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呵呵,不错个人觉得这本书是好书,值得一看,不过在人
呵呵,不错个人觉得这本书是好书,值得一看,不过在人物的心理刻画.细节方面还可以再提高一点,那就更好了~~~!!!!!!!!!!!!!!!!!!
发表人:无名无天用户类型:高级VIP2008-12-1315:08:39回复
0何时达到高cháo?
以主角的情况,挫折绝对不少,不过说实话,一本从头到尾都是挫折的小说与那些从头到尾都顺顺利利的YY小说一样,会让人看不下去。而且最重要的是,充满挫折的小说更令人难以看下去。这不是什么小白就爱看YY小说、主角无敌顺利小说的意思,而是关乎一本小说jīng彩与否的重要问题。虽然主角时有小胜,但是作者的描述总是不断的悲化主角的处境,移位的写悲哀一面,却从没有给过读者希望。各位能期待自己天天读一本没有希望的小说吗?即使有加入些许的希望,但是那个希望的成功程度似乎远低于失败程度。主角的起点很低,运气很糟,很有些缺点,以此为起点固然好,至少比一开始就成神的YY主角要有看头,但是一味的增加主角的失败,增添读者的怨气与不爽,却总是没办法发泄(要合情合理的发泄,不是瞬间成神那种,这样只会让这本书烂了),这样只会令自己与读者都不爽?还是作者你天生就喜欢被抽?看了这么久,我都没看到一个能让主角松口气的情况出现。不求发展变强,好歹也要有点真正能让自己安保的实力!总觉得下一秒钟主角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然后最后不知道是当龟孙子还是直接见老天去了。
发表人:山中听海用户类型:高级VIP2008-12-2523:17:10回复
-------------------分------------割------------线------------------
关于“无名无天”所说的增加细节的问题,个人也曾打算增加些主角战胜对手后的庆祝,喜悦,以及征服者不可一世的骄横,这样也能避免小说格调上的沉闷和抑郁。
实际上,主角的处境虽然很糟,但没有到经不起失败的地步:第二卷主角惨败,但蒙奇明军仍然完成了突围;蒙奇明军覆亡,留守明军的潜力仍然不可小觑;留守明军惨败,大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仍然在威慑莫卧尔,主角哪怕再次战败,也不过是破罐破摔,不值大明帝国九牛一毛;主角以雇佣军身份征战德干高原,萨伊斯明军扩充了两三倍;比哈尔战争主角只用了一半兵力与莫卧尔周旋;孟加拉战争,南线敌军不过是跳梁小丑(所以,处理方式很搞笑),北线孟加拉军占据优势,但他们作战目标不明确,哪怕迫使明军决战,仍然落入李剑兰事先安排好的战场,难逃失败的命运;奥德战争,主角拥有超过一万的明军和十几万比哈尔仆从军,以致能够承受李剑兰覆亡的后果。
如果将以上细节处理好,则本书大概不至于像“山中听海”所说的:一味增加主角的失败,增添读者的怨气与不爽……总觉得下一秒钟主角的军队就会土崩瓦解,然后最后不知道是当龟孙子还是直接见老天去了。
但说到感觉到并不代表就能做到,《帝国的荣耀》安排了一场浩大的战役,但写到这个地方,却痛苦地发现自己缺少澎湃的激情,以致在高cháo部分难以为继!
前面有读者反应小说啰嗦,或者有读者说,不能忍受小说前戏太多,这些问题,实质上,恐怕都是因为小说缺乏慷慨激昂的情感,冰冷的细节让然感觉乏味,平淡的叙述让人觉得故事冗长。
本书并不是虐文,也不应该是让人郁闷的,但不同的表述态度和处理方式决定了不同观感。
从故事线来说,主角的确是惨淡经营:
(第二卷)围城期间,明军处境艰难,主角虽然尽心尽力,但人微言轻,身不由己;
(第三卷)撤退开始,主角与大部队失散,明军终究没有摆脱覆灭的命运,主角回到孟加拉,明军局势败坏几乎不可挽回;
(第四卷)为了保存实力,主角和他的弱小军队不得不选择屈服,以雇佣军的身份为莫卧尔人打仗;
(第五卷)主角终于熬出头,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但移民问题,帝国派系斗争问题,以及莫卧尔人的进攻问题,让主角如履薄冰。
如果在情绪上cāo控好,每卷同时存在着激情和希望:
第二卷(围城十月)
明军上层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先机尽失,大军处于溃灭的边缘,危难关头,主角挺身而出:维卡斯堡战役拓展生存空间,接着,主角做出可行的撤退方案,给绝望的城市带来生存的希望——如果处理得当,读者应该在同情主角的同时,深信主角金子终究很快要发光。
第三卷(艰难撤退)
主角以局外人的身份经历了两个波折:蒙奇明军上层为了逃避罪责,篡夺主角功劳,肖楚联的意外胜利让上层心存侥幸,结果盲目出击举措失当,将主角争取的些许优势再次丢失,蒙奇明军终究没有逃脱覆亡;留守明军拥有扭转局势的潜力,北线在沐蓝剑将军的指挥下扭转颓势,但南线所托非人,以致一败涂地,明军大本营(孟加拉)岌岌可危,北线独木难支,统帅部和总督府不得不做出放弃南亚的决定——两个波折之外,主角终于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并且,拥有法理上的最高统帅权——如果能够成功酝酿感情,烘托气氛,那么,阅读到此,读者就会觉得,主角出头的时机终于到来。
第四卷(辉煌起点)
主角虽然被迫为莫卧尔人打仗,但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萨伊斯明军虽然无力对抗莫卧尔,但莫卧尔也不愿因此付出沉重代价,更不希望过于激怒大明帝国。雇佣军期间,是主角战略战术实践和成熟时期,雇佣军的赫赫战功,也为主角的未来事业奠定了基础——这一卷,展现给读者的应该是主角征战天下的雄姿英发。
第五卷(帝国荣耀)
主角脱离莫卧尔,并拥有一支不弱的军队,经过数场战争,主角得到富饶的拉杰沙溪作为根据地,结盟(主导)比哈尔,慑服孟加拉,主角开始拥有问鼎南亚霸权的初步实力。
奥德战争是一个巨大转折,主角预定目标是劫掠和瓜分,但事态发展迫使明军与莫卧尔决战,这场决战不仅决定奥德的归属,也是南亚主导权的争夺:主角战败,则其辛苦经营的实力可能土崩瓦解——比哈尔可能再次倒戈,明军再也不能慑服孟加拉;主角战胜莫卧尔,则奥德的莫卧尔驻军覆亡,赢得整个奥德的主角将扼住莫卧尔帝国的咽喉——巨大的风险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回报,莫卧尔军为了围歼李剑兰兵力分散,主角决心把握这个机会,冒这个险。
这一卷,本该是征服者扬眉吐气的时刻,也引出下一卷:欧洲雇佣军的介入。这一卷将重点介绍欧洲当时的军事体制——欧洲三十年战争实际上就是雇佣军的战争,古斯塔夫的军队一半以上是雇佣军,华伦斯坦是当时著名的军队承包商,也就是雇佣军老板。
本来还有第七卷,主角被欧洲雇佣军逼迫,军队扩张太狠,以致军队内部矛盾重重,甚至足够威胁到大明帝国的安危,主角在内外交迫下走向了疯狂扩张的道路:成为大明帝国一把不能控制的刀子。
写好一部小说很难,非常难,文笔,心态,题材,信仰,生活经历,jīng神状态,都不能少,没有失恋的人写不出《少年维特之烦恼》,没有经受过生活压力的人写不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感谢热心提意见的读者,《南亚》是目前坚持下来的最长篇,预定的七十到九十万字完成了大半(原定有七卷),虽然有诸多不如意处,过程磕磕绊绊,和预期目标相去甚远,读者好心提示给予的启示,是本书最大的收获(至少本人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致很难发觉自身的缺陷,甚至很有些强词夺理的辩护)。
也许,前面有一些个人论调让热心提意见的读者不快,这里也一并道歉,并热情希望提出更多意见,不论是小说结构,情节,还是文笔、表达方式——我不指望写小说养活自己,但我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够流传后世,这是我的理想。
至于小说更新,可能需要些时rì,但保证不会TJ,最后一卷大约十万字,资料和片段的准备是最充分的,大约可以保证三月份(或之前)完本。
每到过年,心里总有些莫名伤感: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