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八十五章 天理教编年史(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天理教,这个在历史上不难找寻的名字,往往成为各个时代最为顶尖而凶恶的邪教,总能在前人留下的文献中偶然间找到关于它的点点滴滴。

最早在秦汉时期,天理教便已初露端倪,那个时候并非人人都追求长生(个别权势极盛的皇帝例外),那个时候的人大多还是认可生老病死这一完美的循环,天理教带着打破这种循环的使命而诞生。

天理教自诞生之初便注定与天道相悖。

“最早的天理教叫什么呢?”羊欢问道。

我细想片刻,脑海中不断整理师傅给我讲过的关于天理教的事迹。那些陈年往事,如仓库里腐烂的米粒一般掉落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最早的天理教并不叫天理教,在秦汉时期,天理教原名南山道,那时天下大乱,他们偏安于齐楚一带,不问世事,只是偶尔的达官显贵拜访,做几笔生意罢了。说到底,那是个英雄的时代,容不下这些神神鬼鬼。”

阳台上,海风再起。我看着兰城东海岸的远方,一脸愁思,近处,小雅站在一旁不断为众人摆弄茶具泡茶,她将酒和茶按着合适的比例放置于众人面前。

“别顾着说话喝酒,和喝点茶,茶能解酒,有大益。”小雅说道。

小雅说完之后,径自坐在桌子一角,双手托腮,一脸温馨。

“现在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小雅说道。

“我也觉得。”李兵说道。

李兵本想说“我也是”,但忽然觉得当着众人的面似乎不妥,匆忙之下,便情急说出“我也觉得”四个字。年轻人的心思,简单又带着甜蜜。

年轻人的恋爱,真有意思。

为了缓解这种尴尬,我清了清嗓子,一口啤酒吞下,继续讲述。

“天理教真正形成的时期正是在南北朝。”

“为什么是南北朝?”羊欢问道。

“什么是南北朝?”墨云兴问道。

“南北朝是华夏历史上极为混乱的一个年代,天下人历经乱世,人丁陨灭十有六七,是极为凶烈极为萎靡的年代。”我说道。

“你倒是说天理教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啊!”羊欢急不可耐地说道。

“华夏之地,是真正到了南北朝,这片土地之上的人民精神才真正开始变得萎靡,浮夸落败之风盛行于世,百姓不思于学,爱美妆、爱玩物、爱金银、爱名利,早已不读书,不打仗,不尽忠,当然也不再为国为民。”

话语之间,我举起酒杯与墨云兴与李兵二人轻轻碰杯。

这许久没有喝酒的感觉,也是真好。

“这我知道,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跟我们将南北朝的事,还说那个时候流行男人化妆呢,还有男人包养男人的事,比我们现在那可是厉害多了。”

羊欢话语之间啧啧称叹,一副敬佩而略带向往的神情。

“确实如此,准确地说,南朝之人多爱享乐,他们觉得人生就应该在无尽的享乐之中才是本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早年的南山道终于冲出齐楚,下山自立门户成为天理教。那时候天理教门庭若市,往来者除了达官贵人还有不少寻常百姓,早年的天理教消灾

治病延年益寿,几乎无不应验,当年天理教苏杭一带的势力是远甚于朝廷的。皇帝的话可以不听,但是天理教的话,却不得不听。”

“那朝廷为什么不派兵消灭天理教!”

李兵拍案而起,他饮酒已有微醺,带着酒劲,一股军人特有的阳刚之气喷薄而出。我轻笑一声,再次看向我当年同徐立之战斗的东海岸,想起曾经发生于东海岸之上那惨烈的一幕幕场景,心有余悸。

“那时可不比现在,在我们这片土地,这样有着数千年传承的国度里,风气这东西向来都是自上而下,如果民间开始爱美妆、爱金银、爱名声,只怕那居于高处的庙堂之上早已糜乱不堪,难以入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哪来的决心和必要去治理和自己一样的百姓?”我说道。

“那时候的皇帝更是荒淫无道,天天修仙度日,妄图长生不老,不去求天理教就不错了。”

小雅端起眼前的茶杯,将茶水和酒水混在一起,自顾玩乐。她端起混着两种液体的杯子,轻轻抿一口,而后又闭上眼睛一副极为难受的模样。

“哦,我还是不太能理解。”李兵说道。

“就这样说吧,假如你生在大清,你能改变萎靡不振的风气么?”羊欢说道。

李兵放下酒杯,陷入一阵沉默。

“公元430年,南山道正式打出天理教的名义横行于中原大地,王公贵族,巨贾弱民,无不尽入其中,是当时真正的天下第一派,一时间风头无两。”我说道。

“看不出来,这天理教还真算是历史悠久,难怪那个叫丽莎的女人走起路来都是趾高气扬,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

羊欢端起酒杯,轻轻喝小口,她时常看看敷在我脚上的药膏,心头记挂不已。喝酒谈天是她的爱好,但她的余光始终没有离开我早已涂满药膏的双腿。

“据天理教记载,整个南北两朝,天理教有三位先师冲破轮回,获得长生命数,虽是邪道,但也算是得偿所愿。”

我话音未落,墨云兴忽然站起,一脸惊诧不已。

“这....真的有人成功了?”墨云兴颤抖地问道。

“是的,天理教中至少有2-3人成功了。”我说道。

“公元430-585年,天理教可谓经历其历史最美好的年代,门徒遍布四海,囊括宇内。你们别看南朝有四百八十寺,但是每一座寺庙虽然都是挂着佛教的牌子,但是大门之后都是干着天理教的事情。”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小雅说道。

“天理教的财富主要以金银及玉器的形式埋藏于全国各处,只有天理教中为数不多的几位长老知道。再到后来隋唐乱世,华夏大地在地进入英雄时代,天理教这个时候却选择退避,远离中原,同时也远离了纷争和杀戮。”

我顺着回忆的路线一句一句径自说话,很多疑问最好的答案便是时间,这足以冲淡一切的东西总会让人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所有。

“那天理教去哪里了呢?”李兵问道。

“主要在今日广西及湖南一带,根深蒂固。后来华夏进入一统时代,除了在唐末宋出天理教曾短暂地出现在

江浙之外,其余时间再也寻不到天理教的任何消息,他们仿佛从世上消失而来一般,再无痕迹。”我说道。

“所以每逢天理教出现的时候,总要天下大乱?”

羊欢挑起眉头,惊讶地问道。

我并不言语,只是沉沉地点点头。

“早年的天理教如今更是有了一个看似光明却更为响亮的名头——太平基金 ”

众人听罢,一阵唏嘘不已。

我苦笑一声,想起师傅曾经说过的话。

“纵观人类历史,正义总是断断续续,但邪恶却一直永恒,虽然很多人并不承认,但这却是事实,无可争辩的事实。”

我看着众人,惆怅地说道。

“现在的太平基金,表面由江中成及宛丽莎二人经营,但背后的所有却是徐立之一手控制。他们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组建分部,不断吸纳各地的奇人异士,图谋不小啊 !”

我话音刚落,李兵将他自己所知关于太平基金的情况说出。

“太平基金如此猖狂,难道又要迎来一个混乱的时代了么?”墨云兴问道。

我摇摇头,一阵沉默。

又一阵海风刮起,空气中传来咸咸的味道。我看着墨云兴,一阵惊慌从心底涌出。我不愿说出,也不愿意太平基金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日渐壮大的事实。

“可能是,但我能确定的是,兰城以后恐怕很难再有太平。”我说道。

“我就不懂了!明明知道太平基金不是什么好鸟,上级怎么不下令将之拔出!”

李兵声音极大,几乎歇斯底里。他在发泄他的不满,赵建国刚因公殉职虽已杀掉那诡异的黑影人,但李兵心中的悲愤却未减半分。对于太平基金,对于徐立之的愤怒,如今却也是不断增强。

“太平基金能打入世界各地,难道就不能打入我们的队伍?”我反问道。

李兵忽然明白我的意思,双目无神,瘫坐在地。诚然如此,如果我们贸然行动,或者说我们上级中已有人投靠了太平基金,那我做得越多,对兰城便伤得越深。

“或许,此刻我们已是四面楚歌。”我说道。

“请问,四面楚歌什么意思?”

墨云兴翻身跃下,一把扶起李兵一边好奇地对我说道。

“四面楚歌就是四周唱起楚国的歌声,是我们已经被敌人重重包围的意思。”我说道。

“原来如此,那我们应该如何突围?”墨云兴问道。

“等。”我说道。

“等什么?”

羊欢再次站起,一脸好奇。

“等一样东西。”

“你说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墨云兴问道。

“我也不知道,但一定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

“我有预感,你们所说的 那个东西就快要出现了。”墨云兴缓缓说道。

说完之后,我放下酒杯,站在露天阳台的栏杆上,看向远方。众人端坐在椅子上,带着微醺的身体,沉沉进入梦乡。如此平静的时刻,接下来怕是少之又少。

远处风帆处处,微风吹拂而过,一如当年我留学归来时的模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终末忍界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你老婆掉了玄尘道途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花都娱乐风暴伐谋三国九转传奇灵墟神偷土地爷退伍生涯罗喉神话六道仙途我不是神医神兵阁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