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将心中所想说出来之后,堂下议论之声大起,的确若能绕过护城河从另外一面攻城的话,效果要好得多,当然前提是于禁探测无误。
“文则想从何处过河,攻击哪一门?打算有哪种方法?”关羽问道。
“末将想入榼山攻端氏西门。西门是敌军的退路,也是敌援军的进路,若能控制西门,或能改变此战之形势,至于攻城之法,末将以为当因时因势而动,若实无良策,可强行攻城。”于禁神色平静,看不出他有多少把握。但是神色间却给人十分稳当的感觉。
榼山不是很高,但却十分繁茂。利于隐藏和偷袭,就算敌军出兵对付也不好下手,进入榼山还能对端氏西门构成威胁,实在是不错的选择。
“于将军想要围点打援?”一直没说话的李进出声问道。李进还是如以前一像精瘦,不过手长脚长的他,给人的感觉十分灵活。
“围点打援只怕没这个机会,端氏城内兵马不少,且有数千骑兵,守将徐晃亦是难得一见的大才,围城尚且为难,要逼得徐晃请求援军,可能性实在不大,当然若有敌军想要过来支援,某也不会手下留情。”于禁沉声说道。
“既不是围点打援,那就只能强攻,将军身处城西,若在强攻之时,遭遇敌援军的袭击,岂不是两面受敌?”李进接着又说道。
于禁闻言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能围点打援,就必须强攻么?兵战之道,诡道也。若我军只是强攻东门,而敌军稳守城内,这一攻一守就是个死棋,形势不会有任何变化,我军若想要尽快攻陷此城,就必须将这棋做活,改变这一攻一守的形势,我军若做出改变,敌军必有应对,若我们能在这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抓住时机,或许端氏城不必打得那么坚苦,在下认为城西就是这个关键点,徐晃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但我们也不是人见人欺的弱者。”
关羽等人闻言俱皆点头,这于禁一直很受刘贞重视,但先前并未表现出什么值得刘贞看重的能力,或许因为先前平并州时,敌军太弱。这一刻大家开始意识到于禁的不凡。要知道于禁也是史上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且排位仍在徐晃之上。
“围点打援也不是不可能!”正当大家将注意力从围点打援上转移开时,一时没有说话长得像个普通庄稼汉子的沮授笑了。
成功将所有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沮授接着说道:“这徐晃虽然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但是杨奉却未必是,这河东终归是杨奉的地盘,而杨奉的实力与我们相比差之甚远,此次我们大举西征,他心中难道没有丝毫惊惧?虽然徐晃能守得住端氏,但是杨奉会不会坚信这一点呢?若我们能在适当时机表明适当的态度,那么杨奉十有八九会引军来援的。”
“军师所说的适当时机是什
么,又怎么样表面我们的态度呢?”关羽对沮授还是十分肯定的。虽然沮授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关羽本身也是穷苦百姓出身。
“于将军入榼山之时就是适当的时机,于将军入榼山就是我们表明的态度。”沮授看着于禁微微一笑。
一时之间,大多数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关羽和于禁眼中却慢慢透出笑意。谁说不是呢!
“哈哈,此事就交与文则办理,我给你一万军马,你可有成功的把握?”关羽问道。
于禁欣然点头。
“杨奉是好对付,不过徐晃不能不防,他肯定也会想到应对之法,若是文则在打援之时遇到徐晃的骑兵突袭却也不好对付,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反成了敌方打击的对像,而且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徐晃和杨奉知道你入了榼山,必有准备,那杨奉行军必然谨慎,那徐晃十有八九也会出城接应。所以埋伏的地点最好是出敌军的意料之外。这样吧,我让李进的山鬼军随你一起行动。”关羽考虑一会后,接着说道。
“不切断徐晃与杨奉的联系吗?若是这样那徐晃岂不是可以通知杨奉让其不要来援?”还有些不太明白的张益开口问道。
“切得断吗?”沮授微笑道。
张益一时呆住了,的确要切断他们的联系几站不可能,这样他的疑问更深。
“我军三万将士西征,三军统帅关将军又声名在外,若你是杨奉你敢保证徐晃一定守得住端氏?而且我们也可以放出些风声,就说徐晃有投降之意,只是城中其它将士不肯与他为伍,导致徐晃不敢轻举妄动。你说这样一来,杨奉还会坚信徐晃的话么?他为了压制徐晃的投降之心,必然亲至,而且还会带来数量不少的部队来增强徐晃胜利的信心,所以徐晃越不让杨奉过来,杨奉越会急切的想要过来。”沮授笑着说道。
“若我率一万大军进入榼山,可以表明两个态度,一是表明我们有必胜的信心,这信心从何而来?从我们自身的实力和徐晃的态度而来。二则是表明我们有必胜的决心,端氏城内的敌军虽有两万但还是不如我们的人多,杨奉若能成功率军来援能更好的增强他们的实力和信心,同时也能提高城中士气,表明他自己的决心,所以他虽然知道我们有可能围点打援,但却不能不冒这个险。杨奉能让徐晃这样的人为他效力,这点胆量应该还是有的。”于禁也笑着解释道,其实他完全可以不说,但是刘贞的部下有一种风气,一种学习气氛,一种不断学习和愿意帮助他人的优良品质,刘贞自己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建立军事学院也是这个目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有这种帮助他人提高的品质,当然也只是大多数人。
于禁这样详尽的解释也是为了让在场的众人能有进一步的提高,而且这种经历中的事情远远比学院教学来得
更加真实和有效。也会给别更深刻的印象。当然于禁这么做也跟他个人有关,要是换着关羽,可能也会说,但不一定这么详尽。
于禁这么一说,大部份人都懂了。也明白了关羽为什么要让李进的山鬼军与于禁一起出发,一起进行配合。
山鬼军先前只有几百人,现在人数已经增加到了一千,且个个都是好手中的好手,适合山地做战,野外做战和求生能力都是一流。人数虽然只是一千,若用好了的话,可抵得上数千战士。而且山鬼战士擅于伏击,擅于制造陷阱,擅于迷惑敌人,而且他们很全能,他们甚至可以当骑兵用。
整个破敌大计就这样决定了下来,开这个会议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能有这样的结果,不管是于禁、沮授还是关羽,他们能想到的都只是一部份,但加起来就完整了,而且在相互的提醒和刺激之下,每个人的想法都趋近于完善。这也为什么要开军事会议的原因,优秀的统帅能将部下的合力发挥出来,达成一加一等于二或大于二的效果,一般的统帅或许能发挥一方面的长处,昏庸的统帅或许一加一还要小于一。关羽之前的做法只是发挥了他自己的能力,而现在他将大伙的优势统一了起来,变成了一个优秀的统帅。
关羽的武力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下降,但他的统帅能力只会一步步的增强,人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常常和一些优秀的人一起同事,进步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而无疑关羽手下众将可称得上优秀的远不止一到两人,而是很多。关羽虽然高傲,但也是个聪明人一个愿意学习的人,就像历史上的一样,刘备能放心将整个荆州交给他就是明证,显然关羽从河东解良跑到涿郡的时候是不可能有镇守一州的能力的。
大方向掌握以后,接下来商量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这次军议足足开了三个多时辰,一直到到下午的时候会议再算结束。
于禁按先前的计划往端氏城西的榼山进发,其它众人各负其责,战火开启。
五日后,于禁在李进山鬼部队的配合下,成功的伏击的前来救援的杨奉,在伏击的过程中,于禁下令放火烧了一处山林,成功的阻截了徐晃的接应部队。
这一战打得惊心动魄,其间凶险处也不少,要不是有李进山鬼的成功诱敌,要不是伏击地点出乎杨奉意料之外,要不是山鬼部队成功扰乱了徐晃的注意力,要不是那一场山火放得恰当时机,这一场不会胜得这么简单,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山鬼的功劳,而实际上幕后的于禁出了不少力,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两人的配合。
这的确是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尤其是在前些时日关羽一直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杨奉此次带过来的五千军士,死伤大半,不过最后仍有近二千人逃了回去,杨奉也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