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兰简史(正史)
……(泾阳李家家族史略)
关中(陕甘一带)简述:自唐以降,关中受回蒙藏等游牧武装侵袭,水利灌溉严重破坏,气候演变和过度开发让沃野秦川化为贫瘠荒原和荒漠,悲凉之《走西口》,唱不尽逃荒者离乡背井的哀伤。亩产不过百斤的土地上,地主尚无余粮,时有不堪饥饿者啸聚荒野,劫掠地方。匪患之下,百姓联社自保,黄土城寨林立,民众托庇地方豪强。或有桀骜不驯之徒,聚众自立一方,不服(朝廷)管治,犹如dú lì王国。
……
李剑兰三岁丧母,随父飘落江湖,十二岁时,其父结识匪首马王,卷入匪帮冲突,丧父。
马王感念其父冒死相救,收留剑兰为义女。
不出一年,马王对头劫持李剑兰……沦落匪窝三月之久……
剑兰脱逃,引领马王报复,尽灭匪窝三百人,表现出非一般的勇气和机智,深受马王喜爱。
明国加强对关中控制,建镇西军,募兵cāo练,以待西征,新军扫荡地方匪帮以“练军”,马王战死沙场。剑兰收马王残部北上,结连匪帮,劫掠蒙古各部,轻骑呼啸,与新军周旋,纵横一年不败。
明军招安,剑兰率众以降,任辅军将官(编外将官),领轻骑三千,时十七岁。
1635年,以约束部众不力,李剑兰被贬还乡,其部众因西域战场的出sè表现,编入西征军骑兵序列,隶属国防军。传言镇西军继任统帅贪恋美sè不得,或有传言接任统帅怜惜剑兰,强制其退伍。
1636年,剑兰拒婚,得罪新编西征军统帅YZH(龙套),其家族多有牵累。逢帝国组建南亚远征军,剑兰以其过往战绩,得前部下拥戴,募兵三百随军。远征军统帅为都督府元老,感念剑兰事迹,亲笔题词,建剑兰营,归属殖民军,剑兰困境乃解。
1637年,远征军初代统帅病故,剑兰失去保护伞,受军中排挤,部众离散。
1638年,西征军取得铁尔梅兹大捷,追击千里,入土库曼(注)境内,波斯遭受重创,土库曼、乌兹等地王公(酋长)被迫承认明国的宗主国地位,莫卧尔西疆军慑于西征军军威,弃地数十里以避锋锐。明国重建西域都护府,YZH因功授勋,声势一时无两。泾阳李家受YZH指使,得远征军统帅部支持,接管剑兰营,剑兰去职还乡,家乡多有不如意处。
1639年,喜马拉雅叛乱,剑兰营重创,泾阳李家损失惨重,意识到李剑兰的重要xìng,在李家和统帅部部分军官的支持下,剑兰重回军队。
1641年,剑兰营因所得军令有误,未能及时与大部队会合,全军尽没,李剑兰失踪。远征军统帅部上报都督府,剑兰营除名。传言中,YZH曾以西征军统帅身份联系莫卧尔人,要求赎回李剑兰。
1645年,李剑兰出现在许进臣的私军中,并长期担任许进臣留守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两人配合相得益彰。
后续略。
————————————————————————
普林斯《世界帝国》第242章《帝国的yīn影》第三节《许进臣身边的女人》,见下——
……
历史上,不论是军事史还是正史,许进臣都是战无不胜、独断专横的军事统帅,铁面无情,杀伐果断。但历史并不总是真实的,许进臣的实际xìng格是固执和软弱,执著和痴迷,冷酷和淡漠的结合体,尽管这很难让人相信。
不得不说,这样的xìng格结合体非常罕见:xìng格淡漠则对身边事物漠不关心,难有痴迷和固执的冲动,更难演变为冷酷,因为冷酷的人往往都有很强的zhan有yù和支配yù;痴迷和执著虽然常常混为一谈,在常人身上,它们也的确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放在伟光(伟大光辉)的照耀下,痴迷往往受所痴迷事物的影响,最后沉醉为痴迷的奴隶,执著,却是不折手段地争取,它是追求的动力;至于软弱和固执,也许人们很少注意它们的矛盾之处,xìng格软弱、随波逐流、xìng格刚强和从善如流,对于新兴的心理学来说,还缺乏足够能力详细辨析。
……
许进臣的xìng格矛盾之处,以及他所取得的令人惊叹的成就,也许,通过许进臣身边的女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
大多数传记作家在为许进臣做传的时候,都会不惜言辞赞美肖凤芷的作用,这个坚贞的女人一直默默跟随在他身边,为他打理身边他一时无法顾及,或者总是忽略的问题……许进臣的威严仿佛寒冬,而这个看上去柔弱的女人,就是他身边的chūn风。……严酷的纪律能够打造无畏的铁军,统帅的恐怖可以让这支军队令行禁止,但这样的军队,统帅的威慑和士兵的抗拒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刚不可久……最后的结果要么是统帅的崩溃,要么,是军队的反噬……肖凤芷的温柔化解许进臣浮躁的暴戾,不至陷入自我毁灭的固执和冷酷……她的感召,让他的部众在敬畏之外生出爱戴之心,不至于让这支著名的军队演变成统帅与士兵反抗意志的你死我活的对抗……许进臣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但他的领导才能和统帅魅力,一直受人怀疑……明国的历史有意忽略,在当年的那支军队中,肖凤芷到底有多大的号召力,但我们可以从后来许肖两家的冲突中看出端倪……
……
明国直到二十世纪才强制控制(并非取消)一夫多妻制,殖民时代的明国经常利用女婿身份的名义接管异族的土地,这种方式长期受西方学者诟病。其中最受批判的莫过于许进臣,在他长达三十年的征服战争中,通过强制胁迫手段,他和他的部众迎娶的大小公主超过三百个,其中有近两百个最后被立为女王,与夫君共掌朝政……混乱的联姻让中亚和南亚众国因继承人问题战乱至今,严重削弱了明国对所属地区的控制(详情请见本章第一节:《许进臣后的中亚和南亚》)……许进臣迎娶的公主有七个之多,其中四个被立为女王,其中,最出sè的公主莫过于维迪亚(Vindhya,或译维迪哈亚)的米拉莱尔,这位公主的真实身份是历史之谜,她突然出现并被迅速扶持为维迪亚女王……这位女王曾两次发起叛乱,然后被迅速扑灭,令人吃惊的是,许进臣两次都原谅了她,据说私下里许进臣仅仅斥责其胡闹!……关于这位身世隐秘的维迪亚女王,目前已知文献中,最接近其特征的莫过于许进臣身边的某侍女……卡玛兹河战役是许进臣的第一个人生低谷,米拉莱尔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伴随在许进臣的身边……而她的老师,就是有“妖兰”之称的李剑兰……
……
在许进臣的辉煌业绩中,李剑兰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没有李剑兰的支持,就不会有名垂青史的许将军……不论从他们的志趣、xìng情,似乎都能看到其中的相通之处,他们是最配合的搭档,默契程度让人吃惊……许进臣以雇佣军身份征战德干高原期间,剑兰负责萨伊斯的完全军事行动,两人相距千里,军事行动的合拍之处却仿佛当面交流,以至于科学家们怀疑他们拥有通话器……某位诗人曾以此叹息:“真正意义上的相遇,是相距千里之外的心有灵犀”……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配合,军事部署和军事行动丝丝入扣,总让莫卧尔人措手不及……军事研究者或许认为两人的配合来自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最明显的证据是两人同时向莫卧尔宣战,然后没有耽搁地直线会师,这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注)……
人们往往都认为,那支军队对统帅的畏惧来自许进臣的威严,但是,这是不确切的,李剑兰作为许进臣“上帝左手”(注)的历史可以追溯许进臣dú lì领军开始的达卡撤离……
……
许进臣和李剑兰的关系,在明国官方的资料上,一律简略概述为上下属关系,他们之间也的确没有传出男女之情……许进臣的遗嘱中,李剑兰是第一监督人,由此可见许进臣对她的信任……这种信任绝对不是毫无情由,让人不能不怀疑其中的某种默契……
对肖凤芷的冷淡,或许可以认为是他反感肖家势力的渗透,但他几乎无情的做法,不仅让肖家的人离心,也让当时的西域都护府都督肖楚联愤怒,进一步造成明军与许进臣军关系的恶劣……
李剑兰对许进臣的毫无私心的支持,这方面的证据不胜枚举。从许进臣的态度发现,他一直认同李剑兰对他的支持,并且对她一直保持无条件的信赖……但显然,许进臣从来没有从情感上考虑对方的付出,他给了李剑兰仅次于自己的地位,除此之外,他从不思索其中的其它因素……无从得知李剑兰在执行许进臣交给她的无数残酷命令时候的心理态度,追溯李剑兰的成长经历,分明的呈现出心理的突变:一个曾经连叛徒都可以饶恕的少女,突然变成了杀人的魔王……如果说,李剑兰的心理转变是为许进臣的无条件付出,许进臣的无视态度足够证明其铁石心肠……
许进臣对四丫的宠爱,对于一个军事统帅和一个征服者来说,是如此地轻率……四丫是个平凡的乡村女人,她对许进臣只有毫无保留的爱,这种感情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弥足珍贵,但对于一个伟大的人,这种完全建立在私yù之上的感情,是多么不合适……四丫生xìng善良,不至于以个人的浅薄危害许进臣的事业,但她的家人,以及她对家人的不识大体的维护,却损害了许进臣和下属的关系……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周顿平和张浪……许进臣也许仅仅将周姝君看成是政治上的联姻,是维系与周顿平关系的重要纽带……可靠的证据显示,这一切出自周姝君的自愿……如果许进臣能够善待周姝君,出于爱护和维护的心理,周顿平和感情遭受打击的张浪或许会忠实地效命,但许进臣无视这一切……四丫和周姝君的关系亲密,但为了各自儿子的未来,两人的较量终究免不了……不论是才情还是家庭背景,周姝君的儿子都有绝对的优势,许进臣为了讨好四丫选择品格恶劣的纨绔儿子……这种不慎重的做法,让他的追随者心寒……明军派驻南亚的联络官(周顿平)和情报主管(张浪)的背离,也让许进臣和帝国的关系迅速恶化……
以许进臣的成就,他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权,他完全有可能缔造一个新的帝国,或者,作为忠君爱国的典范,将大明帝国的辉煌推至顶峰,但他xìng格的软弱,出身乡村的小家子气,不识大体的处理周边关系,让他最后不过是历史的过客。某种程度上说,许进臣不过是个军事天才,他的一生正如(大明)三国吕布所得之评价:世无英雄,乃使竖子成名。
旁析:普林斯对许进臣的苛刻评价,长期被作为重要证据,证明普林斯的《世界帝国》是明国制的文化侵略产物。大明官方一直不遗余力地抹杀许进臣的功绩,以消除许进臣在中亚和南亚的影响力。在许进臣死后的数百年里,他和他的部将的子嗣,以及感恩于许进臣的中南亚土著和移民,一直抵制大明帝国的统治,宣扬所谓的许进臣帝国,并且一直为了这个“帝国”的直属继承权问题彼此攻伐。
注:
波斯呼罗珊王朝(蒙古后裔?)的建立者和支持者是土库曼的游牧民族部落,最强悍的战士是土库曼骑士。后期的呼罗珊帝王为了摆脱土库曼部落武装的依赖,组建了自己的亲军,没记错的话,就是传说中的马木留克,第一代马木留克来自波斯征服的阿塞拜疆。后来土耳其人侵占了今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即高加索山区),波斯迅速衰退,幸亏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苏莱曼大帝忙着征服欧洲,才放过了波斯人。
某些小说往往将毛太祖的麻雀战术之类奉为金科玉律,实际上,这在无线电通信发明之前根本不可能实现,哪怕两支军队分开数十里都很难做到有效的配合,在这样的情形下,分兵是最愚蠢的。历史上有名的分兵作战,大多数都是失败的一方。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会分兵:我军绝对优势,敌军过于滑溜(称“围剿”);敌军行军路线确定,我军本土作战优势(称“分进合击”);敌军行军路线确定,我军人数过多(称“十面埋伏”)等等。
“上帝左手”:上帝左手执行上帝的审判,比如宗教裁判所审判异端;上帝右手执行上帝的奖励,护佑世人,比如牧师和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