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力多这间书房并不是普通书房,它置身于三层楼高的圆塔中,是一个百余平米的巨型书房。
在书房正中心有一张三米长的办公桌,正是属于邓力多的书房办公桌,这里是邓力多专门招生所用。
而邓力多此时正拄着右腮,在散发着蓝色光芒的魔法石照耀下抒写着“奇葩”的不正规的校规。
邓力多用右手拄着右腮冥思苦想着,而真正抒写着校规的则是一支被附满了神奇能量的羽毛笔。这只羽毛笔不会损坏,不用墨汁,可以永远不停的书写着富有艺术、感富有感情的文字。
如果邓力多提笔,那么他写的就不是英语,而是鹰语了。不是他掌握鹰的语言,而是他写的英语像一只鹰在一张白纸上蘸着墨汁乱抓般。
在校规之中最特殊的还要属“第六条”,如果真的毕业之后还要让这些学生不在外界使用魔法,那么这条就太过于苛刻了。
既然一直不能使用魔法,他们五年以来的冥思苦读又是为了什么,他们抛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学了魔法又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他们要问自己,作为校长的邓力多一样要问自己!
所以他们毕业之后可以使用魔法,但不可以用魔法去做那些损害别人利益、生命和安全的事。
他们不可以给外界造成慌乱,一旦他们造成了麻烦,外界的法律要惩治他们,而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一样不会姑息。
当然如果外界给他们不公平的待遇,邓力多也绝不会帮理不帮亲,既然是跟着他混的学生,他自然也得展开翅膀护着自己的犊丨子。
所以对于半年之后的第一批毕业的学生们,邓力多不要求他们去用魔法救人,但也不允许他们去用魔法害人。
邓力多不会严格规定他们不得使用魔法,但使用魔法之时也要低调行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除非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否则邓力多不允许他们站在舞台的正中心对着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使用魔法,抢人家魔术师的饭碗。
其实自己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注定会暴漏在那些普通人的眼中,也就是学生们口中的“麻瓜”眼中。
但不管是霍格沃茨还是系统额外赠送的对角巷都处在平行世界中,别说是现代武器军械,即便是宇宙级强者,六大宝石等超bug的存在,也不可能在漫威电影世界影响到另一个平行世界,所以对于毕业之后学生使用魔法暴露霍格沃茨的做法,邓力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多比,把机关打开。”
在邓力多的书房中除了邓力多之外还有两只家养小精灵看管这里,负责辅助邓力多的日常工作。
两只家养小精灵皆身穿破麻布外衣,他们个头也只有成人腿高,他们一身暗灰色的皮肤,头顶两只尖耳朵,两只圆鼓鼓的双眼向外凸起着。
邓力多小时候也曾幻想过小精灵,他们或者长着一对翅膀在花丛中忙来忙去,或者外貌精致秀气,谁曾想到这里的小精灵长的像土豆子成精了似得。
“多比明白了!”
多比和闪闪都拥有不凡的魔法修为,他们行动灵敏切、智商极高,
邓力多在系统中提取了八十多名家养小精灵,这些小精灵活跃在厨房、养殖场,学校大部分的卫生都由这些小精灵负责。
“学生人数”“学生对邓力多的尊敬程度”“外界对霍格沃茨的尊敬程度”等等体现霍格沃茨和邓力多变强的数据都有可能提高霍格沃茨系统的等级,一旦等级提升邓力多将会从系统中提取更高级的魔法、生物、人物和物品。
而这些小精灵相比于其余的老师们,所要求的等级更加低,所耗费的尊敬程度也更加的小。
方便、实用的又忠诚,更是拥有不俗魔法的免费劳动力,对于它们邓力多一项都是多多益善。
“多比,最近你和闪闪在晚上一定要多察看那些去送信的猫头鹰有没有准时准点的飞回来。多给他们一些饲料,别让它们饿着肚子去送信去。等忙过这一阵子,我让杰西卡带些杯子蛋糕犒劳你们。”
所谓的机关则是一台升降台,在升降台之下还设置了一对轨道,只要邓力多站在升降台上,就可以到访这个六米高的巨型书柜的上下左右每一个角落。
而这个巨型书柜的则装着贴着不同地理位置标签为目的地的信笺,这里代表着这个世界所有十三岁到二十岁的几百万拥有魔法天赋的人。
十三到二十是邓力多的标准,十一岁对邓力多来说实在太小了,对于魔法学校来说不好管理,家长一样担心他们常年累月一个人生活在平行世界中。
二十以上他们不但已经过了最佳的学习魔法的年龄,而且他们也有很多俗事缠身,毕竟二十岁开学学完五年已经二十五岁了。
“多比做的再多都是应该的,能跟着邓力多先生这样伟大的魔法师多比和闪闪都觉得很快乐。尤其是邓力多先生不但能轻易变出很多神奇的东西,邓力多先生使用魔法不用法杖,不用咒语,邓力多先生飞行也从不用扫把,邓力多先生一定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魔法师。”
“邓力多先生从来不把我们当作家养小精灵,而是把我们当成人来对待,我们就已经很感激了。”
多比和闪闪对邓力多都很忠诚,不只是因为他们是邓力多召唤而来,更是因为邓力多展现的“能力”和邓力多随意的个性。
多比和闪闪不但拥有人的智慧,还拥有各自的性格,多比比较外向,善良却总是好心办坏事,闪闪心思细腻,往往主人说过一句话都会详细思考其中的好与坏。
升降台一步步向上攀登,邓力多来到标有米国扭约的标签,这里已经空了一大块,表明很多拥有魔法天赋的扭约孩子已经步入了魔法学校。
邓力多之所以选择扭约,是因为距离较近,猫头鹰送信更加方便,而且隔着千山万水的人很少会特意前来辨认信中所诉说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