事者不谋于众,但这件事上却是相反,需要许多人同策同力,今年这个年,怕是过不好了。
赵石暗叹了一声,才沉声道:景兴鼎革至今,已有十数年矣。。。。。。。
几个幕僚都是竖着耳朵倾听,心里也都明白,这会儿晋国公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可能都会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候得到体现,甚或是,将来朝堂之格局,都在这一番话当中。
听到景兴鼎革四个字,几个人心中都是一动,作为景兴旧臣的晋国公,可不就是景兴鼎革中最坚硬踏实的那块基石之一?
这个时候提起景兴鼎革,意味怕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赵石这里其实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那般,对将来有个清晰的规划,也只能算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赵石的话还在继续,秦律,官员任免,税赋等等等等,皆在其中,乃我大秦强盛之始无疑,而延及于军旅,却略显平庸。。。。。。。。
裁撤团练编入殿前司禁军算是一件,于军中将领等级,赏罚之事上,也有所建树,但文人之议,总浮于表面,军中将士之统属,征募兵员,民夫事,后勤辎重事等等等等,却只想着掣肘军前将领,从未曾多为征战之将士设想。
话说到这里,赵石的思路反而清晰了起来,其实事涉军中弊情,这是他的自然而然的反应罢了。
所以,我有意在军中行那各处旧弊之举,这事肯定也急不来。。。。。。。今次嘛。。。。。。。只为试探。。。。。。。。
到此,赵石话语中便多了凝重之意,我有意在枢密院之下另立一司,专管稽查军纪,以及军中不法事。
赵石脸上浮起几许笑意,语气也轻松了起来,不涉其他,咱们只找准军纪说话,读多了书本的人,指不定就总想着让我等粗鲁之辈倒霉,定然多有赞同,反对之人,怕只能是因为自家盘子里的东西被人抢了,这等样人,正好拿来立威。
书房中的气氛一下便松缓了下来,李博文更是假模假样用袖子的擦了擦额头,作长出一口气状道:国公素有雄心,这次博文还以为,国公欲与满朝文武为敌呢,若是那般,这安生日子怕是过不了多久了。
孙文通可不如他那般大大咧咧,一张丑脸上带出些笑意,嘴里却追问了一句,国公欲革除旧弊,到底。。。。。。。
赵石轻轻摇头,叹息了一声道:我领兵至今,深知军中情弊,当初创立国武监,便有此意。。。。。。。如今连年征战,将士颇有疲敝,河南战事之后,朝廷许要缓一缓了,正好。。。。。。。。只是说易行难。。。。。。。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陆敖揉着衣角,手已经揉的有些疼了,此时轻松下来,不免觉着儒衫总不比衣裙,料子有些粗苯,太过咯手了些。
此时着紧的话头已然过去,她这里轻松不少,又知道皇帝陛下和赵石曾在书房中密谈良久,这些事情陛下定然知晓,心里就更轻松了。
至此,便开口道:那以国公之意是。。。。。。。
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这几日商量一下,文章之事,我不在行,你们务必要将两份表章弄的好看些。。。。。。。。。
说到这里,赵石想了想,笑道: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真正上书言事,可不要弄的灰头土脸回来,若是表章上出了差错,我可要惟你们是问,再有,再写一份请罪奏章,河南战事,枢密院上下,难脱其责,不如痛快的认下来,别被那帮御史揪住不放。
直到此时,陆敖才发觉出了其中不对之处,微微蹙着眉头,犹疑道:国公是说,中书。。。。。。。。。。。
赵石瞅了瞅她,到也没有怪责她的意思,朝中情形在那里摆着,看不出来的人只能看个热闹,而对于晋国公府长史来说,自然有着失察之嫌,但对赵石而言,长史能将朝中诸事摆个清清楚楚,其实就已尽责。
若再能时不时提出有益之建言,也就算得上合格了,至于长史会不会判断失误,或者没有想到一些关节,那真的只能看运气了。
是人都会犯错,世上没有完人,这个道理赵石还是明白的,即便是南十八在这里,也不能说事事皆都料的精准,那是神仙,不是凡人。
所以,他只是微微点头,不以为意的道:手段再多,也不过是争权夺利罢了,有些人耐不住寂寞,想要火中取粟,早晚有后悔之时,不用多虑。
话是这么说,但陆敖这里脸色就有些精彩了,一阵白一阵红的,煞是好看。
李博文这厮本是对其人满心怨念,此时见了这等颜色,贼溜溜的一双眼睛顿时有些呆滞,心想,这女人虽然泼辣了些,不过。。。。。。生的也确实俊俏。。。。。。。。
孙文通这里听话知音,根本不用知道太多,已然明白了些什么,顿时有些幸灾乐祸,一张丑脸瞬间扭曲起来,看着着实吓人。
片刻之后,陆敖这里才垂头认错道:学生失察,有负国公所托,还请国公恕罪。
赵石则道:小人心思,猜不到也就猜不到了,有时吃些小亏,未必不是福气。。。。。。。。。。
这话听上去是在安慰自责的长史,其实却是说给自己听的,这次确实要吃上些亏了,他这里奏章一上去,定然会引起些风波麻烦。
和文臣们相处,赵石从来都有点避之唯恐不及的意思,不愿跟文臣们多做争论,正面的碰撞也少之又少。
真要较真起来,也只能拿长安之变的前前后后来说事了,那一次,文臣们吃了大亏,长安王氏大阀轰然倒地,受到牵连者不计其数。
但这次有所不同,揽权之举,可供攻讦的地方就太多了,就算是军中将士,也定然难以满意。
这可真是个得罪人的活计,所以,他才郑重其事的将幕僚们都叫来,目的嘛,还真就是想让这几位发挥才智,将奏章弄的漂亮些,别让文臣们的唾沫蜂拥而来才是真的。。。。。。。
吃亏是福这话其实也只能是聊做安慰罢了,他只希望,皇帝陛下别将坑弄的太大,若是他跳下去发现坑太深,那可就别怪他把坑彻底平了,顺便弄些人填进坑里才好。
(二更,今天补上昨天欠下的章节,阿草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