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三十五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吃完晚饭,全市人民端坐电视机前,耐心等待《新闻联播》。七点,标志性音乐悠扬激荡,电视屏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迎风招展,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大家凝神定气,目光汇聚视屏。李鹏总理,终于看见李总理!画面中,李总理率领省市领导亲临野川市甸垛村,大家恍然大悟,难怪上午在市区扑了空。

洪卫颇为亲切,甸垛村可是城南中学的邻居啊,他想起那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在四人围追堵截下惊慌失措的甸垛女孩。听罗校长介绍,甸垛风俗别具一格。全国人民大年初一合家团聚,喜气洋洋,唯有甸垛锅不热瓢不响,冷冷静静,形同往常。原来,甸垛古是荒野,第一代先人流落到此,乞讨为生。春节,左村右舍载歌载舞,欢声笑语过大年,甸垛人饥寒交迫,忍气吞声,捂耳枕席而卧。第二天,他们无意挖出一罐银圆,欣喜若狂,打酒买肉,彻夜狂欢。如今,甸垛世代繁衍,人丁兴旺,经济繁荣,移风易俗,但大年初二吃年夜饭的风俗代代相传,至今未变,世人称奇,引起民俗学家浓厚兴趣。

甸垛灾情极其严重,全村陷入汪汪水泽,寒光低大野,冷意压边城。所有村民无家可归,只好寻找岸堤搭棚成居,或以船为室。茫茫水域,数十条水泥船排列有序,铁链牵扣,网箔塑料搭起船篷,气势壮观,颇有梁山水泊风范。李总理站在桥头,察看地图,远眺田野,与省市领导窃窃私语,神情凝重。他走进农民的“家”,村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争相目睹李总理风采,这可是顶了天的中央领导,一时噤若寒蝉。甸垛人平时见个乡长就觉得高不可攀,低头哈腰还要忍受白眼,乡长脸上像贴了牛屎饼,干巴巴,硬邦邦,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甸垛人领教了满瓶不动半瓶摇的内涵,李总理笑容可掬,与村民亲切握手,总理可是比乡长大得无法形容的官!一只只手颤巍巍伸向李总理,惶惑而兴奋。他上了船,声音低沉,询问灾况,体恤民情,慰问灾民,指导抗洪救灾,布置灾后生产自救工作,与村民打成一片。大家心头的紧张不安逐渐消散,畅所欲言,与李总理拉起家常。村支书给李总理扇着蒲扇,表达水乡人最真挚最朴素的热爱之情,并详细汇报甸垛受灾救灾抗灾情况。李总理在水乡野川两小时,忙忙碌碌,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却一口水未喝,一口饭未吃,又奔赴其他灾区。

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了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市人民坚定了抗灾信心和决心。

晴朗天空变得阴涩晦暗,像一个悲痛欲绝的怨妇,雨水就是泪水,哗哗如注,无休无止,灾区水位节节抬升。七月十三日,长江干流南京站最高潮位达九点六九米。七月十四日,太湖流域水位高达四点八一米,在警戒水位三点五米以上持续一百零一天。七月十七日,洪泽湖蒋坝最高水位达十四点零六米。

洪卫见不到毕嫣的影,几次到她家未遇。她风风火火,日夜穿梭于抗洪第一线,常常披星戴月,现场主持,采稿编辑,跟踪报道,及时发回资料,鼓励全市人民面对洪水绝不退缩,忙得天昏地暗,累得筋疲力尽。洪卫偶尔在毕家等到她,她只点个头,有气无力朝椅上一躺,眯缝着眼,垂了头和手,再无说话的兴致。洪卫不再打搅她,每天发几条温馨的信息,表达对她的关心。

野川灾情严重,形势岌岌可危,广大农村一片汪洋,城区仅一点七平方公里没有进水。野川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乡,全市一百五十万人口,有三分之一撤离家园。在农村,一家人挑些贵重物品,背了衣服,随便选块高地,搭个简易木棚成居。城区,未淹的公共场所全变成避难所,特别是几所市中心学校。学校做灾民营最合适,课桌为床,许许多多课桌组成一张大床,男男女女混杂而居,过起热热闹闹的集体生活。仿佛一夜间,未受洪水威胁的公共场所全部人满为患。

农村危急!城区危急!

七月十五日,洪卫到市气象台查询资料,发现水位已达三点三五米,比一九五四年三点零八米高出零点二七米。抗洪是无声的战斗,野川成了波澜壮阔的战场,没有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却有战争时期特有的残酷性,危机感,令人窒息。人是高等动物,却又是奇怪的动物,平时人模狗样,危险时动物本性却一览无遗。洪卫感触颇深,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一如野川田野里的瓜藤,和平时期千丝万缕,相绞相缠,难以理顺,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矛盾就迎刃而解。历史证明,每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中国人最是精诚团结。白色洪流中,野川人水乳交融,过去的隔阂也被洪水冲开,心灵在顷刻间融成湖泊,融成河流,融成江海,彼此交汇,空前团结,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洪抢险中。

一卡车一卡车的救灾物资从全国各地运载而来,主

要是衣服和食物。带着全国人民体温的衣服有些旧,甚至有些破,城区市民哈哈一笑,不屑一顾。在外地人眼里,野川真的成了水深火热的灾区,其实,他们低估了野川人的生活水平,低估了野川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野川人心态平和,甚至有一种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洪水洗劫全市,几乎家家都有损失,损失各有不同。城区灾情较轻,农村则灾区面积广阔,房屋沉浸水中,农田被淹,水乡河网密布,资源辽阔,农民承包水面养蟹养鱼养虾养珍珠,现在一切化为乌有,泪水化成滔滔不绝的雨水。好在野川人意志无比坚强,他们很快恢复常态,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投身抗灾自救工作中。老态龙钟的老人回忆起民国二十年的那场洪水,连连摇头。当时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涂炭生灵,瘟疫横行,面对滔滔洪水,成千上万灾民一筹莫展,被迫拖儿携女,流浪各地。此次大水,灾情超过历史上的历次。但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特别是李鹏总理亲临灾区,给全市人民以莫大鼓舞,振奋人心。

青年突击队结束其历史使命,自动解散。洪卫搬出学校,住回家,有时也住到毕嫣家,他和她家都未进水,倒是避灾好场所。罗校长带洪卫依次到城南中学教师家慰问,根据受灾程度,罗校长决定先到农村教师家。只是两天之中,他们才找到三家,因为大水茫茫,只好知难而退。幸好,不少教师家居城区,洪卫拎着凉鞋,卷着裤脚,跟着姿势相同的罗校长,像一对田间劳动的父子。两人一会儿趟进水中,一会儿踩着硬地,高一脚、低一脚,穿梭于市区东南西北,给每个教师带去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温暖。教师拉着罗校长的手,看罗校长的提鞋和卷裤,满怀感激,一句句安慰的话语就是雪中送炭。大家争相挽留罗校长吃饭,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看同事频频敬罗校长,洪卫想起唐太宗时期魏征的话:“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他理解了罗校长的德高望重,关爱下属是领导树立威信的捷径。他的坚韧也深深感动了洪卫,居然不顾年事已高,每天穿梭大街小巷,一个教师一个教师家跑,洪卫寸步不离。

晌午,天空阴沉,隐隐约约传来低沉的雷声。洪卫陪罗校长到尤家堂慰问最后一批老师,他们小心翼翼踩着水,水位漫过胯部,大腿成了晃动的浮萍。BB机“嘀嘀”尖叫起来,洪卫一只手提鞋,一只手摘了BB机低头看:119。他的心仿佛掉进水中,有些冰凉。这是毕嫣的信息,119是他俩的约定暗号,表示十万火急!他立即跟罗校长打声招呼,原路返回,到公用电话亭给毕嫣回电。她的声音传过来,触电般颤抖:“出大事了,西大圩决堤!我先过去啦……”“啪”,她匆匆搁了电话。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西大圩可是一道致命屏障,一旦失守,洪水滔滔,泰山压顶,全城将会不保!洪卫呆呆放下电话,付了话费。

“西大圩决堤了!”洪卫悲哀地看着店主,掏出BB机丢到桌上,“我是城南中学教师,想借你自行车用用,BB机押给你。”

“真的决堤了吗?真的?”店主举起BB机细细端详,然后一指门口的自行车,“快去快回啊。”

“谢谢。”洪卫双手推着车把向前一冲,然后随惯性纵身一跃,坐上座垫,踩着凉鞋向西猛蹬。

西大圩决堤的消息并没散开,显然是怕引起市民不必要的恐慌。人们奇怪地看着一辆辆小车驶向西郊,几辆大卡车满载解放军战士急促向西飞驰。“是预备役。”有认识的喊。洪卫把力量全部挤压到脚板上,拼命蹬,汗水湿润了他的脸庞,湿透他的身体,他埋着头,弓着腰,踩得车轮飞旋,速比摩托。西大圩决堤,后果不堪设想。但他知道,西大圩一直是全市抗洪战略要塞,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市政府不会毫无防范,他的心里又踏实起来。但他还是放心不下,因为毕嫣在那儿。洪卫奇怪,他觉得她的一切和自己不可分割,血肉相连,精神贯通。她是自己什么人呢?他搜肠刮肚,努力在浩瀚无垠的语言宝库中寻找一个恰当的名词给她定位。女朋友?对象?爱人?未婚妻……他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思绪,不想随意下结论。他知道,自己把爱情全部献给了雪儿,这对毕嫣并不公平。他也竭力想对毕嫣重燃大学时光如火激情,但他失败了,激情不再,仿佛患上爱情麻木症。其实他对她满怀感激:自己出身贫寒,家境一般,可以说相当一般,甚至低于普通市民家境。她却家境优越,养尊处优,开朗活泼,电视台当红主持的身份更是让她显得出类拔萃,镀上一层金光。严格说,两人并不门当户对,找到她做女朋友是自己一生的幸运。他有时不相信现实,恍若梦境:和雪儿缠缠绵绵三年多,清清白白;和毕嫣平平淡

淡交往数月,却有老夫老妻的沧桑和感慨。他对她没有初恋时的那份冲动,却把她当成生命的一部分,一份独特的情愫油然而生——只有对父亲对妹妹才会有的那份情愫。

洪卫赶至现场,跳下车,简单一锁,拔了钥匙,冲向决堤处。眼前场景令他心惊肉跳:西大圩上麻包层层叠叠,绵延十里,洪水惊涛拍岸,水位浸透麻包,人声鼎沸,场面壮观。西大圩决了一个大口,约二十米,两辆卡车停在缺口中央,水波汹涌,气势如虹,突破圩堤,冲向圩下。战士们手挽手组成一道绿色长城,护着卡车,水流湍急,“长城”摇摇欲坠。一批又一批的人呼喊着冲上去,肩上扛着沙包,手里抱着沙包,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穿军服的,穿汗衫的,穿背心的,打赤膊的……臂肘挽紧臂肘,口号嘹亮,队伍后面又是人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前面队伍中,每个人都是一块坚韧的土,顽强抵挡着如注水流。后面人群里,每个人都是一个勇敢的将,冷静堆砌着坚固屏障。

“同志们,加油啊,坚持就是胜利,顶住!”一个中年男人挥舞着手臂,吼声如雷,扛袋沙包,奋勇前冲。

洪卫扭头一瞧,是市长,他惊奇地扫视左右,居然有许多市领导。

“薛叔叔。”洪卫突然惊呼,他看到了薛青父亲高大的身影站在队伍中,昂着头颅,挺着胸膛,顽强抵挡急流。洪卫勇敢地冲进队伍,清凉的水流让他浑身一激灵。薛父坚毅地对他点头一笑,松开一只手让他进来,挽起他的手臂。洪卫趁机插进去,用手臂把自己粘进队伍中。身后,是奔奔忙忙的人群,还有不少女同胞,扔着大包小包,沙包很快堆成结实的墙。

“一二三,坚如山。人定胜天!”

“人心齐,泰山移。战无不胜!”

“……”

战士们呼喊口号,口号雄壮激越,与水流呼应。洪卫也扯着嗓子喊起来,虽不能振臂,但绝对是发自肺腑,竭尽全力,与周围共振。水其实并不温驯,洪卫感觉到了千斤压顶,胸腔发闷,手臂酸麻,两腿发软。水流一股股向他们撞击,队伍成了蛇形,一会儿这儿凹下去,一会儿那儿凸出来。

“爸爸,洪卫。”

“薛叔叔,洪卫。”

洪卫抬头,一只摄像机镜头对准了他们,毕嫣和薛青冲他们喊。薛父和洪卫对她们微微一笑,艰难地挺直身子。毕嫣深情地对洪卫一瞥,然后与薛青开始录制节目,洪卫心头一热。

“薛叔叔,顶住。”洪卫侧脸微笑,他听到了自己牙齿的颤音。

“小洪,我不行了……”洪卫右臂松懈,薛父像一颗松开的螺丝向后滚去,魁伟身躯砸向后面的麻包堆。水花飞溅,形成漩涡,薛父无力地沉进水中。

“薛叔叔!”洪卫松开左臂,一个扑跃,扎进水中,双臂乱舞,终于摸到薛父壮实的身躯,拼命拉拽,把他的头捧出水面。洪卫呛了两口水,满脸通红。

“薛主任——”

“老薛——”

“爸爸——”

队伍没有散乱,又有一批人冲进水中,队伍力量更加强大,根基更加牢固,堤坝终于加固竣工,洪水成强弩之末,低下穷凶极恶的头。有几个人过来帮忙,洪卫和大家齐心协力把薛父扶上岸,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爸爸!”薛青飞奔而来,紧攥话筒,泪水滴落。

“薛叔叔。”毕嫣轻轻摇晃他的手臂。

“没事,吃了点力,休息一下就好。”老薛闭眼摇摇头。

“快,送医院!”市长口气不容置疑。

一辆小车开过来,洪卫将他背上车,直奔人民医院。确实是劳累导致虚脱,挂了几瓶水,薛父脸色开始红润。又有十多名同志送进医院,紧急抢救。

西大圩保卫成功,洪卫欣慰不已。

晚上,市电视台配发专题报道:《欲与天公试比高》,报道了西大圩决堤,市领导身先士卒,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人民群众自发参加,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保住大堤,保住城区,避免了家毁人亡的悲剧。广大市民猛然醒悟,方知获救经过,于无声处听惊雷,不免心惊胆战。他们立即买了水果,提了红糖糕点,到人民医院探望抗灾受伤的领导、战士和群众。

西大圩保卫战则是全市抗洪抢险的转折点,老天爷或许是被全市人民的坚贞不屈所吓倒,收敛暴虐雨水,露出明媚阳光。

上级领导精心部署,全市人民共同奋斗,野川洪水水位节节败退。八月初,水位完全恢复正常,城南中学从洪水中解放。艳阳高照,大水溃败,全市人民斗志昂扬,纷纷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洪卫回家收拾了房间,把衣服等物件取出曝晒,连同自己阴沉了数月的心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绝对一番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终末忍界你老婆掉了玄尘道途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魔法传奇金牌投资人捉妖撞鬼末代风水师玄黄真人四海鲸骑三册全大江大河(王凯主演)桂系演义(全四册)余生半甲子浔仙录